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8105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运输工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中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城市人民的日常出行中经常选择的出行工具。但是,由于地铁造价高、施工困难和工期长等原因,城市中地铁线路并不能覆盖城市中各个角落,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往往只有一个地铁车站,一些人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搭乘地铁,在一些大型社区,一般也无法设立公交线路,步行距离甚至长达几公里,这大大延长了人们的花在交通上的时间,降低了生活质量。

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提供了的一种运行线路固定的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以弥补地铁车站和居民区之间的交通运输的空白,虽然现有的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火车、地铁和轻轨等,但是上述的运输工具造价成本高,并且车辆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合直接用于短途运输。基于实际的需求,这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不需要过多的载客量,因此,车体的体积和质量应该尽量做小以节约运行成本,但是,体积和质量较小的车体在轨道上运行时,其稳定性较差,例如由于乘客的乘坐位置分布不均匀或造成车体不平衡,或者车体转弯时,如果速度较快,会造成车体发生倾斜,上述情况均有可能使车体滑脱轨道而发生意外。因此,如何解决体积和质量较小的车体平稳地在轨道运行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其可以有效地防止车体滑脱轨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包括车体和两条平行的轨道,所述车体的底部的两侧可枢转地设有若干用于带动所述车体行驶的行走轮和若干用于引导所述车体行驶方向的引导轮;

所述轨道设有支撑面和导向面;

两条所述轨道的所述导向面倾斜设置且镜像对称;

所述行走轮适于配合所述支撑面,所述引导轮适于配合所述导向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水平设置,所述导向面倾斜设置;

述导向面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下方并且与所述支撑面形成锐角。

进一步地,在同一水平面中,两个所述导向轮的圆周面与该水平面的两条交线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与该水平面的两条交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在同一水平面中,两个所述导向轮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导向面之间的最小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有用于调整所述导向轮和所述导向面之间的间隙距离的连接件;

所述车体和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箱体;

所述箱体设于两条所述轨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与所述箱体的外壁贴合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设有竖直设置的侧壁和水平设置的底板;

所述连接件设有用于与所述侧壁贴合的第一侧面和用于与所述底板贴合的第二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轮倾斜设置并且其轴线与所述导向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由多段一体铸造的空心管材首尾连接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的截面为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轨道设有水平的支撑面和倾斜的导向面,由于导向面位于支撑面下方并且有支撑面成锐角,当车体的引导轮适于配合导向面时,导向轮向上移动会与导向面发生干涉,从而防止车体滑脱轨道。本发明通过对车体和轨道进行简单的创造性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车体滑脱轨道的问题,同时,车体和轨道的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易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导向轮和连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

1-轨道;

11-支撑面;12-导向面;13-加强板;14-加强筋;

2-车体;

21-行走轮;211-驱动轮;212-从动轮;22-导向轮;23-连接件;231-第一侧面;

232-第二平面;24-箱体;241-侧壁;242-底板;25-驱动装置;251-电机;

252-第一皮带轮;253-第二皮带轮;254-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包括两条轨道1和车体2,两条轨道1平行设置,车体2在轨道1上行驶。其中,车体2的底部可枢转地设有若干用于带动车体行驶的行走轮21和若干用于引导车体行驶方向的引导轮22;轨道1设有支撑面11和导向面12,支撑面11水平设置,导向面12位于支撑面的下方并且与支撑面11形成锐角,进一步地,两条轨道1的导向面12镜像对称,即两条轨道1的导向面12均向内倾斜;行走轮适于配合支撑面,用于支撑车体2并且带动车体2行驶;引导轮适于配合导向面12,用于导向轮22引导车体2的行驶方向。由于两条轨道1的导向面12均向内倾斜,所以导向轮22无法向上移动滑脱轨道1,从而防止车体2倾倒并滑脱轨道1。

优选地,导向轮22的圆周面与导向面12之间留有间隙。经申请人多次试验发现,如果导向轮22的圆周面与导向面12紧密贴合,在车体2转弯时,导向轮22会卡死于导向面12,导致车体2无法继续行驶。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导向轮22与导向面12之间应该留有间隙,当轨道1为直线轨道时,车体2直线行驶时,导向轮22的圆周面不与导向面12接触;当轨道1为右转轨道时,右侧的导向轮22与右侧的轨道1的导向面12接触,引导车体2向右转弯;当轨道1为左转轨道时,左侧的导向轮22与左侧的轨道1的导向面12接触,引导车体2向左转弯。

由于各个零件存在加工和装配误差,为了使导向轮22和导向面12保持一定的间隙距离,在装配导向轮22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导向轮22的位置,优选地,车体2和导向轮22通过连接件23连接,连接件23用于调整导向轮22和导向面12之间的间隙距离。优选地,车体2的底部设有向下凸起的箱体24,箱体24设于两条轨道之间。箱体24可以降低车体2的重心,车体2在转弯时不会轻易地向一侧倾斜。同时,由于箱体24设于两条轨道1之间,将导向轮安装于箱体24可以节省空间,优选地,导向轮12可枢转地连接于连接件23的一侧,连接件23的另一侧与箱体24的外壁贴合并连接。具体地,箱体24设有竖直设置的侧壁241和水平设置的底板242,连接件23设有第一侧面231和第二侧面232,其中,第一侧面231用于与侧壁241贴合并连接,第二侧面232用于与底板242贴合并连接。当导向轮22的和导向面12之间的距离过小时,继续加工第一侧面231和第二平面232,使其厚度减小;当导向轮22和导向面12之间的距离过大时,在第一侧面231和第二平面232上增加垫片。

优选地,导向轮22倾斜设置并且其轴线与导向面12平行,此时,当导向轮22与导向面12接触时,二者之间的接触线最长,导向轮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

优选地,轨道1由多段一体铸造的空心管材首尾连接组成。采用空心管材可以减轻轨道1的重量,同时,为了保证空心管材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轨道1的腔内设有若干加强板13和加强筋14,加强板13和加强筋14是与空心管材同时铸造制成,其中,加强板13和加强筋14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加强板13和加强筋14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轨道1的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固性好,可以承受车体的重量而不发生较大的形变。本实施例中,轨道1的截面为倒立的直角三角形,支撑面11为直角三角形水平的直角边所在的平面,导向面12为斜边所在的平面。

优选地,支撑面11和导向面12均设有防滑层15。防滑层15既可以增加轨道1的摩擦系数,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同时可以避免行走轮21和导向轮22与轨道1直接接触而互相磨损,增加行走轮21、导向轮22和轨道1的使用寿命。优选地,防滑层15的材料采用橡胶。

优选地,车体2还包括驱动装置25。驱动装置25与行走轮21传动连接,驱动行走轮21转动。具体地,行走轮21包括一对驱动轮211和若干从动轮212,驱动装置25包括电机251、第一皮带轮252、第二皮带轮253和传动带254,电机251依次通过第一皮带轮252、传动带254和第二皮带轮253带动驱动轮21转动。优选地,各个从动轮212分别通过轮轴213与车体2的外壁连接。由于各个从动轮212独立地与车体2连接,因此在从动轮212之间不必安装差速器,减轻了车体2的重量,简化了从动轮212的连接方式。同时,由于从动轮212的轮轴连接在车体2的外壁,轮轴213不必伸入车体2内,节约了车体2的内部空间,增加了车体2的空间使用率。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基于轨道的运输工具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