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4268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的前轮主要是用来控制自行车的平衡以及转向,自行车的前轮与把手之间主要是通过前叉连接,当自行车把手转向的时候,能够让前轮随着把手摆动,从而达到顺利转向以及控制平衡的目的;因此,自行车应该在前叉中间以及把手的中间位置构成联结,让前轮左、右转向的反应一致,避免造成操控的困难。
如图1所示,即为一般自行车常用的前叉与把手联结构造外观立体图;其中,自行车的前叉10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中空的芯杆11,以及在把手把手立管20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芯杆11的轴杆21,并且通过相关锁紧组件将芯杆11与轴杆21锁紧,从而将把手把手立管20与前叉10进行联结。
锁紧组件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前叉10中间及轴杆21下方设有一螺接件13,在螺接件13的轴心设有一穿孔131,另有一螺栓31穿过穿孔131并且与螺接件13螺接,且其螺接件13与轴杆21的贴抵面呈相对应接合的斜切面形态,如此即可通过螺栓31将芯杆11与轴杆21锁紧,从而将把手立管20与前叉10进行联结。
但是,常用的联结构造无法调整把手立管的高度,亦即相同规格的自行车会因为驾驶者身材的不同而感觉把手位置太高或太矮,进而造成适用对象的限制;且其锁紧组件的零件较多、组装结构较为繁复,需要使用其它工具才能将螺栓进行锁紧或放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可让使用者依需要调整把手高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包括把手、连接于把手的把手立管和管状前叉,该前叉的端部管壁上设有一道切沟,该切沟沿着该前叉的轴向延伸有一既定的长度,在该切沟两边部位设有一固定区段的螺纹,该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旋入前叉顶端,前叉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所述螺纹则延伸至固定端,把手立管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前叉的伸缩管,该伸缩管依靠一锁掣件固设于前叉的固定端,伸缩管可在前叉内上下移动,锁掣件将前叉紧箍进而将伸缩管夹持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的锁掣件为一中心设有一套孔的箍夹状结构体,锁掣件侧部延伸有一对夹耳,该夹耳之间具有一延伸至套孔之间隙,一螺杆穿设于夹耳之间。
所述的锁掣件可为快拆的形式。
所述的前叉及伸缩管相重叠处分别设有一固定孔及长槽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一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前叉的端部管壁上设有一道切沟,该切沟沿着该前叉的轴向延伸有一既定的长度,在该切沟两边部位设有一固定区段的螺纹,该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旋入前叉顶端,前叉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所述螺纹则延伸至固定端,把手立管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前叉的伸缩管,该伸缩管依靠一锁掣件固设于前叉的固定端,伸缩管可在前叉内上下移动,移动距离的不同,伸缩管的高度则不同,从而可以调整把手的高度,锁掣件将前叉紧箍进而将伸缩管夹持固定。放松锁掣件释放前叉和伸缩管紧箍作用,并且在适当变换伸缩管和前叉之间的插接深度的后,再利用锁掣件的锁掣作用以将伸缩管和前叉固定,即可轻易达到调整把手高度的目的。

图1为常用的前叉与把手之联结构造外观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调整构造之外观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调整构造之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调整构造之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调整构造中锁掣件之另一结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包括把手23、连接于把手23的把手立管20和管状前叉10,该前叉10的端部管壁上设有一道切沟14,该切沟14沿着该前叉10的轴向延伸有一既定的长度,在该切沟14两边部位设有一固定区段的螺纹15,该螺纹15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0,螺母40旋入前叉10顶端,前叉10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16,所述螺纹15则延伸至固定端16,把手立管20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前叉的伸缩管50,该伸缩管50依靠一锁掣件60固设于前叉10的固定端16,伸缩管50可在前叉10内上下移动,锁掣件60将前叉10紧箍进而将伸缩管50夹持固定。
整体组装时,先将螺母40利用螺纹15旋入前叉10,并旋紧于前叉10之顶端后,前叉10的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16,螺纹15则延伸至固定端16,伸缩管50套入前叉10中,而前叉10及伸缩管50相重叠处分别设有一固定孔17及长槽孔51,该固定孔17可供一固定件32穿设于前叉10与伸缩管50间,另有锁掣件60套设于前叉10的固定端16,如本图实施例中锁掣件60可为快拆之形式,而固定件32则穿设于锁掣件60、前叉10与伸缩管50间,使伸缩管50可于前叉10内上下移动,其上下移动的范围则由固定件32卡置于长槽孔51的上下端而决定,并利用该锁掣件60可将前叉10紧箍进而将伸缩管50夹持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可通过放松锁掣件60释放前叉10的紧箍作用,并且在适当变换前叉10与伸缩管50之间的插接深度之后,再将锁掣件60锁掣以将前叉10与伸缩管50之间的插接深度固定,即可轻易达到调整把手高度的目的,可以让使用者依照需要实时调整把手的高度,而不致于因为把手高度无法调整而对骑车对象造成限制。
锁掣件60的结构可如图5所示,锁掣件60为一中心设有一套孔61的箍夹状结构体,锁掣件60侧部延伸有一对夹耳62,该夹耳62之间具有一延伸至套孔61的间隙63,一螺杆64穿设于夹耳62之间。通过螺杆64的锁紧作用使锁掣件60紧缩以将前叉10及伸缩管50夹持。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包括把手、连接于把手的把手立管和管状前叉,其特征在于该前叉的端部管壁上设有一道切沟,该切沟沿着该前叉的轴向延伸有一既定的长度,在该切沟两边部位设有一固定区段的螺纹,该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旋入前叉顶端,前叉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所述螺纹则延伸至固定端,把手立管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前叉的伸缩管,该伸缩管依靠一锁掣件固设于前叉的固定端,伸缩管可在前叉内上下移动,锁掣件将前叉紧箍进而将伸缩管夹持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掣件为一中心设有一套孔的箍夹状结构体,锁掣件侧部延伸有一对夹耳,该夹耳之间具有一延伸至套孔之间隙,一螺杆穿设于夹耳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掣件可为快拆的形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叉及伸缩管相重叠处分别设有一固定孔及长槽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一固定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把手伸缩调整结构,包括把手、连接于把手的把手立管和管状前叉,该前叉的端部管壁上设有一道切沟,该切沟沿着该前叉的轴向延伸有一既定的长度,在该切沟两边部位设有一固定区段的螺纹,该螺纹上螺纹连接有螺母,螺母旋入前叉顶端,前叉顶端露出一段固定端,所述螺纹则延伸至固定端,把手立管的中间位置直设有一可相对应套入前叉的伸缩管,该伸缩管依靠一锁掣件固设于前叉的固定端,伸缩管可在前叉内上下移动,锁掣件将前叉紧箍进而将伸缩管夹持固定。可让使用者依需要调整自行车把手高度。
文档编号B62K21/16GK2873616SQ20062000227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0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