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9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轨车辆使用的钢轨防振端头及其联结器与配套车轮,属于交通运输工具技术领域。
目前,铁路、城市地铁、有轨电车及矿车等有轨车辆所用的钢轨都是用夹板联结的,每当车轮通过钢轨联结处时都要产生振动,车速越快振动越强烈。这种振动对钢轨、车轮和车厢产生破坏作用,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污染,对乘车人产生不良刺激,同时对车厢产生阻力。这个振动的原因,其一是由于两根钢轨联结的间隙所致;其二是当车轮压在前一根钢轨端头时,此根钢轨端头向下运动与之相联结的后一根钢轨端头产生高度差,使车轮与后一根钢轨端头产生碰撞导致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与其配套的车轮。使用这种联合装置可有效的防止车轮通过钢轨联结处所产生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每根钢轨的端头都做成圆弧形斜坡,以减少撞击;车轮是由轮毂、辐板、塔面和轮缘构成,塔面是具有变化锥度的阶梯圆台面,轮缘的外表面呈圆柱形;钢轨联结器是由内侧副轨、外侧护板、垫片和紧固螺钉、螺母构成。副轨的上表面是以与车轮塔面相同的斜度向路基中心倾斜,其两端有斜坡。钢轨与副轨的高度差等于轮缘与塔面的高度差以使其产生有效的配合。钢轨联结器与钢轨以斜度产生紧密配合,以便在车轮通过时形成同步运动。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有效的防止车轮通过钢轨联结处时产生的振动,同时解除了因振动产生的不良后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 1.枕木 2.垫片 3.螺栓 4.副轨 5.轮缘 6.塔面 7.钢轨 8.外侧护板实施例如
图1和2所示,钢轨端头做成长为10厘米的圆弧过度斜坡;车轮塔面的斜度为1∶20,轮缘外表面做成圆柱面,厚度为40毫米;钢轨联结器的外侧护板和副轨长均为1.2米,副轨厚度为80毫米,副轨上表面以斜度为1∶20向路基中心倾斜,两端圆弧过度斜坡长为150厘米。用垫片调整使副轨上表面的最高处与钢轨上表面的高度差等于车轮塔面的最大直径与轮缘直径之差的二分之一。将钢轨用螺栓和螺母紧固在钢轨联结器内,并使后一根钢轨(由于列车的行驶轨道是有固定方向的单行道)与钢轨联结器紧密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钢轨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用夹板和螺栓、螺母联结两根端头呈直角的钢轨,车轮是由轮毂、辐板、轮缘和塔面构成,其特征是钢轨[7]两端头上表面有斜坡,其钢轨联结器是用螺栓、螺母将外侧护板[8]及副轨[4]紧固在欲联结的两根钢轨的端头处,车轮的轮缘[5]的外表面呈圆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其特征是其副轨中部的上表面是以与车轮塔面[6]斜度相同的斜度向路基中心倾斜的平面与其两端的过度斜坡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其特征是车轮通过两根钢轨联结处时,车轮轮缘压在副轨上,并且两根钢轨端头与联结器同步运动。
专利摘要一种能防止有轨车辆在车轮通过钢轨联结处产生振动的钢轨防振端头、联结器及其配套车轮,它的钢轨两端有过度斜坡,联结器具有与车轮塔面斜度相同的斜面及两端有过度斜坡的副轨和外侧护板构成,车轮轮缘的外表面呈圆柱面。使用这种联合装置可防止车轮与钢轨端头的撞击和能产生联结处的两根钢轨端头与副轨同步运动,从而防止了振动。
文档编号E01B11/00GK2698619SQ200320131168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3日
发明者白凤山 申请人:白凤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