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31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架。



背景技术:

传统动力转向架的驱动单元采用牵引电机、齿轮箱等组成。牵引电机输出轴和齿轮箱小齿轮通过柔性联轴节连接,齿轮箱一端的大齿轮直接压装在车轴上,采用抱轴式安装,大齿轮重量完全属于簧下质量;齿轮箱另一端通过吊杆安装在构架上,因此约70%齿轮箱箱体和小齿轮重量属于簧下质量,这种抱轴式结构大大增加了转向架簧下质量。在轨道车辆高速运行时,大大增加了车辆轮轨动作用力,使转向架动力学性能恶化。因此,转向架的一个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要减小簧下质量。

改进后的结构一般是牵引电机与齿轮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单元采用架悬安装,在车轴上套有空心轴,齿轮箱的大齿轮套装在空心轴上,将牵引电机和齿轮箱吊装在构架上,这样就使得驱动单元的重量不压在车轴上,以减小簧下质量。但仍然存在如下缺陷:

1.牵引电机与齿轮箱之间没有整体连贯性,螺栓连接受剪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牵引电机和齿轮箱可产生相对运动,稳定性差。

2.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轮对采用的方式是六连杆机构,其重量高达300-400千克,六连杆机构的重量压在车轴上依然使得簧下质量大。

3.由于空间限制,制动方式通常采用轮盘制动或者在车轴上安装一个制动盘,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减少转向架簧下质量。特别是对于轻轨车辆,由于车辆通过曲线半径很小,曲线通过时轮轨噪音较大,为了有效降低轻轨车辆曲线通过噪音,轻轨车辆普遍采用弹性车轮,这样导致无法实现踏面制动和轮盘制动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簧下质量小、动力学性能好、空间布局合理的转向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车轴、牵引电机、齿轮箱、套装于车轴上的第一空心轴,第一空心轴的内腔与车轴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轮箱的大齿轮端套装于第一空心轴上、齿轮箱的小齿轮端与牵引电机连接,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空心轴一端的输出联轴节,该输出联轴节一端与第一空心轴连接,另一端与车轴连接;

所述第一空心轴上套装有制动盘,构架端梁上安装有与制动盘配合的制动钳。

在第一空心轴上套装有制动盘。其完美解决了采用六连杆机构的动力转向架制动盘安装空间问题。而且,制动盘属于簧上质量,减小了簧下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联轴节包括套装在车轴上的第二空心轴、与第二空心轴一端连接的车轴连接座、与第二空心轴另一端连接的第一空心轴连接座;第二空心轴的内腔与车轴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车轴连接座与车轴固定连接,第一空心轴连接座与第一空心轴一端固定连接且不发生相对运动。

上述方案中,采用输出联轴节的形式传递动力,简化了结构,相对于六连杆结构重量减小,且固定在车轴上的只有联轴节的一部分,其它部分均属于簧上质量,这种结构大大减小了簧下质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空心轴连接座包括第一筒体、环绕第一筒体外表面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每两个第一连接部之间的橡胶囊;

在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对应每一个第一连接部位置均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部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朝向第一空心轴的端面上设有端面齿,在第一空心轴上与输出联轴节对接的一端设有与端面齿配套啮合的齿面。

所述车轴连接座包括第二筒体、环绕第二筒体外表面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每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橡胶囊;

在第二空心轴的另一端对应每一个第二连接部位置均设有第二连接座,第二连接部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筒体与车轴压装连接。

上述方案的输出联轴器采用橡胶联轴器,通过一定数量的橡胶块传递扭矩,实现齿轮箱相对于车轴的运动,结构简单可靠。

进一步的,齿轮箱的箱体与牵引电机的箱体过盈配合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牵引电机箱体上远离齿轮箱的一端设有悬挂点A,在齿轮箱两端分别设有悬挂点B和C,所述悬挂点A、B、C均通过橡胶关节与构架吊装连接。

牵引电机和齿轮箱采用全悬挂的方式吊装在构架上,而不是在轴上,这样减轻了轴重。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采用输出联轴节的形式传递动力,简化了结构,其重量减小到100千克左右,且固定在车轴上的只有联轴节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属于簧上质量,这种措施大大减小了簧下质量,改善了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2.牵引电机和齿轮箱构成的驱动单元采用橡胶关节吊装,且采用过盈配合连接为一体,连接螺栓不受剪力,改善了牵引电机和齿轮箱受力状态,可大大减小驱动单元振动加速度,可以适应驱动单元相对于构架的横向和纵向位移,提高转向架横向运动稳定性。

3.由于采用联轴节的方式,腾出了空间,可以在第一空心轴上安装制动盘,完美解决了采用六连杆机构的动力转向架制动盘安装空间问题。而且,制动盘不再是套装在车轴上,而是第一空心轴上,属于簧上质量,进一步减小了簧下质量,改善了转向架动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架局部俯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轮对未示出)。

图3为输出联轴节主视图。

图4为输出联轴节俯视图。

图中:1-构架,2-车轴,3-牵引电机,4-齿轮箱,5-第一空心轴,6-输出联轴节,7-橡胶囊,8-制动盘,9-橡胶关节,61-第二空心轴,62-车轴连接座,63-第一空心轴连接座,611-第一连接座,612-第二连接座,621-第二筒体,622-第二连接部,631-第一筒体,632-第一连接部,633-端面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1、车轴2、牵引电机3、齿轮箱4、套装于车轴2上的第一空心轴5。

第一空心轴5的内腔与车轴2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齿轮箱4的大齿轮端套装于第一空心轴5上、齿轮箱4的小齿轮端与牵引电机3连接。

还包括设置于第一空心轴5一端的输出联轴节6。该输出联轴节6包括套装在车轴2上的第二空心轴61、与第二空心轴61一端连接的车轴连接座62、与第二空心轴61另一端连接的第一空心轴连接座63。

所述第一空心轴连接座63包括第一筒体631、环绕第一筒体631外表面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632、设置于每两个第一连接部632之间的橡胶囊7。

在第二空心轴61的一端对应每一个第一连接部632位置均设有第一连接座611。第一连接部632与其对应的第一连接座6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筒体631朝向第一空心轴5的端面上设有端面齿633。在第一空心轴5上与输出联轴节6对接的一端设有与端面齿633配套啮合的齿面。第一空心轴连接座63与第一空心轴5一端啮合且不发生相对运动。

所述车轴连接座62包括第二筒体621、环绕第二筒体621外表面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部622、设置于每两个第二连接部622之间的橡胶囊7。在第二空心轴61的另一端对应每一个第二连接部622位置均设有第二连接座612,第二连接部622与其对应的第二连接座6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621与车轴2压装连接。

第二空心轴61的内腔与车轴2外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空心轴5上套装有制动盘8,构架1端梁上安装有与制动盘8配合的制动钳。

齿轮箱4的箱体与牵引电机3的箱体过盈配合连接为一个整体,在牵引电机3箱体上远离齿轮箱4的一端设有悬挂点A,在齿轮箱4两端分别设有悬挂点B和C,所述悬挂点A、B、C均通过橡胶关节9与构架1吊装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