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10677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中,所述布置识别电动汽车并布置智能冷却系统场景的方法是: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场景由电池包、散热器以及bms电池系统,其中散热器包括空气冷却散热器和液体冷却散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0中,所述从智能冷却系统中获得电能值和温度值,将电能值和温度值构成的二元组作为散热性能负荷的方法是:以电池包内的各个电池单体作为监测单元,通过bms电池系统测量各个监测单元的温度值,通过bms电池系统测量电池包的电能,设定一个时间段作为测量间隔tgp,tgp∈[0.5,5]秒,每隔时间段tgp进行一次数据测量,一次数据测量包括各个监测单元的温度值和电池包的电能,以任一监测单元的温度值和电池包的电能形成的二元组记为该监测单元的散热性能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所述利用散热性能负荷计算获得散热峭值的方法是:设定一个时间段tl,tl∈[0.5,5]分钟,在最近的tl时段内,对于同一时刻下各个监测单元中温度值的最大值记为第一峰值htl,将所有时刻下的第一峰值的中位数作为第二峰值fht,设定一个数值区间记为峰度区间htbf,htbf∈[fht*(σ-1),fht*σ],其中σ为设定在[1.2,2]的阈值,其默认值为1.5;对于任一时刻的第一峰值,如果第一峰值在峰度区间内,则将该时刻记作第一峰度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所述利用散热性能负荷计算获得散热峭值的方法是:设定一个时间段tl,tl∈[0.5,5]分钟,在最近的tl时段内,以同一时刻下不同监测单元的散热性能负荷为一列,以不同时刻下同一监测单元的散热性能负荷为一行构建一个矩阵作为拟似分析模型;将同一时刻下各个监测单元中温度值的的平均值记作时源均温值tatn,把所有时刻下的时源均温值的平均值记为域源均温值e.tatn,若一个时刻下时源均温值大于域源均温值,则标记该时刻为高热时点;将所有时源均温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峰源均温值m.tatn和低源均温值n.tat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中,所述根据散热峭值对电动汽车的电源进行智能冷却调控的方法是:设定一个时间段作为散热窗口tl,tl∈[0.5,5]分钟,每隔tl获取一次散热峭值;设定一个时间段tp,tp∈[0.5,5]小时;获取最近tp时段内的各个散热峭值并构成一个序列记作峭值序列;将峭值序列的第一四分位点和第三四分位点分别记为第一峭点和第二峭点;以第一峭点和第二峭点之间的数值区间记为汽液置信域;

7.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方法中的步骤,所述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运行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及云端数据中心的计算设备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智能冷却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冷却系统,具体为:识别电动汽车并布置智能冷却系统场景,并从智能冷却系统中获得电能值和温度值,将电能值和温度值构成的二元组作为散热性能负荷,然后利用散热性能负荷计算获得散热峭值,最后根据散热峭值对电动汽车的电源进行智能冷却调控。对所有的监测单元进行时间上的横向对比,对温度值和电量值两个独立物理量之间关于充电过程温度适配的关联性进行适配度量化,保障智能冷却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电池温度过高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电池包各个电池单体温度值差异过大带来的风险,有效保障充电工作对充电装置或者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外在条件下的适应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丰盛精密电子科技(孝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