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904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传统的自行车往往由于体积较大,存放和搬运很不方便,针对这一现状,也有人设计了形式各异的折叠自行车,这些折叠自行车,虽然也解决了自行车在搬运和存放中存在的问题,但却不能适应在外旅游人群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自行车,尤其是折叠自行车存在的不能适应旅游人群实际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由折叠自行车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1)由隔板(2)一分为二,其中前部为存车区(3),后部为贮物区(4),存车区(3)坚固箱体壁上设有前叉支撑杆(6),贮物区(4)的两底角可以并列设置两个方向轮(7)。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不仅乘骑舒适,在旅游途中,也便于保管和携带,方便乘座车船,同时,与便携式折叠自行车配套的贮物区,可以方便携带更多的旅游物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a或b折叠点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a或b折叠点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前叉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隔板,3、存车区,4、贮物区,5、折叠自行车,6、前叉支撑杆,7、方向轮,8、前叉,9、花盘,10、脚拐,11、座垫,12、转轴,13、支撑杆,14、方向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由箱体1组成,箱体1由隔板2一分为二,其中前部为存车区3,后部为贮物区4,前叉支撑杆6与箱体1的存车区3坚固的箱体壁连接,贮物区4的两个底角可以并列设置两个方向轮7,花盘9设在前叉8的未端,折叠自行车5的折叠点可以设在前叉8与大梁的交接处折叠点a、大梁中部折叠点b,以及座椅11靠背折叠点c。行走时,方向轮7可以由方向拉绳14调整方向。
由图3图4可见,折叠时,折叠靠背,翻动座椅(11)使其沿c点向后转动180°,向前推大梁沿b旋转,收回脚拐10把前轮向后推到位,带动前叉8和大梁结合处a点向前上方位移。
图5图6公开了一种折叠方式,由图可见,在a、b两个折叠点均可设置一个转轴结构,折叠时,可以沿转轴12旋转,在转轴12一侧设有支撑定位杆13,支撑时,可以实现定位。
图7可见,前叉支撑杆6可以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存车区3的箱体上,展开时,前叉8可由前叉支撑杆6作为一个支点限位。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由折叠自行车(5)组成,其特征在于箱体(1)由隔板(2)分割成存车区(3)和贮物区(4),存车区(3)置于箱体(1)的前半部分,存车区(3)坚固箱体壁上设有前叉支撑杆(6),箱体贮物区(4)的两底角可以并列设置两个方向轮(7),座椅(11)设在大梁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折叠自行车的前叉(8)未端设有花盘(9),前叉(8)与大梁活动连接,形成折叠点a,大梁上部设有折叠点b,座椅上部设有折叠点c,箱体(1)与折叠自行车固定连接点设在折叠点b与箱体(1)的结合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带动花盘(9)的脚拐(10)可以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轮(7)可以通过方向拉绳调整行走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主要由箱体和折叠自行车组成,其中,所述的箱体由隔板分割成贮物区和存车区,贮物区两个底角设有方向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紧凑,将折叠的自行车置于箱体中,便于保管和携带,方便乘坐车船。同时,贮物区可以使旅游者携带更多的旅游物品。
文档编号B62K15/00GK2551561SQ0221927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3日
发明者刘贵东 申请人:刘贵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