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城市环境中分配货物的地下分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3561发布日期:2019-06-25 23:0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用于在城市环境中分配货物的地下分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城市环境中的货物分配。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使用诸如卡车的车辆来完成将货物直接装载至城市中心,这带来了许多问题。

首先,由于这些车辆中的绝大多数是内燃机车辆,其循环造成了城市的大气污染。其次,由于主要交通路线的拥堵,延长了货物分配时间。

因此,需要促进和加速城市环境中的货物分配。

在申请cn105046474中已经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输送货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环形的管道,该管道具有一定数量的分岔。该管道配备有用于为在其中循环的车辆供电的导轨。

专利申请us2002/0062759公开了一种点对点类型的自动运输系统,该系统包括在导轨上移动的多个自主集装箱,该导轨位于例如在住宅下一小段深度处或在地面上延伸的通道内。每个集装箱可以通过电动机移动。这种系统不是为运输大体积货物而设计的,并且不适合服务于整个城市群,整个城市群的日常货物吨位通常如果不是几千吨就是几百吨。此外,集装箱循环所沿着的通道的安装需要与通道所经过的住宅的规划一致地进行,因为通道(至少通道中的一些)布置在与这些住宅的地下室相同的深度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寻求进一步改进货物分配的系统,以便为将货物分配至城市中心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一个主题是一种用于在城市环境中分配货物的地下分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微型隧道,所述至少一个微型隧道形成至少一个环且在现有的地面建筑物和/或地下或非地下的基础设施的地基下方延伸,被自动化地运输的货物在所述至少一个微型隧道中循环,所述货物尤其是包装在装载单元内或在货盘上的货物,所述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

-与地面进行交换的多个交换站,每个交换站包括轴,所述轴允许将货物、特别是装载单元下降至所述微型隧道并且在所述货物、特别是装载单元已经在所述微型隧道内运输之后升回。

本发明通过允许将运输环埋入相对大的深度来提供对于在密集的城市环境中倒数第二公里的物流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深度避免或甚至最小化对现有建筑物的干扰。本发明还可以减少城市污染。

微型隧道(从其创建运输环)的选择允许使用经过验证的技术,并且允许以与所涉及的经济利益相配的成本来创建地下系统。

此外,运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序站,用于将待注入所述运输环中的货物和通过位于所述运输环上的交换站进行分配的货物进行排序。优选地,该排序站通过至少一条双向运输线路连接至所述运输环,尤其是连接至所述运输环的至少一个交换站。

排序站允许特别准备货物轮次,以便在同一个装载单元内分组在一起的货物对应于到达同一个交换站的递送,在所述交换站处,将从由微型隧道形成的环中取出装载单元并将其升回至地面,所述货物将由一队电动车辆提取,例如,这些电动车辆将这些货物运送至其最终的目的地。

相比于位于运输环本身上的且与倾向于相对狭窄的轴相连的交换站,在系统外围上和由运输环服务的城市的一个或多个排序站的存在使得可以管理高流通量的货物并且可以更容易地将大量货物注入运输环中。

此外,就其地下设施而言,线路可以倾斜并且可以埋设排序站,排序站的深度小于形成运输环的微型隧道的区段埋入的深度。

运输系统可以包括将装载有装载单元的运输梭留在排序站,以及在已将所述装载单元的内容物卸载在位于运输环上且为其接近货物最终目的地所选择的交换站之后将空的装载单元返回至排序站。

因此,运输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条线路,称为“进料线”线路,其为运输环供应货物。该线路可以是单向的,或可以不是单向的。当货物在运输梭上循环时,该线路可以集中用于包装货物并且装载运输梭的物流设施。该线路可以处理运输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装载,运输环内的交换站优选地具有分配货物而不是装载货物的主要作用。

交换站可以被配置成将多个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同时运输到地面或微型隧道。特别地,交换站可以包括在微型隧道和地面之间的运输环中运输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的系统。

交换站可以仅连接至该交换站外的一个上游环区段和一个下游环区段。在站内可以出现弯道,而不需要倒转货物从上游区段到下游区段的行进方向。

至少一个交换站可以被设计成存储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特别是当装载单元正在等待它们将运输的货物的地面拾取时,存储例如在相应的轴内或可替选地在地面上进行。将至少一些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存储在交换站的轴中使得可以最小化系统的地面占用。

优选地,该系统包括用于运输在微型隧道内循环的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的运输梭,所述运输梭例如为自推进式运输梭并且优选为线缆牵引式运输梭。线缆的使用使得可以降低运输梭的成本,同时可获得快速且可靠的运输系统。

作为替选或附加,装载单元是自推进式的集装箱,从而其可以在微型隧道中自主移动。

特别地,运输梭或集装箱可以有利地配备有电池,使得它们可以自主地供电。这使得可以避免在微型隧道内创建电力供应导轨的需要,并且极大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可以以各种方式包装货物。

货物可以容纳在装载单元内,每个装载单元由放置货物的货盘形成,这些货物使用薄膜(特别是拉伸薄膜)保持在适当位置。

货物也可以容纳在板条箱内或船运集装箱类型的任何其它类型的集装箱内,该集装箱可以由金属制成或可以不由金属制成,可以被分隔或可以不被分隔,并且可以是适于微型隧道中的循环的任何形状,如有必要,可以布置在在运输梭上。

尤其在包括货盘的货物装载单元的情况下,每个装载单元的高度可以在1.5和2.3米之间,优选地为2米的量级。宽度可以是1米的量级,例如货盘是欧洲标准类型。

在实施方式的替选形式中,在微型隧道内,货物在运输梭内循环,使用至少一根线缆在微型隧道中牵引该运输梭。该线缆可以在由微型隧道形成的运输环的一区段的两个端部之间延伸,这些端部优选地位于与地面进行交换的交换站处。因此,在运输梭在由微型隧道形成的运输环内的行程过程中,该运输梭可以从运输环的第一区段(在该第一区段中由第一线缆移动该运输梭)传至运输环的第二区段(在该第二区段中由不同于第一线缆的第二线缆移动该运输梭),从第一区段到第二区段的转移发生在交换站内。

当通过电动机自主地推进时,每个运输梭或集装箱可以以各种方式电气地再充电。有利地,运输梭或集装箱在其在微型隧道内的行程过程中被再充电,特别是通过离散或线性充电终端再充电。

在没有导轨的特定情况下,运输梭或集装箱可以具有围绕不互相平行的旋转轴旋转的轮,优选地,轮直接抵靠在微型隧道的壁上。运输梭或集装箱可以具有自动定中心系统,以用于移动轮的轴,尤其是允许运输梭或集装箱被定中心在微型隧道的下部。us2003/0075366公开了一种微型隧道中的运输车辆,其设计成直接沿微型隧道的壁行驶,该运输车辆可以适于运输集装箱。

在替选的形式中,微型隧道配置有导轨,集装箱或运输梭在该导轨上行进。当由线缆牵引集装箱或运输梭时,导轨的使用是优选的。

铺设在一区段中的线缆可以超过1km长,例如至少4km,更好地为6km,例如为8km或更长,因此,假定线缆沿一方向延伸以牵引运输梭并且当空载时沿另一方向延伸,则可以实现4km或更长的区段。线缆可以以类似于滑雪升降机或升降椅中使用的系统的方式安装在滑轮和张紧滚轮上。

线缆可以在导轨之间延伸,并与这些导轨平行,从而允许在紧凑性方面获得改进,并且允许线缆引导结构(在相关时)安装在多个导轨共用的支撑件上。

运输梭在横截面上可以具有至少部分地反映微型隧道的整体形状的整体形状,并且尤其可以包括支架以容纳至少一个集装箱或其它装载单元,支架具有与微型隧道的壁同心的拱形形状。这使得可以通过减少不用于运输货物的微型隧道截面的量来优化系统的使用。

此外,这使得对于相同体积的运输货物,可以最小化微型隧道的外部截面并且因此使微型隧道更容易创建。考虑到微型隧道的长度可能达到几公里或几十公里,外部截面的任何减少甚至适度减少都会对工程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运输梭可以具有容纳一个或多个装载单元(例如货盘化的货物)的空间,优选地并排放置两个或四个装载单元。

每个运输梭可以具有在装载单元之上延伸的顶、以及顶所倚靠的前壁和后壁。

集装箱可以具有圆形整体形状的横截面。其它形状的横截面也是可以的,所述其它形状特别是平坦的圆形、或多边形(特别是方形)。

优选地,微型隧道具有圆形整体形状的横截面。

微型隧道可以以各种方式创建,并且例如包括一个接一个地组装的区段,特别地,这些区段的长度在2.5m和3.5m之间,并且壁厚度在150mm和500mm之间,这些区段优选设计成承受至少为500公吨的钻孔推力。

作为替选方案,微型隧道包括组装的拱形段。

优选地,这些区段或拱形段至少部分地由钢筋混凝土制成,该钢筋混凝土特别是具有双层增强件的钢筋混凝土。

微型隧道可以具有特别是由金属制成的内衬。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微型隧道的最大内部尺寸(尤其是其内径)包括在1.5m和4m之间,尤其是在1.5m和2.5m之间或在2.5m和4m之间,例如在1.5m和2.2m之间或在3m和4m之间。

有利地,微型隧道被埋至大于或等于5米的深度。在本发明中使用微型隧道使得可以设想更大的埋入深度,例如大于20m或30m,或甚至大于或等于35m、40m或50m或更大的埋入深度,以便在现有的地基和基础设施下方通过,而不是干扰这些现有的地基和基础设施。进料线可以埋入不同的深度而不是运输环的深度。

可以有利的是,至少一个集装箱具有独立的隔室,这些隔室可以彼此独立地打开和关闭。

特别从物流的角度来看,这可能证明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其允许仅访问集装箱的一部分以便收集相应的货物,而存在于其它隔室中的货物保持不能访问。当货物的收货人改变并且货物由不同的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拾取时,这可能是有益的。

每个集装箱可以设计成视情况容纳一个或多个货盘。

优选地,集装箱或运输梭沿运输环单向循环。因此,运输环的两个交换站之间的每个区段由沿与该区段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循环的货物行进。因此,运输梭或集装箱在微型隧道内不会彼此经过,从而使得可以使微型隧道的横截面紧密地适合于集装箱的横截面或运输梭的横截面,并且可以减少不用于货物运输的微型隧道的横截面的量。

然而,如上所述,本发明并不排除使用至少一条进料线将货物带入运输环,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运输梭或在集装箱内承载的货物将沿两个方向循环。该线路可以是隧道内的双轨线路或具有平行的两个隧道。

该系统可以在交换站处包括用于卸载和/或装载运输梭或集装箱的系统。特别地,该系统可以包括适于运输集装箱(或其它装载单元)、或该集装箱(或其它装载单元)内承载的货物的地面运输车辆。特别地,在最后一公里中的货物的递送可以由一队电动车辆执行。

当集装箱为圆柱形状时,运输车辆可以具有圆柱形的支架以接纳集装箱。

优选地,交换站中的至少一个交换站的轴的尺寸足够在使用微型隧道技术进行微型隧道钻孔时用作工作轴。这意味着在进行微型隧道钻孔期间完成的挖掘工作可以随后用于创建一个或多个交换站,并且这些交换站可以用于存储货物或设备。

在适当的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地下货物分配系统配备有用于调节运输梭或集装箱的运输而没有整体流量管理智能的系统,每个集装箱和/或运输梭配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允许定位先前的集装箱和/或运输梭以及交换站,从而允许集装箱根据交通量调节其速度,以便集装箱停在交换站处,并且潜在地推动故障车辆以便将所述故障车辆从微型隧道的环带出。

微型隧道可以处于降低的氧气压力下。这使得可以限制火灾的风险。特别地,氧气水平可以是15%、更好地是20%或50%或甚至更多、低于户外空气中的标称水平。

每个交换站可以包括当运输梭到达交换站时例如使用滚轮以逐渐减慢运输梭的设备、以及启动系统,所述启动系统用于允许运输梭卡锁在移动的线缆上而没有太大的摇晃。

交换站可以包括用于拾取运输梭所承载的货物,同时允许运输梭之后继续其在运输环中的行程的机构。

可以通过将运输梭切换至不同的轨道或通过取出运输梭的内容物而不改变轨道来执行运输梭的卸载。

交换站例如包括机构,所述机构用于在用于接收来自运输环的新运输梭的第一位置与切换至装载/卸载轨道的第二位置之间,运输轨道的承载运输梭的部分,在该第一位置,轨道的所述部分沿在微型隧道中延伸的轨道的延续部延伸,所述第二位置允许通过运输梭运输的一个或多个装载单元被卸载至诸如货物升降机的升降机或者允许所述运输梭接收一个或多个新的装载单元以进行运输。

作为替选方案,只有运输梭从到达轨道移动至装载/卸载轨道,而运输梭的轮所接合的导轨不伴随该移动。

作为另一替选方案,仅货物从运输梭卸载,而该运输梭不切换至特定的装载/卸载轨道。

当运输梭没有连接至牵引线缆时,可以通过任何方式驱动运输梭,例如通过滚轮或任何其它辅助驱动机构来驱动运输梭。

可以通过输送滚轮和/或通过运输系统来运输装载单元。

运输环可以包括位于交换站处的弯道。这可以使得能够保持运输环内的直线区段,从而使得微型隧道更容易构建并且运输梭更容易驱动。为了使得运输梭绕弯道前进,运输梭可以保持在导轨上并且可以设置转台,所述转台包括允许运输梭朝向离开轨道取向的移动的轨道导轨。也可以不将运输梭保持在导轨上,而是使用辅助驱动系统来驱动运输梭,在辅助驱动系统中,运输梭例如通过滚轮或滚轮式输送机承载或者通过允许运输梭转过急弯道的任何其它输送系统来运输。

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当交换站连接形成运输环的微型隧道的两个区段(这两个区段以不同方向取向,使得在这两个区段之间形成非零角度)时,交换站包括承载轨道的移动部分的转台,至少一个运输梭可以在该转台上定位自身。

该转台可以采用移动轨道与用于引入运输梭的轨道对齐的位置以及所述移动轨道与微型隧道的将被通过的下一区段的轨道对齐的位置。

由微型隧道形成的运输环可以包括通过交换站连接的一系列区段,这些区段的长度例如大于1km,所述交换站提供具有不同取向的区段之间的连接。如上所述,如果需要,这些区段可以是直的,从而使得微型隧道更容易钻孔和构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使用如上所限定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在城市环境中分配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地面运输工具将货物带至交换站,这些货物容纳在至少一个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中或位于货盘上,

b)将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下降至所述微型隧道,

c)使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在所述微型隧道内循环直到另一交换站与地面进行交换,

d)将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升回至地面。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的附加步骤:

e)拾取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或拾取所述装载单元容纳的全部或一些货物,

f)将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完整地或以在包装所述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时预先设定的元素的子集递送至收货人。

优选地,在运输环内运输的大多数货物来自至少一个交换站,所述至少一个交换站被设计为确保高物流流动,并且通过专用线路连接至运输环,所述专用线路即上文提到的进料线。

所述方法可以期待运输超过1000吨/天,或甚至超过10000吨/天。

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可以保持容纳在交换站内而不被升回至地面,尤其是存储在交换站的轴内,等待拾取装载单元(尤其是集装箱)或其中容纳的货物的请求。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在由线缆牵引的运输梭上运输装载单元的步骤。线缆可以以大于或等于5m/s、更好地大于或等于7m/s(例如大约8m/s或更大)的速度运行。每个运输梭可以在其离开交换站时加速以达到牵引线缆的速度,并且当其到达下一个交换站时逐渐减速。每个运输梭可以包括可释放的夹具,所述夹具与线缆接合。

每个装载单元的重量优选地在100kg至500kg之间或甚至更重,例如为1000kg或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在如上所限定的系统中运输货物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为圆形横截面(所述圆形横截面具有在1m和2.5m之间的外径)的圆柱形整体形状以及快速连接至在微型隧道中循环的运输梭的部件,所述运输梭尤其是具有用于接纳集装箱的拱形形状的支架的运输梭。优选地,这种集装箱是轴向分隔的,从而隔室可以独立地打开和关闭。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用于运输至少一个装载单元、优选地是货盘化、集装箱化或其它形式的货物的运输梭,所述运输梭包括用于连接至牵引线缆的机构、轮和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装载单元的空间,优选地,四个装载单元布置在两排运输梭中的两排中。运输梭可以在侧面打开,并且具有连接前壁和后壁的顶。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由集装箱和用于在微型隧道内运输集装箱的运输梭组成的组件,所述运输梭包括用于接纳集装箱的支架,该集装箱可拆卸地接纳在该支架上,所述集装箱具有旋转的圆柱形的整体形状,并且所述支架具有拱形形状,所述支架关于所述集装箱的纵向轴线同心。

特别地,运输梭可以包括具有非平行的旋转轴的轮,所述轮被设计成直接沿微型隧道的壁行驶。运输梭可以包括定中心系统,用于将其定中心在微型隧道的下部。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一种交换站,所述交换站包括连接微型隧道的两个区段的埋入部分,所述埋入部分包括卸载在微型隧道中循环的运输梭的装置。

交换站例如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能够在用于接收运输梭(该运输梭来自多个区段中的一个区段)的位置与在装载/卸载轨道上输送运输梭的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装载/卸载轨道中运输梭行驶经过用于将装载单元输送至(升高至地面的)升降机和从(升高至地面的)升降机输送装载单元的系统,所述第二轨道能够在用于接收(在装载/卸载轨道上循环的)运输梭的位置和朝向另一区段输送运输梭的位置之间移动。

交换站可以设计成使在运输环中循环的货物转弯。

在一个示例中,当布置在交换站的上游和下游的微型隧道的两个区段在它们之间形成角度时,交换站可以包括安装在转台上的移动轨道。作为替选方案,交换站包括例如在脚轮或滚轮上的无轨运输梭输送装置,从而允许越过期望的弯道。使用没有导轨或移动轨道的运输梭输送装置使得运输梭更容易移动并且避免使用开关设备。这允许使用非自推进式的运输梭。这也允许在紧凑性方面节省,并且因此使得可以限制用于构建交换站的待挖掘的土壤的体积。使用转台意味着可以非常容易地连接微型隧道的之间对向有大角度的两个区段,并且所述两个区段以使得它们的长度优化的方式取向。这也使得可以与使用线缆牵引系统相匹配而使用直线区段,所述线缆牵引系统用于牵引运输梭并且允许运输梭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本发明的一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且通过研究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其中:

-图1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运输环所遵循的路径的俯视图,

-图2是在城市中心的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竖直截面图,

-图3示意性地并部分地描绘了与地面进行交换的交换站的一个示例,

-图4示意性地并部分地描绘了集装箱的示例,

-图5以截面示意性地并部分地描绘了在微型隧道中行进的运输梭和集装箱的组件的示例,

-图6示意性地并以透视图描绘了连接运输环的两个区段的交换站的一个示例,

-图7描绘了交换站的替选方案,和

-图8示意性地描绘了运输环的替选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1包括微型隧道2,微型遂道2形成至少部分地在构成城市中心的密集的城市环境m下延伸的运输环7,并且如图2所示,城市环境m包括地面建筑物b和埋入的地下基础设施i,微型隧道2在地下基础设施i下方延伸。微型隧道旨在允许自动运输存在于装载单元(例如集装箱3)内的货物。

系统1包括允许货物从地面下降以及升回至地面的交换站4,这些交换站4沿运输环7布置,以便允许货物按照路线被运送至城市的各个区域z,以用于局域分配。

系统1还包括交换站6,在交换站6处可以进行货物的排序,该排序活动被安排在远离城市环境m的城市郊区进行,以便使货物更容易通过诸如卡车的地面运输工具8来带来和运走。这些交换站6也称为排序站。

每个交换站4(或交换站6)包括轴10,在轴10内延伸有用于在地面和微型隧道2之间运输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3)的系统11。

该系统11包括例如允许装载单元3在运输环中循环的机构,当在轴10内运输这些单元时,这些单元例如联接或以其它方式固定至舱12。

自动化系统14可以设置在轴的底部处,以从微型隧道2中取出装载单元3并将其装载至运输系统11上,从而使装载单元3出来并放置在舱12内。同样,在地面设置机器人系统15以便取出装载单元3或其中容纳的货物,并允许装载单元3或其中容纳的货物在地面被拾取。

装载单元3可以是自推进式的集装箱,或者作为替选,装载单元3可以由在微型隧道2中单向循环的运输梭17承载。

优选地,如图5所示,这些运输梭17具有通常反映微型隧道2的横截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以便优化微型隧道的横截面的占用情况。因此,如图所示,运输梭17可以具有支架19,支架19接纳至少一个集装箱3。然后,如图所示,所述至少一个集装箱3优选地具有与微型隧道2同心的圆形横截面。

优选地,运输梭17包括例如通过改变运输梭的各个轮18的旋转轴线之间的角度(轮18抵靠在微型隧道的壁上)而允许将其自身定中心于微型隧道的底部的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如下使用系统1。

装载有货物的集装箱3通过地面运输工具8运送至位于城市郊区或城市外部的至少一个交换站6。然后将集装箱下降至微型隧道2中。然后将每个集装箱3运输至交换站(在交换站处,至少一些运输的货物需要被递送),然后被升回至地面。在拾取这些货物之后,将集装箱3下降回微型隧道2以继续其循环。如果需要,集装箱3被存储在交换站等待例如地面拾取请求。

当一个或多个集装箱存储在交换站内时,集装箱从微型隧道2升高至地面或从地面下降可以伴随所有的其它集装箱的移动。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

特别地,可以改变集装箱的形状,并且尤其是,它们可以被赋予适于由地面车辆运输和在微型隧道内运输的任何形状。货物也可以在不被集装箱化的情况下运输。

可以改变用于允许装载单元在微型隧道和地面之间移动的工具,并且特别地,可以设想一个或多个升高(或降低)一个或多个装载单元的升降机。

装载单元(特别是集装箱)的存储可以在除了交换站的轴以外的其它地方进行,例如在地面上或被埋至浅深度的一个或多个仓库(例如存在于郊区的交换站6处)中进行。

现在将参考图6至图8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交换站4和运输系统的其它示例。

在图6的示例中,交换站4将运输环7的第一区段107a连接至在该示例中与第一区段107a对齐的第二区段107b。

该示例中的货物被包装在装载单元3内的货盘上。

装载单元3由运输梭17运输,运输梭17在运输环的微型隧道区段内的导轨40上行驶。

设置线缆牵引机构42,以用于沿运输环的各个区段107移动运输梭17。

运输梭17包括可脱离的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以与可脱离的滑雪升降机和升降椅上存在的机构类似的方式与牵引线缆接合。

分别地,装置70和装置80被设置为使用辅助驱动系统在到达交换站4时执行逐渐减速以及在离开交换站时执行逐渐加速。

在图6的示例中,减速装置70包括例如滚轮,当运输梭17靠近交换站4时,滚轮向运输梭17施加增大的摩擦力,以便使运输梭17减速直到线缆牵引停止的区域。然后,每个运输梭例如通过滚轮由输送机接收,所述滚轮驱动运输梭经过装载/卸载装载单元3的系统50。

该系统50可以包括滚轮式输送机51,滚轮式输送机51用于将装载单元3通过入口输送至升降机60,升降机60允许装载单元3被运送至地面。如图所示,升降机可以是两个隔室的货物升降机,一个隔室例如用于收集由运输梭17卸载的装载单元3,而另一个隔室用于容纳从地面向下传送的装载单元3并将所述装载单元3装载至运输梭17上。

接下来,运输梭17通过装置80逐渐加速离开交换站4,装置80允许运输梭17达到牵引线缆的速度,从而被牵引线缆驱动。

在图7的替选形式中,微型隧道的区段107a和107b在其之间形成角度,并且交换站4包括装载/卸载系统。到达交换站4的运输梭连续地定位在轨道90的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侧向移动的区段上,在第一位置中,轨道90的该区段是上游区段7a的导轨40的延续部,以便接收运输梭17,第二位置是如图7所示的用于卸载运输梭17的位置,在该位置中轨道90的该移动区段与装载/卸载轨道91对齐。该轨道91移动通过用于将装载单元3传送至升降机60的开口,从而可以使装载单元3升高/下降。

一旦已经使用任何合适的传送机构将装载单元3装载至成队经过升降机60的运输梭17上或从该运输梭17卸载,则运输梭定位在轨道92的第二移动区段上,该第二移动区段可以在允许装载沿轨道91行进的运输梭17的位置与该移动区段与位于转台96上的轨道95的第三区段对齐的位置之间侧向移动。该转台96允许先前定位在轨道92的第二移动区段上的运输梭17被拾取并且其导轨可以与下游第二区段107b的导轨40对齐,使得运输梭17可以去往该区段。

用于装载/卸载运输梭17的这种系统允许与线缆牵引42相配合而快速并且自动处理装载单元3,并且移动转台96的存在通过允许使用直的或基本为直的环形区段107而使得运输环更容易构建。

在未示出的一些替选形式中,通过使运输梭17不是在区段107a和区段107b之间的导轨上而是在脚轮或滚轮上运行以及通过使用导向装置,可以使运输梭17在没有转台的情况下枢转,如果合适的话,允许运输梭越过相对较急的弯道。

在未示出的替选形式中,还可以通过使用输送机来移动运输梭,将运输梭带至卸载导轨/装载导轨,而不用输送机所接合的导轨同时运输运输梭。

当运输梭位于作为(在微型隧道的区段107中延伸的)轨道的延续部的轨道上时,甚至可以以另一替选形式来卸载或装载运输梭。

优选地,将微型隧道和交换站设置于减少的氧气环境下或惰性环境下,以便降低火灾风险。这使得可以通过放弃不必要的某些安全设备(否则的话,为了符合标准需要这些安全设备)来限制基础设施的成本。

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装载单元3是货盘上的货物。

图8描绘了运输环7的实施方式的替选形式,该运输环7包括由通过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交换站4连接的直的或基本上直的微型隧道区段107。

注入到运输环7中的货物主流可以在称为进料线的线路110上运行,线路110连接至郊区的外围排序站6,外围排序站6构成后方基地,并且待运输的货物在外围排序站6被包装并根据其目的地进行排序。因此,旨在通过运输环7的同一个交换站4以到达其最终目的地的货物被包装在同一个装载单元内,并且这种包装可以有利地在排序站处进行。在排序站6处装载运输梭的排序也可以根据装载到这些运输梭的每个上的货物的目的地来执行。因此,排序站6可以管理注入运输环的大部分货物流,并且可以限制从位于运输环上的交换站4装载至运输梭上的货物流。

线路110可以是双向的并且以(可以平行或可以不平行的)双轨隧道或两个微型隧道的形式构建。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一种特定类型的装载单元3,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集装箱。

在地面处,交换站可以包括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用于在装载单元3等待被传送至装载湾或卸载湾时存储该装载单元,在装载湾或卸载湾处该装载单元可以被安装在例如电动车辆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