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拖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尤指能徙手且快速地卡固于拖曳结构的拖车。
背景技术:
参照图10与图11,其包括有一拖车80和二扣挂装置90;该扣挂装置90和该拖车80结合。该扣挂装置90包括有二板体91、一勾扣92和一定位钮93。该二板体91间隔并置,该板体91于周缘凹设有一卡槽911,同时参照图12,该卡槽911可勾扣脚踏车后端的挂轴100的上方。该板体91于相对端面穿设有一弧形孔912,该弧形孔912的两端各形成一扩大孔913。该勾扣92对应该弧形孔912形成一穿孔921,该勾扣92一端枢设于该二板体91之间,该勾扣92另一自由端跨过该卡槽911的外端。该定位钮93穿设于该弧形孔912和该穿孔921,该定位钮93一端对应该扩大孔913设有一大头卡置部931,该定位钮93另一端设有一压钮部932,该压钮部932与该板体91的外端面之间并设有一弹性组件933,该勾扣92结合于该挂轴100下方。
惟该已知结构于实用上仍有多处缺点,因该扣挂装置90如要和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100结合,就要将该卡槽911勾扣该挂轴100的上方,该勾扣92结合于该挂轴100下方,且需该定位钮93将该板体91和该勾扣92结合在一起。由以上可知,使用者需经过繁杂的操作,才能将该扣挂装置90结合于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100,此举,不仅浪费该使用者的时间,也增加该使用者的体力负担。
又,如该使用者要将该扣挂装置90和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100分离该使用者仍需经过繁杂的操作,将该定位钮93移除,再将该勾扣92和该挂轴100下方分离,最后将该卡槽911和该挂轴100的上方分离,故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该扣挂装置如要和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结合,就要将该卡槽勾扣该挂轴的上方,该勾扣结合于该挂轴下方,且需该定位钮将该板体和该勾扣结合在一起。由以上可知,使用者需经过繁杂的操作,才能将该扣挂装置结合于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此举,不仅浪费该使用者的时间,也增加该使用者的体力负担。又,如该使用者要将该扣挂装置和该脚踏车后端的挂轴分离该使用者仍需经过繁杂的操作,将该定位钮移除,再将该勾扣和该挂轴下方分离,最后将该卡槽和该挂轴的上方分离,于此基础上,提供一种拖车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车结构,其包括有一具有轮组的拖车本体,还包括;一拖杆,该拖杆设有一连接端,该连接端和所述拖车本体结合,该连接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端,该结合端设有一凹部,该凹部卡合于一拖曳结构;二卡固件,该卡固件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卡固于该拖曳结构;二弹性体,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结合端和该卡固件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其中该凹部先卡合于该拖曳结构,而该卡槽再卡固于该拖曳结构,该卡槽可快速且牢固地卡固于该拖曳结构,且该弹性体可提供该卡槽牢固地卡固于该拖曳结构的效果。而如要将该拖杆和该拖曳结构进行拆卸,该使用者可以将该凸部沿该容置槽往该弹性体方向移动,再将该拖杆向上抬,即可快速的将该拖杆和该拖曳结构分离。
2.其中该凸部沿该容置槽往该弹性体方向移动时,该凸部可移动至该容置槽和该环状凹部的交会处,该凸部从该容置槽旋转进入该环状凹部,该凸部可卡固于该环状凹部,藉此,该使用者在替该拖杆和该拖曳结构进行装设或拆卸时,该使用者不必一直施力于该卡固件,可减轻该使用者的体力负担。
3.其中该拖杆和该拖曳结构的装设或拆卸皆可徒手进行,而不必使用到手工具,可避免该使用者找不到手工具而无法替该拖杆和该拖曳结构进行拆装的窘境。
其它目的、优点和本实用新型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更加显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表示拖杆结合于自行车的拖曳结构。
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表示凹部卡合于拖曳结构,卡槽卡固于拖曳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表示弹性体处于被释放的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表示弹性体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图7是图6沿B-B线的剖面图,表示凸部运动至容置槽和环状凹部的交会处。
图8是图7中C的放大图,表示凸部从容置槽旋转进入环状凹部。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是已知拖车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已知扣挂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是已知扣挂装置的立体外观图。
标号说明10 拖车 11 轮组12 拖车本体20 拖杆 21 连接端22 结合端 221 第一环状凸部222 第二环状凸部 223 环状凹部224 凹部 225 端部226 容置槽 23 抵挡件30 卡固件 31 第一端32 第二端 321 卡槽33 通孔 331 第三环状凸部332 凸部 40 弹性体
50 自行车51 拖曳结构60 拖车 70 拖杆71 抵挡件711 穿孔72 螺件 73 端部731 螺孔 80 拖车90 扣挂装置 91 板体911 卡槽 912 弧形孔913 扩大孔92 勾扣921 穿孔 93 定位钮931 卡置部932 压钮部933 弹性组件100 挂轴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
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拖车10包括有一拖杆20、二卡固件30和二弹性体40;同时参照图3,该拖杆20卡合于一自行车50的拖曳结构51,该卡固件30卡固于该拖曳结构51,该弹性体40设置于该拖杆20和该卡固件30之间,该弹性体40可提供该卡固件30牢固地卡固于该拖曳结构51的效果。其中该拖杆20呈ㄇ字形状,该拖杆20设有一连接端21,该连接端21和一具有轮组11的拖车本体12结合。该连接端21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端22,该结合端22环设有一第一环状凸部221、一第二环状凸部222和一环状凹部223,该第一环状凸部221位于该第二环状凸部222和该环状凹部223之间,该第一环状凸部221供该弹性体40抵固。该第二环状凸部222可供该卡固件30抵固。该环状凹部223可供该卡固件30卡固。该结合端22设有一凹部224和一端部225,该凹部224位于该环状凹部223和该端部225之间,该凹部224卡合于该拖曳结构51,该端部225设有螺纹。该结合端22外侧沿轴向设有一容置槽226,该容置槽226连通于该环状凹部223,该容置槽226供该卡固件30滑设。该拖杆20包括有二抵挡件23,该抵挡件23设有螺纹(图中未示),该抵挡件23螺接于该端部225,该抵挡件23可供该卡固件30抵固,以防该卡固件30从该结合端22脱出。
该卡固件30具有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该第一端31可抵固该第二环状凸部222。该第二端32可抵固该抵挡件23,该第二端32设有一卡槽321,该卡槽321呈圆弧形状,该卡槽321卡固于该拖曳结构51。该卡固件30轴向设有一通孔33,该通孔33套设于该结合端22,该卡固件30在该通孔33内环设有一第三环状凸部331,该第三环状凸部331供该弹性体40抵固。该第三环状凸部331沿该卡固件30轴向朝该卡槽321方向设有一凸部332,该凸部332滑设于该容置槽226,该凸部332可从该容置槽226旋转进入该环状凹部223,该凸部332可卡固于该环状凹部223。
该弹性体40设置于该第一环状凸部221和该第三环状凸部331之间,该弹性体40可提供该卡固件30复归的效果,且该弹性体40可提供该卡固件30牢固地卡固于该拖曳结构51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该凹部224卡合于该自行车50的拖曳结构51,该卡槽321卡固于该拖曳结构51,该卡固件30第二端32抵固该抵挡件23。藉此,骑该自行车50可拖曳该拖车10。
参照图5,该弹性体40处于被释放的状态。该弹性体40设置于该第一环状凸部221和该第三环状凸部331之间,该弹性体40可提供该卡固件30复归的效果,该卡固件30第二端32可抵固于该抵挡件23,该抵挡件23可防止该卡固件30从该结合端22脱出。
参照图6,该弹性体4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施一推力给该卡固件30,该凸部332沿该容置槽226往该弹性体40方向运动,该第三环状凸部331和该第一环状凸部221压缩该弹性体40,该弹性体40可提供该卡固件30复归的效果。
参照图7,该凸部332运动至该容置槽226和该环状凹部223的交会处。参照图8,该凸部332从该容置槽226旋转进入该环状凹部223,该凸部332卡固于该环状凹部223,该环状凹部223可限制该凸部332做环形位移。藉此,使用者可在不施力给该卡固件30的情况下,该凸部332可固定于该环状凹部223。
参照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其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拖车60的拖杆70包括有二抵挡件71和四螺件72,该抵挡件71设有二穿孔711,该螺件72穿设于该穿孔711,该端部73设有二螺孔731,该螺件72螺接于该螺孔731。
权利要求1.一种拖车结构,其包括有一具有轮组的拖车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拖杆,该拖杆设有一连接端,该连接端和所述拖车本体结合,该连接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端,该结合端设有一凹部,该凹部卡合于一拖曳结构;二卡固件,该卡固件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卡固于该拖曳结构;二弹性体,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结合端和该卡固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杆呈ㄇ字形,该卡槽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环设有一供所述弹性体抵固的第一环状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环设有一供所述卡固件抵固的第二环状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环设有一供所述卡固件卡固的环状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外侧沿轴向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连通于所述环状凹部,所述卡固件滑设于该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件轴向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套设于该结合端,该卡固件在该通孔内环设有一供该弹性体抵固的第三环状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环状凸部沿所述卡固件轴向朝该卡槽方向设有一凸部,该凸部滑设于该容置槽,该凸部可从该容置槽旋转进入该环状凹部,该凸部可卡固于该环状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端设有一端部,该端部设有螺纹,该拖杆包括有二抵挡件,该抵挡件设有螺纹,该抵挡件螺接于该端部,所述卡固件抵固于该抵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杆包括有二抵挡件和四螺件,该抵挡件设有二穿孔,该螺件穿设于该穿孔,该结合端设有一端部,该端部设有二螺孔,该螺件螺接于该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结构,其包括有一拖杆、二卡固件和二弹性体;该拖杆设有一连接端,该连接端和一具有轮组的拖车本体结合,该连接端两侧分别设有一结合端,该结合端设有一凹部,该凹部卡合于一拖曳结构。该卡固件设有一卡槽,该卡槽卡固于该拖曳结构。该弹性体设置于该结合端和该卡固件之间,该弹性体可提供该卡固件牢固地卡固于该拖曳结构的效果。
文档编号B62K27/02GK2910779SQ20062012106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7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