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82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特别是一种简洁、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可使车架或立管主管展开与收折动作的实施更形方便、快速且确实、简易,而极符实际适用性、理想性与进步性的自行车扣合装置。
自行车乃是集环保、休闲、运动及短程交通等於一体,而几乎为每一家庭不可缺少的轻便型交通工具。而为使都市中大楼林立的公寓式住家均可方便的使用自行车。及致自行车可充分的与其他大型交通工具(如汽车)配合,而方便的被运输到较远程的场所使用。近年来便有各种具减少体积及便于携带的拆叠式自行车,不断的被业者推出,可实施收折与展开的动作。而确实提供出便於搬运、收藏及适时、适所使用自行车。折叠式自行车实施收折与展开的动作中,其中,以起固定作用的扣合装置,最为影响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与便携性。而为业者与使用者最感重视。而按目前折叠式自行车使用最为普遍且较为采用的扣合装置20如第1、图2所示,该主要将车架或立管主管10区分为前、後二段101钝102,并在该二段101、102的端处分别设有一以转轴103枢联的接头201、202;又在表其中一接头202(或201)的外侧乃设置有定位耳2021,并在该定位耳2021处设置有一具偏心轴2001的快折把手200,及在该偏心轴的2001位置且系穿设着一可行水平摆动的定位螺丝208的一端;另在该对应於定位螺丝208的二接头201、202位置,乃分别预置有一缺口朝外的导槽2012与2022;如折叠式自行车欲展开使用时;而将车架或立管主管10展开,并将设於二段101、102的扣合装置20的接头201、202相互衔接时,操作者只要将该定位螺丝200予行摆动,使位设在二接头201、202的导槽2012、2022之间;及再将一螺帽209以手旋动使靠持到接头201(或202)之间,再将该快折把手200予行摆动,偏心轴2001在转动中可怡将定位螺丝208的一端往外撑,则该螺帽209便可连带作动并施力压迫於接头201(或202),而达到二接头201、202行牢固性结合的目的,及致车架或立管主管10的展开具确实性。又,欲将自行车行收折动作时。操作者乃先将快折把手200予行搬动复归,其偏心轴2001往内作动并致定位螺丝208呈松弛状;随后,再将螺帽209旋松,则该定位螺丝208可往外搬移使脱离二接头201、202的导槽2012、2022,进而达到车架或立管主管10的二段101、102行相互收折的目的。不可否认,上述扣合装置确实可发挥应时使用的价值与效果。但在经历长时间的使用後。使用者却发觉该在实际的实施上仍有些许不便的缺点,而需要改善。即由於折叠式自行车原本就必需不断的实施展开与收折动作,而每实施一次展开或收折动作,即必需对螺帽209快折把手200分别实行松、紧转动与搬动的情形下,显然就实际的实施性而言,便明显有了麻烦、不便的缺点产生。另,该快折把手200无论在设制或组装运作上,亦有较为繁琐与成本较为高昂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简洁、安装、使用极为简易、方便,可使车架或立管主管展开与收折动作的实施更形方便、快速且确实、简易,而极符实际适用性、理想性与进步性的自行车扣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设于车架或立管的主管前、后二段并以转轴枢接用于折叠,其特征在于转轴枢接的二接头以公、母配合,及在公接头处设有一卡掣杆,一弹性元件的首端抵卡掣杆,末端抵公接头,母接头上有与卡掣杆对应的有阶状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于其中该公接头的环体对应端于朝车架或立管主管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挡耳,及在挡耳处于呈上、下对应方向设有一槽体,以及在中心位置预置有一定位螺孔;该母接头的定位耳对应端于朝车架或立管主管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扣耳,及在扣耳处预置有一由上往下呈渐深布列的阶状卡槽;该卡掣杆将内端由公接头的挡耳外侧往槽体穿设,并使另一端位设在挡耳外侧,而内端设有一导孔,可为一衬套穿设并供一螺丝呈活动状定位在公接头的中心螺孔位置,而呈可上、下自由搬动。所述的母接头套设于公接头时其卡槽的最内阶且恰与公接头挡耳的槽体相对应。所述的卡掣杆且受一按置在公接头处的弹簧体往下作动,而随时保持弹性下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易、方便及快速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
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的折叠式自行车用扣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管主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或立管主管呈收折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或立管主管呈展开状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3、4、5、6所示,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的改良装置,是将设于架主管10的扣合装置20做一简洁式改良。该主要将分设於车架或立管主管10前、後二段102、101的扣合装置接头201、202,直接改以公、母配合的方式。及在公接头201处乃设有一卡掣杆203所构成。即;该公接头201除一端设有一环体2015,供转轴103枢联母接头202的定位耳2025,另一端乃朝车架管体10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挡2016,及在挡耳2016处呈上、下对应方向预置有一槽体20161,而在中心位置则系预设有一定位螺孔2017。另,该母接头202除一端被转轴103枢联于公接头201,另一端乃朝车架或立管主管10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扣耳2026,及在扣耳2026处且预置有一由上往下呈渐深布列的阶状卡槽20261,而该卡槽20261的最内阶202613在母接202套设於公接头201时。并恰与公接头201的档耳2016的槽体20161相对应。又,该卡掣杆203系将内端由公接头201的挡耳2016外侧往槽体20161穿设。俾另一端低位设在挡耳2016外侧。及该内端且预置有一导孔2031,恰供一衬套204穿设,并被一螺丝205配合一塾片206呈活动状定位在公接头201的中心螺孔2017位置,以及另被一安置在公接头201的弹簧体207往下作动,而随时保持往下强压状。如图7、8所示,由於该设在公接头201的卡掣捍203。乃受弹簧体207的作动而在槽体20161内随时保持弹性下压状,故欲将自行车实施展开使用时,只要将车架或立管主管10的前段102实施搬动运作。并直接将卡掣杆203轻轻的往上搬,而待该让於车架或立管主管10前段的母接头202套设於车架或立管主管10後段101的公接头201时,又随即将卡掣杆203逐一释放使复归下压,并恰依循母接头102的阶状卡槽202611各阶,而由上往下及由外往内的自第一阶202611、第二阶202612逐一位移、卡掣到最内阶20613处,则该公、母接头201、202便可以达到确实相扣合。尤其,透过该卡掣杆203是受强簧体207作动而随时具有弹性下压力,则该卡掣杆203扣设於阶状卡槽20261时,将更可随时保持理性卡掣的迫压力,母接头202可更牢固且无松动之虞的结合於公接头201,进而致车架主营10前後二段102、101的展开结合运作,确实达到简易、方便、高效率完成。当然,上述当欲将自行车实施收折动作时。只要直接且简易的将卡掣杆203往上搬,并依循着母接头202的阶状卡槽20261的各阶,而行相反於前述卡入动作的方向逐一往外位移,自然的,该母接头202便可直接脱离卡掣,使车架或立管主管10的前端102可快速收折。如前所述,由从该母接头202的卡槽20261以阶状设成,且卡掣杆203的进出於内又必需依循着各阶逐步为之方可,故当扣设於卡槽20261最内阶202613的卡掣杆203受不当外力影响,而不慎做往上位移动作时,必依着卡槽各阶设成的方向,而逐步做横向、竖向位移方可完全脱离卡掣,则就实际的实施性而言,其欲随意脱离卡掣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特别在弹簧体207又可随时对其施行弹性下压配合下,自然的,其卡掣的实施,将更可达安定性、牢固性与确实性,而丝毫没有公、母接头201、202任意忪脱分离的顾虑。另外,本实用新型扣合装置20的实施于折叠式自行车,除了在操作上具有上述现有技术更形简捷、方便的效果外,事实上,本实用新型在制作及组装的实施上。亦是具有更为简洁与经济。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主要是将设于车架或立管的主管前、后二段并以转轴枢接用于折叠,其特征在于转轴枢接的二接头以公、母配合,及在公接头处设有一卡掣杆,一弹性元件的首端抵卡掣杆,末端抵公接头,母接头上有与卡掣杆对应的有阶状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公接头的环体对应端于朝车架或立管主管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挡耳,及在挡耳处于呈上、下对应方向设有一槽体,以及在中心位置预置有一定位螺孔;该母接头的定位耳对应端于朝车架或立管主管的轴线方向往外凸设有一扣耳,及在扣耳处预置有一由上往下呈渐深布列的阶状卡槽;该卡掣杆将内端由公接头的挡耳外侧往槽体穿设,并使另一端位设在挡耳外侧,而内端设有一导孔,可为一衬套穿设并供一螺丝呈活动状定位在公接头的中心螺孔位置,而呈可上、下自由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母接头套设于公接头时其卡槽的最内阶且恰与公接头挡耳的槽体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掣杆且受一按置在公接头处的弹簧体往下作动,而随时保持弹性下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扣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设于车架或立管的主管前、后二段并以转轴枢接用于折叠,其特征在于转轴枢接的二接头以公、母配合,及在公接头处设有一卡掣杆,一弹性元件的首端抵卡掣杆,末端抵公接头,母接头上有与卡掣杆对应的有阶状卡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简易、方便及快速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K15/00GK2429425SQ0024182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1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