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969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测头,适用于铁路机车走行部车轮踏面几何尺寸测量的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
目前,我国铁路系统用于机车车轮踏面几何尺寸测量的工具,至今普遍使用机械游标专用量具“TB1360-80机车车轮检查器”,在此检查器基础上,哈尔滨铁路局计量测试中心设计的专利号为87206379U,名称为“机车和车辆车轮卡尺”,如图5和图6,它由主板(1)、车轮轮缘厚度测尺(2)、踏面磨耗量测尺(3)、轮箍厚度测尺(4)、轮缘靠板(5)、定位角铁(6)等零部件构成。该量具实施测量任务的各种测尺为游标测尺,其刻度精度为0.5mm或1mm。该专利量具存在的问题1、精确度差。因其游标测尺刻度精度为0.5mm或1mm,因此,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值,往往必须由人工估计,精度差,满足不了被测尺寸的误差要求,例如检修机规中规定车轮踏面擦伤深度不得大于0.7mm的技术要求,该专利量具则不符合要求,不能用它来完成测量工作。
2、测量时,由于轮缘靠板(5)与被测车轮的轮缘顶圆形成一点定位,定位不可靠,操作误差大。在进行车轮踏面几何参数测量时,要求测量器具必须通过车轮的中心,而该专利量具由图5和图6可看出,要使量具通过车轮中心,只能靠操作者凭经验确定,因此,测量结果因人而异,进一步降低了检测的精确度,并且重复精度很差。
3、测试工作繁锁、费工、费时,而且对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机车在机务段检修时,用该量具测量车轮踏面几何尺寸的工作需要在地沟里进行,光线很差,检测时,需手电筒照明,又要测量观察读数,又要记录卡片,操作非常麻烦。
4、不适应机务段中的微机管理工作的需要。在我国铁路机务段中执行微机管理,机车维修工作将执行状态修。因此,每天必须把所测得的5-8台机车,72-96个车轮的几何尺寸状况及时由人工向微机输入,非常繁锁切易出错。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TB1360-80机车车轮检查器”所规定的全部测试功能、定位可靠、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能和管理微机联网的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的测头。
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是这样构成的,它是由固定在主板上的轮缘厚度测尺、踏面磨耗量测尺、轮箍厚度测尺、轮缘靠板、定位角铁组成,其轮缘厚度测尺(2)及踏面磨耗量测尺(3)为容栅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轮缘靠板(5)为V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由于采用了高精度的容栅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代替了游标测尺,其精度高一个等级。因此,测量精确度高,完全满足被测尺寸的精度要求;又因电子测头上的定位装置能自动与被测物定位来保证量具有正确位置,从而避免了使用现有量具的人为操作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精度;2、操作方便、快速、工作效率高。在测试过程中可实现,不需照明及抄录报表,对一个车轮的测试仅需2-3秒钟时间。
3、能实现和满足铁路系统机务段微机管理的需要。在测量工作完成后,只需将电子主机与管理微机直接联网,就可把所测得的全部数据,按机务管理菜单的要求输入微机中。避免了人工输入的麻烦及操作错误。


图1电子测头的前视图图2电子测头的后视图图3电子测头的A-A剖面图图4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图5机车和车辆车轮卡尺后视图图6机车和车辆车轮卡尺前视图以附图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的电子测头。它是进行车轮踏面几何尺寸测试时的实施器具。其结构如
图1-3所示。它由主板(1)、车轮轮缘厚度测尺(2)、车轮踏面磨耗量测尺(3)、轮箍厚度测尺(4)、V型轮缘靠板(5)、定位角铁(6)、存入键(7)、输出插头(图4中8)、前盖(9)及后盖(10)等十个主要另部件组成。轮缘厚度测尺和轮缘磨耗量测尺采用分辨率为0.01mm、示值误差为0.03mm、重复精度为0.01mm的容栅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它们检测的数据由串行输出接口通过存入键(7)及同便携式电子主机连网的输出插头(8)存入其电子主机(13)内。
测头主板(1)是电子测头的基础零件。由它联接起测头的全部零部件。轮缘厚度测尺(2)用螺钉固定在主板上;踏面磨耗量测尺(3)利用它背面的矩形滑块,可在主板上的120滑道(11)中做纵向移动,实现踏面擦伤深度的检测,其位置可用压紧弹簧片(12)锁紧于主板(1)上,纵向移动是通过测头前盖(9)上所开的窗口完成;轮箍厚度测尺(4)是直接刻于主板上,分度值为1mm的双面刻度,以便于观察测量同一轮对的左右两个轮轮箍厚度值。V型轮缘靠板(5)用螺钉及定位销与主板(1)固定;定位角铁(6)同主板(1)铆接。正是由于采用了V型轮缘靠板(5),V型轮缘靠板(5)同轮缘外圆以两点紧贴,构成检测工具与被测物自动定心,使检测工具通过车轮中心。V型轮缘靠板(5)和定位角铁铁(6)组成可靠的测量定位系统。
“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是由本实用新型--电子测头和电子主机两个部件组成(图4)。电子测头是对机车车轮轮缘厚度、踏面磨耗及擦伤深度进行测量的执行部件,而电子主机(13)是检查器测量工作进行中的操作部件,由它完成对电子测头测得的有关数据进行贮存、运算、显示、打印及同管理微机联网的功能。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机车车轮进行测量,其工作为首先把电子测头通过输出插头(8)同电子主机连网,如图4所示。测量时,将测头置于车轮踏面上,使测头的定位角铁(6)与被测车轮内侧面紧贴;之后使V型轮缘靠板(5)同车轮轮缘外圆贴紧,至此电子测头与被测车轮由于以上的自动定位而处于正确的测量位置。电子测头上的轮缘厚度测量传感器(2)及踏面磨耗量测量传感器(3)即时自动测得相应尺寸,当按下电子测头上的输入键(7)时,则两个传感器测得之尺寸输入电子主机中,而有关车轮轮箍厚度测量则由测头上的刻度尺(4)量得其原始箍厚值,再由人工输入电子主机(13),由它通过有关数据计算得出现有的实际箍厚,并贮存起来,以便完成打印及同管理微机连网。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它由固定在主板上的轮缘厚度测尺、踏面磨耗量测尺、轮箍厚度测尺、轮缘靠板、定位角铁组成,其特征是轮缘厚度测尺(2)及踏面磨耗量测尺(3)为容栅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轮缘靠板(5)为V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其特征是轮缘厚度测尺(4)为双面刻度。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测头,它由固定在主板上的轮缘厚度测尺、踏面磨耗量测尺、轮箍厚度测尺、轮缘靠板、定位角铁组成。其轮缘厚度测尺及踏面磨耗量测尺采用容栅电子数显位移传感器;轮缘靠板为V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实现“TB1360—80机车车轮检查器”所规定的全部测试功能、定位可靠、测量精度高、使用方便,能和管理微机联网的机车车轮电子检查器的测头。
文档编号B61K9/00GK2157103SQ9320056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其琳, 李建勇, 郑立江 申请人:北方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