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65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
【背景技术】
[0002]在公知的技术领域,现有的房车后桥配套及低底盘中置轴拖挂车中使用的悬架基本为非独立式机械悬架,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不平衡现象。对于拖挂车现在普遍存在底盘过高,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现有的汽车底部的悬挂系统一般为相关轴(既非独立式机械悬架),简而言之即为一根轴两端各安一个轮,该轴左、右两侧和左、右两纵梁上的板簧连接,且与左、右两纵梁成上、下叠加状态(见说明书附图3、4),因板簧为上下可运动的弹性件,为避免由于板簧上下运动时使轴与纵梁发生撞击,就必须在设计时将车架提高,留出车架与轴之间的安全距离(见说明书附图3中的距离表示A)。由于以上特性就必然构成底盘过高。再说因为一根轴两端各安一个轮子,如果左边的轮子上下一跳动,右边的轮子在轴的作用下也会有连锁反应,这样就导致了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行驶稳定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能够有效降低车架高度,同时实现:地板高度降低增加乘客上下车及货物装卸的便利型及安全性;重心高度降低增加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整车高度降低增加车辆行驶的限高通过性;能够通过独立悬架解除两侧车轮的链接,实现独立的减震,提高汽车以及拖挂在汽车尾部的挂车的行驶稳定性及舒适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包括对称的两根车架纵梁,在两根车架纵梁之间的横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一组横梁组,每组横梁组均具有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后横梁,在所述前横梁与后横梁之间的区域均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板式弹簧组件,所述板式弹簧组件具有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若干块弹性钢板,在所述弹性钢板的中部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具有抵住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的限位座体,在所述限位座体上紧固有两个对称的且开口朝上U型抱栓,在同组中所有弹性钢板均贯穿过两个U型抱栓的开口,
[0005]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的下方设有摆臂轴组件,所述摆臂轴组件具有与前横梁保持平行的摆臂轴,所述摆臂轴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车架纵梁,且在所述摆臂轴的端部均设有可围绕摆臂轴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摆臂,所述摆臂通过连杆组件与限位座体连接。
[0006]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板式弹簧组件中的所有弹性钢板的宽度保持一致,其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减,且所述弹性钢板均呈竖直向下弯曲状。
[0007]进一步的,考虑到具体的安装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中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的水平两侧分别设有端部固定座,且所述端部固定座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前横梁、后横梁上。
[0008]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杆组件具有平衡架,所述平衡架的上端与限位座体铰接固定,在所述平衡架的下端通过转动轴销连接有支架杆,且所述支架杆的端部安装在摆臂上。
[0009]进一步的,为了起到进一步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的上方均设有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包括一直角弯杆,所述直角弯杆的开口朝下且其直角拐角处与车架纵梁转动连接,且所述直角弯杆一端抵住限位座体的上方,另一端通过轴销连接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缸筒部分的端部安装在车架纵梁上。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没有了贯通轴对车架的影响,所以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底盘的高度,并且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也不会过小,在摆臂的作用下左右两轮上下跳动时互不干涉,能够有效的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不平衡现象,也解决了汽车及挂车底盘过高,车辆质心高,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0013]图2是图1的侧视图;
[0014]图3是现有技术中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4是现有技术中悬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16]图中:1.车架纵梁,2.前横梁,3.后横梁,4.板式弹簧组件,41.弹性钢板,42.限位装置,421.限位座体,422.U型抱栓,43.端部固定座,5.摆臂轴组件,51.摆臂轴,52.摆臂,6.连杆组件,61.平衡架,62.支架杆,7.稳定组件,71.直角弯杆,72.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的优选实施例,包括对称的两根车架纵梁1,在两根车架纵梁I之间的横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一组横梁组,每组横梁组均具有间隔设置的前横梁2、后横梁3,在前横梁2与后横梁3之间的区域均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板式弹簧组件4,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具有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若干块弹性钢板41,在弹性钢板41的中部设有限位装置42,所述限位装置42具有抵住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41的限位座体421,在限位座体421上紧固有两个对称的且开口朝上U型抱栓422,在同组中所有弹性钢板41均贯穿过两个U型抱栓422的开口,在板式弹簧组件4的下方设有摆臂轴组件5,所述摆臂轴组件5具有与前横梁2保持平行的摆臂轴51,所述摆臂轴51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车架纵梁1,且在摆臂轴51的端部均设有可围绕摆臂轴51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摆臂52,所述摆臂52通过连杆组件6与限位座体421连接。
[0019]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中的所有弹性钢板41的宽度保持一致,其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减,且弹性钢板41均呈竖直向下弯曲状,在板式弹簧组件4中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41的水平两侧分别设有端部固定座43,且端部固定座4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前横梁2、后横梁3上。
[0020]所述连杆组件6具有平衡架61,所述平衡架61的上端与限位座体421铰接固定,在平衡架61的下端通过转动轴销连接有支架杆62,且支架杆62的端部安装在摆臂52上。
[0021]在板式弹簧组件4的上方均设有稳定组件7,所述稳定组件7包括一直角弯杆71,所述直角弯杆71的开口朝下且其直角拐角处与车架纵梁I转动连接,且直角弯杆71 一端抵住限位座体421的上方,另一端通过轴销连接设有液压缸72,所述液压缸72的缸筒部分的端部安装在车架纵梁I上。
[0022]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包括对称的两根车架纵梁(1),在两根车架纵梁(I)之间的横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一组横梁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横梁组均具有间隔设置的前横梁(2)、后横梁(3),在所述前横梁(2)与后横梁(3)之间的区域均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板式弹簧组件(4),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具有由上至下顺次设置的若干块弹性钢板(41 ),在所述弹性钢板(41)的中部设有限位装置(42 ),所述限位装置(42 )具有抵住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41)的限位座体(421),在所述限位座体(421)上紧固有两个对称的且开口朝上U型抱栓(422),在同组中所有弹性钢板(41)均贯穿过两个U型抱栓(422)的开口,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的下方设有摆臂轴组件(5),所述摆臂轴组件(5)具有与前横梁(2)保持平行的摆臂轴(51),所述摆臂轴(51)的两端分别贯穿相对应的车架纵梁(1),且在所述摆臂轴(51)的端部均设有可围绕摆臂轴(51)的中心轴线旋转的摆臂(52),所述摆臂(52 )通过连杆组件(6 )与限位座体(421)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中的所有弹性钢板(41)的宽度保持一致,其长度由上至下依次递减,且所述弹性钢板(41)均呈竖直向下弯曲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中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41)的水平两侧分别设有端部固定座(43),且所述端部固定座(43)分别安装在对应的前横梁(2)、后横梁(3)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6)具有平衡架(61),所述平衡架(61)的上端与限位座体(421)铰接固定,在所述平衡架(61)的下端通过转动轴销连接有支架杆(62),且所述支架杆(62)的端部安装在摆臂(52)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式弹簧组件(4)的上方均设有稳定组件(7),所述稳定组件(7)包括一直角弯杆(71),所述直角弯杆(71)的开口朝下且其直角拐角处与车架纵梁(I)转动连接,且所述直角弯杆(71)—端抵住限位座体(421)的上方,另一端通过轴销连接设有液压缸(72),所述液压缸(72)的缸筒部分的端部安装在车架纵梁(I)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及挂车底盘用机械复合式独立悬架,包括对称的两根车架纵梁,在两根车架纵梁之间的横向方向上设有至少一组横梁组,限位装置具有抵住位于最上端的弹性钢板的限位座体,在限位座体上紧固有两个对称的且开口朝上U型抱栓,在板式弹簧组件的下方设有摆臂轴组件。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没有了贯通轴对车架的影响,所以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底盘的高度,并且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也不会过小,在摆臂的作用下左右两轮上下跳动时互不干涉,能够有效的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不平衡现象,也解决了底盘过高,车辆质心高,行驶稳定性差等问题。
【IPC分类】B60G3/04, B60G11/04
【公开号】CN204701407
【申请号】CN201520394195
【发明人】张立柱, 戎子良, 张刘, 刘媛, 付康, 郭鹏博, 李光, 刘欢, 王秀茗, 董晓龙, 闫勋
【申请人】河北览众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