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8569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轨电车的集电装置。
无轨电车是我国大中型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电源是靠两根集电杆从线路上集取,但现有无轨电车的集电杆由于其端部集电头结构不合理,常常造成车辆在运行中“脱辫”,阻碍交通,影响交通秩序,有时甚至发生集电杆脱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缓冲性,减少线间压力,减少行驶过程中脱辫率的新型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它由水平座、随动套、限位套、集电头座和销轴等组成,在随动套与限位套之间装有压缩弹簧,在水平座和集电头座的一端铰装有销轴,其销轴上套装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在集电头的垂直方向上加一个压缩弹簧,那么正常工作时,弹簧压在某一位置,当线网或地面之间高度发生变化时起到隔振的作用,而当电线与集电头接触部分发生相对脱离时,它又能快速随动,从而保证集电头与电线的接触,另外,若出现脱线或张线可能刮在集电头上时,与水平座相联的各部件可随之绕销轴翻转,避免拉断电线或拉掉集电头,然后复位弹簧可使翻转后的集电头自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由于该集电头为一弹性随动系统,当导线与集电头由于路面不平或线网摇晃等原因将要发生脱离时,集电头可快速跟踪随动地保持导线不出槽,从而大大降低了无轨电车在全速行驶中的“脱辫”率,并提高了行驶速度;(2)该集电头可将冲击动能转换成弹性势能,起到了缓冲作用,减少了线间压力,并降低了车辆的功率消耗,减轻了对导线的磨损;(3)该集电头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摘要用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实施举例如附
图1、2所示,水平座1和集点头座9的左端装有销轴5,销轴5上套装双层复位弹簧2,并用垫圈3和螺母固定,并使水平座1和集电头座9绕销轴5相对转动,集电头座9与集电杆焊在一起。在水平座1的中心孔内装有随动套10,二者构成圆柱副,随动套10为内阶梯孔,内设有心轴12和限位套8,限位套8固装在水平座1上,下端设有油塞室7和油杯6,随动套10与限位套8之间装有压缩弹簧15,心轴12下端设下限位螺母11,在上限位螺母14上的心轴12与随动套10之间装有夹紧弹簧13,用以夹持靴帮(虚线部分)。
权利要求1.一种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是由水平座、随动套、集电头座和销轴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随动套与限位套之间装有弹簧,在水平座和集电头座的一端铰装有销轴,其销轴上套装复位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其特征在于其复位弹簧为双层弹簧。
专利摘要随动式无轨电车集电头,涉及无轨电车的集电装置。本集电头在随动套与限位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无轨电车在运行中,当线网或地面之间发生变化时起到隔振作用,集电头可快速跟踪随动,从而保持导线不出槽,降低脱辫率,提高运行效率。
文档编号B60L5/00GK2053590SQ8920674
公开日1990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1989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5月4日
发明者陈明, 邓宗全, 李笑 申请人:陈明, 邓宗全, 李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