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速防撞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434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高速防撞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尤指一种当撞车时,可使驾驶者的头部等受到保护的安全装置。
由于汽车在发生撞车事故时,速度是由高速突然降到零,故所产生的惯性,使人体以极大的冲力向前冲去,虽然有安全带的束缚,可稍微抑止该向前冲的冲力,但人体的头部、胸部仍无可避免的撞击到方向盘、仪表板、甚至挡风玻璃等,而形成致命伤,故为防止此种事故的发生,现有的高级进口车于前座乘客及驾驶者的前方仪表板或方向盘上皆设有安全气囊,当发生撞车时,火药包(有些是以充气瓶、阀件、开关控制)即会爆炸,以迅速地将膨胀气体充填进入气囊内,然而,由于其成本较高,仅配备于高级车,而壳体原就不坚固的中、低价位汽车驾驶者,则完全无此种安全设施,其行车安全极低,故对于驾驶者而言,应有其他安全防护措施,以提高行车安全。
为改善上述无适当设备保护驾驶者的状况,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这种安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因而成本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发生撞车时,它利用充填有气体的具弹性的安全气瓶,以及与之可相通的充气装置来保护人的头部及其他部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当发生撞车时,它通过被来自安全气瓶的气体充气而膨胀的充气装置适时地保护脸部,一旦不再压迫安全气瓶时,充气装置内的充气皮垫即可回复原状,而使气体再度回到安全气瓶内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一结合座周边设数只具弹性的安全气瓶,各安全气瓶并藉由结合座内的通槽互相连通,而于结合座内设一与各通槽相通的通孔,通孔的一侧向周壁延伸一出气道,该出气道连设一充气装置,另于结合座外设一盘体,该盘体连接一控制杆,控制杆穿入结合座的一端连设一拉引装置,拉引装置的拉杆并以拉索连接安全气瓶。
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结合座主要由底座及盖体组合而成,通槽即设于底座及盖体的相接面,且于通槽近外周壁处,设有内径较大的卡槽,安全气瓶的一端设有突出的出气嘴,出气嘴中段并设有一环外径较大的卡缘,该卡缘可卡制于结合座通槽的卡槽内。
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引装置具有一壳体,壳体中间轴向贯设一拉杆,拉杆顶端通过两条拉索分别拉引设于顶部的两安全气瓶的球型封盖,而拉杆中段凹设一颈部,底端则穿置一弹簧以后固接一抵块,使弹簧顶持于壳体及抵块之间,另于壳体周壁上径向穿置控制杆,控制杆末端穿出结合座的盖体以后接设一盘体,而控制杆穿入壳体该端并以一框体框设拉杆,框体另端及壳体之间并设有弹簧。
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装置包括封闭于出气道的密封垫片、螺锁密封垫片的封盖、套设于封盖顶部的充气皮垫,其中,密封垫片在受到冲力时会破裂,而封盖其中一侧凸设一供充气皮垫套设的套合端。
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充气皮垫外设一安全气囊。
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气嘴末端组设一受压会破裂的密封垫片,另于出气嘴近安全瓶瓶身一端设有充气阀及调压阀。
实施上述技术构思以后,本发明即可利用具弹性的安全气瓶保护头部、胸、腹,而当受到重大撞击时,膨胀的充气皮囊并可遮住脸部,以形成双重保护作用,而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措施需要安全带、气囊、开关、阀件、充气瓶等5种元件,但本发明仅需安全带及充气瓶即可达到安全效果,且由于本来就有安全带的设置,故只要做充气瓶即可取代气囊达到安全效果,而为一成本低、安全性高的防撞设施。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部份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拉引装置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拉引装置平面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结合座的底座与安全气瓶、充气装置的平面组合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于椅背时的平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设一结合座10,于结合座10周边再设以数只安全气瓶20(本实施例以四只安全气瓶20为例),另自结合座10的底座11延伸一扣带30,以将结合座10挂于胸前,而当其挂于胸前时,其中两安全气瓶20恰置于驾驶者头部两侧,另外两只安全气瓶20则置于胸、腹前方,以保护驾驶者的头、胸、腹部,而本发明的详细结构则如图2、3所示。
请同时参阅图2、3所示,结合座10主要由底座11及盖体12组合而成,底座11及盖体12设于中间的内层111、121皆由塑胶制成,内层111、121外围再分别由发泡体制成的外层112、122包覆,使其略具弹性,另于底座11及盖体12的最外层以布层包覆,增加其美观性,而底座11及盖体12相贴合该面相对设有数条半圆形通槽113、123,每一条通槽113、123皆由周边设起,并于中间形成相通状,且于通槽113、123近外周壁处,设有内径较大的卡槽114、124,以卡装安全气瓶20,另于底座11中间,各通槽113的交接处设一置放槽117,以装设一拉引装置60,而拉引装置60一侧并以一控制杆65穿过盖体12,于盖体12外结合一盘体66,藉以触控拉引装置60,另于底座11的各通槽113交接处向内部延伸一通孔115,通孔115的另端并转向周壁延伸一出气道116,以组装充气装置40,而底座11与盖体12之间是以螺栓锁设,并于底座11周边固设一扣带30,以悬挂于使用者的颈部。
中空的安全气瓶20是由具有弹性的密封材质制成,安全气瓶20的一端设有突出的出气嘴21,出气嘴21中段并设有一环外径较大的卡缘22,该卡缘22可卡制于结合座10通槽113、123的卡槽114、124内而定位,另设一封于出气嘴21的密封垫片25,该薄片状密封垫片25置于出气嘴21开口端,其外再借助一螺锁于出气嘴21的封盖26定位,而封盖26中间并留有一通孔261,当安全气瓶20受到挤压时,瓶内的气体即会受压冲破密封垫片25,经封盖26的通孔261进入结合座10的通槽内,另为使安全气瓶20内部得到一适当的气压,于出气嘴21近瓶身该端设一充气阀23及一调压阀24,以供封住瓶口后灌注气体于安全气瓶20内,并得一适当的压力,而由于充气阀23及调压阀24为现有的传统装置,故不再赘述,另由附图所示可知,其中两只受拉引装置60连动的安全气瓶20的封盖26设为球型,其是为使安全气瓶20受到拉引后呈可偏摆状态而设。
另于前述底座11的出气道116上设一充气装置40,该充气装置40包括封闭于出气道116的密封垫片41、螺锁密封垫片41的封盖42、套设于封盖42顶部的充气皮垫43、及包覆于充气皮垫43外的安全气囊44,其中,密封垫片41在受到冲力时会破裂,封盖42其中一侧凸设一套合端421,该充气皮垫43具有密封的特性,且在填充气体时会膨胀扩大,而安全气囊44则为一袋体,当充气皮垫43胀大时,即可置于人体与充气皮垫43之间。
上述为本发明的各构件构造,其中,拉引装置60的详细结构及其动作则如图4、5所示,拉引装置60的壳体601中间轴向贯设一拉杆61,拉杆61顶端通过两条拉索62分别拉引设于顶部的两安全气瓶20的球型封盖26,而拉杆61中段凹设一颈部611,底端则穿置一弹簧63以后固接一抵块64,使弹簧63顶持于壳体601及抵块64之间,另于壳体601周壁上径向穿置一控制杆65,控制杆65末端穿出结合座10的盖体12以后接设一盘体66,而控制杆65穿入壳体601该端并以一框体651框设拉杆61,框体651另端及壳体601之间并设有弹簧67,在正常状态时,拉杆61是呈向上推抵的状态,其颈部611恰位于控制杆65的框体651处,框体651暨控制杆65即会因弹簧67的弹力推入颈部611,而适度地钳住拉杆61,此时,位于壳体601及抵块64之间的弹簧67即呈被压缩状而蓄积弹力,当撞车而使盘体66撞击外物时,控制杆65即会因外力而被推向壳体601,同时框体651亦被推离拉杆61,而拉杆61在弹簧67的顶持之下会连同拉索62一起向下移动,进而拉制安全气瓶20的封盖26,使其如图6所示地向中间偏转而遮住脸部前面,以防头部直接撞击方向盘或其他车体部份。
而当头部或身体压迫安全气瓶20,使其产生变形时,充塞于其内部的气体则会受压冲出安全气瓶20,经由通槽113、123流入通孔115,再进入出气道116冲破密封垫片41,而后充气于充气皮垫43,此时,充气皮垫43即形成一回压装置,亦即,当人体往复冲撞时,一旦释去对安全气瓶20的压迫,该容置于充气皮垫43内的空气即会再度回复充塞于安全气瓶20内,以保持其应有的压力,以迎接来回冲撞的人体再度压迫,而当人体受到重大撞击以致产生极大冲力时,相对的会对安全气瓶20施以强大压力,使其释出大量的气体,该气体即会使充气皮垫43大量膨胀而遮住脸部,换句话说,当人体受到重大撞击时,其脸部受伤的机率亦会激增,而在此情形之下,可遮住脸部的充气皮垫43即发挥了绝佳的保护效果。
由上述可知,当人体受到普通撞击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气瓶20即可适度地保护头部、胸、腹,而当受到重大撞击时则可使充气皮垫43保护脸部,故可形成双重防护效果。
上述为本发明设有四只安全气瓶20的情形,其亦可仅设三只,其中两只为保护头部,另一则设于人体连车门该侧,以防止撞上车门而受伤。
如图7所示,本发明亦可于结合座10朝外的一端设有一可偏摆的安全气瓶20,该安全气瓶20亦设有一球型封盖26,当人体因撞车而产生向前冲的惯性时,该安全气瓶20即可阻隔于脸部及方向盘之间,以保护脸部。
另为保护后座乘客的安全,本发明亦可如图8所示设于前座的椅座后侧,通过一通管50组装各安全气瓶20,并于通管50上组设充气装置40,以形成回压装置,保护后座乘客,故本发明除了可保护驾驶人以外,当安全气瓶设于椅座后方时,则可保护后座乘客,而形成完整的防护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一结合座周边设数只具弹性的安全气瓶,各安全气瓶借助结合座内的通槽互相连通,而于结合座内设一与各通槽相通的通孔,通孔的一侧向周壁延伸一出气道,该出气道连设一充气装置,另于结合座外设一盘体,该盘体连接一控制杆,控制杆穿入结合座的一端连设一拉引装置,拉引装置的拉杆并以拉索连接安全气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座主要由底座及盖体组合而成,所述通槽即设于底座及盖体的相接面,且于通槽近外周壁处,设有内径较大的卡槽,所述安全气瓶的一端设有突出的出气嘴,出气嘴中段并设有一环外径较大的卡缘,该卡缘可卡制于所述结合座通槽的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引装置具有一壳体,壳体中间轴向贯设一拉杆,拉杆顶端通过两条拉索分别拉引设于顶部的两安全气瓶的球型封盖,而拉杆中段凹设一颈部,底端则穿置一弹簧以后固接一抵块,使弹簧顶持于壳体及抵块之间,另于壳体周壁上径向穿置所述控制杆,控制杆末端穿出结合座的盖体以后接设所述盘体,而控制杆穿入壳体的一端并以一框体框设拉杆,框体另端及壳体之间并设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封闭于出气道的密封垫片、螺锁密封垫片的封盖、套设于封盖顶部的充气皮垫,其中,密封垫片在受到冲力时会破裂,而封盖其中一侧凸设一供充气皮垫套设的套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充气皮垫外设一安全气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高速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嘴末端组设一受压会破裂的密封垫片,另于出气嘴近安全瓶瓶身一端设有充气阀及调压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高速安全装置,主要设一盘体状的结合座,于结合座周边设有填充有气体的安全气瓶,另于结合座一端凸设一盘体,该盘体可控制结合座内的拉引装置,拉引装置通过拉索连接其中两安全气瓶,另于结合座周壁设一充气装置,各安全气瓶并可通过结合座内部的通槽与充气装置相通,当撞车而触及盘体时,其中两安全气瓶即可夹于头部两侧,阻隔于头部及车体之间,且安全气瓶内部的空气即可窜入充气装置,形成保护人体的装置。
文档编号B60R21/16GK1122292SQ94117818
公开日1996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庆丞, 陈火明 申请人:陈庆丞, 陈火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