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3366发布日期:2021-11-15 23:4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道路检测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在道路检测的相关技术中,可将3d摄像机安装与检测车辆上,车辆在待检测路段上行驶时即可通过基于双目视觉技术的3d摄像机记录路面状态。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颠簸,容易损坏3d摄像机这类精密设备,车辆行驶时外界的沙尘和雨水也容易损坏3d摄像机,因此,需要一种既具备良好的减震能力,又具备一定防尘防雨能力的3d摄像机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减震气缸、支架、设备箱以及3d摄像机;固定杆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固定连接;减震气缸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杆顶端;支架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内;设备箱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与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3d摄像机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内部。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利用减震气缸以及设备箱内部的减震机构对3d摄像机进行保护,避免了3d摄像机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收到损害,同时设备箱也具备一定的防尘防雨能力,有效延长了安装在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减震气缸、支架、设备箱以及3d摄像机。其中,固定杆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焊接固定。减震气缸垂直于地面,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杆顶端。支架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内,在车辆颠簸时,支架在减震气缸的作用下,能够减少受到的晃动。具体的,支架包括立杆、固定于立杆顶部的横杆,以及倾斜连接横杆与立杆的斜杆,立杆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内。设备箱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设备箱的后壁与支架的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3d摄像机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内部,减震机构能够减少车辆颠簸时3d摄像机受到的晃动。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利用减震气缸以及设备箱内部的减震机构对3d摄像机进行保护,避免了3d摄像机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收到损害,同时设备箱也具备一定的防尘防雨能力,有效延长了安装在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9.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3d摄像机的结构示意图;
10.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箱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1.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设备箱的结构示意图。
12.在各附图中:1、固定杆,2、减震气缸,3、支架,4、设备箱,5、保护盖,6、散热窗,7、线孔,8、3d摄像机,9、固定板,10、螺杆,1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本实用新型描述中,相关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方位指示位置仅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而为了便于描述简化本实用新型,不是所述的零部件必须具有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实施例1
16.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1、减震气缸2、支架3、设备箱4以及3d摄像机8;固定杆1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固定连接;减震气缸2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杆1顶端;支架3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2内;设备箱4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与支架3的左端固定连接;3d摄像机8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4内部。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利用减震气缸以及设备箱内部的减震机构对3d摄像机进行保护,避免了3d摄像机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收到损害,同时设备箱也具备一定的防尘防雨能力,有效延长了安装在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1、减震气缸2、支架3、设备箱4以及3d摄像机8。其中,固定杆1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焊接固定。减震气缸2垂直于地面,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杆1顶端。支架3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2内,在车辆颠簸时,支架3在减震气缸2的作用下,能够减少受到的晃动。具体的,支架3包括立杆、固定于立杆顶部的横杆,以及倾斜连接横杆与立杆的斜杆,立杆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2内。设备箱4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设备箱4的后壁与支架3的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3d摄像机8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4内部,减震机构能够减少车辆颠簸时3d摄像机8受到的晃动。
18.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3d摄像机8的左右侧壁上安装有l形固定板9;设备箱4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为矩形金属板,支撑板11的下部还焊接固定有起支撑作用的三角形的金属板。
19.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减震机构包括螺杆10和套于螺杆10杆体的外围的弹簧;螺杆10穿过固定板9和支撑板11,并通过螺母与支撑板11固定;弹簧套于固定板9与支撑板11之间的螺杆10的杆体外围。
2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设备箱4的左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安装有保护盖5。在需要进行拍摄时,将设备箱4将左右侧壁的保护盖拉出,3d摄像机8能够对
路面进行拍摄;拍摄结束后,将设备箱4将左右侧壁的保护盖推回,遮挡住3d摄像机8,防止沙尘和雨水对3d摄像机8造成损坏。
2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设备箱4的左右侧壁的中上部安装有散热窗6,在检测车辆行驶过程中,自然风可通过散热窗6对设备箱4内的3d摄像机8进行散热。
2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设备箱4的右侧壁的中下部开设有线孔7,连接3d摄像机8的供电线路和传输线路可从线孔处探出。
23.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利用减震气缸以及设备箱内部的减震机构对3d摄像机进行保护,避免了3d摄像机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收到损害,同时设备箱也具备一定的防尘防雨能力,有效延长了安装在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24.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实验等得出相关技术方案,因此这些相关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减震气缸(2)、支架(3)、设备箱(4)以及3d摄像机(8);固定杆(1)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固定连接;减震气缸(2)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杆(1)顶端;支架(3)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2)内;设备箱(4)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与支架(3)的左端固定连接;3d摄像机(8)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4)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3d摄像机(8)的左右侧壁上安装有l形固定板(9);设备箱(4)的内部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1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减震机构包括螺杆(10)和套于螺杆(10)杆体的外围的弹簧;螺杆(10)穿过固定板(9)和支撑板(11),并通过螺母与支撑板(11)固定;弹簧套于固定板(9)与支撑板(11)之间的螺杆(10)的杆体外围。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备箱(4)的左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安装有保护盖(5)。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备箱(4)的左右侧壁的中上部安装有散热窗(6)。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设备箱(4)的右侧壁的中下部开设有线孔(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构,包括:固定杆、减震气缸、支架、设备箱以及3D摄像机;固定杆为L形金属杆,底端与车辆的保险杠固定连接;减震气缸的底部固定于固定杆顶端;支架的底端安装于减震气缸内;设备箱为矩形无底中空金属箱,与支架的左端固定连接;3D摄像机通过减震机构安装于设备箱内部。上述基于双目视觉的路面损坏检测装置安装结利用减震气缸以及设备箱内部的减震机构对3D摄像机进行保护,避免了3D摄像机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收到损害,同时设备箱也具备一定的防尘防雨能力,有效延长了安装在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设备箱内的3D摄像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长 胡晓阳 徐正卫 章一颖 高博 李立国 王进勇 唐智伦 彭吉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招商局公路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