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92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特别涉及便于对脚制动式后制动踏板进行操作的、设置在底板上的脚踏板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使脚制动式后制动踏板向小型摩托车的底板上方突出,在其附近的底板上设置脚踏板的结构已被公知(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实开昭59-110789号公报可是,上述脚踏板通过使底板的一部分隆起而形成,是与底板成为一体的固定物。但是,如果设置这种固定的脚踏板,当需要向底板上放置物品时,脚踏板妨碍物品摆放其上,降低了物品收容性。因此,需要寻求使用脚踏板时的舒适性和在未使用脚踏板的状态下能够向脚踏板上放置大件物品的物品收容性的并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这种要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之一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具有低底盘式底板;向该底板上方突出的后制动踏板;和设在底板上的、脚踩于其上以操作该后制动踏板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示脚踏板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可以自由进行变换,使用状态时在底板上占有大面积,非使用状态时在底板上占有很小的面积。
本发明之二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一中,将所述脚踏板设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后制动踏板的内侧的大致中央部位。
本发明之三的特征在于,在本发明之一中,所述脚踏板具有弹性单元,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可以自由转动,同时可以使脚踏板转动到使用状态或非使用状态;和遮盖使用状态时的下面侧的脚踏板罩。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之一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由于脚踏板可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自由转换,所以在脚踏板的使用状态下,可以实现踏板操作的舒适性,在变为非使用状态时,缩小在底板上的占有面积,从此能够扩大底板部分面积,确保大件物品的支撑空间,实现良好的物品收容性。所以,能够同时实现使用脚踏板时踏板操作的舒适性和良好的物品收容性这两个矛盾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之二,将所述脚踏板设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后制动踏板的内侧的大致中央部位,所以在平常行驶时,脚踏板不妨碍摆放物品。
根据本发明之三,脚踏板具有用来使脚踏板转动的弹性单元,因脚踏板罩遮住使用状态时的下面侧,所以当通过铰链使脚踏板回转到于非使用状态时,由于原本露在外面的下面侧通过脚踏板罩遮盖了内侧的弹性单元等,从而提高外观性。


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的侧面图。
图2是底板部的平面图。
图3是底板部的放大侧剖面图。
图4是脚踏板的侧面图。
图5是脚踏板的平面图。
图6是脚踏板垫的展开平面图。
图7是脚踏板垫的展开侧面图。
图8是脚踏板框架的平面图。
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剖面图。
图10是脚踏板罩的侧面图。
图11是脚踏板罩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实施方式涉及的小型摩托车的侧面图;图2是底板部的平面图;图3是底板部的放大侧剖面图;图4是脚踏板的侧面图;图5是脚踏板的平面图;图6是脚踏板垫的展开平面图;图7是脚踏板垫的展开侧面图;图8是脚踏板框架的平面图;图9是沿图8的9-9线的剖面图;图10是脚踏板罩的侧面图;图11是脚踏板罩的平面图。
首先,在图1中,该小型摩托车具有车体车架,该车体车架具有主车架1,斜向下地向后方延伸,然后大致水平地弯曲,再向后方延伸;和后车架2,从主车架后端部形成左右一对,斜向上地向后方延伸,然后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
在主车架1的前端设有头管3,在此处支承着自由转动的车把轴4。车把轴4的下部连接前轮叉5,其下端支承着前轮6。车把轴4的上端设有车把7,可以自由操纵掌握方向。符号8表示前护罩,9表示前挡泥板,10表示腿部防护板(leg shield)。
主车架1的底部从上面由底板面板(floor panel)11覆盖,从下面由下底板护罩(under floor cover)12遮盖,该部分构成小型摩托车的低底盘式底板13。在底板面板(floor panel)11上向上方突出设置后制动踏板14,在其附近设置脚踏板(foot rest)15。另外,在成为低底盘式底板13的前后方向中间部的主车架1的下面支承着可以自由转动的主支架16。
在主车架1的后端部通过联杆17支承着可以自由摇动的动力单元18,在动力单元18的旁边支承着与之一体化的后轮19。动力单元18是发动机和变速箱成一体的单元结构,发动机中的气缸部和曲轴部在图示的侧视状态下和变速箱一起成为与后轮19重叠的车轮侧发动机。在动力单元18和后车架2的各后端部之间架设着后缓冲器20。
在动力单元18上配置空气滤清器21,其前后由动力单元18固定并支承着。在空气滤清器21的上方配置在图示侧视状态下重叠的化油器22,化油器22与空气滤清器21和动力单元18的吸气口。
包括这些动力单元18的上部和空气滤清器21、化油器22等在内,后车架2的周围被后护罩23覆盖,在其内侧前部设有物品箱24。在物品箱24的后方配置燃料箱25,并由后车架2的后端部支承着。后护罩23的上部由座席26覆盖着。
座席26和后护罩23是一体的,后护罩23在后车架2的后端通过铰链27支承着自由转动,以该铰链27为中心向后打开转动,可以打开物品箱24,并且可以给燃料箱25加油。符号28表示后压板,通过铰链27连接到后车架2上。
如图2所示,底板面板11由沿着车体中心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主车架1和配置在其左右的一对侧车架30、30,以及连接这些侧车架之间的前后车架横梁31、32支承着。底板面板11由树脂等合适的材料构成,在其前部右侧设有踏板孔33,后制动踏板14从此处向上方突出。
通过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踏板臂34,后制动踏板14由作为其后端部的后制动踏板侧轴承部件的轴毂35支承着并向主车架1侧自由转动。与轴毂35成一体的挂钩板(hook plate)36向侧方突出设置,在此处复位弹簧37被架设在与主车架1侧之间。
轴毂35与作为车体侧轴承部件的轴毂38被同轴支承。轴毂38向焊接在主车架1上的轴托架39的左右两侧突出,并通过支架轴40与轴毂35连接。在轴托架39的车体左侧部分设有向侧方突出的挂钩(hook)部件41,在其和主支架16的下部之间架设复位弹簧。
在底板面板11的中央部,在图示的俯视状态下重叠在主车架1上的位置配置脚踏板15。图示状态是脚踏板15的使用状态,使前端部枢轴接合在铰链42上可以自由立起倒下。铰链42被一体地设置在连接左右侧车架30的前端之间的铰链板43的中央。铰链板43的两端通过螺栓44固定在侧车架30上。
脚踏板15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位置,被配置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后制动踏板的内侧的大致中央部位。并且,前部中的车体右侧变狭窄,与后制动踏板14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
如图3所示,脚踏板15如果以铰链轴45为中心向前后转动,并向后方倾倒时,形成图示中实线所示的使用状态,在底板面板11的中央具有较大的占有面积。此时,脚踏板15接近后制动踏板14,脚踏板15的上面与后制动踏板14大致在相同的高度。
在踏板臂34的后端部,虽然在图中看不到,但设有从轴毂35(参照图2)向上方突出的板46,制动拉索47的一端连接在此处。踏板臂34如果以支架轴40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将牵拉一起摇动的制动拉索47,从而施加后制动。
符号48表示设在侧车架30侧面的托架,在此处固定下底板护罩12的上端部。
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脚踏板15。如图4所示,脚踏板15具有脚踏板面板(foot rest plate)50;如图示的使用状态下覆盖在其上的脚踏板垫51;和如图示的使用状态下遮盖其下方的脚踏板罩52。
脚踏板面板50具有形成金属等制的管状框架53和安装于其上的板54,在框架53的前端左右设置扁平的安装部55,在此处通过铰链轴45可以自由转动地枢轴固定在铰链折叶42上。
脚踏板垫51由橡胶等软质材料构成,覆盖脚踏板面板50的上部和后部,通过突起56固定在板54上。脚踏板垫51的前端部缠绕固定在板54的前端部上,后端部57缠绕脚踏板垫51的后端,在后端部57的前端形成的T字形固定部件58被固定在脚踏板罩52的配合斜面59上,被安装在脚踏板罩52的后端下部。
脚踏板罩52从脚踏板面板50的下方进行遮盖,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通过螺栓60,与脚踏板面板50成为一体。
在板54的后部设有后挂钩板61,复位弹簧63被架设在后挂钩板与设于铰链42侧的前挂钩板62之间。复位弹簧63是使脚踏板15向使用状态或非使用状态的任一位置转动的反转弹簧,可以由卷簧或其他各种弹性装置构成。
前挂钩板62在图示的侧视状态下弯曲为大致“ヘ”状,在后端部连接着复位弹簧63的前端,同时前端被安装在由铰链折叶42支承的轴64上,以该轴64为中心自由转动。前挂钩板62的中间部向上方弯曲,以避开铰链轴45。
由于前挂钩板62、复位弹簧63、后挂钩板61、T字形固定部件58等被收容在脚踏板罩52内,所以在外观上看不到。即,利用脚踏板罩52遮蔽脚踏板15的使用状态时的下面侧的结构部件。
如图5所示,脚踏板垫51进入被框架53包围的内侧,覆盖脚踏板面板的表面。另外,表面具有沟状凹凸,形成防滑结构。
前挂钩板62以左右方向中间部位为基准向前后方向设置,其前端所配合的轴64被铰链42的前壁65支承着。铰链42如图示的俯视状态下形成大致矩形框架。
图6表示将脚踏板垫51展开后的俯视形状,安装时成为表面侧的中间部66上,形成适当数目的与其为一体的内侧大致为箭头形状的突起56。
在中间部66的前端部设置前侧延伸部67,在此处形成孔68。在中间部66的后端部形成向后方延伸的后端部57,该后端部形成T字形固定部件58。这些前侧延伸部67和后端部57是向中间部66的内侧折返的部分。
如图7所示,脚踏板垫51形成为平板状,如果把前侧延伸部67向中间部66侧折返,则成为最接近的突起56配合到孔68中的位置关系。后端部57的一部分形成厚壁部69,成为与框架53的后端下部和底板面板11都接触的部分。
如图8所示,脚踏板面板50是在俯视时大致形成“コ”状的框架53内侧配置板54,将其周围与框架53焊接成一体而形成的。在板54上设置与突起56对应的长孔70。在板54的里面设置托架71和后挂钩板61。符号72是减轻重量孔。框架53的后部向下方弯曲,与其对应,板54的后部形成斜面部73,在此处也设有长孔70。
如图9所示,托架71形成向下方凸起的大致呈“コ”状部分,并被焊接在板54的里面,在其底部焊接螺母74。在螺母74处紧固有螺栓60(图4)。后挂钩板61也被焊接在配合斜面59附近的后端部底面上。符号75是复位弹簧63的固定孔。
如图10所示,脚踏板罩52由金属或树脂等合适的材料构成,在图示状态为向上方敞开的容器状。在前端部设置突出部76,使其接触铰链轴45的下面(参照图4)。
在侧面的前后方向中间部位形成向宽度方向内侧及上端侧凹陷的凹部77,在其底部78设有通孔79。该通孔79处于与螺母74对应的位置,螺栓60从其中通过(参照图4)。
底部80的后部形成后方侧上倾的配合斜面59。突出部81、82上下大致平行地向后方一起突出于后端部,侧视时形成为叉状,在它们之间夹持着在框架53的后端下部向车宽方向延伸的部分。
如图11所示,脚踏板罩52的俯视形状和板54大致相同,在对应凹部77的车宽方向上的相反侧部分也一体地形成从底部80向上方突出的圆柱状轴毂83,在其底部84设有通孔85,并且与凹部77同样,螺栓安装在对应的托架71上。
在配合斜面59形成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很长的切槽86,在此处固定T字形固定部件58(参照图9)。
下面,说明脚踏板15的装配方法。预先用铰链轴45把脚踏板面板50的安装部55安装到铰链42上,在前挂钩部件62和后挂钩部件61之间架设复位弹簧63。
在该状态下,将图7所示的平板状脚踏板垫51叠放在图9所示的脚踏板面板50上,使前侧延伸部67缠绕板54的前端并折返,使突起56从上方通过长孔70,使前侧延伸部67的孔68配合在该突出部上,则脚踏板垫51的前端部即被安装在板54上。脚踏板垫51的后部沿着斜面部73,使突起56固定到形成于此处的长孔70中。
然后,从脚踏板面板50的下方覆盖脚踏板罩52,在上下突出部81和82之间夹着框架53的后端下部,并且在使突出部76接触铰链轴45的状态下,使通孔79和85与分别对应的螺母74对齐,并用螺栓60进行固定,由此脚踏板面板50和脚踏板罩52成为一体。
然后,把后端部57缠绕在框架53的后端下部,利用弹力一面拉伸,一面使T字形固定部件58斜着通过配合斜面59的切槽86,减缓拉伸力,则通过后端部57的复原,T字形固定部件58被固定在配合斜面59上,后部侧也被安装在脚踏板罩52上,整体装配完成。
该脚踏板15在平常行驶时,形成图3实线所示的使用状态,在底板面板11的大致中央部位具有较大的占有面积,而且位于后制动踏板14的附近,所以脚踩在此处,容易操作后制动踏板14,而且能够获得舒适的操作性。
另外,由于该脚踏板15被配置在比后制动踏板14更靠近车宽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因此与后制动踏板14之间间隔较大,容易操作。并且,通过扩大脚踏板15的外侧的底板面板11上面,即使脚离开脚踏板15,想放在底板面板11上时,也有充分的放脚的空间。
另外,在需要向底板面板11上放置较大物品87(图2、图3)时,使脚踏板15弹起向前方转动。这样,脚踏板15以铰链轴45为中心逆时针地向前方转动,同时前挂钩板62和后挂钩板61也一起转动,复位弹簧63的作用线越过铰链轴45向前方侧移动,则使脚踏板15回转到如假想线表示的立起状态即非使用状态下的收容位置。
结果,底板面板11上空出脚踏板15所曾占据的较大空间,所以能够在此处放置大件物品87。因此,提高物品收容性。
而且,脚踏板15通过反转弹簧即复位弹簧63回转到使用状态或非使用状态中的任一位置,所以没有必要特别设置锁定机构,能够迅速且容易地使用。
此外,在非使用状态下本该能看到脚踏板15的内侧,但通过用脚踏板罩52遮盖此处,可以遮蔽具有复杂感的复位弹簧63等结构部件和没有进行外观处理的脚踏板面板内侧,所以能够保证良好的外观性能。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和应用,例如,脚踏板的收容形式也可以收容在前护罩或底板面板等的车体护罩内部。而且,不限于铰链接合,也可通过联杆等收容机构进行收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具有低底盘式底板;向该底板上方突出的后制动踏板;和设在底板上的、脚可踩于其上以操作该后制动踏板的脚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在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之间可以自由进行变换,使用状态时在底板上占有大面积,非使用状态时在底板上占有很小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脚踏板设在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位于所述后制动踏板的内侧的大致中央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摩托车的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具有弹性单元,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底板上并且转动自如,同时可使所述脚踏板回转到使用状态或非使用状态;和用于遮盖使用状态时的下面侧的脚踏板罩。
全文摘要
在底板上设有脚踏板,在获得踏板操作的舒适性的同时,可以不受脚踏板的影响而能够支承大件物品,使底板兼具物品收容性。通过铰链轴(45)将脚踏板(15)支撑在底板面板(11)上的铰链(42)上,并可自由立起倒下,在倾倒在底板面板(11)上的底板面板(11)的使用状态下,脚踩在其上,能够舒适地进行后制动踏板(14)的操作。另外,在底板面板(11)上放置大件物品(87)时,通过使脚踏板(15)向前方转动并立起,使其处于非使用状态,从而获得放置物品(87)的较大空间。
文档编号B62K11/00GK1535887SQ20041003066
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4日
发明者吉村和则, 福间豪, 寺田保男, 河本秀一, 一, 男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