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90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特别是将行驶系统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98227408.4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由车架、车轮组成,其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车轴间分别装有重力驱动器,重力驱动器的形状是长形驱动板,其前部设有带叉口的圆槽,后部设螺孔,车架的重力支撑杆与重动驱动器的结合件是装有弓弹簧的圆柄叉头,开口圆槽外侧装有盖板,车轴的外端分别固定在重力驱动器后部的螺孔中。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重力驱动器内部功耗大,重力转化为动力的效果不明显。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重力转化效果明显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车轮、重力驱动器,其特点是,所述重力驱动器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头分别与斜梁、立管活动连接,重力驱动器包括大套管、小套管和弹簧,小套管的一部分套接在大套管内,弹簧设在大小套管中,被套接部分的小套管上设有螺钉槽孔,与螺钉槽孔上部对应处的大套管上设有螺孔,螺孔中设有螺钉,在斜梁与立管之间还设有L形连接件,其上部与斜梁活动连接,下部固定在立管上或分别固定在立管与中接头上。这样,当行驶系统行驶与载重时,重力使大套管压动弹簧,使车的斜梁下移,L形连接件由于受力,可使整个行驶系统的重心前倾,重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减少车子的行驶阻力,使车子能轻快前进,重力驱动器则可通过弹性重位,并开始新的重力转化动力循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助力车和摩托车。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重力驱动器的小套管上所设螺钉槽孔的长度为10-50毫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重力驱动器的弹力,使行驶过程中更轻快、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所述重力驱动器的大套管的内径比小套管的外径大1-2毫米。这样,可以减少功耗,有利于重力驱动器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车的前叉翘度增加10-15°。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势能,使车子行驶时更省力。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点是,后车架与平叉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后车架与平叉上的斜管,斜管的斜度为40-50°。这样,可使车的后半部分重力前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结构更为合理的重力驱动器,可有效增加行驶系统的前倾力,减少了系统行驶阻力,并且使系统重力能到充分转化为动力,比普通车省力、增速效果达30-50%左右。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重力驱动器的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重力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重力驱动器的三轮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自行车,包括车架5、车轮1、重力驱动器3,本实施例的自行车设有上下斜梁(2、12),所述重力驱动器3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4,18)分别与上斜梁2、立管4活动连接,重力驱动器3包括大套管17、小套管15和弹簧16,小套管15的一部分套接在大套管17内,弹簧16设在大小套管(15、17)中,被套接部分的小套管15上设有螺钉槽孔21,与螺钉槽孔21上部对应处的大套管17上设有螺孔20,螺孔20中设有螺钉19,螺钉19固定在大套管17上并能在小套管15上所设的螺钉槽孔21中上下活动,在下斜梁12与立管4之间还设有L形连接件11,其上部与下斜梁12活动连接,下部固定在立管4上,当行驶系统行驶与载重时,重力使大套管压动弹簧,使车的斜梁下移,L形连接件由于受力,可使整个行驶系统的重心前倾,重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减少车子的行驶阻力,使车子能轻快前进,重力驱动器则可通过弹性重位,并开始新的重力转化动力循环。
实施例2。实施例1中,重力驱动器3的小套管15上所设螺钉槽孔21的长度为50毫米,大套管17的内径比小套管15的外径大2毫米,车前叉13的翘度增加15°,后车架7与平叉9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后车架7与平叉9上的斜管8,斜管8的倾斜度为45°。
实施例3。实施例1中,重力驱动器3的小套管15上所设螺钉槽孔21的长度为10毫米,大套管17的内径比小套管15的外径大1毫米,车前叉13的翘度增加10°,后车架7与平叉9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后车架7与平叉9上的斜管8,斜管8的倾斜度为50°。
实施例4。参照图2、图3、图4,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三轮车,包括车架35、车轮31、重力驱动器33,本实施例的三轮车设有上下斜梁(32,38),所述重力驱动器33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4,18)分别与上斜梁32、立管34活动连接,重力驱动器33包括大套管17、小套管15和弹簧16,小套管15的一部分套接在大套管17内,弹簧16设在大小套管(15,17)中,被套接部分的小套管15上设有螺钉槽孔21,与螺钉槽孔21上部对应处的大套管17上设有螺孔20,螺孔20中设有螺钉19,螺钉19固定在大套管17上并能在小套管15所设的螺钉槽孔21中上下活动,在下斜梁38与立管34之间还设有L形连接件37,其上部与下斜梁38活动连接,下部分别固定在立管34与中接头36上,重力驱动器33的小套管15上所设螺钉槽孔21的长度为30毫米,大套管17的内径比小套管15的外径大1.5毫米,车前叉39的翘度增加12°。
权利要求1.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5)、车轮(1)、重力驱动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驱动器(3)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头(14,18)分别与斜梁(2)、立管(4)活动连接,重力驱动器(3)包括大套管(17)、小套管(15)和弹簧(16),小套管(15)的一部分套接在大套管(17)内,弹簧(16)设在大小套管(17,15)中,被套接部分的小套管(15)上设有螺钉槽孔(21),与螺钉槽孔(21)上部对应处的大套管(17)上设有螺孔(20),螺孔(20)中设有螺钉(19),在斜梁(2)与立管(4)之间还设有L形连接件(11),其上部与斜梁(2)活动连接,下部固定在立管(4)上或分别固定在立管(4)与中接头(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征在于,重力驱动器的小套管(15)上所设螺钉槽孔(21)的长度为10-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驱动器(3)的大套管(17)的内径比小套管(15)的外径大1-2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征在于,车前叉(13)的翘度增加10-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其特征在于,后车架(7)与平叉(9)之间设有固定连接在后车架(7)与平叉(9)上的斜管(8),斜管(8)的倾斜度为40-50°。
专利摘要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包括车架、车轮、重力驱动器,其特点是,所述重力驱动器的两端通过活动连接头分别与斜梁、立管活动连接,重力驱动器包括大套管、小套管和弹簧,小套管的一部分套接在大套管内,弹簧设在大小套管中,被套接部分的小套管上设有螺钉槽孔,与螺钉槽孔上部对应处的大套管上设有螺孔,螺孔中设有螺钉,在斜梁与立管之间还设有L形连接件,其上部与斜梁活动连接,下部固定在立管上或分别固定在立管与中接头上。使用时,重力使大套管压动弹簧,可使整个行驶系统的重心前倾,重力转化为动力,从而减少车子的行驶阻力,重力驱动器则可通过弹性重位,并开始新的重力转化动力循环。可用于自行车、三轮车、助力车和摩托车。
文档编号B62K19/00GK2555223SQ02219390
公开日2003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洪铮 申请人:张洪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