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3376发布日期:2023-01-17 18:2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收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民用无人机成本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无人机已经开始普及,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使用无人机,借助无人机可以完成航空摄影,视频录制、旅游消遣,交通巡查等工作,特别是前三项功能,普通用户借助无人机可以拍摄到地面无法拍到的镜头。例如,外出时,可以将无人机搭载在车上,飞手可以在车上对无人机进行操作,形成机车联动,在旅途中方便的快速起降,拍摄照片或视频、巡查周围交通情况。
3.不过,常规车辆通常没有配置用于固定和起降无人机的收纳装置,需要车上人员下车取放无人机,既不方便,也不智能。因此,现有技术提出在车辆的顶部或后备箱内配置收纳装置以作为无人机起降和收纳的平台。但是,在车顶配置的收纳装置会影响车辆的车型流线,从而引起风阻恶化;在后备箱内配置的收纳装置则占用了原有后备箱的储物空间,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备箱物体的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能够在不影响风阻系数且不占用原有后备箱使用空间的情况下有效解决无人机在车上快速起降和收纳问题。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于车辆前部空间内,所述箱体向上设有开口;箱盖,所述箱盖可开合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起降平台,所述起降平台可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运动,以将承载于所述起降平台的无人机托出或收纳于所述箱体。
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起降平台包括停机座和可伸缩支架,所述可伸缩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停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附接于所述箱体底部,以带动所述停机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运动。
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停机座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停载于所述停机座上方的所述无人机的固定机构。
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停机座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上座内,所述可伸缩支架与所述下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座嵌设于所述下座中,于所述上座和下座之间设有减震机构。
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弹簧垫层、海绵垫层或泡沫板的至少一种。
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箱盖包括盖体以及平行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开口两侧的滑轨,所述盖体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配置有直线传动机构,所述直线传动机构与所述盖体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盖体沿所述滑轨运动以滑动开合于所述箱体。
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任一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无人机起降平台和车辆前部空间的箱体结合起来,将无人机起降平台巧妙的藏在位于车辆前部空间的箱体中,既实现了无人机的收纳,让无人机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避免了在车辆外部加装储物装置引起风阻恶化的情况发生。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起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标:
21.1-箱体,2-箱盖,21-直线传动机构,211-动齿轮,212-齿条,22-盖体,23-滑轨,3-起降平台,31-停机座,311-上座,312-下座,32-可伸缩支架,33-固定机构,331-机械爪,34-减震机构,4-无人机,41-支脚。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25.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包括:箱体1、箱盖2、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起降平台3;其中,箱体1设置于车辆前部空间内,形成用于收纳存放无人机4的腔体,并向上设有开口;箱盖2则可开合地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实现箱体1开口的开启和闭合;而起降平台3则可沿靠近或远离箱体1的开口的方向运动,以将承载于起降平台3的无人机4托出或收纳于箱体1。使用时,车内人员可通过手动或控制终端(如车机系统或手机等)发出指令的方式将箱盖2打开,使得箱体1呈开放状态,随后通过将起降平台3起升至承载于起降平台3上的无人机4托出于箱体1,即可操作无人机4起飞并升空,而后将起降平台3下降至原点并关闭箱盖2即可。
26.通过将起降平台3和位于车辆前部空间的箱体1结合起来,既在不占用后备箱储物空间的条件下达到了收纳、存放和保护无人机4的目的,也避免了在车辆外部加装储物装置引起风阻恶化;同时,通过控制起降平台3的升降将无人机4托出箱体1,避免箱体1干涉无人机4的起降。
2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起降平台3包括停机座31和可伸缩支架32,可伸缩支架32的一端(如顶端)与停机座31固定连接,另一端(如底端)附接于箱体1底部,以带动停机座31沿靠近或远离箱体1的开口的方向运动。通过可伸缩支架32作为起降平台3的升降机构,可以利用其可伸缩折叠的特性有效地减少起降平台3升降使用空间,进而减少车载无人机4收纳装置的占用空间。
28.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停机座31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停放于停机座31上方的无人机4的固定机构33,当无人机4停在停机座31上后,固定机构33能够固定无人机4,使其不会在行车过程中发生移动,防止无人机4在行车过程中产生碰撞损坏。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33为机械爪331,无人机4停在停机座31的特定位置后,通过机械爪331抓取或松开无人机4的支脚41,实现无人机4的固定和释放,机械爪固定无人机的设计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机构33作为可以固定无人机4的机构,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无人机4的支脚41类型进行适应性变化,因此,上述固定机构33的具体结构描述应视为固定机构33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并非对固定机构33的结构做出限制。
29.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停机座31包括上座311和下座312,固定机构33设置于上座311内,可伸缩支架32与下座312固定连接;上座311嵌设于下座312中,于上座311和下座312之间设有减震机构34,具体地,减震机构34为包括弹簧垫层、海绵垫层或泡沫板在内的至少一种,通过减震机构34可以有效地在运输的过程中避免道路颠簸对无人机4的损伤。
30.通常的,箱盖2相对于箱体1的开启和盖合,可以通过铰链连接实现翻盖式开合,但是翻盖式开合方式的盖体22可能会对无人机4的起降产生干涉,因此,为了避免箱盖2对无人机4的起降产生干涉并进一步提高箱盖开合的美观程度,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箱盖2包括盖体22和平行安装于箱体1的开口两侧的滑轨23,盖体22滑动连接于滑轨23,将盖体22沿着滑轨23移动即可实现滑动式开合,达到避免箱盖2对无人机4的起降产生干涉的目的。
31.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于滑轨23的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配置有直线传动机构21,盖体22与直线传动机构21连接,由直线传动机构21带动盖体22沿滑轨23运动以滑动开合于箱体1,达到自动开合的目的,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在车内控制箱体的开合和起降平台的升降,实现无人机的快速起降和收纳。在本实施例中,直线传动机构21为固定在盖体22后端
的齿条212以及与电机连接的动齿轮211,电机启动后通过动齿轮211带动齿条212,使得盖体22沿着滑轨23移动实现滑动式开合。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直线传动机构还可以是气缸或线性模组等,能够带动盖体22沿滑轨23做直线运动即可。也可参见任意滑盖机构的设计,例如滑盖手机、车顶滑动天窗的滑轨传动结构。
32.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由于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车载无人机收纳装置的车辆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