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风架空乘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5621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四个,且夹角互成90°。承重轴63中部设有环形凹槽,还包括与螺孔61相适配的螺钉62,螺钉62通过螺孔61夹持承重轴63的环形凹槽处,并将承重轴63活动固定在连接管60中,且使得承重轴63能够在外力驱使下在连接管60中以任意方向任意角度旋转。活动固定即可旋转活动式的固定,不是固定后就不可以转动的结构。基于成本及实现效果考虑,所述螺钉62与螺孔61的数目都为4个,即通过4个螺钉62夹持承重轴63的环形凹槽处,使得承重轴63固定在连接管60中,若用力旋转承重轴63,其能够在连接管60中旋转。
[0027]下旋转节点6底部连接有脚蹬7,具体而言是,承重轴63底部连接有脚蹬7。还包括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顶端与上旋转节点3相连,挡风板4底端与脚蹬前端相连。具体而言,挡风板4顶端卡接在弹性卡条32所处的空心圆柱中,而在脚蹬前端可以设置有挡风板固定柱71,即挡风板固定柱71 —端与脚踏前端相连,挡风板4底端与挡风板固定柱71的另一端相连。通过在架空乘人装置上加入挡风板4以及上、下旋转节点,使得挡风板4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可通过上旋转节点3与下旋转节点6实现第一固定卡槽311和第二固定卡槽312两个位置的相互旋转,进而实现在不同前行方向时的挡风避风作用,保证矿工健康。
[0028]所述挡风板4用于阻挡巷道送风,挡风板4为弧形结构的透明板,使得矿工能够及时观察巷道情况。
[0029]所述脚蹬7为两个,且两个脚蹬7位于承重轴的两侧且对向设置。其中一个脚蹬7前端设有挡风板固定柱72,挡风板固定柱72与挡风板4底端连接。在实际操作中,矿工直接握住吊杆上端,就可以顺势坐上运行着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为了保证与吊杆及承重轴进行良好的衔接,所述连接管的上部为中空圆台,其下部为中空圆柱结构,相应的,承重轴63为圆柱结构,通过螺钉及螺孔将承重轴63的环形凹槽处活动固定在连接管60的下部,以使得承重轴63固定在连接管60中,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旋转。
[0030]还包括弧形连接杆72,所述脚蹬通过弧形连接杆72与承重轴63底部相连。弧形连接杆72的弧形结构相较于直线型或L型连接杆能够有效减少风阻,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O
[003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作为乘坐者的矿工乘坐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升井时的形态以及风向,矿工乘坐安装有本发明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时,面前的挡风板可有效阻隔巷道送风,实现升井时避风的效果。当架空乘人装置反向下井时,本发明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换向后的形态如图6所示。倘若有矿工乘坐该避风架空乘人装置时,按照图6的形态顺利坐上架空乘人装置后,由于巷道送风从背部吹来,矿工可通过向左旋转挡风板,使上旋转节点3从第一固定卡槽311逆时针(俯视)旋转到第二固定卡槽312处,下旋转节点6以及脚蹬7也顺带旋转后,本发明如图7所示,可见挡风板顺利的旋转到了乘坐者的后方,此时,可实现下井时避风的效果。下井时当乘坐者需要从本发明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上下来时,需将挡风板旋转为图6的形态,即向反向旋转挡风板,使上旋转节点3从第二固定卡槽312的位置顺时针(俯视)旋转到第一固定卡槽311的位置,下旋转节点6以及脚蹬7也顺带旋转,从而恢复到图6的形态,然后从避风架空乘人装置上下来,方便其他人下次乘坐。
【主权项】
1.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抱索器(2)和设置在抱索器(2)下方的吊杆(8),所述抱索器(2)与吊杆(8)中部相连接,吊杆顶部设有上旋转节点(3),吊杆下部设有座椅(5),吊杆底部设有下旋转节点¢);所述上旋转节点(3)包括节点本体(33)以及位于节点本体(33)上方的盖帽(30),所述节点本体(33)底部与吊杆(8)顶部相连,节点本体(33)顶部设有凸柱(34),盖帽(30)中心设有圆柱空腔,所述凸柱(34)与圆柱空腔相匹配,圆柱空腔内沿其径向设有弹性卡条(32),凸柱(34)上相对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固定卡槽(31),所述弹性卡条(32)与固定卡槽(31)相适配,盖帽(30)能够在外力驱使下围绕凸柱(34)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弹性卡条(32)与固定卡槽(31)卡合;所述下旋转节点(6)包括中空结构的连接管¢0)及连接管(60)内部的承重轴(63),连接管¢0)的上端与吊杆底端相连,连接管¢0)下部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个螺孔(61),承重轴¢3)中部设有环形凹槽,还包括与螺孔¢1)相适配的螺钉(62),螺钉¢2)通过螺孔¢1)夹持承重轴¢3)的环形凹槽处,并将承重轴¢3)活动固定在连接管¢0)中,且使得承重轴¢3)能够在外力驱使下在连接管¢0)中旋转;承重轴¢3)底部连接有脚蹬(7),还包括挡风板(4),所述挡风板(4)顶端与上旋转节点(3)相连,挡风板(4)底端与脚蹬前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槽(31)包括第一固定卡槽(311)和第二固定卡槽(312),第一固定卡槽(311)左侧与第二固定卡槽(312)右侧之间的弧线为第一弧线,第一固定卡槽(311)右侧与第二固定卡槽(312)左侧之间的弧线为第二弧线,所述第一弧线的半径小于第二弧线的半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为弧形结构的透明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蹬(7)为两个,两个脚蹬(7)位于承重轴的两侧且对向设置,其中一个脚蹬(7)前端设有挡风板固定柱(71),挡风板固定柱(71)与挡风板(4)底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连接杆(72),所述脚蹬通过弧形连接杆(72)与承重轴¢3)底部相连。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0)的上部为中空圆台,其下部为中空圆柱结构,相应的,承重轴¢3)为圆柱结构,通过螺钉及螺孔将承重轴(63)的环形凹槽处活动固定在连接管的下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2)的数目为四个,相应的,所述螺孔的数目也为四个。
【专利摘要】避风架空乘人装置,属于煤矿井下运输设备领域,以克服现有架空乘人装置无法防风的缺点。包括抱索器和其下方的吊杆,吊杆顶、下和底部分别设有上旋转节点、座椅及下旋转节点,上旋转节点包括顶设有凸柱的节点本体及盖帽,盖帽中心设有与凸柱匹配的圆柱空腔,该空腔内设有弹性卡条,凸柱上对侧设有固定卡槽,盖帽在外力驱使下围绕凸柱旋转使得弹性卡条与固定卡槽卡合;下旋转节点包括螺钉、中空的连接管及承重轴,连接管下部侧壁设有螺孔,承重轴中部设环形凹槽,螺钉通过螺孔夹持环形凹槽处,将承重轴活动固定在连接管中且使得承重轴在外力驱使下在其中旋转;承重轴底连有脚蹬,还包括与上旋转节点和脚蹬前端相连的挡风板;本发明适用于矿井。
【IPC分类】B61B12/02, B61B12/06
【公开号】CN104973073
【申请号】CN201510456144
【发明人】高明忠, 张茹, 谭强, 徐晓炼, 邱治强, 谢晶, 李圣伟, 汪文勇, 李安强
【申请人】四川大学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