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921发布日期:2019-11-15 21:01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减速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调速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减速顶。



背景技术:

减速顶是铁路调车作业调速安全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当车辆在减速顶上碾压时,减速顶的顶部在车辆的碾压下向下运动,当车辆的速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减速顶对车辆具有减速作用。而目前的减速顶在回程时,减速顶的顶部受到的反冲作用力较大,反而对车辆有助推加速的作用,车辆减速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速顶回程时的反冲力大导致的车辆减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减速顶,包括油缸总成、与所述油缸总成连接的底座总成,所述油缸总成包括:

滑动油缸,所述滑动油缸具有油缸开口,所述滑动油缸内设有液压油及压缩气体;

活塞杆,其一端伸入所述滑动油缸中,所述活塞杆的该端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阀芯,所述阀芯和所述活塞杆之间还设有压力弹性件,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总成相连接;

节流座,与所述滑动油缸滑动连接,套设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所述节流座上开设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座和所述活塞杆之间具有供液压油流通的油路,所述节流座和所述滑动油缸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

判速结构,设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且用于堵塞所述油路;

阀盖,设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且用于与阀芯相抵接,所述阀盖和所述阀芯形成有用于减小所述滑动油缸内的压力的泄压回路;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滑动油缸固定连接且用于密封所述油缸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判速结构包括判速弹性件以及用于堵塞所述油路的判速阀片,所述判速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相抵接,所述判速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盖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外周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节流座的轴肩,所述节流座设于所述判速阀片和所述轴肩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座和所述轴肩之间还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固定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周,所述活塞板开设有与所述油路连通的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节流座呈环形,所述节流座的内壁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之间形成所述油路,所述节流座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件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固定于所述活塞杆伸入所述滑动油缸一端,所述阀盖上开设有泄油孔,所述阀芯的一端呈锥形,所述阀芯的该端伸入所述泄油孔且用于与所述泄油孔的孔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与所述滑动油缸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滑动油缸共同形成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槽中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密封盖和所述滑动油缸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挡圈。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总成包括壳体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壳体和钢轨的壳体固定件,所述滑动油缸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中,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壳体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中设有第二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增高垫,所述增高垫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速顶滑动油缸和节流座滑动连接,滑动油缸内设有液压油和压缩氮气,滑动油缸和节流座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活塞杆顶端的阀芯和阀盖之间形成有泄压回路,判速结构可堵塞节流座和活塞杆之间的油路;当滑动油缸受到车辆的碾压时,滑动油缸向下运动,车辆速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液压油往下腔流动不及时,液压油的压力瞬间增大,推动判速结构向下运动与节流座接触,堵塞节流座和活塞杆之间的油路,迫使泄压回路开启做功,消耗车辆的部分动能,起到减速车辆的作用,泄压完毕后,阀芯在压力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回弹关闭泄压回路,滑动油缸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向上回程,滑动油缸通过第一密封件的摩擦作用带动节流座向上运动,节流座与判速结构保持接触,滑动油缸内的液压油在节流孔产生的阻力作用下缓慢回程,不会对车辆有助推加速的作用,具有较佳的减速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速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缸总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座的立体结构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座的俯视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节流座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总成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盖的剖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油缸总成;101-滑动油缸;102-阀盖;1021-头部;10210-泄油孔;1022-颈部;10220-回流孔;103-判速结构;1031-判速阀片;1032-判速弹性件;104-节流座;1041-油路;1042-节流孔;1043-环形凹槽;105-第一密封件;106-活塞板;1060-油孔;107-第四密封件;108-密封盖;109-第三密封件;110-挡圈;111-活塞杆;1110-杆腔;1111-轴肩;112-压力弹性件;113-阀芯;2-底座总成;201-壳体;202-活塞固定件;203-壳体紧固件;204-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其中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在该实施例中,减速顶包括油缸总成1和底座总成2,油缸总成1和底座总成2固定连接。油缸总成1包括滑动油缸101、活塞杆111、节流座104、判速结构103、阀盖102、密封盖108等。滑动油缸101具有油缸开口,且滑动油缸101内设有液压油和压缩气体,密封盖108与滑动油缸101固定连接且用于密封油缸开口,密封盖108和滑动油缸101形成容纳液压油和压缩气体的腔体。压缩气体可为压缩氮气,氮气不会与液压油产生燃烧等化学反应,且氮气价格较低。活塞杆111的一端伸入滑动油缸101中,活塞杆111的该端设有阀芯113,且阀芯113与活塞杆111的该端滑动连接,使阀芯113能够相对活塞杆111相对滑动。阀芯113和活塞杆111之间还设有压力弹性件112,压力弹性件112的作用在于:阀芯113受到的压力移除后,压力弹性件112能够带动阀芯113回弹。阀盖102设于活塞杆111的外周,阀盖102和阀芯113形成有泄压回路,泄压回路用于减小滑动油缸101内的压力。当阀盖102与阀芯113相抵接时,泄压回路为关闭状态,当滑动油缸101上腔内的液压油压力过大时,液压油推动阀芯113,压力弹性件112被压缩,泄压回路导通,泄压完毕后,压力弹性件112推动阀芯113朝向阀盖102运动,再次关闭泄压回路。节流座104与滑动油缸101滑动连接,节流座104套设于活塞杆111的外周,节流座104的和活塞杆111之间具有供液压油流通的油路1041,节流座104上开设有节流孔1042,油路1041堵塞时,液压油可通过节流孔1042流出,节流座104和滑动油缸10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105,由于第一密封件105与节流座104和滑动油缸101相抵接,则滑动油缸101可通过第一密封件105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节流座104移动。判速结构103设于活塞杆111的外周,用于堵塞油路1041。

减速顶未受到车辆的碾压时,油路1041畅通,泄压回路关闭;减速顶受到车辆碾压时,滑动油缸101向下运动,当车辆的速度超过一定限速值时,滑动油缸101内液压油承受的压力过大,液压油推动判速结构103,使判速结构103与节流座104接触,堵塞油路1041,滑动油缸101内的压力进一步增大,迫使液压油推动阀芯113,将阀芯113和阀盖102分离,泄压回路打开,开始泄压做功,消耗车辆的部分动能,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泄压完毕后,滑动油缸101开始向上回程,此时判速结构103与节流座104保持接触,油路1041为堵塞状态,滑动油缸101和节流座104同时向上运动,挤压液压油,液压油只能通过节流孔1042缓慢的流向节流座104的另一侧,因此滑动油缸101和节流座104的回程也为缓慢运动,节流座104上下两侧的油压差控制滑动油缸101的回程速度,避免滑动油缸101对车辆产生回程反冲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速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减速顶滑动油缸101和节流座104滑动连接,滑动油缸101内设有液压油和压缩氮气,滑动油缸101和节流座104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件105,活塞杆111顶端的阀芯113和阀盖102之间形成有泄压回路,判速结构103可堵塞节流座104和活塞杆111之间的油路1041;当滑动油缸101受到车辆的碾压时,滑动油缸101向下运动,车辆速度超过一定数值时,液压油的压力增大,判速结构103向下运动与节流座104接触,堵塞节流座104和活塞杆111之间的油路1041,迫使泄压回路开启做功,消耗车辆的部分动能,起到减速车辆的作用,泄压完毕后,阀芯113在压力弹性件112的作用下自动回弹关闭泄压回路,滑动油缸101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向上回程,滑动油缸101通过第一密封件105的摩擦作用带动节流座104向上运动,节流座104与判速结构103保持接触,滑动油缸101内的液压油在节流孔1042产生的阻力作用下缓慢回程,不会对对车辆有助推加速的作用,具有较佳的减速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判速结构103包括判速弹性件1032以及用于堵塞油路1041的判速阀片1031,判速弹性件1032的一端与活塞杆111相抵接,判速弹性件1032的另一端与密封盖108相抵接。判速结构103的作用在于当车辆达到一定速度时,判速阀片1031与节流座104相接触堵塞油路1041,触发泄压回路导通泄压。判速阀片1031呈片状,使得在同样的油压下,受到的压力更大,更便于通过调节判速阀片1031的大小和判速弹性件1032的弹力大小来调节限速值。判速弹性件1032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减速顶恢复正常状态时,判速弹性件1032可推动判速阀片1031与节流座104分离,使油路1041恢复导通状态。

更具体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判速弹性件1032套设于活塞杆111的外周,且判速弹性件1032穿设于油路1041内,如此利用活塞杆111定位判速弹性件1032,便于判速弹性件1032的安装。判速弹性件1032可选为弹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活塞杆111具有杆腔1110,压力弹性件112设于杆腔1110中,压力弹性件112的一端与杆腔1110的底部抵接,压力弹性件112的另一端与阀芯113相抵接,阀芯113与杆腔1110的内壁相对滑动。更具体地,压力弹性件112包括内压力弹簧和外压力弹簧,外压力弹簧套设于内压力弹簧的外周,内压力弹簧和外压力弹簧设置使得阀芯113的上下运动更稳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活塞杆111的外周设有用于限位节流座104的轴肩1111,节流座104设于判速阀片1031和轴肩1111之间。轴肩1111对节流座104具有限位作用,具体地,节流座104在滑动油缸101带动向下运动时,轴肩1111的设置可限制节流座104的极限位置,节流座104到达极限位置后,节流座104保持不动,滑动油缸101可继续向下运动。节流座104将滑动油缸101的腔体分为了上腔和下腔,节流座104的上侧为上腔,节流座104的下侧为下腔。

在另一实施例中,密封盖108套设于活塞的外周,轴肩1111对密封盖108也有限位作用,轴肩1111可限制密封盖108向上运动时的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为了便于节流座104、阀盖102、判速弹性件1032等的安装,节流座104和轴肩1111之间还设有活塞板106,活塞板106固定于活塞杆111的外周,活塞板106开设有与油路1041连通的油孔1060。油路1041和油孔1060连通滑动油缸101的上腔和下腔。

在该实施例中,阀盖102、判速阀片1031、节流座104、活塞板106、密封盖108沿活塞杆111的轴向依次设置。活塞板106、节流座104、判速弹性件1032、阀盖102依次套入活塞杆111的上端,阀盖102的一端与活塞板106相抵接,如此,阀盖102可与活塞杆111的上端螺纹连接,将活塞板106夹设于阀盖102和轴肩1111之间,使活塞板106和活塞杆111相互固定。密封盖108套入活塞杆111的下端,密封盖108与滑动油缸101螺纹连接。节流座104的外壁和滑动油缸101的内壁通过第一密封件105密封,活塞杆111的外壁和密封盖108的内壁通过第三密封件109密封,密封盖108的外壁和滑动油缸101的内壁通过第四密封件107密封。第一密封件105、第三密封件109及第四密封件107均可为o形密封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阀盖102固定于活塞杆111伸入滑动油缸101一端,阀盖102上开设有泄油孔10210,阀芯113的一端呈锥形,阀芯113的该端伸入泄油孔10210且用于与泄油孔10210的孔壁相抵接。阀芯113与泄油孔10210的孔壁相抵接时,泄油回路关闭;阀芯113与阀盖102分离时,泄油回路打开。阀芯113的一端呈锥形使得阀盖102更易密封泄油孔10210,而且对阀芯113有导向作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阀盖102包括头部1021和颈部1022,头部1021的外径大于颈部1022的外径,头部1021和颈部1022之间形成有一个用于止挡判速阀片1031的l形止挡部。在减速顶未受外力时,判速阀片1031和阀盖102的l形止挡部相抵接,l形止挡部对判速阀片1031有定位作用,其中,判速弹性件1032套设于颈部1022的外周。泄油孔10210开设于头部1021,且颈部1022内具有与泄油孔10210连通的空腔,使得颈部1022呈薄壁状。当阀盖102与活塞杆111的上端螺纹连接时,颈部102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活塞杆11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颈部1022与活塞杆111螺纹连接。颈部1022还开设有回流孔10220,使得泄压时液压油经过依次泄流孔、回流孔10220回到油路1041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a)至图3(c),节流座104呈环形,节流座104的内壁与活塞杆111的外壁之间形成油路1041,节流座104的外壁开设有环形凹槽1043,第一密封件105设于环形凹槽1043中。节流座104的内径大于活塞杆111的外径使得节流座104和活塞杆111之间具有间隙,如此才能形成油路1041。节流座104的外径与滑动油缸101的内径相适配,两者通过第一密封件105密封,第一密封件105不仅有密封作用,还能带动节流座104上下移动。环形凹槽1043的横截面可成弧形或者方形,此处不作限定。节流座104上的节流孔1042数量可为多个,且沿径向均匀分布。节流孔1042的作用在于,使滑动油缸101下腔的液压油缓慢进入上腔中,防止滑动油缸101产生反冲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密封盖108面向轴肩1111的一侧设有台阶,台阶的高度与轴肩1111的厚度相同,使得密封盖108在上移至极限位置时,密封盖108的上侧和轴肩1111的上侧在同一水平面上,避免下腔中残存液压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密封盖108与滑动油缸101螺纹连接,密封盖108和滑动油缸101共同形成有挡圈槽,挡圈槽中设有用于防止密封盖108和滑动油缸101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挡圈110。由于密封盖108和滑动油缸101为螺纹连接,密封盖108和滑动油缸101可能产生轴向相对运动,挡圈110可防止两者产生相对运动。挡圈110可选为弹性挡圈,以免挡圈110长期受力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底座总成2包括壳体201以及用于固定壳体201和钢轨的壳体固定件203,滑动油缸203的一端伸入壳体201中,且活塞杆111与壳体201固定连接。可选地,活塞杆111和壳体201轴线限位连接。活塞杆111的上端伸入滑动油缸203中,活塞杆111的下端与壳体201固定连接,壳体201具有防止滑动油缸203左右晃动的作用,还便于将整个减速顶安装于铁轨上。可选地,壳体201的底部开设有供活塞杆111穿过的通孔,活塞杆111穿过该通孔并伸出外壳,活塞杆111的底端开设有连接孔,可通过开口销等活塞固定件202穿过连接孔,将活塞杆111轴向限位于壳体201上。活塞杆111和壳体201也可通过螺钉连接,其固定连接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活塞杆111与壳体201连接的一端开设有防水槽,防水槽中设有第二密封件204。第二密封件204与活塞杆111的外壁和壳体201的内壁相抵接,使得壳体201内部密封。第二密封件204可选为o形密封圈。防水槽的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壳体201和滑动油缸101之间通过第五密封件密封,第五密封件的形状和数量此处不作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塞杆111与壳体201之间还设有增高垫,增高垫所在的平面与活塞杆111的轴向垂直。增高垫的作用在于调整活塞杆111相对壳体201的高度,用于补偿新钢轨与旧钢轨之间的高差,防止减速顶被车辆排障器推走而造成减速顶不可挽回的破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壳体201的一侧设有连接臂,连接臂上设置有铁轨连接孔,铁轨上相应地预留与铁轨连接孔相适配的连接孔,如此,可通过螺钉等铁轨紧固件将壳体201固定于铁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