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线管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1996发布日期:2023-03-07 21: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便于线管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便于线管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座舱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座椅头枕除了需要满足乘客舒适性需求以外还要满足更多的功能性需求,如按摩、听音乐等。因此头枕的结构开始趋于复杂,其内部需囊括线束、气管等零件。
3.如图1-1至图1-3所示的一种现有的头枕结构,头枕内部的线管1从头枕后盖50中部的线束洞51穿出后进入头枕后座6中。该设计方案中的线束洞51开口尺寸大,在头枕部件以头枕后座6为基准上下移动过程中会外露,同时在移动过程中线管1也会堆积并发生缠绕,极度影响内饰美观,并且重复卷绕的线管1还会增加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其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便于线管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包括:由头枕后盖和头枕舒适层构成的头枕部件,及通过滑轨与所述头枕部件滑动连接并将头枕部件一同接合在汽车座椅上的头枕后座,还包括:
6.线管引导部件,所述线管引导部件构置在所述头枕后盖上使所述头枕部件中的引出线分别独立的紧贴头枕后盖排布后,延伸至所述头枕后座内。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头枕后座设置有至少一长槽,所述引出线通过设置在所述头枕后盖上的长槽延伸至所述头枕后座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套设在至少一所述引出线上的线管;所述线管将至少一引出线收集并整理且分别独立的紧贴头枕后盖排布后通过设置在所述头枕后盖上的长槽延伸至所述头枕后座内。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线管引导部件的数量与所述线管的数量相同。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出线为汽车线束和/或气管。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线管引导部件包括相互平行且用于约束所述线管y向位置度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间隙构成一引导槽,所述线管嵌入到所述引导槽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槽具有一线管入口和一线管出口,所述线管从所述线管入口被引入所述引导槽内,然后从所述线管出口被引出所述引导槽。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位于所述线管出口位置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反向弯曲延伸的第一壁折弯部和第二壁折弯部,所述第一壁折弯部和所述第二壁折弯部限制线管的最小折弯半径。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相邻线管引导部件中的第二壁和第一壁共
用。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不同线管引导部件中的引导槽长度不等,其中构置在所述头枕后盖中线上的线管引导部件中的引导槽长度最长,该最长的引导槽左侧或/和右侧的引导槽的长度向外依次递减。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长槽位于所述线管引导部件的y向两侧,使所述线管从线管引导部件中引出后进入长槽中。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头枕后座由后座罩壳和后座核心件,所述后座罩壳和所述后座核心件间布置有空腔,所述空腔沿z向延伸。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中设置有卡扣,所述线管通过所述长槽进入所述空腔中后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后座核心件上。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后座核心件上开设有线束口,所述线束口走向与所述长槽走向一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头枕后盖上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线管引导部件与所述头枕舒适层分隔。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滑轨的凸出结构与所述头枕后盖间分别依次构成轨侧第一凹槽、轨侧第二凹槽和轨侧第三凹槽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开设于所述轨侧第一凹槽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开设于所述轨侧第二凹槽内。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长槽开设于所述轨侧第三凹槽内。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于线管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通过在头枕后盖上设置线管引导组件将头枕内的线管独立分隔排布并引导线管从两侧穿过头枕后盖后进入头枕后座的空腔内,在避免线管外露影响零件外观的同时还通过合理的线管排布避免其在头枕部件上下运动中与其他零件发生磨损。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8.图1-1至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设计的示意图。
29.图2-1和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30.图2-3至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管引导部件、线管引导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6和图2-7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管引导部件与分隔板间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1至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管穿越长槽进入头枕后座内示意图。
33.图4-1至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长槽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34.图5-1至图5-2是本实用新型的长槽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35.图6-1至图7-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部件位于最上端调节位置时长槽、线束口和线管各位置尺寸标识示意图。
36.图7-4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部件位于最上端调节位置时头枕盖板内部的线管卷绕及相关控制点的示意图。
37.图7-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4的a部放大图。
38.图7-6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4状态下的俯视剖视图。
39.图7-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6的b部放大图。
40.图8-1和图8-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部件位于行程中间调节位置时的各部件示意图。
41.图9-1和图9-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部件位于行程最下调节位置时的各部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纵向(x向)”“侧向(y向)”“垂向(z向)”为汽车领域空间坐标系术语,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的专业术语,以上描述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不局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还应当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提供更多额外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者功能相同的元件。
44.参考图2-1和图2-2所示的便于管线排布的座椅头枕结构,可见头枕后盖50的上安装有头枕舒适层10、颈托20、氛围灯40和分隔板30,上述结构组成了汽车座椅的头枕部件。通过头枕后盖50与后座外壳罩60和后座核心件70组成的头枕后座进行连接,将头枕装配在汽车座椅靠背上并使头枕能以头枕后座为基准进行上下移动。
45.参考图2-3至图2-5,头枕后盖50的内侧面上布置有线管引导部件53。线管引导部件53具有朝向远离头枕后盖50方向凸起,并沿头枕后盖50表面持续平行延伸的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之间间隙构成一引导槽53e,引导槽53e的两端分别具备用于穿入线管1的线管入口53h和引出用的线管出口53i。由颈托20和氛围灯40引出的引出线1a在套设上线管1后从线管入口53h穿入引导槽53e中,通过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限制了每根线管1的y向位置度。引出线1a可为一根或多根的汽车线束或气管的组合,通过线管1进行收集约束。
46.在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延伸方向的末端分别设置有朝y向方向弯曲并延伸的第一壁折弯部53b和第二壁折弯部53d。在弯曲延伸过程中第一壁折弯部53b和第二壁折弯部53d分别朝相反的方向进行延伸,造成该位置处的y向限位被释放,线管1能沿第一折弯部53b或者第二壁折弯部53d弯曲转向并受第一折弯部53b或者第二壁折弯部53d控制其转弯时的弯曲半径。
47.通过在线管引导部件53的两侧成对的增加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以平面同轴的方式不断嵌套可构筑成线管引导组52对多根线管1进行排布引导。位于中央轴线上的引导槽53e的两侧由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间的间隙构成,位于其y向一侧的第一侧部引导槽53f的两侧由相邻的两个第一壁53a构成(与相邻线管引导部件53共用),位于其y向另一侧的第二侧部引导槽53g的两侧由相邻的两个第二壁53c构成(与相邻线管引导部件53共用)。
第一侧部引导槽53f只能将线管1导向其y向的一侧,而第二侧部引导槽53g则只能导向另一侧。该结构下,引导槽53e的长度不等,其中构置在头枕后盖中线上的引导槽53e长度最长,该最长的引导槽53e左侧或/和右侧的第一侧部引导槽53f或/和第二侧部引导槽53g的长度向外依次递减。
48.上述管线引导部件53和管线引导组52共同构筑成管线引导组件。在头枕后盖50上还开设有一对长槽54,两根长槽54分别位于管线引导组件y向的两侧,从管线引导组件中引出的线管1分别通过长槽54穿过头枕后盖50。
49.参考图2-6和图2-7,分隔板30通过卡接安装在头枕后盖50的内侧面上,分隔板30与第一壁53a和第二壁53c相配合将引导槽53e、第一侧部引导槽53f和第二侧部引导槽53g中x向的空间进行进一步限制(结合图2-3和图2-5所示)。目的在于,当头枕舒适层10、颈托20与头枕后盖50安装后,线管1不会与前端部件的发泡层接触。
50.参考图3-1至图3-4,头枕后盖50通过其后侧面上的一对滑轨56以可滑动的方式嵌装在头枕后座上。滑轨56与头枕后盖50间从中心向外分别依次构成轨侧第一凹槽56a、轨侧第二凹槽56b、轨侧第三凹槽56c。长槽54开设在轨侧第一凹槽56a内。后座罩壳60与后座核心件70的y向两侧均留有一空腔6a,空腔6a沿z向延伸。线管1从轨侧第一凹槽56a内穿出后进入空腔6a并通过卡扣6b固定在后座核心件70上,使得线管1在空腔6a中具有一定的伸展和/或摆动空间容纳因头枕部件位置变化而展出的线管1。
51.参考图4-1和图4-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长槽54开设于轨侧第二凹槽56b中。
52.参考图5-1和图5-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长槽54开设于轨侧第三凹槽56c中。
53.需要了解的是,在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长槽54可以开设于滑轨56附近可受后座外壳罩60所遮蔽且能方便线管1伸入空腔6a中的其他位置。
54.参考图6-1至图7-7,后座核心件内壳70a上开设有一对线束口71,线束口71的z向位置度与长槽54保持平行,方便线管1穿过线束口71后被卡扣6b固定。当头枕后盖50位于z向上端最大行程位置时,图7-3中线束口71与长槽54的重合尺寸x>n*d,d为线管1的直径,n为单边长槽54的穿线数;图7-2中长槽54的宽度尺寸i需满足d<i<2*d;图6-1和图6-2中所示长槽54的长度尺寸h=s-l+2*n*d,(s为头枕后盖50相对于后座外壳罩60可移动行程长度)l为线束口71的长度尺寸。图7-4和图7-5所示当头枕后盖50位于z向上端最大行程位置时,管线引导组52所引导的最外侧的线管1发生折弯折弯,最小折弯半径r≥3*d。该处最外侧的第二壁53c距离长槽54的直线距离j≥2*r。管线引导组52的另一侧第一壁53a也以上述第二壁53c相同的方式进行构造。在图7-6和图7-7中,长槽边缘54a和线束口边缘71a均布置有倒角r1,避免头枕部件在运动过程中对线管1磨损。
55.参考图8-1和图8-2当头枕后盖50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时,线管1从长槽54的中间位置穿出后,在空腔6a中发生折弯。
56.参考图9-1和图9-2当头枕后盖50位于行程的z向下端最大行程位置时(头枕位于最低调节位置),线管1从长槽54的最上端位置穿出。
57.说明书使用的单数形式“一”、“所述”和“该”除非清楚指明,均包含复数形式。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包括”、“包含”和“含有”表示存在所声称的特征,但并不排斥存在一个或多
个其它特征。说明书使用的用辞“和/或”包括相关列出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和全部组合。
58.在说明书中,称一个元件位于另一元件“上”、“固定”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接合”至另一元件等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固定至另一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接合至另一元件或接触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在说明书中,一个特征布置成与另一特征“相邻”,可以指一个特征具有与相邻特征重叠的部分或者位于相邻特征上方或下方的部分。
59.可以理解到,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在此用来说明不同的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背离本技术构思的教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