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后视镜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2734发布日期:2023-08-27 10:1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外后视镜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后视镜及具有该外后视镜的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有变道需求,驾驶员需提前实时了解后方和侧后方的情况,驾驶员期望能提供覆盖后视镜视野盲区的视觉信息,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后视镜都存在一定的视觉盲区,如果盲区内有超车车辆,此时汽车变道便会与盲区内的汽车发生碰撞,为了更好的探测汽车盲区内的情况,一般汽车生产厂家会在汽车上安装盲区探测系统,目前使用的盲区探测系统主要分为三大类:摄像头式、红外线式及雷达式,其中,摄像头式显示在汽车内的中央显示屏上,红外线及雷达式则会通过外后视镜指示灯提示。但现有的盲区探测系统多通过连接件等安装于外后视镜内,且外后视镜各结构也均通过连接件等进行连接,使外后视镜装配复杂、零件较多,导致外后视镜质量重,且外后视镜与车体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外后视镜,可简化安装工艺,且能提高安装后的结构强度。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包括:镜托板;镜片,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通过双面胶片相连,且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镜片设有探测灯透光部,所述双面胶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探测灯透光部的透光过孔;盲区探测灯,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镜托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盲区探测灯适于朝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发射警示灯光。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后视镜,通过双面胶片连接镜片与镜托板,且盲区探测灯通过安装空间安装于镜托板,使得外后视镜的装配简单,质量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于车辆的轻量化,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盲区探测灯包括发光模块和导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镜托板相连,所述发光模块设有发光光源,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相连,且所述导光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导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

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接插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接插件适于与车身电路相连,所述发光光源设于所述pcb板。

6、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镜托板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空间内设有第一插接槽,所述导光模块设有第二插接槽,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配合。

7、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导光模块包括入光面、反光面和发光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入光面进入的光线一部分适于从所述反光面发射至所述发光面且另一部分直接发射至所述发光面。

8、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发光面的表面形成有磨砂纹。

9、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探测灯透光部构造为透光的图案。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探测灯透光部位于所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且靠近所述镜片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所述双面胶片的外轮廓与所述镜片的外轮廓相同。

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

14、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外后视镜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相同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探测灯包括发光模块和导光模块,所述发光模块与所述镜托板相连,所述发光模块设有发光光源,所述导光模块与所述发光模块相连,且所述导光模块用于将所述发光光源的光线导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块包括接插件和pcb板,所述pcb板与所述接插件相连,所述接插件适于与车身电路相连,所述发光光源设于所述pcb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托板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模块包括入光面、反光面和发光面,所述发光光源与所述入光面正对设置,所述入光面进入的光线一部分适于从所述反光面发射至所述发光面且另一部分直接发射至所述发光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的表面形成有磨砂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灯透光部构造为透光的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灯透光部位于所述镜片的上部区域,且靠近所述镜片远离车体的一侧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片的外轮廓与所述镜片的外轮廓相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后视镜以及车辆,所述外后视镜,包括:镜托板;镜片,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通过双面胶片相连,且所述镜片与所述镜托板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镜片设有探测灯透光部,所述双面胶片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探测灯透光部的透光过孔;盲区探测灯,所述盲区探测灯安装于所述镜托板且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盲区探测灯适于朝向所述探测灯透光部发射警示灯光。本技术实施例的外后视镜,通过双面胶片连接镜片与镜托板,且盲区探测灯通过安装空间安装于镜托板,使得外后视镜的装配简单,质量轻,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利于车辆的轻量化,适用范围更广,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柯敏,邢桃艳,周利民,方周杰,雷善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