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铜材在加工时,需要采用输送装置,对其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具有平行排布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顶部的两侧设有挡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通过数个立柱(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6)的底部设有数个转轴
(10),所述转轴(10)的两侧设有滚轮(7)。进一步,所述挡板(2)的顶部设有数个挡护块(3)。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链条(9)与转轴
(10)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电机(12)电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板(6 )上设有控制柜(11),所述控制柜(11)与电机(12 )、蓄电池(8)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滚轮(7)置于导轨之上。本实用新型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可使铜加工原料(如长方形铜材)能够合理的输送,运送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具有平行排布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所述第一安装板4顶部的两侧设有挡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通过数个立柱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6的底部设有数个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两侧设有滚轮7。当数个铜材I平铺与第一安装板4上部时,两侧通过挡板2限位,为了进一步提高输送时的安全性,所述挡板2的顶部设有数个挡护块3。为了实现运送小车的运动,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通过链条9与转轴10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蓄电池8和控制柜11,所述控制柜11与电机12、蓄电池8电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滚轮7置于导轨之上,从而便于运送小车能够在车间各工段之间运行。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具有平行排布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顶部的两侧设有挡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通过数个立柱(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6)的底部设有数个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两侧设有滚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的顶部设有数个挡护块(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6 )上设有电机(12 ),所述电机(12 )通过链条(9 )与转轴(10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6)上设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电机(1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6 )上设有控制柜(11),所述控制柜(11)与电机(12 )、蓄电池(8 )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一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7)置于导轨之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具有平行排布的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顶部的两侧设有挡板(2),所述第一安装板(4)和第二安装板(6)之间通过数个立柱(5)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6)的底部设有数个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两侧设有滚轮(7)。本实用新型用于铜加工原料输送的运送小车,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可使铜加工原料(如长方形铜材)能够合理的输送,运送效率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文档编号B61D15/00GK203158006SQ20132015769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
发明者何孝明, 陈小飞, 孙宝军, 吴昌龙, 张小明 申请人: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