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2977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轨道板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设根据施工工艺不同可分为板式和双块式,双块式又可分为CRTS I型双块式和CRTS II型双块式,由于CRTSI型双块式施工工艺相对简单,施工质量相对易于控制,被大量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修建中。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一重要特征就是“高平顺性”。因此,在CRTS I型双块式轨道轨
道排架精调是其施工的重点、难点,也是高速铁路质量控制点之一,其目的是将轨道排架的实际三维位置调整到设计位置。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人工框架轨排法进行轨道排架的精调施工,施工时由全站仪进行自由设站,确定自身坐标,轨检小车至于框架轨排对应调整点位置,全站仪照射轨检小车上的棱镜,得知该棱镜的三维坐标,再通过轨检小车内置距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换算出,精调点两个轨顶点三维坐标,通过电脑换算,得到该精调点左右两个轨顶点实际高程、方向与理论数据值之间的偏差值,再口头告知精调工人,精调工人使用扳手,旋转轨道排架的调整螺杆,最终调整到设计位置,调整精度要求控制在± Imm之内。但是,采用人工精调的方法存在多方面不足I、各点调整量是由测量员通过喊话告知调整工人,容易出错;2、调整工人按照测量员的指示,使用手动扳手转动精调机构的丝杠,使轨道移动,劳动强度很大,施工效率低;3、单点逐个调整,相邻点扰动影响精度,需反复多次才可达到要求;4、轨排垂直、轨向调整系统各自独立,且相互影响;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人工精调的效率无法较大幅度提高,调整精度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较低,精调工序定位成为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的关键控制点和进度制约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设计新颖合理,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精调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整的精度,减少了反复测量调整的次数,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轨道排架上方并用于沿轨道排架前后移动的移动车架和多个用于带动轨道排架调整螺杆旋转的调整机构,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施工工具的工具箱、与调整机构电连接并用于对调整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以及用于给调整机构和控制器供电的电源箱,所述移动车架的顶端设置有车架悬臂,所述车架悬臂上安装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调整机构分别对应悬挂在多个挂钩上。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包括支架、与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相配合的调整套筒、用于带动调整套筒旋转的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相接的减速机,以及用于将所述调整机构的调整量反馈给控制器的位置反馈传感器,所述减速机、电机和位置反馈传感器依次从下到上安装在支架顶端,所述调整套筒安装在支架底端,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套筒连接,所述支架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导向杆。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给控制器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保护模块、PLC模块以及与PLC模块相接的WIFI通讯模块和触摸式显示屏,所述PLC模块的输入端接有手动操作开关,所述PLC模块的输出端接有多个电机驱动模块;多个所述电机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位置反馈传感器与所述PLC模块的输入端相接。
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与多个电机驱动模块分别对应相接的多个警示灯;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的数量和警示灯的数量均与所述电机的数量相等。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包括多根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轨向调整螺杆,多个调整机构包括分别对多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进行调整的多个高程调整机构和多个轨向调整机构。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九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的数量为六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三根;所述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九个,所述高程调整机构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轨向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九个。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悬臂为伸缩式结构,多个所述挂钩的顶端套挂在所述车架悬臂上。上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架与所述车架悬臂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架悬臂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无砟轨道施工工艺,针对现有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框架轨排法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而提出,设计新颖合理。2、本实用新型具有手动与自动两种控制模式,方便施工人员选择操作;采用机械取代人工进行精调施工,大幅度提高了精调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了施工流程,操作简便,省工省力,可使双块式轨道的调整效率较人工提高两倍以上。3、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化程度高,与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全站仪、轨检小车和控制中心计算机配合使用,大幅度提高了调整的精度,一次动作准确度远远高于人工调整,减少了反复测量调整的次数。4、本实用新型能为施工单位节省大量设备、人员投入,节省资金。5、本实用新型将工具箱、控制器和电源箱均设置在移动车架上,并在移动车架上设置了车架悬臂,在车架悬臂上安装了多个挂钩,将调整机构悬挂在挂钩上,安装、使用、移动方便。6、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精调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整的精度,减少了反复测量调整的次数,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I-移动车架;2-工具箱;3-调整机构;3-1-支架;3-2-调整套筒;3-3-电机;3-4-减速机;3-5-位置反馈传感器;3_6_导向杆;4-控制器;4-1-电源保护模块;4-2-PLC模块;4-3-WIFI通讯模块;4_4_触摸式显示屏;4_5_手动操作开关;4-6-电机驱动模块;4-7_警示灯;5_电源箱;6-车架悬臂;7-挂钩;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轨道排架上方并用于沿轨道排架前后移动的移动车架I和多个用于带动轨道排架调整螺杆旋转的调整机构3,所述移动车架I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施工工具的工具箱2、与调整机构3电连接并用于对调整机构3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以及用于给调整机构3和控制器4供电的电源箱5,所述移动车架I的顶端设置有车架悬臂6,所述车架悬臂6上安装有多个挂钩7,多个所述调整机构3分别对应悬挂在多个挂钩7上。 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支架3-1、与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相配合的调整套筒3-2、用于带动调整套筒3-2旋转的电机3-3和与电机3-3输出轴相接的减速机3-4,以及用于将所述调整机构3的调整量反馈给控制器4的位置反馈传感器3-5,所述减速机3-4、电机3-3和位置反馈传感器3-5依次从下到上安装在支架3-1顶端,所述调整套筒3-2安装在支架3-1底端,所述减速机3-4的输出轴与所述调整套筒3-2连接,所述支架3-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导向杆3-6。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4包括给控制器4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保护模块4-1、PLC模块4-2以及与PLC模块4_2相接的WIFI通讯模块4_3和触摸式显示屏4-4,所述PLC模块4-2的输入端接有手动操作开关4-5,所述PLC模块4_2的输出端接有多个电机驱动模块4-6 ;多个所述电机3-3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电机驱动模块4-6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位置反馈传感器3-5与所述PLC模块4-2的输入端相接。所述控制器4还包括与多个电机驱动模块4-6分别对应相接的多个警示灯4-7 ;所述电机驱动模块4-6的数量和警示灯4-7的数量均与所述电机3-3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多根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包括多根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轨向调整螺杆,多个调整机构3包括分别对多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进行调整的多个高程调整机构和多个轨向调整机构。具体地,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九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的数量为六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三根;所述调整机构3的数量为九个,所述高程调整机构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轨向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挂钩7的数量为九个。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悬臂6为伸缩式结构,多个所述挂钩7的顶端套挂在所述车架悬臂6上,便于非工作状态下的收起和放置。所述移动车架I与所述车架悬臂6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架悬臂6的支撑杆8。本实用新型与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全站仪、轨检小车和控制中心计算机配合使用。使用时,将调整机构3中的调整套筒3-2套在轨道排架调整螺杆上,全站仪与轨检小车连续·测量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多个站点处的数据,控制中心计算机获取多组测量数据,与设计数据比对得出相应高程、轨向调整量,控制中心计算机发出控制命令给控制器4,PLC模块4-2通过WIFI通讯模块4-3接收控制中心计算机发出的控制命令并经过分析处理后,PLC模块4-2再通过电机驱动模块4-6驱动调整机构3中的电机3-3旋转,电机3_3带动减速机3_4、调整套筒3-2和轨道排架调整螺杆旋转,实现精确调整动作,同时,位置反馈传感器3-5实时地检测调整机构3的调整量并将调整量反馈给控制器4,控制器4再通过电机驱动模块4-6对电机3-3进行控制,达到轨道排架各点高程、轨向精调到位的目的。调整机构3的调整精度可达O. OOlmm,远远高于控制误差土 1_标准,因此一次动作准确度远远高于人工调整,减少了反复测量调整的次数。另外,由于控制器4中设置有手动操作开关4-5,因此,除采用以上的自动控制方式外,还能进行手动操作,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开关4-5手动控制各个调整机构3的调整量及调整方向。控制器4中设置的触摸式显示屏4-4,显示界面简洁,信息丰富,可监控各调整机构3的动作量、动作方向、设备状态、报警等信息,也可实现数据输入、参数设定等功能。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轨道排架上方并用于沿轨道排架前后移动的移动车架(I)和多个用于带动轨道排架调整螺杆旋转的调整机构(3),所述移动车架(I)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施工工具的工具箱(2)、与调整机构(3)电连接并用于对调整机构(3)进行控制的控制器(4)以及用于给调整机构(3)和控制器(4)供电的电源箱(5),所述移动车架(I)的顶端设置有车架悬臂¢),所述车架悬臂(6)上安装有多个挂钩(7),多个所述调整机构(3)分别对应悬挂在多个挂钩(7)上。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3)包括支架(3-1)、与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相配合的调整套筒(3-2)、用于带动调整套筒(3-2)旋转的电机(3-3)和与电机(3-3)输出轴相接的减速机(3-4),以及用于将所述调整机构(3)的调整量反馈给控制器(4)的位置反馈传感器(3-5),所述减速机(3-4)、电机(3-3)和位置反馈传感器(3-5)依次从下到上安装在支架(3-1)顶端,所述调整套筒(3-2)安装在支架(3-1)底端,所述减速机(3-4)的输出轴与所述调整套筒(3-2)连接,所述支架(3-1)的底端一侧安装有导向杆(3-6)。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包括给控制器(4)中各用电模块供电的电源保护模块(4-1)、PLC模块(4-2)以及与PLC模块(4-2)相接的WIFI通讯模块(4-3)和触摸式显示屏(4_4),所述PLC模块(4-2)的输入端接有手动操作开关(4-5),所述PLC模块(4-2)的输出端接有多个电机驱动模块(4-6);多个所述电机(3-3)分别对应与多个所述电机驱动模块(4-6)的输出端相接,所述位置反馈传感器(3-5)与所述PLC模块(4-2)的输入端相接。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包括与多个电机驱动模块(4-6)分别对应相接的多个警示灯(4-7);所述电机驱动模块(4-6)的数量和警示灯(4-7)的数量均与所述电机(3-3)的数量相等。
5.按照权利要求I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包括多根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轨向调整螺杆,多个调整机构(3)包括分别对多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和多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进行调整的多个高程调整机构和多个轨向调整机构。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排架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九根,所述高程调整螺杆的数量为六根,所述轨向调整螺杆的数量为三根;所述调整机构(3)的数量为九个,所述高程调整机构的数量为六个,所述轨向调整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挂钩(7)的数量为九个。
7.按照权利要求I 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悬臂(6)为伸缩式结构,多个所述挂钩(7)的顶端套挂在所述车架悬臂(6)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架(I)与所述车架悬臂(6)之间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车架悬臂(6)的支撑杆(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块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全自动精调设备,包括置于轨道排架上方并用于沿轨道排架前后移动的移动车架和多个用于带动轨道排架调整螺杆旋转的调整机构,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施工工具的工具箱、与调整机构电连接并用于对调整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器以及用于给调整机构和控制器供电的电源箱,所述移动车架的顶端设置有车架悬臂,所述车架悬臂上安装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调整机构分别对应悬挂在多个挂钩上。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合理,操作简便,智能化程度高,大幅度提高了精调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整的精度,减少了反复测量调整的次数,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E01B29/04GK202519549SQ2012201351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李宝蕴, 杜天民, 林超, 陈小雨 申请人:西安远景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