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761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转向架构架装配设备,特别是一种转向架构架转运 平车。
背景技术
转向架组装流水线需要一种支承且能移动构架的设备来实现其流水线的实施。目 前移动构架一般采用市场上普通的蓄电池有轨平车,然后在平车上放置四个支承座支承构 架就可以实现流水线上所需功能了。但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许多不便,势必影响转 向架构架上一些配件的安装。如在安装某些配件时,操作者在拿取配件和工具时均需不停 的上下平车,费时费力;且在平车上放置支承座,再将构架放在支承座上,这样构架距离地 面太高,人站在地面两侧无法往构架上面装配空气管路等,需在地面加可移动式台阶,这样 会引起作业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构架存放高度 合适,且工人作业方便的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架构架转运平 车,其包括设置在两边的侧梁体,两侧梁体之间通过横梁体连接起来,两侧梁体与横梁体形 成一工字型结构;两侧梁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箱体,各支撑箱体的上平面突出该工字型 结构,各支撑箱体的下部还安装车轮,该车轮突出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的上平面还设置调整尼龙板。所述支撑箱体、两侧梁体及横梁体之间通过钢板连接成一整体,且该钢板距离地 面高度为40mmο所述支撑箱体的上平面距地面高度为510mm,所述侧梁体和横梁体的上平面距地 面高度为28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箱体上 平面支承转向架构架,且支撑箱体的下部设置车轮,从而可满足现有生产的各种车型(机 车和地铁)转向架构架的转运。由于本实用新型整体为一工字型结构,构架存放在本实用 新型上,工人可在该工字型结构的空处操作,从而不影响任何配件的装配,且构架存放高度 合适,作业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设置在两边的侧梁体1,两侧梁体1之间通过横梁体2连接起来,形成一工字型结构。两侧梁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箱体3,各 支撑箱体3的上平面突出该工字型结构,且该上平面上还设置调整尼龙板5,以方便支承转 向架构架;各支撑箱体3的下部还安装车轮4,该车轮4突出支撑箱体3,且各支撑箱体3下 部安装的车轮4形成一车轮组,使本实用新型能在该车轮组的带动下移动。本实用新型还通过两块距地面高度为40mm的钢板(图中未示)将支撑箱体3、两 侧梁体1及横梁体2连接成一整体,使工人可站在该钢板上操作,从而使工人上、下本实用 新型方便,也方便了转向架构架的装置。一般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最大外形尺寸(长X宽)为2300mm X 2480mm,轨距为 2000mm,车轮直径为Φ 340mm,支撑箱体3的上平面距地面510mm,侧梁体1和横梁体2的上 平面距地面为280mm。
权利要求一种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两边的侧梁体,两侧梁体之间通过横梁体连接起来,两侧梁体与横梁体形成一工字型结构;两侧梁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箱体,各支撑箱体的上平面突出该工字型结构,各支撑箱体的下部还安装车轮,该车轮突出支撑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的上平面 还设置调整尼龙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两侧梁体 及横梁体之间通过钢板连接成一整体,且该钢板距离地面高度为4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体的上平面 距地面高度为510mm,所述侧梁体和横梁体的上平面距地面高度为2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架构架转运平车,其包括设置在两边的侧梁体,两侧梁体之间通过横梁体连接起来,两侧梁体与横梁体形成一工字型结构;两侧梁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支撑箱体,各支撑箱体的上平面突出该工字型结构,各支撑箱体的下部还安装车轮,该车轮突出支撑箱体。本实用新型能使转向架构架存放高度合适,且工人作业方便。
文档编号B61D3/08GK201633730SQ20102003206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周胜强, 蔡敏建, 陈陟悠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