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合式电动脚踏车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07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合式电动脚踏车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尤其涉及一种前、后车架向内移动收合时达到折收夹制定位,以及通过定位组框架另一端套接的缓冲块,使后车架可在展开位置处抵靠于缓冲块之上,防止连接架、后车架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碰撞。
背景技术
一般电动脚踏车均具有车架、分别设于车架前后端的前后轮、枢转设置在车架前端并且可控制前轮转向的把手杆架、以及组装于车架与后轮之间的链轮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以带动电动脚踏车的后轮旋转,进而达到电动脚踏车前移的目的。
但上述的电动脚踏车由于其车架固定,在收藏上较占空间,因此,为了适应现代人居住空间狭小的问题,便出现了一种前、后车架可折叠收合的电动脚踏车,其大体构造如图1所示,该电动脚踏车A1包括车架A11、分别组装在车架A11底端且前后对应的前轮A12及后轮A13、设于车架A11顶端的坐垫A14、以及装设在车架A11前方且可控制方向的把手杆A15,其中,该车架A11具有位于前、后轮A12、A13之间的连接件A16,并且为了使车架A11可折叠,该连接件A16由可对接的前杆A161及后杆A162构成,在对接的前、后杆A161、A162之间组装有折叠机构A17。
通过控制该折叠机构A17,即可使该电动脚踏车A1达到折叠收合的状态,如图1所示,现有折合式电动脚踏车A1通过连接件A16的前、后杆A161、A162可折叠的设计,确实可使电动脚踏车A1在折叠后的整体空间体积变小,进而达到方便收藏、不占空间的目的,只是前述电动脚踏车A1于实际使用时仍具有以下诸多问题存在1.以此种收合方式收折,电动脚踏车A1的车体长。
因为,顶撑坐垫A14的座管并无法收折,仍然占用空间;另外,当电动脚踏车A1折叠后,将其移动时,因其前轮A12靠向后轮A13,此时,后轮A13与前轮A12可能会相互抵接,且两轮轴会相互错开而使后轮A13的轮轴突出伸入前轮A12内,导致电动脚踏车A1无法通过轮子的带动而达到轻易移动的目的。
2.只有将电动脚踏车A1整个抬离地面才可再进行移动,造成骑乘者收折后移动的不便,较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希望通过此设计,其使连接架邻近于前端一侧扣合片的扣合孔,可供设置于衔接杆上的定位组框架内的定位拉杆朝扣合孔的孔缘内卡止定位,令折合后的电动脚踏车整体空间体积较小,并利用连接架与后车架之间的定位组以及通过该定位组的框架另一端套接的缓冲块,从而利于后车架可在展开位置处抵靠于其上,达到防止连接架、后车架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碰撞的目的。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包括连接架,分别设于连接架两端的前车架、后车架、枢转设置在连接架与前车架之间的支轴、枢转设置在连接架与后车架之间的定位组以及曲杆的辅助轮,其中,该连接架邻近于前端一侧向下延设有扣合片,在扣合片上设有扣合孔,可供设于衔接杆上的定位组框架内的定位拉杆朝扣合孔的孔缘内卡止,使之前、后车架向内移动收合时达到折收定位,又于定位组框架另一端套接缓冲块,使得前、后车架可在展开位置处支撑抵靠,达到防止连接架、后车架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碰撞的目的。


图1是常规电动脚踏车折叠后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与后车架枢接的立体外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与后车架枢接的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支轴与扣合片枢接的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组配部分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的定位拉杆外拉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的定位拉杆与扣合块呈脱离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与后车架呈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轮分别向内侧移动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后定位在地面的前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安装在衔接杆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折合式电动脚踏车1也可达到现有技术的电动脚踏车A1的折叠效果,其包括连接架2、设于连接架2前后两端21、22的前车架3及后车架4、枢设在连接架2与后车架4之间的定位组5以及穿过并设置在后车架4之间的衔接杆6;其中该连接架2前端21的垂直方向设有支轴210,并邻近于前端21一侧向下延设有扣合孔211的扣合片212。
该前车架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弧形凸块30、31,上、下弧形凸块30、31具有固设在连接架2、衔接杆6的前端21、61的垂直方向,并与前车架3枢接的支轴210、610,以及设于前车架3底端的前轮32。
该后车架4具有两平行的左、右杆架40、41,枢转设置于左、右杆架40、41后端之间的后轮42,后轮42中间设有传动组420,枢接在传动组420两侧边的左、右杆架40、41外侧分别装设有曲杆43,自连接架2的后端22与后车架4的前端枢设凸轴部44,以及套设在左、右杆架40、41前端且向上突伸的座杆45及其顶端的坐垫46,其中,左、右杆架40、41均具有供连接架2的后端22嵌套的凸轴部44,以及与凸轴部44的侧边枢设,且可供轴杆47枢设的扣合块48,该扣合块48呈L型,扣合块48在轴杆47的下方处设有孔480。
该定位组5(如图2及图6所示)横向安装在穿套在后车架4左、右杆架40、41之间的衔接杆6上,该定位组5具有框架50,框架50一端500与衔接杆6连结,另一端501与两侧边具有两平行的卡体503的缓冲块502形成套接定位(同时参阅图12所示),而框架50内部枢转设置定位拉杆51,在定位拉杆51周边环套有弹簧52,定位拉杆51通过弹簧52的紧压弹力可在框架50内前后位移,而定位拉杆51安装在框架50的侧边,并突出到框架50的侧边之外,以卡嵌该框架50侧边的定位扣环53,其中,该定位拉杆51位于衔接杆6靠近连接架2与后车架4枢接的凸轴部44下方,通过控制定位拉杆51的末端,与枢接在凸轴部44侧边的扣合块48的孔480对应并卡嵌,即可达到定位后车架4,从而使后车架4可在展开位置以及收合位置间移动的目的,且通过定位拉杆51与孔480形成卡接固定或脱离,还可使前轮32与后轮42分别向内侧移动。
该衔接杆6穿过并设置在后车架4的左、右杆架40、41之间,前端设有支轴610,与前车架3下端弧形凸块31枢接,后端连接在座杆45上,而衔接杆6与后车架4之间设置有衔接支轴62。
本实用新型为了使电动脚踏车1能在折叠状态时,仍可达到静止定位的目的,在后车架4的后轮42两侧的曲杆43的末端枢接有辅助轮430,使辅助轮430与后轮42设在同一水平面而定位在地面7上,使得折叠后的电动脚踏车1可置放定位,并在移动时可稳定车身。
参阅图4及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脚踏车1要折叠收藏时,先调整定位拉杆52,由原先卡嵌(如图6所示)再向一侧拉出在框架50内侧的弹簧52,紧压后使定位拉杆51与扣合块48的孔480脱离(如图7及图8所示),此时,一手提起坐垫46,则后车架4与连接架2之间的凸轴部44的轴杆47向上位移,使后车架4与连接架2可相对朝内例方向弯折,同时使前、后轮32、42同步向内侧移动,再将定位拉杆51朝连接架2一侧的扣合片212的扣合孔211中卡止定位,即完成电动脚踏车1的折叠(如图9及图10所示);相反地,如要骑乘电动脚踏车1时,只要重复上述步骤将前、后车架3、4调至展开位置,连接架2与后车架4的轴杆47连接形成直线后,再将定位拉杆51的末端穿套凸轴部44侧边扣合块48的孔480中卡嵌定位,令前、后车架3、4可于展开位置处抵靠在套接定位组5的缓冲块502之上,防止连接架2、后车架4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5碰撞。
当后车架4位于展开位置时,后车架4的后轮42与前车架3的前轮3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曲杆43中的辅助轮430未接触地面7;而当后车架4位于收合位置时,即后车架4以凸轴部44的轴杆47为支点,使连接架2与后车架4呈现折弯状,且衔接杆6被连动而向下旋转,使该后车架4的后轮42靠近前车架3的前轮32,此时,辅助轮430与后轮4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顶触在地面7上(如图11所示),以辅助定位折叠后的电动脚踏车1使其位移。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架2与后车架4之间的凸轴部44的收合衔接杆6可折叠的设计,可使电动脚踏车1折叠后的空间体积较现有的电动脚踏车A1小,并利用连接架2与后车架4之间的定位组5及通过该定位组5的框架50另一端套接的缓冲块502,从而利于后车架4可在展开位置处抵靠支撑在缓冲块502之上,可避免连接架2、后车架4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5碰撞。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所述电动脚踏车(1)包括连接架(2)、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架(2)前后两端的前车架(3)及后车架(4)、枢设在所述连接架(2)与所述后车架(4)之间的定位组(5)、以及穿过并设置在所述后车架(4)之间的衔接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邻近于前端(21)一侧向下延设有扣合片(212),在所述扣合片(212)上设有扣合孔(211),在所述扣合孔(211)的孔缘内可供设置在所述衔接杆(6)上的所述定位组(5)的框架(50)内的定位拉杆(51)插置;又在所述定位组(5)的所述框架(50)的另一端(501)套接缓冲块(5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502)的两侧边具有两平行的卡体(503),而所述卡体(503)可供所述定位组(5)的所述框架(50)的另一端(501)套接定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良的折合式电动脚踏车,包括连接架、分别设于连接架两端的前车架、后车架、定位组及衔接杆,其中该连接架邻近于前端一侧向下延设有扣合片,于扣合片上设有扣合孔,可提供设置在衔接杆上的定位组框架内的定位拉杆朝扣合孔的孔缘内卡止,使前、后车架向内移动收合时达到折收定位,又在定位组框架另端套接一缓冲块,使得提供前、后车架可在展开位置处支撑抵靠,达到防止连接架、后车架展开后直接与定位组碰撞的目的。
文档编号B62K15/00GK2915653SQ200620120470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林丽如 申请人:见发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