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双托双压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720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双托双压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辅助装置,尤其是使乘人吊椅通 过变坡点用的辅助装置。 背景4支术
井下架空乘人设备是矿山井下辅助运输设备,是斜井和平巷运
送人员上、下的专用工具。现有的架空乘人装置在变坡点(<8。) 位置一般采用安装一组双托轮、在双托轮前后分别安装一个托压轮 组的方法来适应承载索的往下弯曲(即变坡)。这种方法的缺陷一 是需要使用的托绳轮(含压绳轮)数量多,达到六个,且要在三处 进行安装,增加了设备制造和安装成本;二是托压轮组装配好后不 能调整;三是存在承载索容易脱离托绳轮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双托 双压轮装置,做到结构简单、安装容易、运行安全可靠,杜绝承载 索脱离托绳轮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变坡点工字梁下方的吊架,改进之处是 两端分别安有压绳轮的上横梁中央铰接在吊架上部,两端分别安有 托绳轮的下横梁中央铰接在吊架下部,经过变坡点的承载索位于托 绳轮与压绳轮之间。
工作原理如下上横梁和下横梁均为杠杆,能绕各自的中央支 点转动;上横两端的压绳轮、下横梁两端的托绳轮可绕各自的支承 销轴转动。井下架空乘人设备运行时,承载索不停地循环运转。抱
理当吊椅过下横梁前端托绳轮时,后端托绳轮翘起,而上横梁后端的压绳轮则紧紧压住承载索;当吊椅过下横梁后端托绳轮时,前 端托绳轮翘起,而上横梁前端的压绳轮则紧紧压住承载索,使承载 索与托绳轮始终吻合在一起,让吊椅顺利通过。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下列特点
1、 降低了设备制造和安装成本
由于托绳轮(含压绳轮)由六个减少到四个,安装位置由三处 变为一处,因此降低了设备成本。
2、 利用杠杆原理,自动调节托、压绳轮的位置,使压绳轮始 终压住承载素,使托绳轮始终与承载索吻合在一起,彻底杜绝了承 载索脱离托绳轮的事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图1是双托双压轮装置主视图。 图2是双托双压轮装置俯视图。
图3是双托双压轮装置使用状态图,图中8为抱索器,9为乘 人吊椅。
图4是原承载索变坡装置使用状态图,图中11为托压轮组, 10为双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在变坡点工字梁l下方的吊架 2,不同之处是两端分别安有压绳轮3的上横梁4中央铰接在吊梁2 上部,两端分别安有托绳轮6的下横梁5中夬铰接在吊架2下部, 经过变坡点的承载索7位于托绳轮6与压绳轮3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双托双压轮装置,包括固定在变坡点工字梁(1)下方的吊架(2),其特征在于两端分别安有压绳轮(3)的上横梁(4)中央铰接在吊架(2)上部,两端分别安有托绳轮(6)的下横梁(5)中央铰接在吊架(2)下部,经过变坡点的承载索(7)位于托绳轮(6)与压绳轮(3)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井下架空乘人设备上用的双托双压轮装置,包括固定在变坡点工字梁下方的吊架,两端分别安有压绳轮的上横梁中央铰接在吊架上部,两端分别安有托绳轮的下横梁中央铰接在吊架下部,经过变坡点的承载索位于托绳轮与压绳轮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杠杆原理,自动调节托、压绳轮的位置,使压绳轮始终压住承载索,使托绳轮始终与承载索吻合在一起,彻底杜绝了承载索脱离托绳轮的事故,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同时降低了设备制造和安装成本。
文档编号B61B12/02GK201432664SQ20092006564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周和平, 强 李, 谢灿安 申请人:王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