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7156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运输装置,特别是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轨道交通在我国的发展是飞速猛进的,大到时速300KM/H的高速铁路,小到一个矿用平板车,这些都是轨道承载的,通常轨道是有一定距离的,但有些区域,例如煤矿的巷道,在通过平板车的同时,必须提高巷道的利用率,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轨距、和对车身宽度的要求。通过变化轨距,可降低对轨道是单一直线的要求,从而提到巷道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各个国家的铁路有着不同的轨距,这种变轨距的装置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通关,保障货物的连续运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为矿用不同轨距的提升运输设备,解决巷道空间有限、轨距变化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由常用轮折叠装置连接销、车身、常用轮、变轨距轮、可折叠常用轮组成,一端的常用轮通过轴与可折叠常用轮连接,另一端常用轮通过轴与车身连接,变轨距轮通过固定轴与车身连接;当变化轨距时,一端用变轨距轮,另一端用常用轮行走;可折叠常用轮通过可折叠装置折叠,减少车身的宽度,保证平板车能顺利通过不同轨距宽度有限的区域。
[0005]所述的可折叠装置由销轴、常用车轮连接轴、铰链组成,当需要变距车轮工作时,可折叠装置通过铰链向上折叠,避免可折叠装置对正常行走的干涉,减小车身的宽度,降低对通过区域的要求。
[0006]所述的变轨距轮是根据轨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轨距。
[0007]所述的车身为工字刚与角钢焊接结构,上表面为铁板。
[0008]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多规矩的车轮和可折叠的结构模式,使平板车在不同轨距的轨道之间,实现连续运输,快速通过不同轨距的区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0009]与常用的平板车不同,由于本发明一端常用轮具有可折叠功能,可以减小车身宽度,提高巷道利用率。
[0010]通过将加装变轨距轮,利用铰链的折叠特点,采用可折叠结构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多轨距运输,也可以提高巷道利用率,实现了可以用通用机械结构获得快速运输的途径,为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0011]优点:
[0012]1、能适应不同轨距的轨道,实现连续运输,解决不同轨距换车的困扰;
[0013]2、能减小车身宽度,通过对车身宽度有要求的区域;
[0014]3、可实现在平板车上的二次开发;
[0015]4、方便实用,克服了现有平板车的缺点,节约了能源和资源;
[0016]5、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8]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图
[0019]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图
[0020]图中,1、常用轮折叠装置连接销;2、车身;3常用轮;4、变轨距轮;5、可折叠常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装置在常用的轨道上行走。
[0022]工作原理:装置由矿用绞车提供牵引力。
[0023]实施例2:装置在变轨距轮上行走。
[0024]工作原理:通过改用变轨距轮,将常用轮可折叠装置通过铰链向上折叠。
【主权项】
1.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常用轮折叠装置连接销、车身、常用轮、变轨距轮、可折叠常用轮组成,一端的常用轮通过轴与可折叠常用轮连接,另一端常用轮通过轴与车身连接,变轨距轮通过固定轴与车身连接;当变化轨距时,一端用变轨距轮,另一端用常用轮行走;可折叠常用轮通过可折叠装置折叠,减少车身的宽度,保证平板车能顺利通过不同轨距宽度有限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折叠装置由销轴、常用车轮连接轴、铰链组成,当需要变距车轮工作时,可折叠装置通过铰链向上折叠,避免可折叠装置对正常行走的干涉,减小车身的宽度,降低对通过区域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变轨距轮是根据轨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轨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身为工字刚与角钢焊接结构,上表面为铁板。
【专利摘要】一种煤矿用多轨距平板运输装置,属于矿用绞车带动的运输装置。所述的装置由常用轮折叠装置连接销、车身、常用轮、变轨距轮、可折叠常用轮组成,一端常用轮通过固定轴与车身连接、另一端常用轮通过轴与常用轮可折叠装置连接、常用轮可折叠装置通过销与车身连接、并能实现旋转,通过旋转,可以缩减整个装置的宽度。变轨距轮通过固定轴与车身连接。当变化轨距时,一端用变轨距轮,另一端用常用轮行走。优点:通过将常用可轮折叠装置带动一端常用轮折叠,减小整个车身宽度,利用销连接的特点,采用可以变形的结构形式,同时根据需要变化的轨距,确定变轨距车轮的位置。实现不同轨距运输连续的目的,为轨道运输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IPC分类】B61F7-00, B61D11-00
【公开号】CN204279435
【申请号】CN201420802933
【发明人】乔淑云, 李德臣, 武龙, 韩成春
【申请人】徐州工程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