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齿传动飞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439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齿传动飞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装置,即一种可用做自行车传动部件的内齿传动飞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的传动机构,多由中轴上的主动链轮、后轮轴上的被动链轮,亦称飞轮以及传动链条构成,其中主动链轮的直径较大,而飞轮的直径则比较小。由机械原理可知,飞轮的直径大一些就会省力,可是加大飞轮的直径,就会降低与主动链轮的传动比,从而降低骑行的速度。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飞轮直径比较大,而传动比又不降低,即省力,又能保证速度的传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飞轮直径较大,且传动比又不降低,快速而又省力的自行车传动机构。上述目的是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内齿传动飞轮,这种飞轮也是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相传动的链轮,其特点是这种飞轮是由外轮和内轮构成,外轮是一个圆环,圆环的外边是与主动链轮进行链传动的外齿,圆环的内侧,设有内齿,内轮置于外轮的圆环内,其外周设有与外轮内齿相啮合的轮齿,内轮中设有与自行车后轮轴相配合的内轮孔,在飞轮侧面设有与自行车的挂接装置。
所说的飞轮侧面的挂接装置,是在飞轮两侧各有一块侧板,侧板的外缘与外轮内环通过轴承滑动连接,侧板上还开有与内轮通过轴承滑动连接的孔,在内侧的侧板上连接有与自行车后轴轴端固定连接的挂板。
所说的飞轮侧面的挂接装置,是在飞轮一侧设有可与自行车架通过转轴连接的支撑架。
所说的外轮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的直径相同。
采用上述方案制成的内齿传动飞轮,比现有飞轮的直径大了许多,而传动比又没有降低,甚至还能提高,从而达到了快速省力的目的。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轮图,图2是其左视图。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其左视图。图5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图7第一种实施例的受力分析图。图8、图9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受力分析图。
图中可见外轮1、外齿2、内齿3、内轮4、内轮孔5、侧板6、挂板7、支撑架8、转轴9。
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这种飞轮有一个呈环状的外轮1、外轮1圆环外围有链轮齿,称外齿2,环内外缘上有内齿3。在外轮环内设有内轮4,内轮4外周有与内齿3相啮合的轮齿。内轮的中问与现有自行车飞轮的结构相同,也设有带有单向齿的孔,孔内装有可与单向齿单向啮合的内套。内套中间有内轮孔5。内轮孔5与现有自行车的后轴相接合。在飞轮两侧各设有一片侧板6,侧板6的外缘与外轮1通过周边的轴承相接合,侧板6上还开有与内轮4通过轴承而接合的孔。整个飞轮通过内轮孔5挂在后轴上,并通过挂板7,使飞轮外轮定位。工作时,链条带动外轮转动,外轮内齿带动内轮及自行车后轴转动。
市场上常见的自行车的主动链轮直为660mm,48个齿,而后轴上的飞轮为20个齿,其传动比为2.4。而这种飞轮,其外轮直径和外齿数与主动链轮相同,而内齿数为170个,内轮齿数为62个,其传动比为2.74。传动比提高了0.34。
由图6可知,这种飞轮对后轴心的距离增加了d,设链条紧边对外轮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有效拉力F=F1-F1。则可算得增大的扭矩为Fd,见图7。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这种飞轮的外轮上去掉了两侧的侧板和轴承,而改用支撑架8支撑,支撑架中间设有转轴9,这种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加工要求也比较低。只要改变自行车后支撑架的安装方式即可。
由图7和图8可见链拉力F=F1-F2,外轮齿端至转轴9中心的距离a,内轮与外轮内齿啮合点至转轴9中心距离为b,a>b,由杠杆原理可知,这种结构也是省力的,其增大的力矩为F(a-b)=Fd。
权利要求1.一种内齿传动飞轮,这种飞轮也是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相传动的链轮,其特征在于这种飞轮是由外轮(1)和内轮(4)构成,外轮(1)是一个圆环,圆环的外边是与主动链轮进行链传动的外齿(2),圆环的内侧,设有内齿(3),内轮(4)置于外轮(1)的圆环内,其外周设有与外轮(1)内齿(3)相啮合的轮齿,内轮(4)中设有与自行车后轮轴相配合的内轮孔(5),在飞轮侧面设有与自行车的挂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传动飞轮,其特征于所说的飞轮侧面的挂接装置,是在飞轮两侧各有一块侧板(6),侧板(6)的外缘与外轮内环通过轴承滑动连接,侧板(6)上还开有与内轮通过轴承滑动连接的孔,在内侧的侧板上连接有与自行车后轴轴端固定连接的挂板(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传动飞轮,其特征于所说的飞轮侧面的挂接装置,是在飞轮一侧设有可与自行车架通过转轴(9)连接的支撑架(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齿传动飞轮,其特征于所说的飞轮的外轮(1)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的直径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传动部件内齿传动飞轮,由外轮1和内轮4组成,外轮1为环形,周边为链轮,环内为内齿轮。内轮为外齿轮,置于环内,与外轮内齿相啮合。外轮与自行车主动链轮由链条传动。其优点是既加大了被动链轮的直径,又提高了传动比,从而达到了省力高速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M11/00GK2545083SQ0221156
公开日2003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5日
发明者胡晓东 申请人:胡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