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过渡吊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599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过渡吊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过渡吊座,该过渡吊座能使转向架保持原有结构不变的
前提下悬挂各种接口尺寸的电机,属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用的电机悬挂方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转向架为安装各种接口尺寸不同的电机,往往需要改动构架的横梁结构,或
者侧梁结构,需要重新设计结构并进行强度计算、试验验证等工作,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 和成本。有时甚至于无论怎么改变,也根本无法适应电机的安装尺寸,给转向架的电机选型
造成困难。 如


图1所示为现有电机安装结构,其包括电机1、构架2、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的 下吊座3、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的上吊座4、螺栓5。该结构电机1分别通过螺栓5紧固在 2构架上的下吊座3和上吊座4,当电机接口尺寸发生较小变化时,需要更改下吊座3和上 吊座4的位置和厚度可适应电机接口在纵向、横向、垂向的尺寸更改,但电机接口尺寸变化 较大时,特别是纵向和垂向上变化较大时,下吊座3和上吊座4的厚度减小到都无法安装螺 栓也无法满足要求,此外下吊座3和上吊座4的纵向位置向外移动到构架最外端也无法满 足要求,因此需更改构架主体结构,更改构架的厚度和宽度,这就要求重新结构设计并进行 强度计算、试验验证等工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转向架电机的安装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 电机过渡吊座,实现转向架能悬挂不同接口尺寸的电机。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机过渡吊座,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吊座本
体,所述吊座本体为一个铸造的过渡座,所述吊座本体的一侧具有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
口相匹配的构架安装接口 ,另一侧具有与电机尺寸相匹配的电机安装接口 。
所述吊座本体的构架安装接口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吊座
本体的电机安装接口通过螺栓与电机固定连接。 本技术方案不需要对构架原有结构变动,即可适应各种型号电机;也不需要重新进 行构架强度计算和试验验证,只需要对新设计的铸造过渡座和联结用螺栓进行强度校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此装置设计思路简单,应用方便,能迅速有效地解决 原型转向架安装新的电机牵引系统,大大提高转向架设计效率,节约设计成本和人力资源, 并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在今后设计中,对已设计完成的过渡吊座的电机接口进行适当改 进就又能适应另外的新型电机牵引装置,这样将会使同一型号的转向架很方便地满足各个 城市地铁项目不同的电机牵弓I系统需要。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0]
图1为原转向架电机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架电机过渡吊座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电机过渡吊座如图2所示,其组成包括吊座本体6,吊座本体为一个铸 造的过渡座,吊座本体6的一侧具有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相匹配的构架安装接口 61, 另一侧具有与电机尺寸相匹配的电机安装接口 62。本实施例中,吊座本体的构架安装接口 61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 (包括上吊座4、下吊座3)通过螺栓5固定连接,吊座本体6 的电机安装接口 62通过螺栓7与电机1固定连接。其中,5为原电机接口螺栓,7为新电机 接口螺栓。 本新型电机悬挂安装方式能完全避免背景技术中提及的较大变动,在不更改构架 原有结构和仍采用原电机接口的基础上适应新接口尺寸的电机安装。电机安装时,先将过 渡吊座本体6与电机1通过新电机接口螺栓7联结在一起,再将带电机1的过渡吊座6与 构架2通过原电机接口螺栓5固定在一起,即完成新电机的安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电机过渡吊座,其特征在于组成包括吊座本体,所述吊座本体为一个铸造的过渡座,所述吊座本体的一侧具有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相匹配的构架安装接口,另一侧具有与电机尺寸相匹配的电机安装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过渡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座本体的构架安装接口 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吊座本体的电机安装接口通过螺栓与电机固 定连接。
专利摘要电机过渡吊座,其组成包括吊座本体,所述吊座本体为一个铸造的过渡座,所述吊座本体的一侧具有与构架原有电机安装接口相匹配的构架安装接口,另一侧具有与电机尺寸相匹配的电机安装接口。此装置设计思路简单,应用方便,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原型转向架安装新的电机牵引系统,大大提高转向架设计效率,节约设计成本和人力资源,并能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在今后设计中,对已设计完成的过渡吊座的电机接口进行适当改进就又能适应另外的新型电机牵引装置,这样将会使同一型号的转向架很方便地满足各个城市地铁项目不同的电机牵引系统需要。
文档编号B61F5/50GK201472409SQ20092023074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周睿, 徐力, 杨泽迎, 赵旭东, 金伟 申请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