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96517发布日期:2021-07-16 20:1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


背景技术:

2.车载导航仪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仪器的行车辅助设备,车载导航仪的运行主要依赖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
3.然而,目前现有的车载导航设备大多采用嵌入式的安装固定方式,移动便携性较差,给用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旨在解决现有的车载导航设备采用嵌入式的安装固定方式,移动便携性较差,给用户带来不便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包括壳体、触摸显示屏、真空吸盘、支撑杆、连接头以及固定支架,所述触摸显示屏嵌设于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与所述真空吸盘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头的后端部可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背侧壁与所述连接头的前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前端部,所述壳体内设有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导航模块、存储模块以及gps天线,所述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口和sd卡插槽,所述壳体的上端壁设有开关按键,且所述电源接口、sd卡插槽以及开关按键均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的上下端部分别凸设有一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端壁和第二限位板的上端壁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上下端壁抵接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下端壁凸设有一限位柱,所述壳体的上端部凹设有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柱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上端壁凸设有一防滑硅胶条,所述防滑硅胶条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下端壁抵接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的前端壁凸设有多个卡钩,所述固定支架的背侧壁凹设有多个卡扣槽,所述卡钩分别与所述卡扣槽可拆卸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手拧螺钉和第二手拧螺钉,所述真空吸盘的上端部凸设有一u型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的上端部,且所述第一手拧螺钉分别依次旋于所述u型支架和支撑杆的下端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手拧螺钉分别依次旋于所述支撑杆的前端部和连接头的后端部设置。
10.进一步地,还包括扬声器,所述壳体的背侧壁凹设有多个透音孔,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透音孔的内侧设置,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atj2137芯片。
12.进一步地,所述导航模块采用mg1613s导航模块。
13.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显示屏的尺寸大小为7英寸。
14.进一步地,所述可充电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且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大小为3000mah。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触摸显示屏嵌设于壳体的前端部,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真空吸盘可上下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连接头的后端部可左右转动连接,固定支架的背侧壁与连接头的前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壳体可拆卸的嵌设于固定支架的前端部,壳体内设有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导航模块、存储模块以及gps天线,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口和sd卡插槽,壳体的上端壁设有开关按键,且电源接口、sd卡插槽以及开关按键均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从而使得车载导航仪可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摆放灵活性大大提高,增加了车载导航仪的移动便携性,弥补了车载dvd导航仪的缺点,且可根据需要灵活的调节显示屏上下、左右的角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角度观看,适应性广,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地图升级、信息更新等等十分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又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部分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
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
27.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智能便携式车载导航仪,包括壳体101、触摸显示屏102、真空吸盘103、支撑杆104、连接头105 以及固定支架106,所述触摸显示屏102嵌设于所述壳体101的前端部,所述支撑杆104的下端部与所述真空吸盘103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104 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头105的后端部可左右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6的背侧壁与所述连接头105的前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1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固定支架106的前端部,所述壳体101内设有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导航模块、存储模块以及gps天线,所述壳体101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口1011和sd卡插槽1012,所述壳体101的上端壁设有开关按键1013,且所述电源接口1011、sd卡插槽1012以及开关按键 1013均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28.具体地,所述固定支架106的上下端部分别凸设有一第一限位板1061和第二限位板1062,所述第一限位板1061的下端壁和第二限位板1062的上端壁分别与所述壳体101的上下端壁抵接设置。
29.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板1061的下端壁凸设有一限位柱(未图示),所述壳体101的上端部凹设有一限位孔1014,所述限位柱可拆卸的嵌设于所述限位孔1014内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1062的上端壁凸设有一防滑硅胶条1063,所述防滑硅胶条1063分别与所述壳体101的下端壁抵接设置。
30.具体地,所述连接头105的前端壁凸设有多个卡钩1051,所述固定支架 106的背侧壁凹设有多个卡扣槽1064,所述卡钩1051分别与所述卡扣槽1064 可拆卸固定连接。
31.具体地,还包括第一手拧螺钉107和第二手拧螺钉108,所述真空吸盘 103的上端部凸设有一u型支架1031,所述支撑杆104的下端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u型支架1031的上端部,且所述第一手拧螺钉107分别依次旋于所述u型支架1031和支撑杆104的下端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手拧螺钉108分别依次旋于所述支撑杆104的前端部和连接头的后端部设置。
32.具体地,还包括扬声器(未图示),所述壳体101的背侧壁凹设有多个透音孔(未图示),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透音孔的内侧设置,且所述扬声器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
33.具体地,所述主控芯片采用atj2137芯片。
34.具体地,所述导航模块采用mg1613s导航模块。
35.具体地,所述触摸显示屏102的尺寸大小为7英寸。
36.具体地,所述可充电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且所述可充电电池的容量大小为3000mah。
37.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触摸显示屏嵌设于壳体的前端部,支撑杆的下端部与真空吸盘可上下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上端部与连接头的后端部可左右转动连接,固定支架的背侧壁与连接头的前端部可拆卸固定连接,壳体可拆卸的嵌设于固定支架的前端部,壳体内设有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导航模块、存储模块以及gps天线,壳体的侧壁设有电源接口和sd卡插槽,壳体的上端壁设有开关按键,且电源接口、sd卡插槽以及开关按键均分别与主控芯片电连接,从而使得车载导航仪可通过真空吸盘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摆放灵活性大大提高,增加了车载导航仪的移动便携性,弥补了车载dvd导航仪
的缺点,且可根据需要灵活的调节显示屏上下、左右的角度,以便于适应不同的角度观看,适应性广,且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地图升级、信息更新等等十分方便,实用性强。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