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39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特别是指一种在后勾盖上作扭力调整的脚踏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自行车比赛型脚踏一般可分为公路型及越野登山型两种,而公路型脚踏为能提供比赛者鞋子与脚踏的接触面积,故其体积较大,且比赛者鞋子底部装设有一扣片块能与脚踏扣合,使比赛者的脚部与自行车的脚踏不致分离,使比赛者的脚部在踩踏的同时另一脚兼有拉提脚踏的功效,以分散脚部的作用力,进而减轻比赛者的脚部负担,发挥出更佳的比赛成绩,又为使比赛者鞋子与脚踏的扣合接触面加大,其脚踏前勾槽与后勾盖间供鞋子底部扣片块扣合的距离势必较宽,相对的鞋子底部的扣片块也相对较大,且为减轻鞋子的重量及不易滑倒等因素,该扣片块皆为塑胶材质,以致公路型脚踏的后勾盖也配合使用塑胶材质,才不致使扣片块与脚踏的后勾盖产生磨损失效,而脚踏后勾盖为配合不同的骑乘者皆设有调整弹性扭力的设计,其调整装置大多是通过枢接后勾盖与脚踏本体的栓轴上套设两扭力弹簧,再由一顶抵扭力弹簧的压块通过一调整螺栓来调整其后勾盖的弹性扭力,该调整螺栓皆组配于金属材质的脚踏本体上,而脚踏本体势必需形成供调整螺栓组配的部位才能装设,如此一来虽整体美观性可以提升但确无法顾虑到脚踏重量,因此,如何减轻脚踏的重量而又兼具美观性是业界所急欲突破的难题;另越野登山型的脚踏与公路型脚踏的不同在于越野登山型的脚踏体积较小且勾片块为金属材质,故调整后勾片的调整螺栓可直接设于后勾片上,如图10所示为一种将调整螺栓直接设于后勾片上的脚踏3,在脚踏本体30枢接后勾片31的栓轴32上套设有两扭力弹簧33,该两扭力弹簧33的外侧弹条330向下抵顶于脚踏本体30的凸块301上,而两内侧弹条331则向上伸出于栓轴32内侧,另该后勾片31由一金属片冲压形成具上下勾部的框形状,于上勾部的外侧端并一体弯折出一垂直向的板片310,板片310上设有一穿孔3101供一调整螺栓34穿入于两扭力弹簧33的内侧端弹条331处后锁接一压块35,使该调整螺栓34可通过压块35抵顶扭力弹簧33,而调整作用于后勾片31上的扭力大小;然,该调整螺栓34在调整后勾片31的紧度时,由于调整螺栓34与压块35受扭力弹簧33的剪力影响,调整螺栓34与压块35会产生一偏向的反作用力,使调整螺栓34与压块35容易脱牙,严重者甚至调整螺栓34会产生断裂现象,另外板片310也容易因调整螺栓34长时间的受力而产生变形。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脚踏的重量减轻又兼具美观性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该脚踏在本体后端以一栓轴枢接一后勾盖,并在栓轴上设有二扭力弹簧,使该二扭力弹簧的一端外侧弹条向下抵顶于本体后端两框柱内所凸伸出的挡块上,二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内侧弹条外设有一压块,该压块受由后勾盖背盖板上伸入的调整螺栓螺接而压制于二扭力弹簧的内侧弹条处;其特点是该后勾盖背盖板上供调整螺栓穿设的穿孔内设有一金属衬套,该金属衬套的套管伸入于后勾盖背盖板内,使调整螺栓可经由该金属衬套与压制于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的压块螺接,该压块中央具有一螺孔,并两侧各弯折出恰可供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限位抵靠的折边。
其特点又在于该后勾盖背盖板上的穿孔外端面形成内凹的圆锥开口,其圆锥开口的底缘设成一切边,而该金属衬套具有一外端部的套管,外端部与后勾盖背盖板穿孔的圆锥开口为可相互套合的圆锥套头,圆锥套头的底缘也设有一切边。
其特点还在于该压块的底端可再弯折出同样可供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靠抵的第二折边,使压块与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形成内外的双重夹固,其中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尾端呈内凹的弯角状。
其特点还在于该金属衬套与后勾盖可于射出时一体包覆成型。
其特点还在于该脚踏为一在本体后端以一栓轴枢接一后勾片登山型脚踏,该后勾片为一体式的封闭形框体,外侧面两边为缕空状而形成出一供调整螺栓穿设的板片,该一体式封闭状的后勾片外侧面缕空成型的板片内一体设有一限制该调整螺栓偏摆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为一延穿孔外缘上端向内一体凸出的弧形挡片,也可为一延穿孔外缘向内一体凸出一同穿孔孔径的套管。
本实用新型主要在公路型脚踏的塑胶质后勾盖背盖板上利用一调整螺栓穿设,再与一压块通过枢接栓轴上的扭力弹簧作用力,使后勾盖产生弹性扭力,由此,调整螺栓于后勾盖的背盖板上不但可使脚踏的重量减轻又兼具美观性,且组装上更是简易快速。
此外,本实用新型主要在后勾盖背盖板上利用一调整螺栓穿设使调整螺栓受限于金属衬套内,压块可受二扭力弹簧的限位,使调整螺栓在调整压块的后勾盖扭力强度时,压块不致偏转,进而使调整螺栓与压块间可以产生一受力平均的剪力,而使调整螺栓与压块不易产生脱牙与断裂。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整螺栓与金属衬套组装于后勾盖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底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第二组合剖面示意图;图10为一种习用脚踏的立体分解图;图11为一种习用脚踏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该脚踏1主要在本体10后端以一栓轴11枢接一后勾盖12,并在栓轴11上设有二扭力弹簧13,使该二扭力弹簧13的一端外侧弹条130向下抵顶于本体10后端两框柱101内所凸伸出的挡块102上,二扭力弹簧13的另一端内侧弹条131外设有一压块14,该压块14受由后勾盖12背盖板120上伸入的调整螺栓15螺接而压制于二扭力弹簧13的内侧弹条131处,使后勾盖12可以通过二扭力弹簧13受压扭紧产生预定的勾扣扭力,其主要改进在于该后勾盖12背盖板120上供调整螺栓12穿设的穿孔121内设有一金属衬套16,该金属衬套16的套管160伸入于后勾盖12背盖板120内,使调整螺栓15可经过该金属衬套16与压制于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的压块14螺接;其中该后勾盖12背盖板120上的穿孔1201外端面形成内凹的圆锥开口1202,其圆锥开口1202的底缘设成一切边1203;而该金属衬套16具有一外端部的套管160,外端部与后勾盖12背盖板120穿孔1201的圆锥开口1202为可相互套合的圆锥套头161,圆锥套头161的底缘也设有一切边1610;而该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外侧供调整螺栓15螺接的压块14中央具有一螺孔140,并两侧各弯折出恰可供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限位抵靠的第一折边141,压块14的底端可再弯折出同样可供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靠抵的第二折边142,使压块14与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形成内外的双重夹固(如图4所示);由此,当调整螺栓15在调整后勾盖12的勾扣扭力时,调整螺栓15因金属衬套16凸伸的套管160限制(如图5所示),与压块14间即可产生一直线动作的位移,压块14两侧及底端折边141、142被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限位住而不致产生偏转,使调整螺栓15与压块14间可以产生一受力平均的剪力,进而使调整螺栓15与压块14不易产生脱牙与断裂的弊病。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二扭力弹簧13内侧弹条131尾端呈内凹的弯角1310状,可与压块14的接触面更为稳固。
而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组成,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勾盖12两侧缘板121的枢孔1210内设有供二扭力弹簧13嵌固的弹簧嵌槽122,组装时二扭力弹簧13可预先置入弹簧嵌槽122内,再将调整螺栓15经由后勾盖12背盖板120上的金属衬套16后,将压块14锁制于二扭力弹簧13的内侧弹条131处,即可将上述组成后的后勾盖组(图6所示),通过一栓轴11轻易枢接于本体10上而完成。
尚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金属衬套16与后勾盖12可于射出时一体包覆成型。
另外,如图7、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于越野登山型脚踏的立体分解图及组合剖面示意图,该脚踏2主要在本体20后端以一栓轴21枢接一后勾片22,该后勾片22为一体式的封闭形框体,外侧面两边为缕空状而形成出一供调整螺栓25穿设的板片221,通过两侧形成出的枢接片220于本体20枢接,该栓轴21尚设有二扭力弹簧23,使该二扭力弹簧23的一端外侧弹条230向下抵顶于本体20两横柱201内所凸伸出的挡块202上,二扭力弹簧23另一端的内侧弹条231外设有一压块24,该压块24受由后勾片22顶端背面向下凹折板片221上伸入的调整螺栓25螺接,而压制于二扭力弹簧23的内侧弹条231处,使后勾片22可以通过扭力弹簧23受压扭紧产生预定的勾扣扭力,其主要改进在于;该一体式封闭状的后勾片22外侧面缕空成型的板片221供调整螺栓25穿设的穿孔222内,设有一限制该调整螺栓25偏摆的弧形挡片223限位件,该弧形挡片223限位件延穿孔222外缘上端向内一体凸出,使调整螺栓25穿设后上端可受限于该弧形挡片223限位件,再与压制于二扭力弹簧23内侧弹条231的压块24螺接,再者该弧形挡片223限位件也可由一延穿孔222外缘向内一体凸出同穿孔222孔径的套管224限位件(如图9所示);而该二扭力弹簧23内侧弹条231尾端呈内凹的弯角2310状,使之与压块24的接触面可更为稳固,压块24两侧并各弯折出恰可供二扭力弹簧23内侧弹条231限位抵靠的第一折边241,压块24的底端可再弯折出同样可供二扭力弹簧23内侧弹条231靠抵的第二折边242,使压块24与二扭力弹簧23内侧弹条231形成内外的双重夹固;由此,当调整螺栓25在调整后勾片22的勾扣扭力时,调整螺栓25因一体式封闭状后勾片22外侧面缕空成型的板片221内一体凸出弧形挡片223或套管224限位件限制,可具有较佳的支撑强度,且与压块24间可呈一直线的调整位移,又压块24两侧及底端折边240、241均被二扭力弹簧23内侧端弹条231限位住而不致产生偏移,使调整螺栓25与压块24间可以产生一受力平均的剪力,进而使调整螺栓25与压块24不易产生脱牙与断裂。
最后,将本实用新型的诸多优点整理如下1.由于本实用新型调整螺栓15利用一金属衬套16设于后勾盖12的背盖板120上,使本体10的材积可以减少进而可减轻脚踏1的整体重量,且调整螺栓15于后勾盖12的背盖板120上也能产生一较佳的美感空间。
2.又由于本实用新型调整螺栓15受限于金属衬套16内,及压块14受二扭力弹簧13的限位,使调整螺栓15在调整压块14的后勾盖12扭力强度时压块14不致偏转,使调整螺栓15与压块14间可以产生一受力平均的剪力,进而使调整螺栓15与压块14不易产生脱牙与断裂。
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二扭力弹簧13可预先置入后勾盖12的弹簧嵌槽122内,并可将调整螺栓15经由后勾盖12背盖板120上的金属衬套16后,先行将压块14锁制于二扭力弹簧13的内侧弹条131处,即可轻易将具有调整装置的后勾盖12枢接于脚踏本体10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其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遍查国内外关于此类结构的技术资料,文献中也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在先。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该脚踏在本体后端以一栓轴枢接一后勾盖,并在栓轴上设有二扭力弹簧,该二扭力弹簧的一端外侧弹条向下抵顶于本体后端两框柱内所凸伸出的挡块上,二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内侧弹条外设有一压块,该压块受由后勾盖背盖板上伸入的调整螺栓螺接而压制于二扭力弹簧的内侧弹条处;其特征在于该后勾盖背盖板上供调整螺栓穿设的穿孔内设有一金属衬套,该金属衬套的套管伸入于后勾盖背盖板内,调整螺栓经由该金属衬套与压制于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的压块螺接,该压块中央具有一螺孔,并两侧各弯折出供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限位抵靠的折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勾盖背盖板上的穿孔外端面形成内凹的圆锥开口,其圆锥开口的底缘设成一切边,而该金属衬套具有一外端部的套管,外端部与后勾盖背盖板穿孔的圆锥开口为相互套合的圆锥套头,圆锥套头的底缘也设有一切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压块的底端弯折出同样供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靠抵的第二折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尾端呈内凹的弯角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衬套与后勾盖射出时一体包覆成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脚踏为一在本体后端以一栓轴枢接一后勾片登山型脚踏,该后勾片为一体式的封闭形框体,外侧面两边为缕空状而形成出一供调整螺栓穿设的板片,该一体式封闭状的后勾片外侧面缕空成型的板片内一体设有一限制该调整螺栓偏摆的限位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为一延穿孔外缘上端向内一体凸出的弧形挡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限位件为一延穿孔外缘向内一体凸出一同穿孔孔径的套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比赛型脚踏的改进结构,主要在后勾盖背盖板上供调整螺栓穿设的穿孔内设有一金属衬套,该金属衬套的套管伸入于后勾盖背盖板内,使调整螺栓可经由该金属衬套与压制于二扭力弹簧内侧弹条的压块螺接,该压块中央具有一螺孔,并两侧各弯折出恰可供二扭力弹簧内侧端弹条限位抵靠的折边;由此,当调整螺栓在调整后勾盖的勾扣扭力时,调整螺栓因金属衬套凸伸的套管限制,与压块间即可产生一直线动作的位移,压块两侧折边被扭力弹簧内侧端弹条限位住而不致产生偏移,使调整螺栓与压块间可以产生一受力平均的剪力,进而使调整螺栓与压块不易产生脱牙与断裂的弊病。
文档编号B62M3/08GK2795024SQ20052004175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0日
发明者谢金龙 申请人:谢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