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碟煞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265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碟煞本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煞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碟煞本体。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碟煞本体是以铝合金材质且利用压铸方式制成,在初胚成型后,再依序进行热处理、研磨、初振、剖沟、钻孔、攻牙、精密加工、细振、烤漆...等制造过程,最后再与其他构件(如煞车来令片、驱动轴、扭转弹簧...等)进行组装。但是,这种碟煞本体具有以下缺失一、加工程序繁琐,造成制造工时冗长、产量低、成本高。
二、重量重,安装在自行车上时会增加骑乘者的负担。
三、应用铝合金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塑胶材质制成的自行车碟煞本体。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煞本体,是以塑胶材质制成,其包括一第一座体、一与第一座体对应设置的第二座体,二者相配合界定出一嵌槽,第一座体有一轴线、一围绕轴线所产生的第一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一定位部贯穿的第一内侧面,第二座体有一围绕轴线且与第一定位部呈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二定位部贯穿且与第一内侧面呈平行相对的第二内侧面。借此,碟煞本体可减少工时、减轻重量,而达到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碟煞本体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煞本体的第一实施例,是以塑胶材质制成且以射出方式一体成型,且以一中线L1为分界而包含设于中线L1一侧的第一座体10、及设于中线L1另一侧且与第一座体10互相连接的第二座体20,二者相配合界定出一嵌槽30,嵌槽30可跨设在中线L1两侧。
第一座体10有一与中线L1互相垂直相交的轴线L2、一围绕轴线L2所产生的第一定位部11及一可供第一定位部11贯穿的第一内侧面12,第一定位部11制成螺孔状,且内侧面12大约与中线L1平行。
第二座体20有一围绕轴线L2且与第一定位部11呈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定位部21及一可供第二定位部21贯穿且与第一内侧面12呈平行相对的第二内侧面22。
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塑胶材质且以一体成型方式制成的碟煞本体,在制成时就已具备第一定位部11、第二定位部21、嵌槽30等部位,且可直接供煞车来令片、驱动轴、扭转弹簧...等零件安装定位。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一、加工过程简单、可缩短制造工时,所以可提高产量及降低成本。
二、以塑胶材质制成的产品重量轻,安装在自行车上时不会增加骑乘者的负担,且可达到轻量化的要求。
三、应用塑胶材质及射出设备的成本较低、产量也较高。
再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是将第一座体10′与第二座体20′以独立方式分别制作,且制作完成后再利用二螺丝锁固成一体。则也可达到与上实施例相同的目的及功效。
又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是适用于油压式的碟煞本体,第一、二座体10″、20″也是以独立方式分别制作,且第一、二定位部11″、21″均制呈单向开放状且作为油室使用,在第一、二座体10″、20″内部还设有一可与第一、二定位部11″、21″相通的管路13″、23″。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碟煞本体具有制作简单、制造组配容易、轻量化、成本低的功效,确实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碟煞本体,其特征在于碟煞本体是以塑胶材质制成,其包括一第一座体、一与第一座体对应设置的第二座体,二者相配合界定出一嵌槽,第一座体至少有一轴线、一围绕轴线所产生的第一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一定位部一端部贯穿的第一内侧面,第二座体至少有一围绕轴线且与第一定位部呈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二定位部一端部贯穿且与第一内侧面呈平行相对的第二内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煞本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是以一体成型方式连接成一体,且第一、二定位部相反的二端部呈贯通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煞本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座体与第二座体可独立制作,且通过若干螺丝锁固成一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碟煞本体,其特征在于第一、二座体的第一、二定位部呈单向开放状,且在第一、二座体内部还设有一可与第一、二定位部相通的管路。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碟煞本体,以塑胶材质制成,其包括第一座体及与第一座体对应设置的第二座体,二者相配合界定出一嵌槽,第一座体有一轴线、一围绕轴线所产生的第一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一定位部贯穿的第一内侧面,第二座体有一围绕轴线且与第一定位部呈同轴线设置的第二定位部及一可供第二定位部贯穿且与第一内侧面呈平行相对的第二内侧面。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成本低和重量轻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L1/00GK2578220SQ0228492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飞雅 申请人: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