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双向操控的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250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双向操控的车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可双向操控的车辆装置,尤其指一种具有二个对向(方向相对)设置的转向系统的可双向操控车辆。
背景技术
所谓车辆,通常包括动力系统、方向控制系统、传动系统。并通过动力系统、方向控制系统及传动系统控制车轮的转动速度及方向,达到移动的目的。而大部分的车辆均仅具有一个方向控制器来作为驾驶人控制车辆行径方向的控制装置,这样的设计无须赘述其道理。
一种游乐用的车辆,为了乐趣而设置了二个方向控制器,如美国第3,963,262号专利,披露了一种游乐汽车结构,该车辆具有两个面对面的座位,一对独立的转向轮胎及一对可控制该转向轮胎的控制方向盘,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在两个座位设有驱动装置,可供两位驾驶人踩踏,并决定谁可以控制转动轮胎使得该车辆可以前进或后退;该对控制方向盘与转向轮胎联结,同时控制方向盘设在座位处以供坐于该座位的驾驶人可以控制转动转向轮胎。
依据该专利的附图1,由于该座位是面对面,且转向轮胎设于座位正下方,亦即对驾驶人来说,他的前面还有一组轮胎,也就是与他面对面的驾驶人下方的轮胎,因此对每一个驾驶人来说,受到其控制的转向轮胎可以说是后轮,而并不是前轮,而这样的设置使得车辆在前进、后退的移动时,会与一般的车辆在方向控制上有完全相反的结果,一般的车辆在前进状态时,方向盘的转动方向与车体的转弯方向一致,也就是说把方向盘往右打,车辆会往右转前进,或称车辆会顺时针转向,而前述美国第3,963,262号专利,却与一般人的习惯不同,当驾驶人将方向盘往右打,车辆却会往左转前进,或称车辆会逆时针转向,虽然该专利系关于一种游乐用的车辆,但是这样的装置使得使用者非常的不习惯,因此在使用上的接受度大大的减少,此为一实用上的缺点。
反之,若将该座位反向设置,也就是两个驾驶人是背对背而坐,这样的设置虽然可以使得方向盘的转动方向与车体的转弯方向一致,但是却变成无法看到另一个驾驶人的操作与转向,驾驶人在车辆前进、后退时,需要在移动的瞬间对于车辆的前进、后退的转向作出判断,以决定要如何调整方向盘的转向,这也使得车辆的操作困难度提升,同时两位驾驶人背对背而坐,也丧失了互动性及乐趣性。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缺点所进行的改进,使可双向操控的车辆可以符合一般车辆方向操作习惯,并保持驾驶员面对面操作的互动与乐趣性,本实用新型内容及实施方式将详述于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双向操控的车辆装置,其具有两个对向(方向相对)的座位及转向系统,分别独立控制二个轮胎组,通过二个轮胎组分别受到不同的转向控制,达到车辆移动上的多样化及乐趣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符合一般车辆方向操作习惯的双向操控车辆装置,对每一个驾驶员而言,其所操控的轮胎是该纵轴方向的前轮。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观察对面驾驶员操作状态且可以观察自己控制的轮胎转向状态的双向操控车辆装置,藉此驾驶员可以调整自己控制的轮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至少包含一车底座,二个对向设置的座位、一个动力系统、一个传动系统、二个分设于车底纵轴方向前后两侧的轮胎组及二个对向设置的转向系统,该动力系统连接传动系统以驱动轮胎组转动,该转向系统于对应的座位设有转向控制器,该转向控制器用以控制其中一轮胎组的转向,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控制器交叉对向设置,使得每一坐于该任一座位的驾驶员可以操作其纵轴方向上的前侧轮胎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该车辆装置有二个对向设置的转向系统,可由二个坐于对向设置座位的驾驶员分别独立的操作,每一个驾驶员可以分别独立的操作该转向控制器,进而控制其中一轮胎组的转向,当二个轮胎组分别被二个驾驶员操作而转向时,会有各种不同的组合,使得车辆装置在移动上会有不同的变化,举例来说,在特殊的场地上,要让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装置从甲地移动到乙地,需要二个驾驶员同心协力无间的配合,且其在移动的控制上可以有无限多组的可能性方案,借此达到娱乐游戏的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由于该转向控制器是交叉对向设置,使得每一个驾驶员均操作其纵轴方向上的前侧轮胎组,这样的设置符合一般人在驾驶普通车辆上的习惯,同时由于二个座位系对向设置,驾驶员可以面对面互相观察对方转向控制器的操作,以调整自己的操作来互相配合,具有良好的互动性与乐趣性,同时也可以培养迅速的反应能力与协调能力。
为了更添增驾驶时的困难度与游乐性,使本实用新型更具操作多样化,本实用新型可增设一变速装置连接动力系统,使车辆装置能够有前进、后退(对另一个驾驶员来说,则是后退、前进)的变化,该变速装置包括一变速齿轮箱及一变速排档,该变速排档设于二个座位中间适当位置处,可由二个座位的驾驶员中的任一个操作控制。
为使审查人员能更加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与技术特征,兹举实施例详述于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动力系统与传动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转向系统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操作状态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操作状态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车底座 2、21、22-座位3-动力系统31-引擎32-油门4-传动系统41-链条42-连动轴5、501、502-轮胎组6-转向系统61、601、602-方向盘7-变速装置71-变速排档9-车底纵轴方向901、902、904-顺时针偏移903-逆时针偏移91-方向92-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该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至少包括一车底座1,二个对向设置的座位2、一个动力系统3、一个传动系统4、二个分设于车底纵轴方向9前后两侧的轮胎组5及二个对向设置的转向系统6,动力系统3包括一引擎31及二个可独立控制引擎的油门32,该二个油门32可分别由二个座位2的驾驶员踩踏及释放,以控制车辆的引擎31的转动速度。
该动力系统3连接传动系统4,本实施例中的传动系统4包括一链条41及一连动轴42,动力系统3的引擎31带动链条41转动,再驱动连动轴42使其中一轮胎组5转动,动力系统3、传动系统4与轮胎之间的驱动并不限于此实施例所披露的方式,任何可以驱动轮胎转动的方式皆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如四轮驱动,或以传动轴方式带动连动轴,或引擎为水平横式置放直接带动连动轴,甚至是动力系统设置有双引擎,各自驱动其中一组轮胎组,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与实质。
请参阅图1及图3,该二个转向系统6于对应的座位2各设有一方向盘61作为转向系统6的转向控制器,该二个方向盘61系交叉对向设置,这使得任一坐于该座位2的驾驶员可以操作其纵轴方向9上的前侧轮胎组5。
此外,在动力系统3与传动系统4间可增设一变速装置7,使该车辆装置能够有前进、后退(对另一个驾驶员来说,则是后退、前进)的变化,该变速装置7包括一变速齿轮箱(未图标)及一变速排档71,该变速排档71设于二个座位2中间适当位置处,可由二个座位2的驾驶员中的任一个操作控制。
该车辆装置也包含二个制动系统(未图标),该制动系统可以对其中一组轮胎组5进行刹车动作,每一个制动系统于对应的座位2设有刹车踏板(未图标),分别由二个座位2的驾驶员独立控制。
请参阅图4及图5,系本实用新型操作状况示意图,首先定义车底纵轴方向9上两个反向的方向91及方向92,对座位21的驾驶员而言,方向91为前进方向,方向92则为后退方向,反之,对座位92的驾驶员而言,方向92则为其前进方向,方向91则变成了后退方向。
就图4而言,座位21的驾驶员将方向盘601向右打,因此其所控制的轮胎组501会向顺时针偏移901的角度,但同时座位22的驾驶员也将方向盘602向右打(以座位22的驾驶员来看),则其所控制的轮胎组502也会顺时针偏移902的角度,若此时变速装置7是控制在朝方向91移动,则此时车辆并不一定会如座位21驾驶员所预期的往前右转,如果两组轮胎的顺时针偏移901、902的角度大致相同时,车辆大概会朝该驾驶员的右前方直线前进,而当两组轮胎的偏移角度明显不同时,则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就图5而言,座位21的驾驶员将方向盘601向左打,因此其所控制的轮胎组501会向逆时针偏移903的角度,但同时座位22的驾驶员也将方向盘602向右打(以座位22的驾驶员来看),则其所控制的轮胎组502也会顺时针偏移904的角度,若此时变速装置7是控制在朝方向91移动,则车辆的移动对座位21的驾驶员来看,则会如同一般驾驶习惯朝左转弯,但是转弯半径却会比他预期的来的更大,这是因为另一轮胎组5也转向了,逆时针偏移903与顺时针偏移904的不同角度搭配会有不同的旋转半径的结果,当要控制车辆通过固定转弯角度时,如何共同控制便需要相当的默契配合。
上述操作状况若是配合变速装置,或沿方向91移动,或沿92方向移动,对驾驶员而言产生前进、后退,使移动方向更具变化性。
本实用新型亦可以单人驾驶,仅由一个驾驶员坐于任一个座位2上控制方向盘61及油门32等控制器,此时车辆则成为一普通式的车辆,其操作特性与一般车辆无异,在不需要二位驾驶员的时候,可以马上以熟知的操作方式驾驶,这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项特点,同时单人驾驶时,可以任意变换驾驶的座位2,如进入一狭窄的巷弄,一般车辆在倒车出巷时,因转向系统有一些角度很难控制,此时本实用新型的驾驶员可以换置另一个座位2驾驶,则倒车出巷则变成前进出巷,方向控制上又变得简单了。
转向系统配合变速装置及制动系统使得本实用新型车辆具有移动上的多样化及乐趣性,同时驾驶员可以观察对面驾驶员操作状态及自己控制的轮胎转向状态,藉此调整受自己控制的轮胎方向,培养默契与反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已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要件,实施例中揭示的结构乃是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藉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而了解此一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下所作的修改,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至少包括一车底座(1),二个对向设置的座位(2)、一个动力系统(3)、一个传动系统(4),二个分设于车底纵轴方向(9)前后两侧的轮胎组(5)及二个对向设置的转向系统(6),该动力系统(3)连接传动系统(4)以驱动轮胎组转动,该转向系统(6)于对应的座位(2)设有转向控制器,该转向控制器用以控制其中一轮胎组的转向,其特征在于该转向控制器交叉对向设置,使得每一坐于该任一座位的驾驶员可以操作其纵轴方向(9)上的前侧轮胎组(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装置设有一变速装置(7)连接所述动力系统(3),该变速装置(7)包括一变速齿轮箱及一变速排档(71),该变速排档(71)可由所述二个座位(2)中的任一驾驶员操作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器是方向盘(6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3)包括一引擎(31)及二个可独立控制引擎的油门(32),该二个油门(32)可分别由所述二个座位(2)的驾驶员踩踏及释放。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向控制的车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装置包括二个制动系统,每一个制动系统包括一刹车踏板及一设于其中一个轮胎组(5)的刹车器组,每一个制动系统分别由所述二个座位(2)的驾驶员独立控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可双向操控的车辆装置,其至少包括一车底座1、二个对向设置的座位2、一个动力系统3、一个传动系统4、二个分设于纵轴方向9前后两侧的轮胎组5及二个对向设置的转向系统6,该动力系统3连接传动系统4以驱动轮胎组转动,通过二个对向(方向相对)设置的座位2及二个对向交叉设置的转向系统6,使二个驾驶员可以分别独立的控制其纵轴方向上的前侧轮胎组5,藉此纵轴方向上两侧的轮胎组分别受到独立的转向控制,使得车辆在移动的方向上有着多变的特性,可以添增趣味性。
文档编号B62D1/02GK2803860SQ20052011079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8日
发明者林忠贤, 吴建晨, 游挥雄 申请人:林忠贤, 吴建晨, 游挥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