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528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梯架有关,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大致包含一前支撑架;一后支撑架,活动枢连于该前支撑架上部;数个踏板,其两侧的前端活动枢连于该二前支撑架之间;二踏板连动杆,分别活动枢连于上述若干踏板的两侧后端;该二踏板连动杆的上方设一长孔,其间穿枢一后横杆,该后横杆的两端进一步枢连于该后支撑架上部;二滚轮组,设于该后支撑架底端后方;一置物板,活动枢连于该前支撑架底端的横杆上。
上述结构为梯架及推车的共同体。为梯架功能,将上述前、后支撑架展开呈侧视A字形支立于地面,若干踏板随踏板连动杆动作至呈水平状,该置物板靠合于该前支撑架。为手推车功能者,将上述前、后支撑架相对合起,若干踏板随踏板连动杆动作至靠合于前支撑架,该置物板展开,以前支撑架顶端为手推部,以滚轮组着地,将整个架体倾斜即可载货推动。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先前技术做再补强的设计,而补强重点在于以一对侧连杆组辅助该前、后支撑架展开定位以及相对收合时的固定。
增加上述置物板的承载能力,以及加强置物板展开及收合时的定位功能。
加强上述前支撑架、踏板相对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改进载货架的手推部,以便使用者施力推动载货架;当使用者坐于梯架的最上层踏板进行工作时,更可以该手推部做为背靠,增进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支撑杆;
一对后支撑杆,顶端各具有一连接件,连接件活动枢连在该前支撑杆近上端的杆身上;底端在相异于该前支撑杆的杆侧各具有一滚轮;若干踏板,其两侧前端活动地与该二前支撑杆枢连;二踏板连杆,分别活动枢连在上述若干踏板的两侧后端,其上具有一长孔,二长孔间穿枢有一横杆,该横杆的两端枢穿在该二后支撑杆接近顶端处;一载物板,其中一边缘活动枢连在该二前支撑杆底端之间的一载板横杆上;一推车把手,其两端与上述连接件固定,并位于上述二后支撑杆相异于前支撑杆的杆侧,并且与该后支撑杆之间具有一大于90度的夹角;一对侧连杆组,每一侧连杆组由一第一连杆及一第二连杆以一杆端相对活动枢连而成,第一连杆的另一杆端活动地与该前支撑杆枢连,第二连杆另一杆端活动地与该后支撑杆枢连;该第二连杆上杆面具有一可挡止在该第一连杆的杆顶面的挡片;一连杆把手,其两端具有同向且平行杆段,两端杆段活动地与该第二连杆枢连,开放杆端具有一扣槽,上述前支撑杆的杆外侧具有一供扣槽搭扣的凸出的栓。
本实用新型进步效果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一,系上述构造可展开作为梯架使用,且以左右二侧连杆组辅助该前、后支撑架展开定位;上述构造可收合为推车使用,该二侧连杆组更可进一步固定相对靠合的前、后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二,系本实用新型上述构造作为推车使用时,该推车把手可方便使用者推移。除此之外,当使用者利用上述踏板登于较高的工作位置,甚至坐于最上层的踏板执行工作,该推车把手可发挥背靠的功能,增进使用安全及坐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三,系以轴穿过该前支撑杆的孔而结合于该踏板的侧边;该踏板的侧边以及上述前支撑杆的孔位置处,均包覆一补强板,该补强板上设孔供上述的轴穿过。当踏板反复被踩踏受重时,重量由该轴分担并且产生一向下作用的力由补强板的孔承受,硬性较佳的补强板的孔位可保持不变形,长久维持踏板与前支撑杆的稳定结合关系。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四,系在上述若干踏板的中,位于最下位的踏板与上述的载板横杆之间的二前支撑杆之间更固定一副踏板。该副踏板底缘设一弹性条,该弹性条可挡止靠合在前支撑杆的载物板的开放端缘,使载物板无任意外翻展开之虞。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五,系该载板横杆以及载物板的相对边缘设若干穿环,并以一轴杆枢穿其中,构成该载板横杆与载物板活动连接的关系,该载物板设有穿环的该边缘转折形成一板片,当载物板翻展呈可载物状态时,该板片可抵触于该载板横杆的背面;总体而言,可增加该载物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目的及功效之六,系在该载板横杆与载物板活动连接的结构上加设一缓冲结构,该缓冲结构可以使载物板较缓慢的被翻开呈可置物状态。


图1本实用新型为梯架使用的立体外观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为推车使用的立体外观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侧连杆组与前、后支撑杆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踏板与前支撑杆的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5本实用新型载物板与前支撑杆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载物板与前支撑杆及副踏板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表示载物板靠合于前支撑杆。
图7本实用新型载物板与前支撑杆及副踏板的组合剖视图,图中表示载物板翻开呈可置物状态。
图8本实用新型载物板与前支撑杆及缓冲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9图8中缓冲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大体上包含一对前支撑杆10;一对后支撑杆20,顶端各以一连接件21活动枢连于该前支撑杆10近上端杆身;底端于相异该前支撑杆10的杆侧各设一滚轮22;若干踏板30,其两侧前端活动枢连于该二前支撑杆10之间;二踏板连杆40,分别活动枢连于上述若干踏板的两侧后端,其上设一长孔41,二踏板连杆40的长孔41之间穿枢一横杆42,该横杆42的两端进一步枢穿于该二后支撑杆20接近顶端处;一载物板50,其中一边缘活动枢连于该二前支撑杆10底端之间的载板横杆51上。
一推车把手60,系一两端具有同向且平行杆段的杆体,该推车把手60的两端固定于上述连接件21,而位于上述二后支撑杆20相异于前支撑杆10的杆侧,并且与该后支撑杆20之间保持一大于90度的角度。
一对侧连杆组70,如图1、图3,每一侧连杆组70由一第一连杆71及一第二连杆72以一杆端相对活动枢连而成,第一连杆71的另一杆端活动枢连于该前支撑杆10,第二连杆72另一杆端活动枢连于该后支撑杆20;第二连杆72上杆面设一与连杆面垂直的挡片73,该挡片73可于第一、第二连杆71、72展开接近呈180度时挡止在该第一连杆71的杆顶面。
一连杆把手80,系一两端具有同向且平行杆段81的杆体,两端杆段81活动枢连于二第二连杆72,开放杆端设一扣槽82,上述前支撑杆10的杆外侧设一凸出的栓11,该扣槽82可在上述前、后支撑杆10、20相靠合时搭扣于该栓11上。
如图1,架体呈展开状为梯架使用,最主要是利用上述连杆把手80拉开该侧连杆组70,使其第一、第二连杆71、72展开接近呈180度,并且挡片73挡止在该第一连杆71的杆顶面,该后支撑杆20与前支撑杆10分开一预定角度。该横杆42滑移至上述踏板连杆40的长孔41顶端,该踏板连杆40位于前、后支撑杆10、20之间且与前支撑杆10平行,踏板30呈水平状,该载物板50则靠合于该前支撑杆10,该滚轮22不接触地面,前、后支撑杆10、20稳定地撑立于地面。使用者利用上述踏板30登于较高的工作位置,甚至可坐于最上层的踏板30执行工作,同时更以该推车把手60做为背靠,增进使用安全及坐用舒适性。
如图2,收合架体为推车使用。最主要是施一往上的力量令第一、第二连杆71、72相对收合,使前、后支撑杆10、20相对靠合。该横杆42滑移至长孔41的下端,若干踏板30以前端缘为支点,后端缘随踏板连杆40而往前支撑杆10的方向摆动呈几乎直立状。该连杆把手80的扣槽82可在上述前、后支撑杆10、20相靠合时搭扣于该栓11上,使收合的架体被固定而无任意展开之虞。将载物板50展开,以滚轮22着地,将整个架体倾斜适当角度,利用该推车把手60推动架体及货物。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上做如下所述的再补强设计。
如图4,系一踏板30、一前支撑杆10的局部分解图,代表说明每一踏板30与前支撑杆10的结合关系。预计以一轴12穿过该前支撑杆10之孔13结合于该踏板30的侧边。由于踏板30及前支撑杆10皆为铝挤型,硬性弱,当踏板30反复被踩踏受重时,重量由该轴12分担并且产生一向下的力作用于被轴12所穿过的孔13,久而久之,硬性较弱的孔位即逐渐产生扩孔变形,结合关系开始出现晃动不稳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此问题,遂于该踏板30的侧边,以及前支撑杆10的孔13位置处,均包覆以硬金属的补强板31、14,其上设孔32、15供上述的轴12穿过。亦即上述的轴12向下作用的力由补强板31、14的孔32、15承受,硬性较佳的孔位可保持不变形,长久维持踏板30与前支撑杆10的稳定结合关系。
如图5、图6、图7,系载物板50与局部前支撑杆10的分解图。图中表示在最下位的踏板30与上述的载板横杆51之间的二前支撑杆10之间更固定一副踏板33。该副踏板33作用之一系供使用者踏上最下位踏板30的前的一个脚蹬。作用之二系在其底缘设一弹性条34,该弹性条34可挡止靠合在前支撑杆10的载物板50的开放端缘,使载物板50无任意外翻展开之虞。而欲使用载物板50时则施一适当力量令载物板50开放端缘突破弹性条34的挡止即可。
该载板横杆51以及载物板50的相对边缘等间隔设若干穿环52、53,各穿环52、53同轴相对,并以一轴杆54枢穿于其中,该载物板50即能以该轴杆54为心而动。另外,该载物板50设有穿环53的该边缘转折形成一板片55,当载物板50翻展呈可载物状态时,该板片55可抵触于该载板横杆51的背面,以维持该载物板50翻展的角度以及承载能力。
如图8、图9,上述载板横杆51上位于最边侧的一穿环53与轴杆54之间具有一缓冲结构58,该缓冲结构58可以使载物板50较缓慢的被翻开呈可置物状态。该缓冲结构58包含一介于轴杆54杆端内以及穿环53之间的扭转弹簧59,该扭转弹簧59的两端枢结于该轴杆54及穿环53内部,且在弹簧59、穿环53以及轴杆54杆端填敷粘稠缓冲润滑料,该轴杆54更进一步与载物板50的穿环52形成固定关系。当载物板50靠合于该前支撑杆10并被弹性条34挡止时,该缓冲结构58的扭转弹簧59扭绞储能,待使用者将载物板50外翻使其脱离弹性条34的挡止时,该扭转弹簧59释能带动该轴杆54转动,由于轴杆54与载物板50的穿环52具有固定关系,因此载物板50会因轴杆54转动而翻开,但因为该缓冲结构58具有粘稠缓冲润滑料,利用该润滑料的粘稠度使扭转弹簧59的释能转动变得较为缓慢,相对的轴杆54及载物板50的转动及翻动就会变得比较缓慢。如此可以保护使用者不会因载物板50过快的翻开而发生被撞击的危险。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支撑杆(10);一对后支撑杆(20),顶端各具有一连接件(21),连接件(21)活动枢连在该前支撑杆(10)近上端的杆身上;底端在相异于该前支撑杆(10)的杆侧各具有一滚轮(22);若干踏板(30),其两侧前端活动地与该二前支撑杆(10)枢连;二踏板连杆(40),分别活动枢连在上述若干踏板(30)的两侧后端,其上具有一长孔(41),二长孔(41)间穿枢有一横杆(42),该横杆(42)的两端枢穿在该二后支撑杆(20)接近顶端处;一载物板(50),其中一边缘活动枢连在该二前支撑杆(10)底端之间的一载板横杆(51)上;一推车把手(50),其两端与上述连接件(21)固定,并位于上述二后支撑杆(20)相异于前支撑杆(10)的杆侧,并且与该后支撑杆(20)之间具有一大于90度的夹角;一对侧连杆组(70),每一侧连杆组(70)由一第一连杆(71)及一第二连杆(72)以一杆端相对活动枢连而成,第一连杆(71)的另一杆端活动地与该前支撑杆(10)枢连,第二连杆(72)另一杆端活动地与该后支撑杆(20)枢连;该第二连杆(72)上杆面具有一可挡止在该第一连杆(71)的杆顶面的挡片(73);一连杆把手(80),其两端具有同向且平行杆段(81),两端杆段(81)活动地与该第二连杆(72)枢连,开放杆端具有一扣槽(82),上述前支撑杆(10)的杆外侧具有一供扣槽(82)搭扣的凸出的栓(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一轴(12)穿在该前支撑杆(10)的孔(13)中并与上述每一踏板(30)两侧前端相连接;该踏板(30)的侧边以及上述前支撑杆(10)的孔位置处,均包覆有一补强板(31),该补强板(31)上具有供上述的轴(12)穿过的孔(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若干踏板(30)中最下位置的踏板(30)与上述载板横杆(51)之间的二前支撑杆(10)之间固定有一副踏板(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副踏板(33)底缘具有一可挡止靠合在上述前支撑杆(10)的载物板(50)开放端缘的弹性条(3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载板横杆(51)以及载物板(50)的相对边缘具有若干穿环(52)(53),各穿环(52)(53)同轴相对,一作为该载物板(50)活动轴心的轴杆(54)枢穿在穿环(52)(53)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附属于该载板横杆(51)最外侧的一穿环(53)与上述轴杆(54)杆端之间具有一可使载物板(50)较缓慢的被翻开呈可置物状态的缓冲结构(5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结构(58)包含一介于上述轴杆(54)杆端内以及上述穿环(53)之间的扭转弹簧(59),在该弹簧(59)、穿环(53)以及轴杆(54)杆端填敷有粘稠缓冲润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载物板(50)活动连接于该载板横杆(51)的边缘具有一可抵触于该载板横杆(51)背面的转折板片(55)。
专利摘要一种兼具推车的梯架结构,由一对前支撑杆、一对后支撑杆以及一对踏板连杆活动枢连若干踏板所构成,该后支撑杆底端设滚轮,该对前支撑杆底端共设一可掀合的载物板;一对侧连杆组活动连合于该前、后支撑杆的两侧;上述结构可展开做为梯架使用,而收合时可做为推车。具有结构稳固,增进使用安全及坐用舒适性的优点。
文档编号B62B1/18GK2771453SQ20052000159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王胜仕 申请人:王胜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