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89594发布日期:2024-04-30 16:59阅读:4来源:国知局
悬架系统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悬架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1、轻型新能源物流车在货物末端运输担任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车辆需求也是激增。轻型新能源物流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竞争加剧,低货台、大方量为当下轻型新能源物流车的主流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架系统,旨在同等车高情况下,增加车辆的货箱的方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悬架系统,包括:

3、两个拖曳臂,两个所述拖曳臂均包括用以与车身相连接的连接部、用以安装轮边总成的轮边部、及安装部;和

4、两个减振器总成,一所述减振器总成的一端安装于一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沿远离所述轮边部的方向倾斜,并用以与车身相连接。

5、可选地,一所述减振器总成与一所述拖曳臂之间的角度为a,30°≤a≤75°。

6、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轮边部的外接部和相对所述外接部靠内的内接部,所述外接部和所述内接部呈y字型设置。

7、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螺旋弹簧,拖曳臂还包括固定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用以与车身相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轮边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外接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内接部。

8、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缓冲承载部,所述缓冲承载部用以抵接车身的缓冲块。

9、可选地,所述缓冲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外接部和所述内接部的相交处,所述第二承载部位于所述固定部处,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第一承载部或所述第二承载部相配合。

10、可选地,所述外接部设有第一内衬部,所述内接部设有第二内衬部,所述第一内衬部和所述第二内衬部之间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q,所述角度q的范围为4°-12°。

11、可选地,所述外接部与内接部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为h,h的范围为5mm-30mm。

12、可选地,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两个拖曳臂之间通过的所述稳定杆相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悬架系统。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两个拖曳臂和两个减振器总成,两个所述拖曳臂均包括用以与车身相连接的连接部、用以安装轮边总成的轮边部、及安装部;一所述减振器总成的一端安装于一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沿远离所述轮边部的方向倾斜,并用以与车身相连接;一所述减振器总成与一所述拖曳臂之间相交呈角度,采用拖曳臂结构可实现轻型新能源物流车前驱、后驱、四驱的同平台布置需求;并且侵占货箱的空间十分小,便于布置,舱体内可以省下大量空间,从而相较于传统的板簧悬架可以提高货箱的方量;而减振器总成采用倾斜布置,相较于传统垂直布置方案,减振器总成的最高点降低,从而使得货台高度降低,同等车高的前提下,有利于增大货箱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所述减振器总成与一所述拖曳臂之间的角度为a,30°≤a≤7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轮边部的外接部和相对所述外接部靠内的内接部,所述外接部和所述内接部呈y字型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螺旋弹簧,拖曳臂还包括固定部,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另一端用以与车身相连接,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轮边部的相对两侧,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外接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内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缓冲承载部,所述缓冲承载部用以抵接车身的缓冲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所述外接部和所述内接部的相交处,所述第二承载部位于所述固定部处,所述缓冲块与所述第一承载部或所述第二承载部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设有第一内衬部,所述内接部设有第二内衬部,所述第一内衬部和所述第二内衬部之间的圆心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q,所述角度q的范围为4°~12°。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部与内接部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为h,h的范围为5mm~3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稳定杆,两个拖曳臂之间通过的所述稳定杆相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悬架系统和车辆,其中,该悬架系统包括两个拖曳臂和两个减振器总成,两个所述拖曳臂均包括用以与车身相连接的连接部、用以安装轮边总成的轮边部、及安装部;一所述减振器总成的一端安装于一所述安装部,另一端沿远离所述轮边部的方向倾斜,并用以与车身相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板簧悬架有利于增大货箱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邬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