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433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属于煤矿的单轨吊道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道岔的灵活,安全直接关系到单轨吊的使用安全。目前煤矿的单轨吊道岔多为轻轨道岔,即使轨道用的是重轨的,到了道岔的地方还得转换成轻轨,有的就是依赖进口。所以轨道的利用率不高,且安全系数不高。而且传统道岔都是直线过渡,摆角小,距离长,吊车行走容易卡死,车速不宜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的提升旋转道岔,环保防爆、性能稳定且使用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包括架体、总轨、第一岔轨、第二岔轨、旋转轨、提起机构和旋转机构,架体一端的下部中间固定有总轨,架体另一端的下部两侧各自固定有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所述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结构相同对称安装,架体下方安装有旋转轨,旋转轨的两端均与总轨、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相配合,架体上方安装有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均与旋转轨的中部连接;旋转机构的结构为旋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架体上方,旋转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旋转杆的中部铰接,第一旋转杆的一端铰接在架体上,第一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的一端铰接,第二旋转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杆的一端铰接,第三旋转杆的另一端与旋转轨的中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提起机构的结构为提升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架体上方,提升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伸向架体下方且套装在连接杆上,连接杆上位于连杆上方的位置设有卡环,连杆的中部铰接在架体上。所述的旋转轨为弧形圆滑轨道。所述的旋转轨两端上部设有挂钩,总轨、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上与旋转轨上挂钩相对应的位置均铰接有止动板,止动板上的挂钩与旋转轨上的挂钩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以采用气动控制,一个气缸控制旋转轨转动实现变道,另一个气缸控制旋转轨进行抬轨和压轨,有效防止了旋转轨在震动情况下自己抬起而使轨道不平滑,结构紧凑,体积小且安装方便。2、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轨为圆滑的弧状轨,没有直线角,使车在道岔处运行平稳自如,防止出现卡车现象。3、本实用新型在总轨和两个岔轨上均安装有止动板,在旋转轨没有旋转到位或者压轨没有完成时,止动板处于落下状态,挡住了车的运行使车无法前进,更加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至另一岔轨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起机构控制旋转轨位于压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起机构控制旋转轨位于抬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I为架体,2为总轨,3为第一岔轨,4为第二岔轨,5为旋转轨,6为提升气缸,7为连杆,8为旋转气缸,9为第一旋转杆,10为第二旋转杆,11为第三旋转杆,12为止动板,13为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一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包括架体I、总轨2、第一岔轨3、第二岔轨4、旋转轨5、提起机构和旋转机构,架体I 一端的下部中间固定有总轨2,架体I另一端的下部两侧各自固定有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所述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结构相同对称安装,架体I下方安装有旋转轨5,旋转轨5的两端均与总轨2、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相配合,架体I上方安装有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均与旋转轨5的中部连接;旋转机构的结构为旋转气缸8的缸体固定在架体I上方,旋转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旋转杆9的中部铰接,第一旋转杆9的一端铰接在架体I上,第一旋转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旋转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杆11的一端铰接,第三旋转杆11的另一端与旋转轨5的中部通过连接杆13固定连接;提起机构的结构为提升气缸6的缸体固定在架体I上方,提升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杆7的一端铰接,连杆7的另一端伸向架体I下方且套装在连接杆13上,连接杆13上位于连杆7上方的位置设有卡环,连杆7的中部铰接在架体I上。所述的旋转轨5为弧形圆滑轨道。所述的旋转轨5两端上部设有挂钩,总轨2、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上与旋转轨5上挂钩相对应的位置均铰接有止动板12,止动板12上的挂钩与旋转轨5上的挂钩相配合。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初始位置如图I、图3所示,旋转轨5的A端与总轨2连接,B端与第一岔轨3连接,旋转轨5两端的挂钩挂在总轨2和第一岔轨3上的止动板12挂钩上,止动板12位于轨道上方,不对车的运行制造阻碍,此时,车可以从总轨2上平稳无阻碍地开向第一岔轨3。当需要将车从总轨2开向第二岔轨4时,首先提升气缸6活塞杆缩回并拉动拉杆7,由于拉杆7中部铰接在架体I上,拉杆7位于架体I下方的一端便带动连接杆13和旋转轨5向上提升,旋转轨5两端的挂钩放开总轨2和第一岔轨3上的止动板12挂钩,止动板12落下挡住为车的继续运行设置阻碍,如图4所示;然后旋转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将动力传递给第一旋转杆9、第二旋转杆10和第三旋转杆11,使第三旋转杆11做旋转运动,架体I下方的旋转轨5随着第三旋转杆11转动,最终使旋转轨A端位于第二岔轨4处,B端位于总轨2处,如图2所示;提升气缸6的活塞杆伸出,推动拉杆7使旋转轨5下降并与总轨2和第二岔轨4接合,并使旋转轨5上的挂钩拉动止动板12旋转至初始位置,至此完成一次变道,车可从总轨2上顺利运行至第二岔轨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 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包括架体(I)、总轨(2)、第一岔轨(3)、第二岔轨(4)、旋转轨(5 )、提起机构和旋转机构,架体(I) 一端的下部中间固定有总轨(2 ),架体(I)另一端的下部两侧各自固定有第一岔轨 (3)和第二岔轨(4),所述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结构相同对称安装,其特征在于架体(I)下方安装有旋转轨(5),旋转轨(5)的两端均与总轨(2)、第一岔轨(3)和第二岔轨(4)相配合,架体(I)上方安装有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均与旋转轨(5)的中部连接; 旋转机构的结构为旋转气缸(8)的缸体固定在架体(I)上方,旋转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旋转杆(9)的中部铰接,第一旋转杆(9)的一端铰接在架体(I)上,第一旋转杆(9)的另一端与第二旋转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旋转杆(10)的另一端与第三旋转杆(11)的一端铰接,第三旋转杆(11)的另一端与旋转轨(5)的中部通过连接杆(13)固定连接; 提起机构的结构为提升气缸(6)的缸体固定在架体(I)上方,提升气缸(6)的活塞杆端部与连杆(7 )的一端铰接,连杆(7 )的另一端伸向架体(I)下方且套装在连接杆(13 )上,连接杆(13 )上位于连杆(7 )上方的位置设有卡环,连杆(7 )的中部铰接在架体(I)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轨(5)为弧形圆滑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轨(5)两端上部设有挂钩,总轨(2)、第一盆轨(3)和第二盆轨(4)上与旋转轨(5)上挂钩相对应的位置均铰接有止动板(12),止动板(12)上的挂钩与旋转轨(5)上的挂钩相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属于煤矿的单轨吊道岔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控制的提升旋转道岔,环保防爆、性能稳定且使用方便;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轨气动提升旋转道岔,包括架体、总轨、第一岔轨、第二岔轨、旋转轨、提起机构和旋转机构,架体一端的下部中间固定有总轨,架体另一端的下部两侧各自固定有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所述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结构相同对称安装,架体下方安装有旋转轨,旋转轨的两端均与总轨、第一岔轨和第二岔轨相配合,架体上方安装有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旋转机构和提起机构均与旋转轨的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煤矿的单轨吊道岔上的变道。
文档编号B61L5/02GK202644328SQ2012202510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黄义, 王联刚, 段元乐 申请人:长治市潞安合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