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开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33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开锁装置及站台屏蔽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除站台屏蔽门装置的紧急用门板的锁的手动开锁装置以及站台屏蔽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设置在站台屏蔽门装置的紧急用门板,例如,如特开2001-233201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设置由长插(グレモン)销结构的锁机构的门板是已知的。在该公报公开的锁机构中,如图11所示,可以通过从紧急用门板100向上侧及下侧突出的上下一对的杆101、102与门框103、104卡合,对紧急用门板100进行闭锁。而且,在上侧的杆101中嵌装着压缩弹簧105,从而可以通过该压缩弹簧105的弹簧力使杆101、102保持在突出状态。因此,在平常情况保持闭锁状态。
这种锁机构的手动开锁装置具有能从紧急用门板100上的轨道侧操作配置的、被称为应急杠杆的操作杆106,以及安装在该操作杆106与上下一对的杆101、102之间的图中省略的齿条齿轮副机构。这种齿条齿轮副机构具有一对齿条,通过绕支承轴107转动操作杆106,各齿条沿着相反的方向在上下方向运动。操作杆106的大小大致跨越紧急用门板100宽度方向的整体。当按压该操作杆106绕支承轴107转动时,上侧的杆101向下方移动,同时下侧的杆102向上方移动。因此,可以对紧急用门板100的锁进行开锁。
可是,在前述公报中没有记载,但作为手动开锁装置,有时还设置用于站台管理人员从站台侧开锁操的钥匙部。对于这种场合,例如,使钥匙部和前述齿条齿轮副机构直接连接,通过转动操作钥匙部,使齿条齿轮副机构的齿轮转动,进而使齿条向上下方向运动而能打开锁。
然而,对于这种场合,存在有钥匙部的转动操作的操作性不良好的问题。即,在操作杆106的操作中,通过按压操作杆106,使操作杆106绕支承轴107转动,进而解除闭锁。因此,虽然钥匙部与齿条齿轮副机构连接,也不会使操作杆106的操作性能恶化。与此相反,在钥匙部的转动操作中,由于与齿条齿轮副机构连接的操作杆106与钥匙部的转动操作联动,在用人的手直接转动钥匙部的转动操作中,还需要施加使操作杆活动的力,因此钥匙部的操作性能变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动开锁装置。
而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一边维持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一边提高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手动开锁装置具有能够在对站台屏蔽门装置的紧用门板进行闭锁的闭锁位置与解除闭锁的开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部件,能从紧急用门板的一个侧面用操作杆进行闭锁解除操作,并且能从紧急用门板的其他侧面用钥匙部进行闭锁解除操作,这种手动开启装置具有连接前述锁部件和前述钥匙部并且能沿着连接前述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连接部,以及与前述操作杆联动的杠杆联动部,前述连接部具有沿着连接前述闭锁位置和开锁位置的方向能和前述杠杆联动部接触、离开的承受部,前述承受部的结构是,与前述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对应而抵接前述杠杆联动部并沿着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另外与前述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对应而沿着从前述杠杆联动部离开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站台屏蔽门装置将门板设置在站台上,使其在沿着轨道的方向移动,这种站台屏蔽门装置具有配置在前述门板的关闭位置之外的位置上的紧急用门板和前述的手动开锁装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屏蔽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正面图;图2是表示多个连接而设置屏蔽门装置的屏蔽门的状态的正面图;图3表示设置在前述屏蔽门装置的紧急用门板,(a)是(b)中的线III-III的剖面图,(b)是正面图;图4是表示前述屏蔽门装置的屏蔽板、门板及紧急用门板的配置关系的上面图;图5表示设置在前述紧急用门板的手侧的纵框内的手动开锁装置,(a)是从轨道侧观察通过操作杆的操作前状态的图,(b)是从门轴侧观察操作杆的操作前状态的图,(c)是从门轴侧观察操作杆的操作后状态的图;图6表示设置在前述紧急出口用门板的手侧的纵框内的手动开锁装置,(a)是从站台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前的状态的图,(b)是从门轴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c)表示从站台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7(a)是对图6(a)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图,图7(b)是对图6(b)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图;图8是放大表示前述手侧的纵框的上端部附近的图,(a)是从站台侧观察后的图,(b)是从手侧观察后的图,(c)是导向件的上面图,(d)是手侧的纵框的上面图;图9表示设置在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屏蔽门装置上的紧急用门板的手动开锁装置,(a)是从轨道侧观察操作杆的操作前状态的图,(b)是从门轴侧观察操作杆的操作前的状态的图,(c)是从门轴侧观察操作杆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10表示设置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屏蔽门装置上的紧急用门板的手动开锁装置,(a)是从站台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前的状态的图,(b)是从门轴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c)是从站台侧观察钥匙部的操作后的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现有的手动开锁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形态下面边参考附图,边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形态1)图1表示本发明的站台屏蔽门装置的一个实施形态。如该图所示,本实施形态的站台屏蔽门装置(下面仅称为屏蔽门装置)具有站台屏蔽门(下面仅称为屏蔽门)14,该屏蔽门14有屏蔽板11,门板12、12和紧急用门板13(ED)。门板12、12在本实施形态中成为双推拉型结构的一对门板。屏蔽板11被配置在图1的右侧门板12的右侧,紧急用门板13被配置在图1的左侧门板12的左侧。
图1表示门板12、12处于关闭位置时的状态。而且,图2所示,通过沿着多个连接的车站站台(图中省略)的边缘安装这种屏蔽门14和取代紧急用门板13的配置有屏蔽板11的屏蔽门15,把站台上隔开成轨道侧和位于其内侧的站台侧。乘客在该站台内侧等待列车的到来,仅在电车到达后打开门壁板12、12时,才能来到轨道侧。
图1是从站台内侧(内部侧)观察屏蔽门14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屏蔽门装置具有固定在顶棚结构的梁上的筒状顶盖箱17。该顶盖箱17被配置在屏蔽门14和门板12、12、13的上方,顶盖箱17被构成为沿着站台边缘部延伸的形状。
在顶盖箱17的内部,配置有着沿着筒轴方向延伸的行走导轨20。在与该行走导轨20平行并在其上方,配置有挂接在驱动链轮21a和从动链轮21b的同步带21c。同步带21c卷绕在两个链轮21a、21b之间。驱动链轮21a由门电动机21d驱动。
同步带21c介由连接零件12c、12c分别与门吊架12a、12a结合。这些门吊架12a分别设置在门板12、12的上框上。在各个门吊架12a上支承轴支承着一对门滑轮12b、12b,通过该门滑轮12b、12b在行驶导轨20上转动,门板12、12沿着行驶导轨20移动。
这种门板12、12的移动,通过用门自动开关装置21d使同步带21c移动来进行。门自动开关装置21d的驱动动作,用收装在顶盖箱17内的控制器22控制。当车辆到达站台时,根据车辆侧门的开关驱动门自动开关装置21d,进而使门板12、12开关。
图3(a)、(b)放大表示紧急用门板13。图3(b)是从站台侧观察紧急用壁板13的图。紧急用门板13是开门式(参照图4),具有用上框33、中框34和下框35结合手侧(图3(b)的右侧)的纵框30、门轴侧(图3(b)的左侧)的纵框32的框体。在该框体中夹持中框34上下插入玻璃板37a、37b。在上框33上设置着沿关闭紧急用门板13的方向施力的门关闭部件38。
如图5(a)~图5(c)和图6(a)~图6(c)所示,在紧急用门板13的手侧的纵框30上,设置着能从紧急用门板13上下进出的锁部件41、42。图5(a)是从轨道侧观察手侧的纵框30的图,图5(b)、图5(c)是从门轴侧观察手侧的纵框30的图。图6(a)、图6(c)是从站台侧观察纵框30的图,图6(b)是从门轴侧观察纵框30的图。而且,图7(a)表示放大了图6(a)的图,图7(b)表示放大了图6(b)的图。
锁部件有上侧锁部件41和下侧锁部件42,各个锁部件41、42具有能在对紧急用门板13实施闭锁的闭锁位置与解除闭锁的开锁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即,上侧锁部件41在闭锁位置从紧急用门板13的手侧的纵框30的上端面朝向上方突出,而在开锁位置进入到纵框30的内侧。另外,下侧锁部件42在闭锁位置从紧急用门板13的纵框30的下端面向下方突出,而在开锁位置进入到纵框30的内侧。
紧急用门板13还设置着能用手动解除紧急用门板13的闭锁用的手动开锁装置45。该手动开锁装置45具有即能从轨道侧又能从站台内侧进行闭锁解除操作的结构。即,手动开锁装置45从轨道侧通过操作杆46的操作,另外从站台侧通过钥匙部47的操作,能分别进行闭锁解除操作。
前述操作杆46配置在中框34的轨道侧面,该操作杆46有大致相等于两个纵框30、32之间间隔的长度,并沿水平方向延伸配置。
操作杆46具有支承轴部46a、柄部46b、杆主体部46c。支承轴部46a构成为分别配置在两个纵框30、32上,各支承轴部46a构成为能绕沿着与中框34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轴转动。柄部46b与各支承轴部46a对应设置,并且分别从各支承轴部46a沿半径方向延伸。杆主体部46c以沿着与中框34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姿态配置,把两个柄部46b的前端部彼此连接在一起。
在手侧的纵框30的侧壁连结固定着基板49。支承轴部46a能转动地插入在设置于该基板49上的杆轴承部50中。因此,操作杆46能够以支承轴部46a为中心绕沿着与中框34平行的方向延伸的轴转动。操作杆46在两个锁部件41、42位于闭锁位置时,使柄部46b从杆轴承部50向斜下方向伸出,使杆主体部46c位于比支承轴部46a还斜下方的位置。
另一方面,前述钥匙部47被配置在设置于手侧的纵框30的站台内侧面的钥匙孔内。钥匙部47是与贯穿插入前述钥匙孔的钥匙对应的形状,该钥匙部47从前述基板49向站台内侧突出,其前端部形成为方柱形状。
在前述基板49和与该基板49平行设置并固定在该基板49上的固定板51之间,设置着钥匙承受部52。钥匙部4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插入在该钥匙承受部52中。钥匙承受部52能绕沿着与中框34垂直的方向(紧急用门板13的厚度方向)延伸的轴转动。通过将贯穿插入钥匙孔的图外的钥匙插入到钥匙部47中并转动操作,使钥匙承受部52转动。而且,钥匙,例如,站台管理人员等所有,从站台内侧进行的操作仅能由站台管理人员等进行。
手动开锁装置45具有连接部55和杠杆联动部56。连接部55又具有钥匙转动板57,钥匙侧连杆58、59,以及连接件61、62。钥匙侧连杆58、59和连接件61、62分别配置在钥匙转动板57的上下方。钥匙转动板57以与前述钥匙部47一体绕水平轴转动的方式固定在钥匙部47上。钥匙回转板57在对转动轴对称的位置分别结合钥匙侧连杆58、59的基端部。因此,可以根据钥匙回转板57的转动,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和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分别沿上下相反的方向移动。
钥匙转动板57可以选择闭锁姿态和开锁姿态。在闭锁姿态,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的结合部成为上部位置,且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的结合部成为下部位置。在开锁状态,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的结合部成为下部位置,而且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的结合部成为上部位置。设定钥匙侧连杆58、59的结合位置,使钥匙侧连杆58、59根据钥匙转动板57在闭锁姿态和开锁姿态之间转动而向上下方向移动的行程量,和锁部件41、42在闭锁位置和开锁位置之间移动时的行程量一致。
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和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各自的形状相同,且按照上下相反的方式配置。而且,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从钥匙转动板57向上方延伸,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从钥匙转动板57向下侧方延伸。
上侧的连接件61和下侧的连接件62,各自形状相同,且按照上下相反的方式配置。上侧的连接件61是将金属板弯曲成剖面为コ状的结构,连接件61的上端部61a和下端部61b构成为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平板状,其中间部61c构成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平板状。而且,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固定在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的前端部(上端部)上,下侧的连接件62的上端部固定在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的前端部(下端部)上。
前述杠杆联动部56具有杠杆转动板65和杠杆侧连杆66。杠杆转动板65以与前述支承轴部46a一体转动的方式固定在支承轴部46a上。该杠杆转动板65结构为从支承轴部46a向径向的外侧延伸的形状。在杠杆转动板65的外端部附近,形成有贯穿孔65a。
杠杆侧连杆66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连杆主体66a和从该连杆主体66a的下端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销部66b,并形成为L字形。该销部66b插通到杠杆转动板65上的贯穿孔65a中。杠杆侧连杆66可以根据杠杆转动板65的转动,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前述固定板51上设置着台座部68和限制部69。台座部68连结固定在固定板51上,在该台座部68的插通孔(图示省略)中插通杠杆侧连杆66上的连杆主体66a。连杆主体66a在比台座部68还上方部的部位设置有凸缘部66c,而且在该凸缘部66c和台座部68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70。用螺旋弹簧70对杠杆侧连杆66施加向上方的力。
限制部69在比台座部68还下方位置的位置被连结固定在固定板51上。在限制部69上设置着沿上下延伸的长孔69a,在该长孔69a中插通杠杆侧连杆66的销部66b。长孔69a用于限制杠杆侧连杆66的行程量。由于螺旋弹簧70对杠杆侧连杆66施加向上方的力,在不进行操作杠杆46的按压操作时,销部66b与长孔69a的上端部抵接。
前述杠杆侧连杆66的销杆主体66a插通在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形成的贯穿孔61d。而且,在比该贯穿孔61d还向上方突出的销杆主体66a的前端部,嵌装有比贯穿孔61d的直径更大的抵接构件66d。当杠杆侧连杆66向下方移动时,抵接构件66d与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抵接,在这种状态杠杆侧连杆66与上侧的连接构件61成为整体并下降。另一方面,当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向下方移动,上侧的连接件61向下方移动时,由于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沿着从抵接构件66d离开的方向移动,所以杠杆侧连杆66不一起移动,钥匙侧连杆58单独移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形态1,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构成为在连接闭锁位置和开锁位置的方向能与杠杆联动部56接触和分离的承受部。
在上侧的连接件61上结合前述上侧的锁部件41,在下侧的连接件62上结合前述下侧的锁部件42。如图8(a)、图8(b)的放大所示,上侧的锁部件41具有固定在连接件61上的基部41a和对于该基部41a能相对位移地设置的锁部41b。在基部41a上设置有外螺纹部,在锁部41b的基端部上设置有能够与该外螺纹部拧在一起的内螺纹部。因此,锁部41b对于基部41a能沿上下方向相对位移。而且,通过适当调整拧入量,能调整锁部件41从纵框30上端部的突出量,进而能调整固定在顶盖箱17等上的接近开关72(参照图8(a))的间隔。下侧的锁部件42也构成和上侧的锁部件41相同的结构。
如图8(a)~图8(d)所示,在门锁的侧纵框30的上端部设置盖板75,以及与该盖板75连结且收装在纵向30内部的导向构件76。在盖板75上还形成着使上侧的锁部件41的锁部41b插通的开口部75a。
在导向构件76的上面,设置着在平面看大致矩形形状的矩形凹部76a,以及比该矩形凹部76a更深地形成的收装凹部76b。矩形凹部76a被设置在导向构件76的上面的至少包括其中央部的区域中,并且一直延伸到轨道侧的端面。在纵框30的轨道侧的侧壁,设置着与该矩形凹部76a对应的开口部。前述收装凹部76b是使矩形凹部76a的底面中央部凹陷的凹部,其一部分从矩形凹部76a向站台内侧延出。
在导向构件76上形成着使上侧的锁部件41的锁部41b贯穿插入的导向孔76c。该导向孔76c的上端部在收装凹部76b的底面开口,锁部41b能够贯穿通过收装凹部76b和矩形凹部76a。在该锁部41b的侧面,设置着相互平行形成的一对平面部41c。而且,在收装凹部76b上配置着作为锁部41b的制止转动装置的制止转动构件78。制止转动构件78平面看形成大致为U字状,通过夹住锁部41b并与平面部41c卡合,限制锁部41b绕轴旋转。
在导向构件76上,设置着与紧急用门板13的开关动作连动并遮断上侧的锁部件41的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的挡板装置。这种挡板装置中包含挡板构件81和螺旋弹簧82。
挡板构件81具有形成锁部41b能插通的贯通孔(图示省略)的矩形平板状的挡板部81a,以及设置在该挡板部81a的端部上的按压部81b。挡板部81a跨过收装凹部76b那样地搭载在矩形凹部76a上,按压部81b从挡板部81a的端部向下方延出。挡板部81a被配置成其轨道侧端面能比纵框30的轨道侧端面还突出的状态。而且,当按压挡板部81a时,配置在按压部81b与收装凹部76b的壁面之间的螺旋弹簧82压缩,因此挡板部81a的轨道侧端面和纵框30的轨道侧端面成为大致齐平面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挡板部81a的贯穿孔和盖板75的开口部75a重合,使锁部41b能够贯穿插入。也就是说,在螺旋弹簧82复原的状态,挡板部81a的贯穿孔与盖板75的开口部75a位置偏移,锁部41b成为不能贯穿插入的状态。即,当上侧的锁部件41下降到开锁位置时,被压缩的螺旋弹簧82伸长,挡板构件81关闭盖板75的开口部75a的至少一部分,所以只要不从轨道侧按入挡板部件81,上侧的锁部件41不能从开锁位置向闭锁位置复原。
在导向构件76的下端部,设置着用于保持插入在锁部41b上的螺旋弹簧84的托架85。这个托架85具有配置在从导向构件76的下面间隔规定间隔的位置的水平板部85a,在该水平板部85a上形成着使锁部41b贯穿插入的贯通孔(图未省略)。在该水平板部85a和比水平板部85a更上方并设置在锁部41b上的凸缘部41d之间,配置着螺旋弹簧84。该螺旋弹簧84在上侧的锁部件41下降并位于开锁位置时,构成对上侧的锁部件41向闭锁位置的施力的施力装置。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屏蔽门装置动作和紧急时等的手动开锁操作。
在通常时,门板12、12闭锁着(参照图1和图2)。这时,紧急用门板13处于闭锁位置,上下锁部件41、42处于分别从紧急用门板13向上方或下方突出的闭锁位置。因此,紧急用门板13不打开。
当车辆到达站台时,与车辆侧门打开吻合,控制器22向门自动开关装置21d输出控制信号。因此,驱动链轮21a转动,使同步带21c移动,打开门板12、12。而且,和车辆侧门闭锁吻合,当从控制器22来的控制信号向门自动开关装置21d输入时,驱动链轮21a这一次向反方向转动,同步带21c移动,关闭门板12、12。
下面,说明车辆的停止位置有大位置偏移的场合等那样的非常情况时的手动开锁操作。通常,锁部件41、42处于闭锁位置,紧急用门板13闭锁。具体地说,图6(a)所示,钥匙转动板57保持在闭锁姿态,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的结合部是上位置,且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的结合部成为下位置。因此,上侧的连接件61位于上位置,上侧的锁部件41位于从紧急用门板13向上方突出的闭锁位置,同时下侧的连接部55位于下位置,下侧的锁部件42位于从紧急用门板13向下方突出的闭锁位置。而且,杠杆侧连杆66接受螺旋弹簧70的弹簧力,销部66b成为与限制部69的长孔69a的上端抵接的状态。这时,上侧的连接构件61的下端部61b也可以成为与杠杆侧连杆66的抵接构件66d抵接的状态,或者,抵接构件66d也可以成为从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向上方离开一些的状态。
而且,在非常情况时,为了轨道侧的乘客等能向站台内侧逃逸,决定用手动方式解除紧急用门板13的闭锁。该门板13的开锁,从站台的操作和从轨道侧的操作是可能的。
首先,说明从站台侧的开锁操作,在这种操作中使用站台管理人员等所有的规定钥匙。在站台侧的站台管理人员等将该钥匙插入到位于紧急用门板13的手位置的钥匙孔中并转动操作时,钥匙部47根据这种操作转动。在这种转动操作之前,如图6(a)所示,钥匙转动板57成闭锁姿态,钥匙转动板57根据钥匙部47的转动而转动,如图6(b)、图6(c)所示,成为开锁姿态。根据这种动作,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和上侧的连接件61下降,同时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和下侧的连接件62上升。上侧的锁部件41和下侧的锁部件42都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移动,解除紧急用门板13的闭锁。
在上侧的连接件61下降时,该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向从杠杆侧连杆66的抵接构件66d离开的方向移动,所以遮断与操作杆46的连接。因此,杠杆侧连杆66不移动,操作杆46也不联动地移动。因而,在钥匙的转动操作中,不需要施加使操作杆46移动的力,能方便地进行钥匙的开锁操作。
在上侧的锁部件41向拉入到从纵框30上端面下方的开锁位置移动时,紧急用门板13的打开操作成为可能。而且,在打开该紧急用门板13时,纵框30的上端部的挡板构件81接受螺旋弹簧82的弹簧力,沿轨道侧移动,从纵框30向侧方突出。因此,挡板部81a上的贯穿孔从盖板75的开口部75a位移,关闭开口部75a的至少一部分。因此,在紧急用门板13被打开时,锁部件41、42保持在开锁位置。这时,上侧的锁部件41接受着螺旋弹簧84产生的向上的力。
随后,在紧急用门板13闭锁时,挡板构件81与顶盖箱17的托架零件(未图示)抵接。因此,挡板构件81被压入到紧急用门板13的纵框30内,挡板部81a的贯穿孔与盖板75的开口部75a重合,上侧的锁部件41的锁部41b通过这些贯穿孔和开口部75a,向上方突出。因此,紧急用门板13再次闭锁。
另外,在从轨道侧的开锁操作中,在轨道侧的乘客等通过转动操作紧急用门板13的操作杆46进行。在通常情况时,操作杆46如图5(a)、图5(b)所示,柄部46b成为从支承轴部46a向斜下方延伸的姿态。在这种状态时,杠杆转动板65成水平配置。沿着从轨道侧向站台侧的方向(图5(b)的右方向)按压操作操作杆46的杠杆主体部46c时,操作杆46将以支承轴部46a为中心转动。根据这种转动,杠杆转动板65转动,外端部(前端部)从水平位置下降转动,因此,将销部66b贯穿插入到贯穿孔65a中的杠杆侧连杆66下降。因此,杠杆侧连杆66在其抵接构件66d与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抵接的状态下降,所以压下连接件61,锁部件41从闭锁位置引入到开锁位置。这时,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也与上侧的连接件61一起下降,所以钥匙转动板57与其联动并转动。在此之后的挡板构件81的动作与从站台侧操作时相同。
如上面说明过的那样,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在操作杆46的闭锁解除操作中,由于杠杆侧连杆构件66与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抵接,连接件61沿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根据这种移动,与连接件61连接的锁部件41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解除紧急用门板13的闭锁。另一方面,在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时,连接件61不移动杠杆侧连杆构件66而使锁部件41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因此,操作杆46也不联动而移动。因而,在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中,不需要施加移动操作杆46所要的力,能方便地进行钥匙的转动操作。因而,能一边维持操作杆46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一边提高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1中,仅在紧急用门板13的打开方向按压操作杆46,解除闭锁,所以能简单地进行紧急用门板13的开锁操作,有效地发挥作为紧急门的功能。
而且,对于本实施形态1,在打开紧急用门板13时,由于能用挡板构件81防止上侧的锁部件41从开锁位置返回到闭锁位置,所以能防止在紧急用门板13打开时锁部件41、42损伤。而且,由于通过螺旋弹簧84在向闭锁位置的方向对位于开锁位置的上侧的锁部件41施力,所以能根据解除挡板构件81的阻断,使上侧的锁部件41自动地返回到闭锁位置。因而,闭锁被解除后,即使紧急用门板13再次被闭锁时,也能防止维持在闭锁解除状态。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1中,用基部41a和锁部41b构成上被的锁部件41,作为用螺纹把它们拧在一起的结构,所以能通过旋转锁部41b来调整锁部件41的突出量。因此,在微调整锁部41b的配置位置时,即使不进行从纵框30取出手动开锁装置45并拆散,再次组装手动开锁装置45的这样麻烦的作业,也能简单地进行锁部41b的微调整。因此,能容易地微调用于检测紧急用门板13的开关的接近开关72和锁部41b的间隔的作业。对于下侧的锁部件42也同样,也能容易进行下侧锁部件42的微调。
(实施形态2)图9(a)~图9(c)和图10(a)~图10(c)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而且,在这里,和实施形态1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前述实施形态1中,形成为杠杆联动部56具有杠杆转动板65和杠杆侧连杆66,使杠杆侧连杆66相对连接部55接触、分离,但在实施形态2中,为不设置杠杆侧连杆66,使连接部55和杠杆转动板65接触、分离。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前述连接部55具有钥匙转动板57,钥匙侧连杆58、59,以及连接件61、62。钥匙转动板57、下侧的钥匙侧连杆59以及连接件61、62的结构与实施形态1相同。
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与实施形态1不同,它具有连接钥匙转动板57和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主连杆90,以及从该主连杆90处分支的副连杆91。主连杆90的上端部与上侧的连接件61的下端部61b结合,主连杆90的下端部与钥匙转动板57结合。副连杆91具有从主连杆90的中间部分向侧方延伸的横向部91a,从该横向部91a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纵向部91b,以及从该纵向部91b的下端向侧方延伸的销部91c。
前述杠杆转动板65形成为从支承轴部46a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在操作杆46位于未操作的通常位置时,成为向水平方向延伸的姿态。在杠杆转动板65的外端部附近形成着切口部65b。在杠杆转动板65呈水平姿态时,从杠杆转动板65的下端部向上方凹入设置该切口部65b。而且,在切口部65b内贯穿插入副连杆91的销部91c。
对于本实施形态2,在操作杆46的闭锁解除操作中,按压操作杆46使其向图9(b)、图9(c)的右方向转动时,杠杆转动板65向下方向转动。因此,杠杆转动板65按压副连杆91的销部91c,并压下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能使锁部件41从闭锁位置后退到开锁位置。另一方面,在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中,通过钥匙部47的转动操作使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下降,能使锁部件从闭锁位置后退到开启位置。因此,副连杆91上的销部91c下降,但这时由于销部91c从杠杆转动板65的切口部65b抽出并向下方离开,所以杠杆转动板65不转动。即,在本实施形态2中,销部91c结构在连接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能与杠杆联动部56接触、分离的承受部。
因而,即使在本实施形态2中,在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中,也不需要施加使操作杆46移动的力,能方便地进行钥匙的转动操作。因而,能一边维持操作杆46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一边提高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2中,形成为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具有从主连杆90分支的副连杆91的结构。但也可以如下那样结构,代替上述结构,即,与实施形态1同样结构上侧的钥匙侧连杆58,并且使向下方延伸的锁部件与上侧的连接件61结合,在锁部件的下端部设置销部,使该销部贯穿插入在杠杆转动板65的切口部65b中。
其他的构成、作用和效果,省略其说明,但与前述实施形态1相同。
(本发明概要)如上面说明过的那样,对于本发明,在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中,通过杠杆联动部与连接部的承受部抵接,连接部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移动。根据这种动作,连接在连接部的锁部件也将由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解除紧急用门板的闭锁。另一方面,在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中,连接部沿着承受部从杠杆联动构件离开的方向移动。因此,连接部不移动杠杆联动构件而使锁部件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因而,在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时,连接部不移动杠杆联动构件而使锁部件从闭锁位置移动到开锁位置,所以在钥匙部的操作时,不需要施加使操作杆移动的力,能方便地进行钥匙的转动操作,从而能提高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
这时,优选的是,通过前述操作杆向前述紧急用门板打开的方向的动作,前述杠杆联动部件与前述连接部的承受部抵接,使前述锁部件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移动。如果采用这种实施形态,由于仅向紧急用门板打开的方向按压操作杆,就解除闭锁,所以能简便完成紧急用门板的开锁操作,有效地发挥作为紧急门的功能。
而且,最好还设置在向闭锁位置的方向给位于开锁位置的前述锁部件施施力的施力装置,以及与前述紧急用门板的开关动作联动并遮断前述锁部件的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间的挡板装置。
在这种形态中,当紧急用门板被打开时,能通过挡板装置防止锁部件从开锁位置返回到闭锁位置。而且,由于在向闭锁位置的方向给位于开锁位置的锁部件施力,所以根据解除挡板装置的遮断,能使锁部件自动地返回到闭锁位置。因而,解除闭锁后,即使再次使紧急用门板闭锁时,也能防止维持在闭锁解除状态。
而且,最好使前述锁部件具有与前述连接部连接并带有螺纹部的基部和带有与该基部的螺纹部拧在一起的螺纹部的锁部,并且设置有前述锁部件的制止转动装置。
在这种形态中,能用对基部转动锁部的方式,改变锁部对基部的相对位置。其结果是,通过转动锁部能简单地调整锁部件的突出量。因此,例如,能容易进行微调用于检测紧急用门板的开关的接近开关与锁部的间隔的作业。
如上面说明过的那样,如果采用本发明,能一边维持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一边提高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开锁装置,其具有能在对站台屏蔽门装置的紧急用门板实施闭锁的闭锁位置与解除闭锁的开锁位置之间移动的锁部件,能从紧急用门板的一侧面进行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并且能从紧急用门板的另一侧面进行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连接前述锁部件和前述钥匙部,能沿着连接前述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连接部;与前述操作杆联动的杠杆联动部,前述连接部具有能沿着连接前述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与前述杠杆联动部接触、离开的承受部,前述承受部与前述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对应,与前述杠杆联动部抵接并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另外与前述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对应,沿着离开前述杠杆联动部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向前述紧急用门板打开的方向的前述操作杆的动作,前述杠杆联动部与前述连接部的承受部抵接,使前述锁部件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在向闭锁位置方向对位于开锁位置的前述锁部件施施力的施力装置;与前述紧急用门板的开闭动作联动并遮断前述锁部件的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间的挡板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锁部件具有与前述连接部连接并带有的螺纹部的基部,以及具有与该基部的螺纹部螺合的螺纹部的锁部,设置前述锁部的制止转动装置。
5.一种站台屏蔽门装置,设置在站台上,使门板在沿着轨道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具有配置在前述门板的关闭位置以外的位置上的紧急用门板;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手动开锁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边维持操作杆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一边提高钥匙部的闭锁解除操作的操作性。手动开锁装置(45)的结构如下其具有其按照连接上侧的锁部件(41)与钥匙部(47)的方式设置、能沿着连接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的连接部(55),以及与操作杆(46)联动的杠杆联动部(56)。连接部(55)具有沿着连接闭锁位置与开锁位置的方向能与杠杆侧连杆(66)接触、离开的连接件(61)。连接件(61)形成能根据操作杆(46)的闭锁解除操作与杠杆侧连杆(66)抵接,沿从闭锁位置向开锁位置的方向移动,另外能根据钥匙部(47)的闭锁解除操作沿着从杠杆侧连杆(66)离开的方向移动结构。
文档编号B61B1/02GK1982640SQ20061016392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4日
发明者鹿岛良博, 新山智章 申请人: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