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空气输出装置和仪表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7090阅读:来源:国知局
之移动。这避免致动器58在使用者未致动致动器的情况下发生移动。摩擦元件例如通过挠性垫块或通过弹簧元件或其它元件形成。
[0026]将致动器58连接到第二叶片56的连接装置62应允许致动器58围绕轴线A转动移动而不带动第二叶片56,并且在致动器58在沿着轴线A平移移动时应允许致动器58带动第二叶片56围绕其轴线B转动。
[0027]为此,现有技术的装置I包括与致动器8相连在一起的叉形件6。所述叉形件6的分支部分18在第一叶片4的前侧和第二叶片6的后侧之间纵向地延伸。两分支部分18相互间隔开和围绕与横向延伸的第二叶片6相连在一起的连接杆20,以保证连接装置12固定在第二叶片6上。
[0028]相反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51有利地使在致动器58和第二叶片56之间的连接装置62倒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62包括叉形件66,叉形件接合连接杆70。根据一巧妙的特征,叉形件66与第二叶片56相连在一起和连接杆70与致动器58相连在一起。因此,叉形件66和第二叶片56可例如通过整体模制以整体件实施。同样地,连接杆70和致动器58可例如通过整体模制以整体件实施。
[0029]这允许有利地消除现有技术的弊端。实际上,这类布置允许在第二叶片56上和特别地在其封闭的端部位置附近应用明显更大的转动扭矩。同样对于在致动器58上施加的相同的平移作用力,获得第二叶片56的更好的封闭。此外,不存在与致动器相连在一起的叉形件允许减小撞击和振动作用力,从而减少声音危害。
[0030]考虑到在致动器58和第一叶片54或第二叶片56之间传递的运动的不对称性,连接装置62的倒置远够不上明显。
[0031]因此为了将致动器58连接到第二叶片56的连接装置62允许致动器58围绕轴线A转动移动,而不带动第二叶片56,这适以使得连接杆70在转动运动的过程中与其本身一致地发生移动。
[0032]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特征,连接杆70有利地基本上沿着在围绕第一轴线A定中心的圆圈中内切的圆弧被构型。因此,所述圆弧伴随致动器58围绕第一轴线A的转动,同时保持在所述圆圈上。这允许连接杆70在叉形件66的分支部分68之间滑动,而不会遇到任一所述分支部分68和从而不移动第二叶片56。
[0033]叉形件66与第二叶片56相连在一起。叉形件66的两分支部分68确定叉形件的一平面。叉形件66的该平面基本上布置在包含第一轴线A的平面中。然而,为了使得连接杆70能够带动所述叉形件66沿着轴线A平移运动,叉形件66的轴线C不应与所述第一轴线A共线/平行。这种非平行性条件应在叉形件66和第二叶片56的所有可能的定向中进行校验。为此,根据一实施方式,叉形件66相对于沿着一非零定向α的第二叶片56的平面定向,使得叉形件66不平行于第二叶片56的平面。定向角度α布置在第二叶片56的打开的方向上。
[0034]因此,无论第二叶片56在第二叶片56的整个移动范围内的定向如何,叉形件66的轴线C从不与第一轴线A共线。因此,致动器58的平移移动移动与叉形件66的两分支部分68之一相接触的连接杆70,以使得叉形件66被带动。连接杆70的平移从而将转动运动传递到叉形件66和围绕其轴线B的第二叶片56上。
[0035]如果另一安装/拆卸部件是可用的,叉形件66可呈封闭环的形状。然而,如所示出的,打开的叉形件66可以有利地在安装/拆卸时允许连接杆70在叉形件66的两分支部分68之间的嵌接/脱离。
[0036]根据一实施方式,装置51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叶片56,第二叶片沿着第二轴线B延伸,一个位于另一个旁侧。所有第二叶片56例如通过一组连杆围绕第二轴线B转动地相连在一起。同样,致动器58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叶片56上,所述致动器58的平移致动带动所有第二叶片56同时转动。
[0037]图6到图9示出同一装置51的四个位置。图6示出一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二叶片56在一端部位置中是最大程度打开的,第一叶片54位于中间位置中。为此,致动器58被操作最为向左平移。在该位置中,连接杆70基本上垂直于叉形件66的轴线C。图7示出一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二叶片56在一端部位置中是最大程度封闭的,第一叶片54位于中间位置中。为此,致动器58被操作最为向右平移。在该位置中,连接杆70与叉形件66的轴线C形成至少等于角度α的最小角度。图8示出一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二叶片56位于打开位置中,第一叶片54位于向下的端部位置中。为此,致动器58最为向下地定向。图9示出一位置,在该位置中,第二叶片56位于打开位置中,第一叶片54位于向上的端部位置中。为此,致动器58最为向上地定向。
[0038]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包括连接到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至少一空气输出口,根据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51布置在所述空气输出口中。这类装置51允许控制从所述通风系统输出的空气流的方向。这类装置51允许更为密封地封闭空气输出口,同时减小与振动有关的声音效应。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空气输出装置(51),所述空气输出装置包括:至少一第一叶片(54),所述第一叶片沿着第一轴线(A)延伸和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能转动活动;和至少一第二叶片(56),所述第二叶片沿着与所述第一轴线(A)不同的第二轴线(B)延伸和围绕所述第二轴线(B)能转动活动,所述空气输出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叶片(54)和第二叶片(56)的致动器(58),所述致动器(58)与所述第一叶片(54)转动地相连在一起以允许所述第一叶片(54)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移动,并且所述致动器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在所述第一叶片(54)上能平移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叶片(56)围绕所述第二轴线(B)移动,所述致动器(58)通过一连接装置¢2)连接到所述第二叶片(56),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接合在一叉形件(66)中的连接杆(70), 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件(66)与所述第二叶片(56)相连在一起并且所述连接杆(70)与所述致动器(58)相连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0)根据一圆弧被构型,所述圆弧在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定中心的圆圈中内切,以使得所述圆弧伴随所述致动器(58)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的转动,同时保持在所述圆圈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件¢6)沿着一定向被布置在包含所述第一轴线(A)的一平面中,所述定向是如:在所述第二叶片(56)的整个移动范围内,所述叉形件(66)的轴线(C)从不与所述第一轴线(A)共线,使得所述叉形件(66)通过所述连接杆(70)被带动沿着所述第一轴线(A)在所述第一叶片(54)上平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件¢6)被布置以与所述第二叶片(56)的延伸平面形成一非零角度U)。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出装置包括多个第二叶片(56),这多个第二叶片沿着所述第二轴线(B) —个在另一个旁侧延伸,所述第二叶片(56)围绕所述第二轴线(B)转动地相连在一起,所述致动器(58)固定在所述第二叶片(56)的一个上,使得所述致动器(58)的平移致动带动所有所述第二叶片(56)转动。
6.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包括连接到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至少一空气输出口,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输出装置(51)布置在所述空气输出口中以控制从所述通风系统输出的空气流的方向。
【专利摘要】用于机动车的通风系统的空气输出装置和仪表盘,空气输出装置包括沿着第一轴线延伸和围绕第一轴线能转动活动的至少一第一叶片;和沿着与第一轴线不同的第二轴线延伸和围绕第二轴线能转动活动的至少一第二叶片,空气输出装置包括连接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致动器,致动器与第一叶片转动地相连在一起以允许第一叶片围绕第一轴线移动,并且致动器沿着第一轴线在第一叶片上能平移活动以允许第二叶片围绕第二轴线移动,致动器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第二叶片,连接装置包括接合在一叉形件中的连接杆,叉形件与第二叶片相连在一起和连接杆与致动器相连在一起。空气输出装置在封闭位置的密封性较好,并且避免其经历在叉形件和连接杆之间的振动。
【IPC分类】B60H1-34
【公开号】CN204506421
【申请号】CN201420735124
【发明人】F·古容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8日
【公告号】DE202014105544U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