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139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适用于国产或进口机车行驶时,对机车轮缘喷脂装置轮缘喷脂周期进行自动控制。
目前用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没有自动换向功能,其换向喷脂是依靠机车控制连锁来完成,控制电路比较复杂,没有弯道喷脂加量功能,机车不论在直道或弯道线路上行驶,都采用同一频率喷脂,达不到机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因机车轮缘与钢轨磨耗加剧而需要加量供脂润滑的要求,且喷脂方式为定时喷脂,机车行驶速度与轮缘润滑供脂频率是非线性关系,不利于提高机车轮缘减磨效果,拾取机车速度信号方法采用分压式,易产生电子控制器与机车信号源的相互干扰,影响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工作的可靠性,其体积大,而机车空间有限,不易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设置接收机车电源信号的第一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第二滤波电路逐级相连,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第一功放电路、第二功放电路相连,接收机车速度信号的整形电路、频率设定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单稳电路、启动延时电路逐级相连,在单稳电路和频率设定电路之间接有锁定电路,接收手动试验的试验电路与功能识别电路相连,距离设定电路与锁定电路、频率设定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分别相连,接收弯道信号的弯道指示电路和弯道喷脂电路,其中弯道喷脂电路与功能识别电路相连,接收机车换向信号的自动选向电路与启动延时电路、第一功放电路、第二功放电路分别相连。电子控制器与机车速度信号、控制电源、弯道传感开关、反向器开关以及喷脂供气电空阀连接的接口电路,根据机车的有限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外廓长230毫米,宽144毫米,固定安装孔距尺寸及公差尺寸为长向210±0.25毫米,宽向110±0.25毫米,体积小,易于安装。
整形电路采用交流耦合方式拾取机车速度信号,由耦合电容C1、电阻R1、R2、耦合电容C2串联,电阻R3的一端与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连接,另一端与并联的电阻R5、二极管D1、D2的一端和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3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耦合电容C2连接,另一端与并联的电阻R5、二极管D1、D2的另一端及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2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1端与反向器IC2A的第1端连接,第4端接+12V,第11端接地组成,机车速度信号经耦合电容C1、C2使本电路在直流状态下与外部机车信号源隔离,同时保证交流信号耦合通过,所以本电路与机车控制电路相互干扰小,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距离设定电路采用三位编码开关的不同排列组合,实现8种喷脂距离设定,由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1、3、5端分别与8通道选择器IC6的11、12、13端连接,排电阻A2/1、A2/2、A2/3的一端并联接地,另一端分别与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5、3、1端连接,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2、4、6端并联接+12V,8通道选择器IC6的第15端接地组成,三位编码开关K1通过8种不同排列组合对8通道选择器IC6的A、B、C三个数据选择端进行控制,选择由频率设定电路送来的2~9倍基础距离信号分别输入到IC6的x0~x7端,由8通道数据选择器IC6的第14端选择输出送至功能识别电路,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机车在运行线路轮缘磨损的实际情况,调整三位编码开关K1的编码顺序,使8通道数据选择器IC6选择2~9倍基础距离信号其中一种信号输出,作为使用设定喷脂距离信号送至功能识别电路,从而满足了不同轮轨磨耗区段减磨要求。
弯道喷脂电路采用光耦隔离方式来实现弯道喷脂自动加量,由串联的二极管D6、电阻R14、R15与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1端连接,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2端与并联的稳压二极管W1、电容C7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W1、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14、R15连接,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4端接地,第5端与排电阻A3/2和反向器IC2E的第11端连接,排电阻A3/2的另一端接+12V,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6端与接地电阻R16一端连接组成,机车弯道传感开关送来的110V或0V信号,经二极管D6、电阻R14、R15输入至光耦隔离器IC10,通过其隔离高压性能将机车的浪涌电压与本电路隔离并控制光耦隔离器IC10第5端“0”态或“1”态输出,从而保证本电路工作的可靠性,第5端输出的信号经反向器IC2E反向送至功能识别电路的与门IC3A的第1端,当机车进入直道行驶,弯道传感开关WDK打开,光耦隔离器IC10输入0V电压信号,IC10第5端“1”态输出,此时与门IC3A的第1端为“0”态,使IC3A第3端输出关闭,弯道喷脂电路关闭,当机车进入弯道后,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接通,光耦隔离器IC10输入110V电压信号,IC10第5端“0”态输出,经反向器IC2E反向后输送至与门IC3A的第1端为“1”态,打开与门将第2端输入频率设定电路送来的基础距离信号(即弯道喷脂距离信号),经IC3A第3端输出,实现了机车进入弯道运行后自动喷脂加量功能。
弯道指示电路是由电阻R10、发光二极管LED4串联组成,当机车进入弯道后,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闭合,送来110V电压信号,经电阻R10限流使发光二极管LED4点燃,指示机车进入弯道。
自动选向电路采用光耦隔离方式实现自动选向,由二极管D5、电阻R10、R11串联与光耦隔离器IC9第1端连接,电容C5、稳压二极管W2并联,一端与电阻R11和R10连接,另一端接地,光耦隔离器IC9第2端和第4端接地,光耦隔离器IC9第5端与排电阻A3/3、反向器IC2C第5端和跳线器JP1的第3端连接,排电阻A3/3另一端接电源+12V,光耦隔离器IC9第6端与接地电阻R12连接,跳线器JP1的第2端与反向器IC2F第13端及与门IC3C的第8端连接,跳线器JP1的第1端与反向器IC2C第6端连接,反向器IC2F第12端和与门IC3D的第13端连接,与门IC3D第12端、与门IC3C第9端、与门IC3B第4端相连,与门IC3C第10端与电阻R9连接,与门IC3D第11端与电阻R8连接组成,机车送来的前进或后退方向0V或110V方向信号,经二极管D5,电阻R10,稳压二极管W2,电容C5,电阻R11降压整形后输入到光耦隔离器IC9的第1、2输入端,通过隔离高压的性能将机车的浪涌电压与本电路隔离并控制第5端“1”态或“0”态输出,从而保证了本电路工作的可靠性,光耦隔离器IC9第5端输出,经跳线器JP1的2-3短接输送到与门IC3C第8端和反向器IC2F的第13端,经反向器IC2F第12端输出至与门IC3D第13端组成一个逻辑“非”开关电路,实现随机车运行方向改变选择前进方向第一轴喷脂,选择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打开工作,或选择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打开工作的自动选向功能,当机车I端向前运行时,机车控制电路输入0V电压,光耦隔离器IC9第5端为“1”态,跳线器JP1第2-3端短接,则与门IC3C打开输出,经电阻R9输出至第一功放电路,使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打开工作,同时与门IC3D关闭,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关闭,当机车II端向前运行时,机车控制电路输入110V电压,光耦隔离器IC9第5端变为“0”态,跳线器JP1第2-3端短接,则与门IC3C关闭,使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关闭,同时与门IC3D打开,经电阻R8输出至第二功放电路,使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打开工作,另外由于部分车型在机车I端向前运行时,控制电路只能提供+110V电压,此时可以通过打开跳线器JP1的第2-3端的短接点,短接跳线器JP1第1-2端,使反向器IC2C串入IC9第5端输出至IC2F输入之间,将IC9输出进行反向,因此同样可以实现机车I端向前运行时,使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打开工作,当机车改为II端方向向前运行,机车控制电路供给电压转变,与门IC3C及IC3D的输出也随之改变,从而实现随机车运行方向变化自动转换喷脂方向。
连接机车电器与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的接口电路,采用YZM-14T型航空插头PC-T,YZM-14Z型航空插座PC-Z特设排序接成,YZM-14T型航空插头PC-T接线特设排序为C1端子接线线号HB1,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和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公共端,C2端子接线线号HB2,接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另一端,C3端子接线线号HB3,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C4端子为空端子,C5端子接线线号HB5,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另一端,C6端子接线线号HB6,接机车控制电源0线,C7端子为空端子,C8端子接线线号HB8,接机车速度信号源一端,C9端子为空端子,C10端子接线线号HB10,接机车信号源的另一端,C11端子接线线号HB11,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一端,C12端子接线线号HB12,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的另一端,C13端子为空端子,C14端子接线线号HB14,接机车反向器开关FXQ,机车反向器开关FXQ另一端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
频率设定电路是根据各种机车轮径的大小及不同类型速度传感器数据信号,通过译码跳线器BMQ1、BMQ2跳线开关的排列组合,将不同频率的速度脉冲信号以二进制形式编译成喷脂基础距离信号,即是弯道喷脂距离信号,同时,该基础距离信号也可以根据不同区段机车所需喷脂间隔时间具体设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安装,设计了随机车运行方向改变而喷脂自动换向功能,实现了8档可调定距离喷脂功能,可以根据机车轮缘磨耗状态调整喷脂距离,机车进入弯道后,可实现喷脂加量功能,满足了弯道磨损严重区段加量喷脂润滑降低有害磨损的要求,在与机车发生信号联系的输入端采用了交流耦合方式,采用了光耦合隔离方式,减少了与机车信号源的相互干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工作可靠性,使机车正常运行,经试用证明,易于安装,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喷脂精度高,经对机车轮缘磨耗检测,减磨效果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框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口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壳主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机壳左侧视图图中一弯道指示电路,二第二功放电路,三第一功放电路,四第一滤波电路,五稳压电路,六第二滤波电路,七自动选向电路,八频率设定电路,九距离设定电路,十单稳电路,十一锁定电路,十二试验电路,十三弯道喷脂电路,十四整形电路,十五功能识别电路,十六启动延时电路,十七接口电路,a机壳外廓长,b机壳外廓宽,c机壳长向固定安装孔距及其公差尺寸,d机壳宽向固定安装孔距及公差尺寸,1熔断器座,2指示灯,3侧盖板,4试验开关,PC-TYZM-14T型航空插头,PC-Z YZM-14Z航空插座,FXQ机车反向器开关,WDK弯道传感开关,F1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2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
第一滤波电路四参见图2,由二极管D100,电容C000串联相接,它使输入的+110V滤波后输入电感L1的1、4输入端,由电感L1、L2、L3以及电容C101、C102、C104~C110电容组成的LC电路滤波后的+110V电压送至压敏电阻YM1的两端,压敏电阻YM1上端为+,下端为0,上述+110V一路经二极管D107输出给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1和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F2的公共端;另一路输送给由电阻R100、R101以及电容C111、C112组成的滤波电路,经再次滤波的+110V电压输出给稳压电路五参见图2,由电容C113~C117,电阻R102、R103,稳压二极管W101、W102、W103,电流调整管G1,发光指示二极管LED1组成,经滤波后+110V电压经稳压限流后成双+6V电压输出,+6V电压由电容C115滤波输出至整形电路十四参见图3,电阻R1和R2连接中点,+12V电压经电容C117滤波输出至第二滤波电路六参见图3,由电感L01,电容C8、C9组成П型滤波电路,输入的+12V电压经再次滤后输出供给各集成电路工作电源,整形电路十四参见图3,由机车输入的速度信号经串联的耦合电容C1,电阻R1、R2,耦合电容C2,交流信号经电阻R3、R4降压并在电阻R5两端分压后,经二极管D1、D2组成的限幅器送至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2、3输入端,由IC1A的第1端输出,放大后的方波经反向器IC2A反向输送至频率设定电路八参见图3,输入整形后的方波速度信号送至二进制计数器IC4第10端,由IC4输出并经译码跳线器BMQ1和BMQ2以及二极管D7-D18组成的译码器编码,输出一个基准喷脂距离设定信号至十进制计数器IC5的第13端,由IC5第2端输出1倍基础距离信号(即弯道喷脂信号)至功能识别电路十五参见图3,十进制计数器IC5的第4、7、10、1、5、6、9、11端分别输出2~9倍基础距离信号送至距离设定电路九参见图3,由频率设定电路八输出的2~9倍基础距离信号送至8通道数据选择器IC6的第1~7端和第9端,由三位编码开关K1和排电阻A2/1、A2/2、A2/3组成的编码电路,提供的8种不同排列组合,分别输入的IC6的第11、12、13端,对A、B、C三个数据选择端进行控制,选择X0~X7输入的2~9倍基准距离数据信号中的一种输出,上述输出信号即是使用设定喷脂距离信号,由IC6第14端输出至功能识别电路十五参见图3,当机车进入弯道行驶时,弯道传感开关WDK送来的+110V-电压信号经二极管D6,电阻R14,稳压二极管W1,电容C7,电阻R15组成的降压整形电路后,输入至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1、2端,控制IC10第5端接0,经反向器IC2E反向后,由反向器IC2E第12端正输出,打开与门IC3A使弯道喷脂信号输出送至功能识别电路十五参见图3,试验电路十二参见图3,由电阻R13、电容C6、反向器IC2D组成振荡器,经运算放大器IC1B整形反向后,输出一个固定振荡周期的方波,送至由排电阻A4/3、二极管D3、D4组成的与门电路,电子控制器正常工况下,试验开关4打开,反向器IC2B第3端为+12V,IC2B第4端0输出,一路至二极管D3关闭与门电路,固定振荡周期的方波不能输出,另一路输出至IC6第10端,使IC6第10端为“0”,打开IC6选择功能,使用设定距离输出,因此试验电路十二参见图3不起作用,当手动试验时,试验开关4闭合,反向器IC2B第3端接0,第4端正输出一路至二极管D3,打开与门电路,将固定振荡周期的方波输出至功能识别电路十五参见图3的或门电路IC8A的第4端,另一路输出至IC6第10端,关闭IC6选择功能,使用设定距离停止输出,由弯道喷脂电路十三参见图3输出的信号送至与门IC3A的第1端,由频率设定电路八输出的信号送至与门IC3A的第2端,其输出弯道喷脂信号由第3端送至或门IC8A第3端,由距离设定电路IC6第14端输出的使用设定喷脂距离信号,送至或门IC8A第2端,试验电路十二输出的手动试验固定周期方波信号送至或门IC8A第4端,上述三路输入信号经与门IC3A,或门IC8A组成的功能识别电路选择输出,由或门IC8A第1端输送至单稳电路十,经过单稳多谐振荡器IC7B、电阻R6、电容C3、电位器RW1以及电容C12排电阻A1/1组成单稳可调电路,将功能识别电路十五送来的信号,延时为2秒正方波信号分别输出至自动选向电路七和锁定电路十一参见图3,锁定电路也叫作清“0”电路,利用单稳电路十参见图3输出的2秒正方波信号,一路送给十进计数器IC5第15端(即RST端),对IC5计数进行清“0”,另一路经或门电路IC8B输送给二进制计数器IC4的第11端(即RST端),对IC4计数清“0”,另外该2秒正方波信号同时反馈至或门IC8A第5端,从而确保2秒周期的准确,该方波信号还有一路送至启动延时电路十六参见图3,启动延时电路是确保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次开机时需要延时一段时间后打开IC3B,从而避免产生开机误动作,由电阻R7、电容C7组成RC延时电路完成上述功能,由IC3B第4端输出的2秒正方波信号送至自动选向电路七参见图3,启动延时电路送来的2秒正方波(即喷脂信号)送至与门IC3C第9端和IC3D的第12端,当机车向I端前进方向运行时,机车反向器开关FXQ打开,机车方向控制电压信号应为0V(个别车型为110V),经二极管D5,电阻R10,稳压二极管W2,电容C5,电阻R11降压整形后输入至光耦隔离器IC9第1、2端,控制IC9第5端为“1”态输出,经过JP1跳线器的2、3短接点送至反向器IC2F的第13端输入和IC3C第8端输入,打开与门IC3C使2秒喷脂信号经电阻R9输出送至第一功放电路三参见图2,由于反向器IC2F此时输入为“1”态,输出为“0”态,因此与门IC3D关闭,给第二功放电路二参见图2的输出为0,当机车向II端前进方向运行时,机车运行方向控制电压信号变为110V(个别车型为0V)经二极管D5、电阻R10、稳压二极管W2、电容C5、电阻R11降压整形后输入至IC9的第1、2端,该信号控制IC9第5端为“0”态,经JP1跳线器2、3短接点送至IC2F第13输入端和IC3C第8输入端,关闭与门IC3C给第一功放电路的输出为0,反向器IC2F此时为“0”态输入,“1”态输出,因此与门IC3D打开,2秒喷脂信号经电阻R8输出送至第二功放电路,另外个别机车由于电路结构所限,在机车向I端前进方向运行时,机车只能提供110V运行方向控制电压信号,为适应此类机车控制,可以将JP1跳线器2、3短接点打开,并将JP1跳线器1、2端短接,此时IC9第5输出端与IC2F输入端13之间串联反向器IC2C,将IC9第5端输出进行反向,同样可以实现自动选向功能,当机车向I端前进方向运行时,与门IC3C导通,信号经电阻R9输出至第一功放电路三参见图2,第一功放电路由电阻R105、R109、电容C119、C121、稳压二极管W105、二极管D101、发光二极管LED3、功放三极管G3组成,由自动选向电路七参见图3输出的2秒喷脂信号送至功放三极管G3栅极,三极管G3导通,使串联在三极管G3源极的机车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1开通工作,同时110V通过电阻R109、发光二极管LED3、功放三极管G3导通,点燃发光二极管LED3,指示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1工作,当机车向II端前进方向运行时,与门IC3D导通,信号经电阻R8输出至第二功放电路二参见图2,第二功放电路由电阻R104、R108、电容C118、C120、稳压二极管W104、二极管D102、发光二极管LED2、功放三极管G2组成,由自动选向电路七参见图3输出的喷脂信号送至功放三极管G2栅极,三极管G2导通,使串联在三极管G2源极的机车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F2开通工作,同时110V通过电阻R108、发光二极管LED2、功放三极管G2导通,点燃发光二极管LED2,指示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F2工作。弯道指示电路一参见图2,由电阻R110、弯道指示灯LED4组成,当机车进入弯道后,通过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送来的110V电压经R110、LED4后回机车控制0线,点燃弯道指示灯LED4,指示机车进入弯道。接口电路十七参见图4,YZM-14T型航空插头PC-T,YZM-14Z型航空插座PC-Z特设排序接线,YZM-14T型航空插头PC-T接线特设排序为C1端子接线线号HB1,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1和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F2公共端,C2端子接线线号HB2,接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F2另一端,C3端子接线线号HB3,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C4端子为空端子,C5端子接线线号HB5,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F1另一端,C6端子接线线号HB6,接机车控制电源0线,C7端子为空端子,C8端子接线线号HB8,接机车速度信号源一端,C9端子为空端子,C10端子接线线号HB10,接机车信号源的另一端,C11端子接线线号HB11,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一端,C12端子接线线号HB12,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的另一端,C13端子为空端子,C14端子接线线号HB14,接机车反向器开关FXQ,机车反向器开关FXQ另一端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YZM-14Z型航空插座PC-Z与本实用新型电控器内部电路相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参见图2、3、4)机车直流110V输入至第一滤滤电路滤波后,一路供给稳压电路,另一路供给两个对称的第一功放电路和第二功放电路,第一功放电路控制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的打开和关闭,第二功放电路控制机车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的打开和关闭,稳压电路将经过第一滤波电路滤波后的机车直流电源,限流稳压成双+6V电压输出,其中12V中点+6V送至整形电路中点,+12V输出至第二滤波电路经再次滤波后供给各电路使用,机车速度信号输入至整形电路,整形成标准方波信号输出至频率设定电路,频率设定电路是根据不同机车轮径以及不同频率的速度传感器信号,通过译码跳线器BMQ1、BMQ2跳线开关的排列组合,将不同频率的速度脉冲信号,以二进制计数编译成喷脂基础距离信号,其中一路输出1倍基础距离信号(即弯道喷脂距离信号)输送至功能识别电路,另外输出2~9倍基础距离信号送至距离设定电路,距离设定电路是根据机车轮缘磨损实际情况,通过三位编码开关的8种排列组合,选择2~9倍基础距离信号中的一种作为使用设定喷脂距离脉冲信号输出至功能识别电路,当人为按下试验开关时打开试验电路信号,将手动试验脉冲信号送至功能识别电路,当机车进入弯道行驶时,弯道传感开关闭合,弯道信号一路送至弯道指示电路,点燃弯道指示灯,另一路信号打开弯道喷脂电路,其输出弯道喷脂信号送至功能识别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对由距离设定电路、弯道喷脂电路、试验电路送来的信号进行识别,选择三路信号中一种信号输出至单稳电路,当机车在直道上行驶时,由于弯道喷脂电路关闭,试验电路关闭,因此功能识别电路选择距离设定电路送来的使用距离设定信号进行输出,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按使用设定距离进行喷脂工作,当机车在弯道上行驶时,由于弯道喷脂电路打开,试验电路关闭,因此功能识别电路选择1倍基础距离信号(即弯道喷脂距离信号)输出,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按弯道喷脂距离进行喷脂工作,单稳电路功能是将输入的脉冲信号整形延时为2秒的喷脂正方波,其中一路送至启动延时电路,另一路送至锁定电路,锁定电路功能是,在2秒喷脂过程中输出两路清“0”信号,一路对频率设定电路计数清“0”,另一路对距离设定电路计数清“0”,当2秒喷脂结束后停止清“0”,频率设定电路和距离设定电路重新开始计数,启动延时电路的功能在于,电子控制器第一次开机时需要延时一段时间后方能工作,从而避免产生开机误动作,由启动延时电路输出的2秒喷脂信号输送至自动选向电路,自动选向电路根据机车运行方向信号的改变,自动选择打开第一功放电路或第二功放电路,使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系统随机车运行方向的改变,控制机车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或机车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随机车运行方向的改变,确保机车前进方向第一轴喷脂。
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设置接收机车电源信号的第一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第二滤波电路逐级相连,第一滤波电路分别与第一功放电路,第二功放电路相连,接收机车速度信号的整形电路,频率设定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单稳电路,启动延时电路逐级相连,在单稳电路与频率设定电路之间接有锁定电路,试验电路与功能识别电路相连,电子控制器与机车速度信号、控制电源、弯道传感开关、反向器开关以及喷脂供气电空阀连接的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距离设定电路与锁定电路,频率设定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分别相连,接收弯道信号的弯道指示电路和弯道喷脂电路,弯道喷脂电路与功能识别电路相连,接收机车换向信号的自动选向电路与启动延时电路及第一功放电路、第二功放电路分别相连机壳外廓长230毫米,宽144毫米,固定安装孔距尺寸及公差尺寸长向210±0.25毫米,宽向100±0.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整形电路采用交流耦合电路拾取机车速度信号,由耦合电容C1,电阻R1、R2,耦合电容C2串联,电阻R3的一端与耦合电容C1和电阻R1连接,另一端与并联的电阻R5,二极管D1、D2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3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2和耦合电容C2连接,另一端与并联的电阻R5、二极管D1、D2的另一端及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2端连接,运算放大器IC1A的第1端与反向器IC2A的第1端连接,第4端接+12V,第11端接地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距离设定电路采用三位编码开关不同排列组合,实现8种喷脂距离设定,由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1、3、5、端分别与8通道选择器IC6的第11、12、13端连接,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5、3、1、端同时分别连接排电阻A2/1、A2/2、A2/3,排电阻A2/1、A2/2、A2/3,的另一端并联接地,三位编码开关K1的第2、4、6、端并联接+12V,8通道选择器IC6的第15端接地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弯道喷脂电路采用光耦隔离方式来实现弯道喷脂自动加量,由二极管D6、电阻R14、R15串联与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1端连接,光耦隔离器IC10的第2端与并联的稳压二极管W1,电容C7的一端连接,并联的稳压二极管W1、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阻R14、R15连接,IC10的第4端接地,第5端与排电阻A3/2和反向器IC2E的第11端连接,排电阻A3/2另一端接+12V,第6端与接地电阻R16一端连接组成;弯道指示电路由电阻R110,发光二极管LED4串联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自动选向电路采用光耦隔离方式来实现自动选向,由二极管D5、电阻R10、R11串联与光耦隔离器IC9的第1端连接,并联的稳压二极管W2、电容C5的一端与电阻R11和R10连接,另一端接地,光耦隔离器IC9的第2端和第4端接地,第5端与排电阻A3/3的一端,排电阻A3/3另一端接+12V,光耦隔离器IC9第6端与接地电阻R12连接,跳线器JP1的第1端与反向器IC2C的第6端连接,第2端与反向器IC2F第13端及与门IC3C的第8端连接,跳线器JP1第3端与反向器IC2C第5端连接,与门IC3D第12端、与门IC3C第9端以及IC3B第4端连接,IC3D的第13端与反向器IC2F的12端连接,与门IC3C第10端与电阻R9连接,与门IC3D第11端与电阻R8连接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接口电路采用了YZM-14T型航空插头PC-T,YZM-14Z型航空插座PC-Z特设排序接线组成,YZM-14T型航空插头PC-T接线特设排序为C1端子接线线号HB1,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和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公共端,C2端子接线线号HB2,接第二喷脂供气电空阀另一端,C3端子接线线号HB3,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C4端子为空端子,C5端子接线线号HB5,接第一喷脂供气电空阀另一端,C6端子接线线号HB6,接机车控制电源0线,C7端子为空端子,C8端子接线线号HB8,接机车速度信号源一端,C9端子为空端子,C10端子接线线号HB10,接机车信号源的另一端,C11端子接线线号HB11,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一端,C12端子接线线号HB12,接机车弯道传感开关WDK的另一端,C13端子为空端子,C14端子接线线号HB14,接机车反向器开关FXQ,机车反向器开关FXQ另一端接机车控制电源+110V。
专利摘要一种机车轮缘喷脂装置电子控制器,用于对机车轮缘喷脂装置轮缘喷脂周期进行自动控制。由第一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整形电路、频率设定电路、距离设定电路、功能识别电路、启动延时电路、单稳电路、自动选向电路、第一功放电路、第二功放电路、弯道指示电路、弯道喷脂电路、试验电路、锁定电路、接口电路组成,体积小,易安装,有随机车行驶方向改变自动换向、弯道喷脂加量功能,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减磨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B61K3/02GK2338224SQ9820777
公开日1999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1日
发明者陆征 申请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