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281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二轮车行驶时挡雨、遮阳的工具,尤其适用于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二轮车的遮阳挡雨。
背景技术
已知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挡雨用的工具有雨衣,在雨大时很容易挡住前方视线,易出交通事故,当车子停在露天时,就只能被雨淋;而遮阳的工具只能采用遮阳帽,有的女士采用遮阳伞或是穿长袖衣,但只能遮挡部分的身体,而又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固定在车子上,即可遮阳又可挡雨,方便、实用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作为雨阳篷的气囊通过一T型接头固定在支撑杆的一端上,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夹紧装置固定在二轮车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气囊与二轮车垂直方向上固定有上、下夹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下夹片为T型片,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卡固定在下夹片的T型接头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卡固定在夹紧装置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气囊上、下均带有波浪槽,气囊上留有充气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支撑杆为套筒式伸缩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夹紧装置是一带弯头的圆片固定在圆环上,圆片上带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孔,支撑杆下端通过其上的弹簧卡卡固在该弯头圆片的圆孔中。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基本上可将人体上半部分遮挡住,并且解决了目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二轮车在行驶时没有合适的挡雨、遮阳工具的难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用时可折叠放置,使用方便,故是二轮车挡雨遮阳的方便实用的雨阳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囊沿支撑杆剖面左视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雨阳篷采用可充气的气囊1,气囊1通过一T型接头4固定在支撑杆6的一端上,在气囊1上用螺丝12固定有上、下夹片13、11,下夹片11为T型片,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卡5固定在下夹片11上的T型接头4中,具体固定方式是支撑杆6上的弹簧卡5从T型接头4上开的孔中弹出,上、下夹片13、11固定的方向是与二轮车垂直的方向上,可起到支撑气囊1平衡的作用,如图2所示,图中的气囊1处在未充气的状态;气囊1可采用塑料制作,在气囊1上、下均带有波浪槽2,该波浪槽2的方向在与二轮车相平行的方向上,气囊1充气后从外观看呈一排圆柱状,所以气囊1不会倾斜和下塌,该波浪槽2还可起到减轻二轮车前进时阻力和排水的作用,在气囊1上留有充气孔3,使用时充上气,不用时可将气囊1中的气放掉,折叠放置;支撑杆6采用套筒式伸缩杆,如图1所示,支撑杆6的另一端通过一夹紧装置固定在二轮车的后车座上,该夹紧装置可根据二轮车后座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固定方式,图1中给出了一种固定方式,该夹紧装置采用一圆环10,圆环10可套固在二轮车后车座上,圆环10用螺丝9固定在一带弯头的圆片7上,支撑杆6的下端穿过圆片7上的孔,由固定在支撑杆6上的弹簧卡8卡固在该圆片7上的孔内,该圆片7的弯头上带有与支撑杆6下端直径相配合的圆柱,使支撑杆6固定在该夹紧装置内,按压弹簧卡8,即可将支撑杆6取出。
为了防止风大时气囊1向上弯曲,可在气囊1下方连接一个套,风大时在套中插入一支杆,可保持气囊1的平行,不用时支杆可取下。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气囊(1)通过一T型接头(4)固定在支撑杆(6)的一端上,支撑杆(6)的另一端通过夹紧装置固定在二轮车后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所说的气囊(1)与二轮车垂直方向上固定有上、下夹片(13、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所说的下夹片(11)为T型片,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卡(5)固定在下夹片(11)的T型接头(4)上,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其上的弹簧卡(8)固定在夹紧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所说的气囊(1)上、下均带有波浪槽(2),气囊(1)上留有充气孔(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所说的支撑杆(6)为套筒式伸缩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其特征是所说的夹紧装置是一带弯头的圆片(7)固定在一圆环(10)上,圆片(7)上带有与支撑杆(6)相配合的孔,支撑杆(6)下端通过其上的弹簧卡(8)卡固在该弯头的圆片(7)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式二轮车雨阳篷,属于二轮车、如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行驶时挡雨、遮阳的工具。其特征是作为雨阳篷的气囊通过一T型接头固定在支撑杆的一端上,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一夹紧装置固定在二轮车后座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二轮车在行驶时没有合适的挡雨、遮阳工具的难题,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用时可折叠放置,故是二轮车挡雨遮阳的方便实用的雨阳篷。
文档编号B62J17/00GK2843974SQ20052009853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晓霞 申请人:张晓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