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台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45194发布日期:2022-04-13 20: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站台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公共安全防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站台安全门。


背景技术:

2.站台安全门用于分隔了列车运行区域与站台候车区域,有效地防止乘客候车时跌入列车运行轨道,保护乘客人身安全。此外,站台安全门还能显示导程信息,降低列车经过时乘客受到的风压和噪音,为乘客创造一个安全且舒适的候车环境。
3.传统站台安全门通常应用于地铁站台,由于地铁列车车型较少且固定,开门位置确定,因此,站台安全门通常采用固定门之间设置两个活动门的结构;基于这种站台门结构,活动门的动力源通常安装在固定门上,通过齿轮、皮带等传动装置间接驱动活动门,实现开门和关门两种状态。而上述站台门结构并不适用于高铁站台,这是因为高速动车组的型号较多,不同高速动车组列车停靠时车门位置复杂多变,传统站台安全门开门位置与开门宽度固定,无法应用在此类高铁站台上。为此,需要一种具有更为灵活开门方式的站台安全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多种车型开门位置及开门宽度的站台安全门。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站台安全门,包括:第一滑动门单元,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滑动连接于行走轨道上;第二滑动门单元,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门上,其可沿所述行走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出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外侧或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的内侧;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沿所述行走轨道其中一侧延伸设置的动力发送单元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动门单元上的第一动力接收单元、设置于第二滑动门单元上的第二动力接收单元;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相对行走轨道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移动。
7.上述站台安全门中,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形成站台门的最小移动门单元,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的第一滑动门单元和/或第二滑动门单元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实现站台门的关闭或打开;通过控制驱动单元驱动第二滑动门单元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的最大滑出位置实现站台门的开门宽度可调;同时,通过驱动单元控制第一滑动门单元相对行走轨道移动可以调节移动门单元所在位置进而可以调节站台门的开门位置。同时,通过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其中一侧布置动力发送单元即可实现分别驱动第一滑动门单元与第二滑动门单元,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驱动单元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布置。
8.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发送单元为直线电机初级,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及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为直线电机次级。直线电机的绕组线圈通入电流后,会在
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次级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一个直线移动的行波磁场,在行波磁场的切割下,直线电机次级将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气隙内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切向力,切向力便会驱动着第一滑动门单元或第二滑动门单元在水平方向上行进。
9.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包括第一滑动门主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的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包括第二滑动门主体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供第二支撑座滑出或滑入的缺口。通过在第一支撑座上设置缺口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之间的位置干涉,使第一动力接收单元及第二动力接收单元与动力发送单元之间的工作间隙保持一致,驱动单元作用稳定;同时使第一支撑座位于第二支撑座下侧的宽度较大,使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的滑动支撑结构的延伸宽度较大,满足第一滑动门单元的滑动支撑要求。
10.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安装第一动力接收单元,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与所述动力发送单元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的驱动信号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相对所述轨道支撑座移动;
11.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安装第二动力接收单元,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与所述动力发送单元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的驱动信号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座相对所述第一支撑座移动。
12.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滑动门远离站厅侧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轨道支撑座的靠近站厅侧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与所述轨道支撑座之间的空隙处。
13.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的底部,并与所述轨道支撑座的靠近站厅侧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内侧时,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入所述第一支撑座的缺口处。
14.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置第一滑动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之间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滑动支撑结构和第三滑动支撑结构。增设上述三组滑动支撑结构可以使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的滑动更加稳定和顺畅。
15.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置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之间还设置第二锁定结构,相邻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之间设置第三锁定结构,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置第四锁定结构,通过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第二锁定结构、第三锁定结构及第四锁定结构,以实现站台安全门的开门位置以及开门宽度的调节。
16.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锁定结构、所述第二锁定结构、所述第三锁定结构以及所述第四锁定结构分别为电磁锁定结构。采用电磁锁定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17.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撞传感器单元,其包括:第一防撞传感器,设置于第一滑动门单元沿所述行走轨道延伸方向的两侧;第二防撞传感器,设置于第二滑动门单元的接近相邻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一侧。防撞传感器单元采集碰撞力和夹力的信息,
控制单元根据防撞传感器单元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单元以及第一电磁锁、第二电磁锁、第三电磁锁及第四电磁锁,使对应的第一滑动门单元或第二滑动门单元反向移动至设定位置后锁定,以增大相邻门单元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刹车,实现防撞和防夹功能。
1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本发明提供的站台安全门,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开门位置及开门宽度进行位置调节,调节方式灵活,适用于具有不同车型停靠的高铁站台。
附图说明
20.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21.图1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状态下的立体图;
25.图5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状态下的立体图;
26.图6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中第一滑动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站台安全门中第二滑动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站台安全门针对车型a\b\c的开门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2.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33.如图1-7为本发明的站台安全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站台安全门包括滑动连接于行走轨道上的第一滑动门单元1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上的第二滑动门单元20以及驱动单元40。其中,第二滑动门单元20可沿所述行走轨道的延伸方向滑出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外侧或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内侧,所述驱动单元40用于驱动第一滑动门单元10相对所述行走轨道移动,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对所述第一滑动
门单元10移动。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单元40包括沿所述行走轨道一侧延伸设置的动力发送单元41以及设置于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上的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设置于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上的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相对行走轨道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的驱动信号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10移动。
34.其中,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形成站台门的最小移动门单元a,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的第一滑动门单元10和/或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实现站台门的关闭或打开;通过控制驱动单元40驱动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最大滑出位置实现站台门的开门宽度可调;同时,通过驱动单元40控制第一滑动门单元10相对行走轨道移动可以调节移动门单元所在位置进而可以调节站台门的开门位置。上述站台安全门的调节方式灵活,能够适应不同车型的开门位置及开门宽度。同时,驱动单元40通过在所述行走轨道的其中一侧布置动力发送单元41即可实现分别驱动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第二滑动门单元20,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驱动单元40占用空间较小,便于布置。
3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为直线电机初级,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及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为直线电机次级。直线电机的绕组线圈通入电流后,会在直线电机初级和直线电机次级之间的气隙中产生一个直线移动的行波磁场,在行波磁场的切割下,直线电机次级将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此电流和气隙内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切向力,切向力便会驱动着第一滑动门单元10或第二滑动门单元20在水平方向上行进。更具体地,所述直线电机初级包括硅钢片以及绕阻线圈;所述直线电机次级包括复合板,所述复合板包括铝板和铁板,所述铝板侧接近所述直线电机初级设置。
36.具体地,所述行走轨道包括轨道支撑座31,其用于安装第一直线导轨61以及动力发送单元41,具体地,所述轨道支撑座31成型为工字钢结构;其中,轨道支撑座31沿纵向延伸的板面中朝向站厅侧的板面安装第一直线导轨61以及动力发送单元41。
37.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包括第一滑动门主体1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11的第一支撑座12,所述第一支撑座12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11底部,并与所述轨道支撑座31的靠近站厅侧的表面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为沿纵向延伸的板形,其纵向板面上安装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及第一滚轮62;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与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间隔设定工作间隙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滚轮62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1配合形成第一滑动支撑结构60a,所述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的驱动信号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上的第一滚轮62沿第一直线导轨61移动。
38.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包括第二滑动门主体2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21的第二支撑座22,所述第二支撑座22包括第一支撑板221、第二支撑板2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21与第二支撑板222的连接板22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21位于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21底部并与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11远离站厅侧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222与所述轨道支撑座31的靠近站厅侧的表面相对设置,所述连接板223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11与所述轨道支撑座31之间的空隙处。所述第一支撑板221上设有第二滚轮63,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远离站厅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直线导轨64,所述第二滚轮63与所述第二直线导轨64配合形成第二滑动支撑结构60b;所述第二支撑板222远离站厅侧
的板面上安装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与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接收所述动力发送单元41的驱动信号后带动所述第二支撑座22上的第二滚轮63沿第二直线导轨64移动。
39.具体地,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宽度通常占第一滑动门主体11宽度的二分之一左右,这样可以使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第二滑动门单元20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撑。为了避免第二滑动门单元20滑入第一滑动门单元10内部时,第一支撑座12与第二支撑座22干涉,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座12具有缺口a。这样,所述第二滑动门主体21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主体11内侧时,所述第二支撑板222滑入所述第一支撑座12的缺口a处。一方面可以避免第一支撑座12与第二支撑座22之间的位置干涉,同时使第一支撑座12位于第二支撑座22下侧的宽度较大,使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的滑动支撑结构的延伸宽度较大,满足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滑动支撑要求。另外,通过在第一支撑座12设置使第二支撑座22滑入的缺口a,可以使第一支撑座12与第二支撑座22的第二支撑板222相对所述轨道支撑座331的距离基本一致,使第一动力接收单元42及第二动力接收单元43与动力发送单元41之间的工作间隙保持一致,使驱动单元40作用稳定。
40.为了提高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10移动时的支撑稳定性,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之间在上侧还设置第三滑动支撑结构60c,所述第三滑动支撑结构60c包括分别设置于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上的第三直线导轨65与第三滚轮66。
41.为了实现站台安全门的位置锁定,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置第一锁定结构50a,具体地,所述第一锁定结构50a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上的第一电磁锁51,以及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上的第一磁吸板52;当第一滑动门单元10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控制第一电磁锁51得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引所述第一磁吸板52,使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行走轨道的位置锁定。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电磁锁51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2上,所述第一磁吸板52设置于轨道支撑座31上,两者相对设置。
42.具体地,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之间还设置第二锁定结构50b,所述第二锁定结构50b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上的第二电磁锁53,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上的第二磁吸板54,当第二滑动门单元20相对第一滑动门单元10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控制第二电磁锁53得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引所述第二磁吸板54,使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与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位置锁定。更具体地,所述第二电磁锁5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上,所述第二磁吸板54设置于第一滑动门主体11远离站厅一侧的板面上。
43.具体地,相邻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之间设置第三锁定结构50c,其中,所述第三锁定结构50c包括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上的第三电磁锁55与第三磁吸板56,当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关闭后,控制第三电磁锁55得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引所述第三磁吸板56,使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锁定成一体。
44.具体地,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与所述行走轨道之间设置第四锁定结构50d,具体地,所述第四锁定结构50d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上的第四电磁锁57,以及设置于所述行走轨道上的第四磁吸板58;当第二滑动门单元20移动至设定位置后,控制第四电磁锁57得电产生电磁吸力吸引所述第四磁吸板58,使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与行走轨道的
位置锁定。更具体地,所述第四电磁锁57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2上,所述第四磁吸板58设置于轨道支撑座31上,两者相对设置。
45.上述站台安全门还包括防撞传感器单元70,包括第一防撞传感器71、第二防撞传感器72。第一防撞传感器71固定在第一滑动门单元10的两侧,第二防撞传感器72固定在第二滑动门单元20的一侧,两者采用错位安装的形式而非正对安装的形式。防撞传感器单元70采集碰撞力和夹力的信息,通过控制驱动单元40以及第一电磁锁51、第二电磁锁53、第三电磁锁55及第四电磁锁57产生磁吸力,以增大相邻门单元之间的摩擦力进行刹车,实现防撞和防夹功能。
46.通过上述第一锁定结构50a、第二锁定结构50b、第三锁定结构50c及第四锁定结构50d配合驱动单元40,可以实现站台安全门针对不同车型进行开门位置以及开门宽度的调节。例如,当某车型开门位置与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的所述第二滑动门所在位置对应时,则控制驱动单元40使所述第二滑动门反向移动即可。当某车型开门位置需要使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整体向第一方向移动设定距离时,则控制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与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锁定,相邻所述第二滑动门单元20锁定,再控制驱动单元40驱动第一滑动门单元10朝向第一方向移动设定距离。当某车型开门位置需要使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宽度变小后并向第一方向移动设定距离时,首先控制第二滑动门单元20滑入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内侧设定距离,再控制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向第一方向移动,直至相邻第二滑动门单元20抵接后并锁定。当某车型开门位置需要使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宽度变大后并向第一方向移动设定距离时,则首先控制第二滑动门单元20滑出所述第一滑动门单元10外侧设定距离,再控制相邻最小移动门单元a向第一方向移动,直至相邻第二滑动门单元20抵接后并锁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首先控制相邻第二滑动门抵接锁定后再控制两个最小移动门单元a同步移动。采用上述站台安全门的结构可以使安全门开门位置的调节更为灵活,使该站台安全门适用于多种不同车型。
47.如图8所示,针对某车型a的开门方式,站台安全门的移动门编号及移动方式如表1所示。
48.表1
49.列车门号需要左移的安全门号需要右移的安全门号16,7,8无216,17,18无322,23,24无440,41,42无5无59,60,616无65,66,67782,83,84无88687
50.针对某车型b的开门方式,站台安全门的移动门编号及移动方式参见表2。
51.表2
52.列车门号需要左移的安全门号需要右移的安全门号167
2无13,14,15318,19,20214无27,28,29,30,3153435638,39,40,41,42无74849,50,51854,55,56无96263,64,651068,69,7071117677,78,791282,83,84无
53.针对某车型c的开门方式,站台安全门的移动门编号及移动方式参见表3。
54.表3
[0055][0056]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