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46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
背景技术
由DE 101 18 344 A1已知一种用于载货车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用于构成不同尺寸的驾驶室变型。其中,设有一个在所有驾驶室变型中均统一构造的基础模块和一个可以附加于其上的附加模块,该附加模块对于每个驾驶室变型都具有不同的长度尺寸。基础模块具有一个前壁、两个分别带有一个门和一个门框的侧壁、一个底部和一个前顶篷段,朝后构成为开口的并且在后面具有一个环形的封闭的第一凸缘区域。附加模块与之相对具有一个后壁、两个侧壁段、一个底部段和一个后顶篷段,朝前构成为开口的并且在前面具有一个环形的封闭的与第一凸缘区域互补的第二凸缘区域。在附加模块中对于每个驾驶室变型,侧壁段、底部段和顶篷段具有不同的长度尺寸。
由DE 43 02 489 A1已知一些用于载货车的模块化结构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包括不同长、宽、高尺寸的驾驶室。在此设有不同的车顶行李架,它们可以有选择地通过或不通过中间件、可拆或不可拆地与统一驾驶室基体件连接。驾驶室侧壁和驾驶室后壁在车顶行李架的连接区域内构成为一个三面包围的、加强车顶行李架区的成型框架并且该成型框架在驾驶室前壁侧通过一个分开的成型弓(Profilbügel)全面地封闭。
由DE 38 23 161 A1已知一种用于载货车、尤其用于鞍式牵引车的导风装置的组合件,所述车具有不同外尺寸的驾驶室以及不同高度的半挂车。为了降低载货车的气流阻力以及实现具有相同气流特性的整体的封闭的外形图,建议在不同外尺寸的驾驶室和连接的不同高度的半挂车之间的过渡处使用导风装置。导风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驾驶室顶篷的后面部分上的、高度可调的并且在其尺寸上对于所有驾驶室变型都统一的导风翼、可调整地固定在驾驶室后壁侧面的统一的导风板和设置在导风翼与驾驶室顶篷之间及导风翼与导风板之间的、使它们连接的统一的中间元件。
由US 6,178,612 B1已知一种用于将一个卧舱(Schlafkabine)安装到一个载货车上或将其取下的方法。为此,载货车的驾驶室的后壁构成为可取下的并且在取下状态下可以通过一个可以简单地与载货车驾驶室连接的卧舱代替。因此载货车可以简单快捷地适配例如近程运输或远程运输的不同要求。可在载货车驾驶室上进行的改装工作主要限制于可取下的驾驶室后壁的取下或安装以及卧舱和/或房舱的安装或取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开头所述类型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提出一种改进的实施形式,其中尤其简化了用于驾驶室的变型构成。
这个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有利的结构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基于一般的思想,对于一种具有一个基本上统一的驾驶室基础模块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设有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它被一个横向弓形架(Querspriegel)划分成一个带有一个前顶篷模块的前顶篷区域和一个带有一个后顶篷模块的后顶篷区域。在此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前顶篷模块和/或两个不同的后顶篷模块,它们至少在其形状和/或功能方面彼此不同,并且因此使得驾驶室顶篷的变化的结构成为可能。
驾驶室基础模块具有一个前壁、两个侧壁以及一个后壁和一个驾驶室底部,其中,按本发明的横向弓形架在所述两个侧壁的B柱的区域内在顶篷侧连接这两个侧壁,然而横向弓形架是模块化驾驶室顶篷的组成部分。
在横向弓形架上沿行驶方向在前面连接前顶篷模块并且沿行驶方向在后面连接后顶篷模块,它们构成为相同或不同类型的并且按一种实施变型方案与横向弓形架构成一个连续的顶篷外表面。
这提供的优点在于,驾驶室结构系列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可以通过简单更换一个或两个顶篷模块来适配不同的要求。因此尤其能够使顶篷的一个后区域通过一个相应构成的后顶篷模块适配汽车车身。前顶篷模块和后顶篷模块可以在此彼此独立地具有不同高度或不同顶篷形状。
按本发明解决方案总体上提供的优点在于,在制造过程中使用驾驶室结构系列的一个本身相同的基础模块并且该基础模块仅在此后的制造步骤中通过一个不同地构成的横向弓形架和/或通过不同的顶篷模块来适配此后由商用车提出的要求。此后的在制造过程中的变型构成的可能性使得制造过程更柔性并且另外允许制造过程简单且合理。
因此例如可以在很后面的制造阶段干预制造过程,并且通过改变具有一个标准顶篷的驾驶室的横向弓形架或顶篷模块可以将驾驶室改装成一个具有很低的顶篷的驾驶室(例如用于汽车运输车)。
按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前顶篷模块的一种变型可以用作后顶篷模块或者相反。这可以设置不仅用于后顶篷孔而且用于前顶篷孔的顶篷模块,它们原本是分别用于另一顶篷孔的顶篷模块。由此生产具有统一尺寸的结构相同的顶篷模块,因此在制造过程期间的柔性以及在随后改装驾驶室顶篷方面的柔性都可以明显提高。同时提高了可以更合理、更廉价地制造的相同零件的数量。
可以合乎目的地规定,前顶篷模块和/或后顶篷模块构成为总成构架(Aggregatetrger)。这提供的优点在于,顶篷模块已经可以在厂方预备并且因此分别安全可靠地固定待支承的总成,例如一个驾驶室空调设备、一个附加供暖设备或一个用于车身的冷却设备。因此可以取消对总成构架的事后费事且昂贵的改装工作。同时原则上也可以在载货车改变用途时通过简单更换顶篷模块就使之适应新要求。
另外规定,前顶篷模块和/或后顶篷模块构成为导风体(Windleitkrper)。尤其是具有大装载空间容积的商用车例如家具车提供很大的气流阻力并且因此造成很高的燃料耗费。通过将前顶篷模块和/或后顶篷模块构成为导风体,可以显著降低商用车的气流阻力并且因此节约耗费。在此适用的是,类似于上述实施,驾驶室通过在制造过程期间并且尤其也在事后更换顶篷模块可以适配于变化的使用要求。
总体上按其它有利的实施形式可以规定前顶篷模块和/或后顶篷模块的其它实施变型方案,例如作为装载空间和/或作为卧铺舱(Schlafkoje)。
按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横向弓形架。所述横向弓形架按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可以成为顶篷外表面的相同组成部分,所述横向弓形架在不同类型的例如具有不同高度的实施中主要影响驾驶室结构系列的顶篷形状。在此例如可以考虑一种横向弓形架,它明显提高驾驶室的高度并且因此还为待装进汽车的物体或者为一个卧铺舱创造空间。另一种基本上与侧壁的上终端相同高度地延伸的横向弓形架例如使得驾驶室用于汽车运输车成为可能。
按本发明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实施形式,至少一个顶篷模块具有一个顶窗。顶窗如今通常作为用于汽车的附加装备进行定制并且通过附加的、顶篷侧的、天然的光线入射而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并且还避免在现代驾驶室舱内经常出现的孤立感。
本发明其它重要特征和优点由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附属的借助于附图对图的说明中得出。
不言而喻,上述的和后面还要解释的特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不仅可以在所述的相应组合中,而且还可以在其它组合中或者单独地进行应用。


在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并且在后续说明中还将进行详细解释,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涉及相同的或相似的或功能相同的构件。其中图1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的透视图,图2一个与图1一样的视图,但是在另一实施方案中。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图1,一个用于商用车的驾驶室结构系列的一个按本发明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1具有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基础模块2,该基础模块具有一个前壁3、两个侧壁4、4′以及一个后壁5和一个驾驶室底部6。驾驶室1的基础模块2可以装配到不同的未示出的汽车底盘上,因此可以实现完全不同的商用车。这两个侧壁4、4′分别具有一个门孔,其上可以分别设置一个未示出的汽车门。另外,这两个侧壁4、4′在一个沿行驶方向看的前端部上通过前壁3并且在一个沿行驶方向看的后端部上通过后壁5在商用车的横向上相互连接。
基础模块2在顶篷侧具有一个横向弓形架7,它连接所述两个侧壁4、4′并且在侧壁的B柱的区域内设置在侧壁上。横向弓形架7另外沿横向加强驾驶室1、是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构成一个顶篷外表面的一部分。
按图1,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通过一个前顶篷模块9、一个后顶篷模块10以及横向弓形架7构成,该横向弓形架一方面连接在前顶篷模块9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在后顶篷模块10上并且使它们相互分开。前壁3的一个上框架段11、所述两个侧壁4、4′的一个前面的上区域13、13′以及横向弓形架7用作为前顶篷模块9在基础模块2上的支承面或连接面,所述两个侧壁4、4′的相应的后面的上区域14、14′、后壁5的一个未详细标识的上区域以及同样是横向弓形架7用作为后顶篷模块10在基础模块2上的支承面或连接面。
按图1中的描述,前顶篷模块9、横向弓形架7以及后顶篷模块10构成一个连续的顶篷外表面。所述两个顶篷模块9和10可以在此这样构成,使得前顶篷模块9的变型可以用作为后顶篷模块10或者相反。通常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前顶篷模块9和/或两个不同的后顶篷模块10,它们至少在其形状和/或其功能方面彼此不同。
在图1中示例描述的基础模块2这样构成,使得横向弓形架7将模块化驾驶室顶篷8基本上对半划分。但是也可以考虑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其中,前顶篷模块9比后顶篷模块10长或短并且从而横向弓形架7将驾驶室顶篷8划分成两个不同大小的顶篷面。
按不同的实施变型方案,前顶篷模块9和/或后顶篷模块10例如可以构成为总成构架,例如用于一个未示出的驾驶室空调设备、一个未示出的附加供暖设备或者冷却装置。但是也可以考虑,这两个顶篷模块9、10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导风体。一个这样的未示出的导风体适配于商用车的相应车身并且降低其气流阻力并且从而降低能量耗费。
作为补充或者替代,可以考虑按本发明的顶篷模块9、10的其它实施形式,例如作为装载空间或者作为卧铺舱。
通过这两个顶篷模块9和10的简单的互换性在制造过程中实现高的柔性并且另外原则上也可以例如在改变用途时简化载货车的可能的改装。如果例如一辆至今用作为杂货运输车的载货车将来要运输低温冷冻食品,那么在更换车身之后仅需将后顶篷模块10用一个构成为总成构架的顶篷模块10代替。现在可以将用于冷却车身的必需的冷却装置装配在该顶篷模块上。如果还希望改善空气动力学阻力,前顶篷模块9可以通过一个相应的具有一个导风装置的顶篷模块9代替。根据这个例子可以认识到本发明解决方案的宽广的应用领域以及与之相关的优点。
另外,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提供的优点在于,可以如下显著合理化制造过程,即生产和预制造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基础模块2并且仅将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适配于之后的特殊要求。
按图2示出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的另一实施方案。与图1相比,前顶篷模块9、横向弓形架7以及后顶篷模块10几乎没有拱形。这引起显著减小的顶篷高度,这尤其在汽车运输车中具有优点,因为在驾驶室1上方的空间因此也可以用作为装载空间。
根据一种实施变型方案,在前顶篷模块9和/和后顶篷模块10上可以设置一个顶窗12,自然的或者着色的日光穿过该顶窗到达驾驶室1内并且因此提高驾驶舒适性。
总之,本发明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可以如下本发明建议在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1上设有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所述驾驶室主要具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模块2,该基础模块包括一个前壁3、两个侧壁4、4′和一个后壁5。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包括一个横向弓形架7、一个前顶篷模块9和一个后顶篷模块10,所述顶篷模块沿行驶方向看设置在横向弓形架7之前或之后,所述横向弓形架在所述两个侧壁4和4′的B柱区域内连接这两个侧壁并且同时构成顶篷外表面的一部分。在此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前顶篷模块9和/或两个不同的后顶篷模块10,它们至少在其形状和/或其功能方面彼此不同。
顶篷模块9和/或10可以在此例如构成为用于冷却装置的总成构架、导风体、装载空间或者卧铺舱。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商用车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包括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基础模块(2),该基础模块具有一个前壁(3)、两个分别带有一个侧门的侧壁(4、4′)以及一个后壁(5)和一个驾驶室底部(6),-其中所述两个侧壁(4、4′)在其B柱区域内通过一个顶篷侧的横向弓形架(7)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所述横向弓形架(7)是模块化的驾驶室顶篷(8)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构成一个顶篷外表面的一部分,-所述横向弓形架(7)一方面连接在一个前顶篷模块(9)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在一个后顶篷模块(10)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前顶篷模块(9)和/或两个不同的后顶篷模块(10),它们至少在其形状和/或功能方面彼此不同。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前顶篷模块(9)的一种变型可以用作后顶篷模块(10)或者相反。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前顶篷模块(9)和/或后顶篷模块(10)构成为总成构架。
4.按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前顶篷模块(9)和/或后顶篷模块(10)构成为导风体。
5.按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前顶篷模块(9)和/或后顶篷模块(10)构成为装载空间。
6.按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前顶篷模块(9)和/或后顶篷模块(10)构成为卧铺舱。
7.按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横向弓形架(7)。
8.按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篷模块(9、10)具有一个顶窗。
9.按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顶篷模块(9、10)适配于商用车的车身。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商用车的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结构系列,包括一个基本上统一的基础模块(2),该基础模块具有一个前壁(3)、两个分别带有一个侧门的侧壁(4、4′)以及一个后壁(5)和一个驾驶室底部(6),其中所述两个侧壁(4、4′)在其B柱区域内通过一个顶篷侧的横向弓形架(7)相互连接。本发明重要的是,设有一个模块化构造的驾驶室顶篷(8),所述横向弓形架(7)是模块化的驾驶室顶篷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构成一个顶篷外表面的一部分。另外,所述横向弓形架一方面连接在一个前顶篷模块(9)上,而另一方面连接在一个后顶篷模块(10)上,设有至少两个不同的前顶篷模块和/或两个不同的后顶篷模块,它们至少在其形状和/或功能方面彼此不同。
文档编号B62D33/06GK1860058SQ200480028054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7日
发明者H·菲舍尔, I·林德曼 申请人: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