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065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后视镜,尤其是汽车两侧用的隐形式广视后视镜。
汽车后视镜是专供司机用来观察汽车左右两侧及两侧后方所有情况的动态变化,对行车安全十分重要。目前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中,有相当比例的汽车,装备的是平面镜片型后视镜,其特点是工艺相当简单,技术含量和生产成本很低,但最大的缺点是视野范围很小,作用起点很迟,基本只看到从车尾以后的路面情况,而且视野带较狭窄,每当汽车变道、转弯、靠边时根本无法观察和了解汽车左右两侧邻近的行人、自行车、或汽车动态变化的情况,所以在车身左右两侧发生的交通事故要占整个交通事故总数中的比例较大,因此平面后视镜已适应不了日趋繁忙、拥挤的道路,尤其是轿车后视镜,某一型号出厂时就统一类型的后视镜,根本无法象货车那样平时可根据各自的视野要求和目测习惯,随意选购不同规格的后视镜。为了弥补平面后视镜的缺陷,市场上已有二种可供司机作为辅镜粘贴在平面镜上角的袖珍型球面广角后视镜,分为园型和矩型二种,园型镜面直径在φ60毫米以内,矩形镜面在长80毫米×宽50毫米以内,镜中球面的曲率半径都在R60毫米至R120毫米之间,虽然视野范围极广,但毕竟镜片面积和球面曲率半径都太小,从镜面反映出来的人物景像也太小,对观察车尾后方的情况就模糊不清,只能观看车身两侧邻近的情况,对车尾以后的路面上的情况还是要通过主镜(平面镜)去观察,这样主、辅镜要不断地轮流看,容易分散司机的精力,不能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在保持原车整体完美,不调换原装后视镜外壳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如同配戴隐形眼镜一样方便,而视野又很广阔的后视镜,能够很清晰地把汽车两侧邻近区域与车后广阔的视野联成一片。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按照各种原车配备的平面型后视镜片的外形尺寸为基础,根据光学原理和人体视觉在行车时对周围环境不同的目测要求,为使后视镜的视野起点充分提前,和向左右两侧尽量拓展视野宽广带,因此把镜片球面的曲率半径在R600毫米至R1800毫米之间分别制成多款不同球面的系列广视镜片,以适应在各种不同地区或道路上行驶的汽车。
这种由广视镜片、护镜框板组成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广视镜片的外弧面是球面其曲率半径在R600毫米至R1800毫米之间。
本技术方案的优点是在不需更换原车装备的平面型后视镜和后视镜中的任何另件或只拆卸平面镜片及护镜框板,就能达到高档广视后视镜的功能,具有成本低、装、卸快捷方便,产品系列化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能使汽车左右两侧横向区域与车后道路联成一片的广阔视野带,每当汽车会车、超车、被超车、转弯、靠边等情况都能对汽车周围的动态一目了然,对行车安全掌握了主动权。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用隐形式广视镜的结构图。
图2是原车配备的平面型后视镜结构图。
图3是平面型后视镜的视野带与贴上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后的视野带示意图。
参见附图。
图1所示的实施例由广视镜片1、护镜框板2组成,护镜框板后背形成粘贴面用于与原车镜面粘接固定。R为广视镜片的外球面曲率半径,它根据经常行驶的道路等级和不同地区的情况选用。对经常在最拥挤、繁华道路,二、三级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应在广视镜片1的外球面R值在600至1200毫米之间中挑选某款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如经常或是长时间在一、二级公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则应在外球面的R值在1200至1800毫米之间中去挑选某款隐形式广视后视镜。
图2所示的现有装置为平面型后视镜。其中镜壳4,平面镜片5,护镜框板6,只要利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后背的粘贴面3,贴上双面胶层,另一面往原有的平面镜面5上一贴即可,或先把原有的护镜框板6连平面镜片5一起卸下,直接贴在镜壳4内的镜座7上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图3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使用效果,它比原有的平面型后视镜视野明显要宽广。其中窄线条表示是平面型后视镜的视野带,从平面镜上无法看到车身两侧邻近的横向区域(称为行车时最危险的视野盲区)。宽线条加窄线条的总和就是装上隐形式广视镜后的视野带。
权利要求1.一种由广视镜片(1)护镜框板(2)组成的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广视镜片(1)的外弧面是球面,其曲率半径在R600毫米至R1800毫米之间。
专利摘要汽车用隐形式广视后视镜,它是为克服普通平面后视镜视野起点迟,横向视野狭窄的缺陷,按照各种原配平面镜片外形尺寸为基础,把镜片球面的曲率半径在R600毫米至R1800毫米之间,分别制成不同曲率半径的多款球面广视镜片,配上护框板,制成隐形式广视后视镜系列产品。司机可根据各自的目测要求进行选择,装配时只需配上双面胶层往平面镜上一贴,覆盖于整个平面镜上,就成为视野清晰、范围广阔的广视后视镜。
文档编号B60R1/02GK2306145SQ9722915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2日
发明者黄鑫富, 黄建铭 申请人:黄鑫富, 黄建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