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6216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铁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空铁,即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与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在上方,是悬挂在空中轨道上运行的一种轨道交通。空铁是一种新型新能源公共交通,集城市快速公交(BRT)与地铁的优点于一身,具有缓解交通拥堵、载客效率高、成本低、建设周期短、不占用停车场、节能环保等众多优点。空铁作为一种轨道交通,其车体内部仍然需要设置座椅供乘客使用。传统的轨道交通内部的座椅都是在表面进行固定,使座椅的腿部与车体之间通过螺栓等固定结构进行简单的连接即可。然而空铁由于悬挂在空中,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要低于在地面运行的传统轨道交通,因此使用传统方式对空铁内部的座椅进行固定,容易导致座椅的稳定性较差,长期使用时容易产生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固定方式不适用于空铁的问题,实现提高空铁座椅的连接稳定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空铁本体、椅腿,所述空铁本体表面设置凹槽,所述椅腿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杆、支撑杆,所述底杆放置于凹槽内;所述凹槽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向外延伸的台阶面;还包括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盖板,所述盖板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面相匹配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台阶面上;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间隙配合的通孔,所述支撑杆从通孔中穿过。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固定方式不适用于空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在空铁本体表面需要固定座椅的位置设置凹槽,将椅腿的底板放置在凹槽内,首先利用凹槽的侧壁对底杆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使得底杆被限制在凹槽范围内。底杆与凹槽之间的间隙越小,底杆越稳定,该间隙的具体大小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做限定。优选的,将底杆与凹槽侧壁之间的间隙控制在2~4mm,能够便于底杆的放入,同时底杆所能够产生的位移相当小,对于人体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椅腿的支撑杆与底杆相连,且支撑杆垂直于底杆,因此当底杆位于凹槽内时,支撑杆竖直向上进行支撑。凹槽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向外延伸的台阶面,支撑杆从盖板上的通孔中穿过,再将盖板盖在凹槽上,由盖板对底杆的顶部进行固定,从而通过盖板与凹槽底面的共同作用,对底杆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使得底杆无法进行上下晃动,以此极大的克服了空铁晃动对乘客带来的影响。盖板的凸出部覆盖在台阶面上,因此通过螺栓将凸出部与台阶面进行固定,即能够实现对盖板的固定,从而实现对凹槽内的底杆的固定,实现对整个椅腿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空铁座椅的每个椅腿均按照本结构进行固定,再在固定好的椅腿上安装椅面即可,使得每个椅腿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椅腿不再是简单的直接与车体连接,而是通过凹槽和盖板的共同限位,使得椅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被严格的限制,使得椅腿被预埋在了空铁本体中,即使空铁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如地面高铁一类的轨道交通高,也能够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椅腿不会发生松动,从而保证座椅整体的稳定可靠。

优选的,所述底杆表面与凹槽内壁之间挤注玻璃胶。在将底杆置入凹槽内后,使用玻璃胶充填在底杆与凹槽内壁之间的缝隙内,彻底封堵凹槽内部剩余的缝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底杆的稳定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稳定效果。

优选的,所述底杆与支撑杆构成“L”形。即是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杆的端部,使得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底杆的受力方向偏向连接支撑杆的一端,以此降低底杆横向移动的可能性,使得底杆的主要位移趋势是沿着竖直方向,由于竖直方向有盖板的阻挡,因此能够进一步确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的,还包括粘接在盖板表面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套在支撑杆上。密封环粘接在盖板表面,又套在支撑杆上,因此密封环只能设置在盖板和支撑杆的连接处,从而通过密封环对支撑杆和通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水分、杂物等进入凹槽中,提高对底杆的保护,延长底杆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构成橡胶密封环,提供良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盖板由硬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盖板受到上方乘客的磨损,还要受到下方底杆的顶推力,因此选用坚固耐磨的硬质合金材料,能够极大的提高盖板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凹槽底面设置朝向凹槽内部凸出的凸起,所述底杆底部设置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孔;底杆放入凹槽中时,所述凸起插入至所述凹孔中。即是通过相互匹配的凸起与凹孔,使得底杆放入凹槽中时,其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限制底杆的横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杆和支撑杆一体成型。确保底杆和支撑杆之间的结构稳固。

优选的,所述凸出部上设置螺纹通孔,所述台阶面上设置螺纹插孔;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插孔相匹配;当凸出部覆盖在台阶面上时,所述螺纹通孔和螺纹插孔相互正对。便于将螺栓穿过螺纹通孔插入至螺纹插孔中,以此实现凸出部和台阶面之间的固定。同时也便于将盖板从凹槽表面进行拆卸,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为磨砂面。以此提高凹槽内壁的摩阻,提高凹槽与底杆之间的摩擦系数,从而进一步稳定底杆,使得底杆无法轻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在空铁本体表面需要固定座椅的位置设置凹槽,将椅腿的底板放置在凹槽内,首先利用凹槽的侧壁对底杆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使得底杆被限制在凹槽范围内。

2、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由盖板对底杆的顶部进行固定,从而通过盖板与凹槽底面的共同作用,对底杆进行竖直方向的限位,使得底杆无法进行上下晃动,以此极大的克服了空铁晃动对乘客带来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将空铁座椅的每个椅腿均按照本结构进行固定,再在固定好的椅腿上安装椅面即可,使得每个椅腿都具有极高的稳定性,椅腿不再是简单的直接与车体连接,而是通过凹槽和盖板的共同限位,使得椅腿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被严格的限制,使得椅腿被预埋在了空铁本体中,能够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椅腿不会发生松动,从而保证座椅整体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空铁本体,2-凹槽,21-台阶面,22-凸起,3-底杆,4-支撑杆,5-盖板,51-凸出部,6-通孔,7-螺栓,8-密封环,9-螺纹插孔,10-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空铁本体1、椅腿,所述空铁本体1表面设置凹槽2,所述椅腿包括相互垂直的底杆3、支撑杆4,所述底杆3放置于凹槽2内;所述凹槽2的相对两侧均设置向外延伸的台阶面21;还包括与所述凹槽2相匹配的盖板5,所述盖板5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台阶面21相匹配的凸出部51,所述凸出部51通过螺栓7固定在台阶面21上;所述盖板5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4间隙配合的通孔6,所述支撑杆4从通孔6中穿过。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用于空铁座椅的底部固定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底杆3表面与凹槽2内壁之间挤注玻璃胶。所述底杆3与支撑杆4构成“L”形。还包括粘接在盖板5表面的密封环8,所述密封环8套在支撑杆4上。所述密封环8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盖板5由硬质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所述凹槽2底面设置朝向凹槽2内部凸出的凸起22,所述底杆3底部设置与所述凸起22相匹配的凹孔;底杆3放入凹槽2中时,所述凸起22插入至所述凹孔中。所述底杆3和支撑杆4一体成型。所述凸出部51上设置螺纹通孔10,所述台阶面21上设置螺纹插孔9;所述螺纹通孔10和螺纹插孔9相匹配;当凸出部51覆盖在台阶面21上时,所述螺纹通孔10和螺纹插孔9相互正对。所述凹槽2的内壁设置为磨砂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