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冷却回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207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显示在图5中。该设计基本上与图3相同。但是,一个另外的旁通阀38设置在冷却剂管路16上,使得冷却剂能够全部或部分地越过热交换器14传输。部分负荷调节的另一种可能通过该另外的旁通阀38提供,通过该旁通阀38可以越过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14。
[0024]另外,可以设置一个冷却剂容器40,通过电阻加热42能够在该冷却剂容器40中将冷却剂的温度控制到期望的温度水平。
[0025]本发明的车辆冷却回路能够以不同的操作模式运行。根据第一操作模式,环境温度高于需要的进入蓄电池18的冷却剂入口温度,制冷回路12工作。这意味着压缩机24被打开,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蒸发器旁通阀38导通通过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14的路径,而蒸发器旁路关闭。制冷机旁通阀36打开制冷机旁路且关闭到制冷机36的路径。
[0026]如果冷却介质回路12具有比所述蒸发器14的出口处所需的温度低的冷却剂入口温度,那么所述冷却剂的温度能够通过部分打开蒸发器旁通阀38来升高。旁通阀38最大允许打开的程度取决于冷却介质回路的操作点和使用的压缩机24。如果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仍然比设定的冷却剂温度高,进入制冷机34的通路可以通过逐步打开制冷机旁通阀36打开,而旁通线路同时逐渐关闭。部分通过制冷机34的冷却剂的温度能够被进一步升高到需要的冷却剂入口温度。
[0027]如果冷却剂回路输送的冷却剂入口温度高于所需温度,冷却剂温度能够采用上述步骤的相反步骤再次降低至最小的可能温度,即压缩机24打开,冷却剂完全通过蒸发器14传输,大部分冷却后的冷却剂不通过制冷机34传输,从而达到最小温度。
[0028]在环境温度低于需要的进入蓄电池18的冷却剂入口温度的情况下,制冷机的转换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足以将冷却剂的温度降低至低于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冷却介质回路12可以不用启动。压缩机24可以保持关闭,而蒸发器旁通阀将冷却剂越过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14传输。制冷机旁通阀36导通,使得全部冷却介质流传输经过制冷机34。如果冷却回路输送的冷却剂入口温度低于蓄电池18所需温度,冷却剂的温度可以通过逐步打开制冷机旁通阀36来进一步升高到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
[0029]如果环境温度明显低于进入蓄电池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但是制冷机44处的冷却能力不足以将冷却剂降低至蓄电池的入口处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时,冷却介质回路12启动,压缩机24打开。同时蒸发器旁通阀38导通,使得冷却剂经过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14传输。那么,部分负荷调节可以按照前述操作模式进行。
[0030]在另一操作模式中,使用图4所示实施例的车辆冷却回路能够确保高外界温度下的功能性。在该实施例中,冷凝器22在空气流中布置在制冷机34后。与EP I 266 779 BI中的回路不同,这将能够有效冷却经过冷凝器22的空气流。
[0031 ] 必须说明的是,从规定的外界温度起(例如45°C ),所需的冷却剂入口温度将不再能被达到。另一方面,需要冷却介质回路在高达最大外界温度(例如55°C)时能够正常工作。
[0032]如果没有任何形式的可能的事物被用来减小冷却介质回路的功率,那么冷却介质回路必须被这样配置,使得其在规定的最高温度时能够全负荷工作。这意味着需要较大的冷凝器26或需要增大讲过冷凝器26的空气流。
[0033]然而,图4所示系统架构可以降低冷凝压力,冷凝压力是车辆冷却回路在高外界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限制参数。为此,在蒸发器14处被引入制冷回路的制冷功率(chillingpower),被用来在制冷机处降低冷凝器入口的空气流的温度,进而降低冷凝温度(相当于冷凝压力),从而散热。制冷机旁通阀36逐步打开到制冷机34的通路,并关闭旁通线路。
[0034]用于容纳冷却剂的液体容器40的结合以举例的方式显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变形同样能够配置在图3或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该附加的液体容器40同样能够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省去。
[0035]液体容器中的电动加热器42的结合同样仅是选择性设置。冷却剂入口温度可以例如保持在最低温度,并且有需要时也可以通过该加热器再次升高。
[0036]根据另一实施例,风扇30可以设置为可调整冷却空气流的空气量。
【主权项】
1.一种采用在冷却剂回路中传输的冷却剂冷却温度升高的装置,尤其是蓄电池的车辆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剂回路具有冷却剂管路、至少一个制冷机、一个冷却剂泵和至少一个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回路通过该热交换器与冷却介质回路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回路另外具有冷却介质管路、压缩机、冷凝器和减压阀, 其特征在于, 沿冷却剂在冷却剂回路中的流动方向,所述至少一个制冷机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的下游;所述冷却剂管路中设有至少一个旁通阀,使得冷却剂能够全部或部分越过所述至少一个制冷机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和所述冷凝器与一个冷却空气流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空气流由风扇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在所述冷却空气流中布置在所述冷凝器前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在所述冷却空气流中布置在所述冷凝器后面。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管路中设有另外的旁通阀,使得所述冷却剂能够全部或部分越过所述热交换器传输。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管路中结合有用于容纳冷却剂的液体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回路中,尤其是所述液体容器中结合有加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具有用于设定冷却空气流量的可调节的速度。
10.一种车辆,尤其是轨道车辆,具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冷却回路。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在冷却剂回路中传输的冷却剂冷却温度升高的装置,尤其是蓄电池的车辆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剂回路具有配置为蒸发器的热交换器,所述冷却剂回路通过该热交换器与冷却介质回路连接。根据本发明,沿冷却剂在冷却剂回路中的流动方向,所述制冷机布置在热交换器的下游。此外,冷却剂管路中设有一旁通阀,使得冷却剂能够全部或部分越过所述制冷机传输。
【IPC分类】B60H1-32
【公开号】CN104842752
【申请号】CN201510057180
【发明人】安德烈布什·普雷塞施尼克, 克劳斯·亨泽
【申请人】利勃海尔交通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
【公告号】CA2877549A1, DE102014001022A1, EP2903076A1, US201502114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