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车厢自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2542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车厢自翻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车厢自翻车。
【背景技术】
[0002]铁路自翻车是把卸车设备和车辆结构结合在一起的专用车辆,适用于运输矿石、砂砾、煤块、建筑材料等散粒货物。双车厢自翻车具有可倾翻卸货的车厢。在卸货作业过程中,车辆自带的倾翻设备推动车厢向任一侧倾翻,随着车厢逐渐倾翻,在侧门开闭装置控制下,侧门逐渐开启,当车厢向一侧翻转达到一定角度时,侧门将全部打开,侧门板与车厢底部平行,成为地板的延伸面,引导车厢内的货物流出。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翻车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0004]1、现有的自翻车侧门开闭装置位于自翻车的车厢下部,采用下部控制车厢的侧门控制方式,这样使得侧门控制装置在位于车厢下部时需要占用车厢空间,导致车厢必须抬高,此时车厢的重心也随之相应提高了,降低了车辆行驶平稳性;
[0005]2、现有的双车厢自翻车采用一个车厢,使得倾翻卸货时车厢内的货物均向卸货侧滑移,重心偏移量大,极易导致车辆倾覆。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车厢自翻车,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翻车行驶平稳性不高,倾翻卸货时车辆倾覆,以及倾翻卸货过程中,机车必须始终连挂自翻车,造成机车无法做其他作业,浪费工作时间,或者自翻车只能在固定地点倾翻卸货而造成的提供动力及不方便的技术缺陷。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车厢自翻车,所述双车厢自翻车包括侧门控制装置及底架,所述双车厢自翻车还包括:至少两个车厢,所述至少两个车厢位于所述底架的上方,且所述至少两个车厢以所述底架为中心轴并列分布;所述车厢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相邻分布;端墙,所述端墙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端墙上固定有所述侧门控制装置;侧门,所述侧门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上,且所述侧门控制装置与所述侧门活动连接,使得通过所述侧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侧门相对于所述底板进行翻转;其中,所述底板、所述端墙和所述侧门合围形成一个所述车厢,且所述底板位于所述车厢的底部,所述端墙位于所述车厢的端部,所述侧门位于所述车厢的侧面;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车厢相邻分布在所述双车厢自翻车上,以形成所述双车厢自翻车的载货区域,且一个动力源驱动所述液压缸或所述气缸独立的控制一个所述车厢翻转作业。
[0008]可选的,所述侧门包括:第一侧部,所述第一侧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轴;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连接槽,所述侧门控制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侧门相铰接,且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垂直;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轴数量相适配的第二连接槽,使得通过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槽,将所述底板和所述侧门相铰接。
[0009]可选的,所述侧门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部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槽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一个固定面上,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槽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固定;若干个折页,所述折页固定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个固定面上,且若干个所述折页在所述连接板的另一固定面上等间距相邻分布;其中,所述连接板的两个固定面为所述连接板的两个正反对立面。
[0010]可选的,所述端墙包括:上端梁;外墙板,所述外墙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端梁上,所述外墙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内墙板,所述内墙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端梁上,所述内墙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且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外墙板平行分布,使得所述内墙板与所述外墙板之间预留有一容置缝隙;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容置缝隙内,且位于所述上端梁的下方,以安装所述侧门控制装置;立柱,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上端梁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使得所述侧门控制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铰接。
[0011]可选的,所述立柱的中下部位设置有一导向槽,使得所述侧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侧门相对于所述底板进行翻转时,所述侧门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连接槽铰接的一端可以在所述导向槽内上下移动。
[0012]可选的,还包括: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动力源固定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车厢自翻车,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4]—方面,通过将侧门控制装置安装在自翻车的端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自翻车侧门开闭装置位于自翻车的车厢下部,使得侧门控制装置在位于车厢下部时需要占用车厢空间,导致车厢必须抬高,此时车厢的重心也随之相应提高了,降低了车辆行驶平稳性的技术缺陷。又一方面,通过将自翻车车厢改为至少两段(至少两个车厢),使得每次倾翻卸货时只倾翻一个车厢,另外一个车厢保持非倾翻状态,这样可以在倾翻卸货过程中减少车厢内的货物向卸货侧滑移带来的重心偏移而对整车的影响,降低了引起车辆倾覆的概率,提高自翻车的倾卸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未倾翻时双车厢自翻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倾翻时双车厢自翻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车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车厢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中侧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中端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图1中底架与动力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车厢自翻车,
[0026]—方面,通过将侧门控制装置安装在自翻车的端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自翻车侧门开闭装置位于自翻车的车厢下部,使得侧门控制装置在位于车厢下部时需要占用车厢空间,导致车厢必须抬高,此时车厢的重心也随之相应提高了,降低了车辆行驶平稳性的技术缺陷。又一方面,通过将自翻车车厢改为至少两段(至少两个车厢),使得每次倾翻卸货时只倾翻一个车厢,另外一个车厢保持非倾翻状态,这样可以在倾翻卸货过程中减少车厢内的货物向卸货侧滑移带来的重心偏移而对整车的影响,降低了引起车辆倾覆的概率,提高自翻车的倾卸稳定性。再一方面,通过在车厢的底部安装动力源,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在依靠外部动力源,能够在无外部动力源的条件下独立进行倾翻卸货作业。
[0027]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车厢自翻车至少包括侧门控制装置、底架4、至少两个车厢I及动力源2。
[0028]其中,对于至少两个车厢I而言,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择两个车厢1,两个车厢I均位于底架4的上方,且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