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806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汽车的防滑装置,特别适于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
现有汽车防滑装置是在汽车充气轮胎的表面固定若干个防滑链挡或安装可拆却重量达30~40公斤的防滑环链。对于防滑链挡而言,其缺点是冰雪消失时,链挡不能拆下,链挡对路面的咬入作用继续存在,损坏了路面。对于防滑环链面言,其缺点是装拆不方便,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油耗,在冰雪消失的路面行驶时,如不及时取下,则也要损坏路面。有些国家和地区已严格限制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装置的缺点,提供一种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由驱动机构、摩擦轮、防滑部件、摆动臂构成。摆动臂固定在摩擦轮的中轴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防滑部件是挠性条状的耐磨物,长度为280~400毫米,有4~20条,其一端固定在摩擦轮离开中心位置的端面上,另一端自由悬空。
驱动机构可以是多种结构。可以是连杆机构,也可以是齿轮齿条机构。连杆机构是摆动臂一端与摩擦轮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轴与曲臂固定连接,曲臂与铰链轴固定连接,铰链轴另一端与连杆铰链连接,连杆与压力缸的活塞杆铰链连接;齿轮齿条机构是摆动臂另一端与回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回转轴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带齿条的活塞杆相啮合。
整个机构有两套,分别通过支架并利用后桥两边的U形螺栓置于驱动轮内侧。驱动力来自活塞压力缸。所用传力介质为汽车原有的压缩空气或液压油。压力缸通过连秆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可使摆动臂带动摩擦轮绕支点摆动。摩擦轮处于工作位置时,距地面80~130mm。控制驱动机构的操纵机构可置于驾驶室方便操作的位置。
当需要防滑时,操作操纵机构,使压力介质进入压力缸上腔,推动活塞杆向下运动,带动摆动臂连同摩擦轮降下,摩擦轮紧靠在充气轮胎内侧。这样,转动的车轮靠摩擦力距带动摩擦轮旋转,自由悬空的防滑部件也随之旋转并一条接着一条地垫在轮胎与路面之间,增加轮胎与路面上冰雪间的粘附力。当不需要防滑时,操作操纵机构,使压力介质进入压力缸的下腔,推动活塞杆向上运动而使摩擦轮升起,防滑部件也随之收拢。
这种装置不仅很好地起到了防滑作用,而且在不需要工作时,防滑部件可立即脱离汽车轮胎,即保护了路面,又相对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整车油耗;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原汽车的压力介质,操纵方便,安装位置合理,不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防滑装置结构及安装示意主视图。
图2是侧视图图3是第二种驱动机构结构图。
图4是摩擦轮结构图。
以解放载重汽车为例防滑部件1采用链条结构,长330mm,有六条。摩擦轮2由中轴16、轴承18、轮体21、摩擦盘20、上端盖17、下端盖22构成。用连接螺钉19将摩擦盘夹紧在上端盖和轮体的幅板及下端盖之间。下端盖横断面为杯状,杯壁上开有矩形齿,链条套在齿上,杯口部分置于轮体的止口内。摆动臂3与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轴4与曲臂5固定连接,曲臂与铰链轴6固定连接,铰链轴另一端与连杆7铰链连接,连杆与压力缸9的活塞杆8铰链连接。如果采用齿轮齿条机构,摆动臂另一端与回转轴4一端固定连接,回转轴另一端与齿轮23固定连接,齿轮与带齿条的活塞杆24相啮合。整个机构有两套,分别通过支架12并利用后桥11两边的U形螺栓10置于驱动轮14内侧。驱动力来自活塞压力缸。所用传力介质为汽车原有的压缩空气。15是贮气筒。6条链条均布在摩擦轮离开中心位置的端面上,另一端自由悬空。工作时摩擦轮距地面100mm。操纵机构是二位三通滑阀13,装在驾驶室内车座底下,管路置于车身底部。防滑部件还可采用钢丝绳或三角皮带。
权利要求1.一种带防滑部件的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驱动机构、摩擦轮、摆动臂;摆动臂固定在摩擦轮的中轴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防滑部件是挠性条状的耐磨物,长度为280~400毫米,有4~20条,其一端固定在摩擦轮离开中心位置的端面上,另一端自由悬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是摆动臂一端与摩擦轮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回转轴与曲臂固定连接,曲臂与铰链轴固定连接,铰链轴另一端与连杆铰链连接,连杆与压力缸的活塞杆铰链连接;或者是摆动臂另一端与回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回转轴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带齿条的活塞杆相啮合。
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滑部件为链条或钢丝绳或三角皮带。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垫链式汽车防滑装置,由驱动机构、摩擦轮、防滑链条、摆动臂构成。防滑链条安装在摩擦轮上,另一端自由悬空。摆动臂固定在摩擦轮中轴上,另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该装置有两套分别装在后桥U形螺栓上,离地有间隙。工作时来自汽车原有的压缩空气驱动压力缸活塞杆带动摆动臂,使摩擦轮下降紧靠在后轮上,车轮旋转带动防滑链旋转并接连不断垫在车轮与路面之间起防滑作用。
文档编号B60C27/00GK2043558SQ8821476
公开日1989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6日
发明者张文宗, 何润, 杜连芳, 杨淑贤 申请人:张文宗, 何润, 杜连芳, 杨淑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