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后厢板自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513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车后厢板自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自卸汽车后厢板进行自动和安全锁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汽车是运输企业进行机械化作业的首选设备,因为它无需配跟装卸工。对于矿山,煤田及一些浩大工程来说,自卸汽车在搬运中的作用更是突出。然而,使用发现,它除去卸货时后厢板有一个可能被顶托变形的问题外,还有一个后厢板锁定不牢靠和操作麻烦的问题。主要是厢槽的锁定机构过分简单,多半是一些挂钩咬合的型式,整个操作完全靠手动进行,每次卸货必须先由驾驶员下车来打开,卸完货后还的下车进行锁合,这对于自卸汽车这样一个自动化程度相当高的设备来说,无疑显得不尽完美,有些落后。另外,原有的简单结构,尚存在有不安全的隐患,不另外加锁时谁都可以打开。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这一现状而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自卸汽车使用的,对后厢板能够进行自动开合和安全锁定的装置,由于有这种机构的存在,可安全牢靠地锁定后厢板,并且,解决了不用手工操作的问题,对于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自卸汽车来说,无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运作过程是,通过液压或气动装置,推动一个称作开锁推力臂的条杆,通过杠杆原理先将锁死销杆拉出,接着再将角型锁钩从后厢板下面的锁孔中拔出,这样后厢板即被解除了锁定状态,在整个厢槽倾斜卸货时能够做到向下张开;为了稳定角型锁钩,在锁钩的钩头附近,另又加装有一个锁钩支撑杆,该锁钩支撑杆在后厢板被锁定时呈偏离状态,当锁钩受推、拉的联合作用而拔离了后厢板后,它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会变得垂直起来,并与固定在下面的一个垫块碰头可将锁钩顶住,这时,任凭厢槽如何倾斜它都不会偏离。卸货后若要将后厢板锁住,则整个运作过程相反首先是将整个厢槽归位,后厢板回落到初始状态,这时,反向开动液压或气动装置将开厢推力臂条杆拉动,同样,通过杠杆传递,先将锁死销杆归位,接着,同步地将角型锁钩向后厢板上的锁孔推去,并在推进的过程中,前面提及的锁钩支撑杆,因在杆上有一个突点,要先和后厢板接触,这时沉重而不动的后厢板就会将该支撑杆从垫块处推开使角型锁钩的限位解除,被继续推进到后厢板的锁孔中,在液压或气动拉力的作用下,锁死限位杆,同时也回到原来的位置处将角型锁钩压住,则后厢板就被牢牢地锁死。
本实用新型总装在自卸车厢槽下面的梁体上,其具体结构是一个为“Γ”型样的角型锁钩,在锁钩的水平边上靠近端钩约一个后厢板厚的位置处,开孔铰接一个在杆上附带有一个突起触点的锁钩支撑杆,该支撑杆下垂,可在外力的作用下能自由摆动,当处于垂直状态时能与下端的固定垫块碰头吻合可将锁钩水平段顶住不动;在角型锁钩的垂直边上,上下开有两个轴孔,上轴孔与大梁铰接固定,使锁钩能进行有限范围的转动,下轴孔用于平行铰接一个称作开锁推力臂的刚体;所述开锁推力臂刚体又有上、中、下三个铰接轴孔,最下面的轴孔用于和液压或气动推拉杆铰接,中间的轴孔开在刚体杆的垂直突起上,用于与角型锁钩垂直边进行铰接,可使该刚体绕此轴孔作有限范围的转动,上面的轴孔用于铰接一个称作锁死销杆的钢条,三孔的分割间距大体在1∶2的范围,总的原则是下端一个小的推进就能使上端的锁死销杆有一个大的位移;所述锁死销杆与推力臂铰接,并水平搭放在角型锁钩的水平段上;本机构是服务于后厢板进行自锁的,因此,必须对后厢板的下缘要作对应性的改进,即要有一个能使锁钩进出的锁孔。由于有锁死销杆的销入,锁钩不会被撬开,因此,其安全性也较好。
本实用新型锁定装置由驾驶员在驾驶仓进行控制,通过液压或气动装置,推动开锁推力臂的条杆,来完成后厢板的锁定和打开,不用下车去开合,节省了人力,减少了麻烦,适宜对自卸车加装使用。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中,1为液压或气动装置,2为开锁推力臂,3为推力臂与角型锁钩的下铰接轴和孔,4为角型锁钩,5为与大梁固定的上铰接轴和孔,6为推力臂与锁死销杆铰接轴孔,7为锁死销杆,8为有突起触点的锁钩支撑杆,9为固定垫块,10为上固定块,11为后厢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自卸车而设计,固定在后厢板下面的大梁上,开合锁定全部由驾驶员在驾驶机室内进行。对照附图,其结构特征是开锁推力臂2是一个长条形的刚体,在其下半部分有一个垂直的突起点,点上开一个铰接轴孔2与角型锁钩4平行铰接,推力臂2的下端开一个轴孔用于和液压或气动装置1铰接,推力臂2的上端也开一个轴孔6用于和锁死销杆7铰接,所述的角型锁钩4,形状与“Γ”字相似,在垂直边的上部适当位置处,开一个铰接轴孔5,通过铰轴与车的大梁固定,在下部适当位置开一轴孔用于和推力臂2的支点孔3铰接,在锁钩水平边的靠近钩头约一个厢槽板厚的位置处,开孔铰接锁钩支撑杆8,该支撑杆8在开锁后能够垂直地将锁钩4支撑托住,在该支撑杆的靠下适当位置处,焊一个突起点,其突起的高度是在后厢板回落到底后刚好能推开支撑杆8使之对锁钩4不起支撑作用,所述的支撑作用,必须是在该支撑杆垂直坐落在下面的固定块9上方可,图中,上固定块10则是限位锁死销杆7用的。整个机构需用一个方形的钢制外壳包起来。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如下驾驶员开动液压或气动装置1,推动开锁推力臂2,饶轴孔3先将锁死销杆7反向拉出,接着又饶固定轴孔5将角型锁钩4从后厢板下面的锁孔中也拔出,这样后厢板即被解除了锁定状态,则整个厢槽倾斜卸货时能够做到向下张开;这时,锁钩支撑杆8,也同步动作转到垂直位置和下面的固定垫块9吻合将锁钩4托住。卸货后若要将后厢板锁住,则整个运作过程相反首先将整个厢槽归位,后厢板11回落到初始状态,这时,驾驶员即可反向开动液压或气动装置1将开锁推力臂条杆2拉动,通过杠杆传递,先将锁死销杆7归位,接着,同步地将角型锁钩4向后厢板11上的锁孔推去,在推进的过程中,前面提及的锁钩支撑杆7,因在杆上有一个突点已被后厢板11从垫块9处推开,使角型锁钩4的限位被解除,故同步动作下角型锁钩4被推进到后厢板的锁孔中,锁死限位杆7同时也回到原来的位置处将角型锁钩4压住,则后厢板就被牢牢地锁死。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车后厢板自动锁定装置,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开合的金属结构件,它由锁钩、开锁推力臂、锁死销杆、锁钩支撑杆组成,由汽车的液压或气动装置控制,其特征是锁钩是一个形状与“Г”字相似的角型钩,在其垂直边上开有两个铰接轴孔,一个靠下,和平行交接的开锁推力臂上的垂直支点孔对应,一个靠上,通过铰轴将其固定在汽车的大梁上,另在其水平边上也开有一个铰接轴孔,位置与钩头接近,在该轴孔上,铰接一个下垂的锁钩支撑杆;所述的与锁钩平行铰接的开锁推力臂,是一个长条形的刚体,除去通过臂的下半部分处的垂直支点孔与角型锁钩的垂直边平行铰接外,在推力臂的下端头也开一轴孔用于和液压或气动装置铰接,同时也在推力臂的上端头开一轴孔用于和锁死销杆铰接;所述锁死销杆是一普通的钢制平条,水平搭放在角型锁钩的水平边上;对应锁钩,在自卸车的后厢板的下缘处,要有一个锁孔眼,整个机构统装在一个钢制的方形外壳体中。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厢板自动锁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钩支撑杆,在其下半部分适当位置处有一个突起的支点,该支点在被后厢板推动后可使支撑杆呈倾斜状态,对应该支撑杆,在杆头的下面有一个能与之碰头吻合的固定垫块,在同一方位的角型锁钩上面的对应点处,另配有一个上固定块。
专利摘要自卸车后厢板自动锁定装置,是针对自卸车现行的后厢板锁定,既不牢靠又操作麻烦的实际而设计,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直接在车内进行开合的金属结构件,它由锁钩、开锁推力臂、锁死销杆、锁钩支撑杆和固定垫块组成。其特征是锁钩是一个形状与“Γ”字相似的角型钩,垂直边用于推拉锁钩,水平边用于咬合厢板,整个角钩的滑动,由开锁推力臂的推拉进行,开锁推力臂是一个长条形的刚体,与角型锁钩垂直边平行铰接,推力臂的下端头与液压或气动装置铰接,推力臂的上端头,与搭放在角型锁钩水平边上的锁死销杆铰接,对应锁钩,在自卸车的后厢板的下缘处,有一个锁孔眼,整个机构统装在一个钢制的方形外壳体中。
文档编号B62D33/037GK2825406SQ200520111108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6日
发明者赵永胜 申请人:赵永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