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鞍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42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调节鞍座的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双轮车最好是自行车的、 优选由塑料和/或金属构成的鞍座的倾斜角度,该装置可发挥作用地布置 在鞍座和鞍座支撑管之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鞍座倾斜角度调节装置。例如,其中描述了这样一种装置(DE 203 08 663 U1),它原则上作为完整 鞍座配备有放置于鞍座内的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在这里,倾斜角度的调 节通过拧松两个贯穿螺栓,并且随后基于对预先给定的阶梯形卡块型材 的调整以及接着拧紧这两个贯穿螺栓来完成。DE 102 53 575 B3公幵了一种装置,其中鞍座的高度和倾斜度可以 借助与自行车车架相连的传力三角体来无级调节。骑车人可以借助能造 成力三角体移动的调节件来改变骑坐姿势。此时,骑坐姿势通过使以转 动轴承支撑的三角体移动而改变,由此一来,同时总是可以改变鞍座的 高度、倾斜度以及重心。DE 196 06 801 Al描述了一种用于自行车鞍座的装置,其鞍座的可 变的倾斜度调节通过遥控触发的气体弹簧来实现。此外,该装置由包括 支撑管的专用鞍座以及固定在鞍座端部和支撑管上的气体弹簧构成。借 助设置于车把上的触发线路,骑车人能改变气体弹簧的长度,由此能改 变鞍座的倾斜角度。在以体育竞技特性为主的大多数自行车中,根本做不到鞍座倾斜角 度的调节,虽然从价位、所用材料和在体育竞技场合下通常所要求的优 化可能性方面绝对要求这些自行车能精确地调节鞍座倾斜角度。在这种 情况下,恰好希望继续使用大多价格高昂的材料,如支撑管和鞍座。尤其对雄心勃勃的自行车车手来说,舒适地骑坐在自行车上是很重 要的。例如在采用最新材料如碳所制成的鞍座时,鞍座无法配备软性填 充材料,例如赛车。在这里,能调节鞍座倾斜角度以获得使用者可接受 的自行车骑坐姿势是特别有意义的。实际上,从现有技术中知道的鞍座倾斜角度调节的可行方案不是最 佳的。 一方面,这些己知的装置通常要求该装置适配的某一自行车型号, 或者车架的显著改装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其它一些装置是作为必须完整 更换的鞍座(有时也包括新的支撑管),因此无法继续使用绝对好的现有 鞍座。尤其对极为重视材料和重量的体育竞技车辆来说,大部分的已知 装置并不适用。另外,知道了这样的装置,其中鞍座倾斜角度必须被调 节,在这里,至少一个最好是两个紧固螺丝先必须被拧松,鞍座随后被 调至所期望的倾斜角度,在紧固螺丝必须被相应地拧紧之前,该倾斜角 度必须首先被手动地保持住,以便将鞍座固定在所调定的倾斜角度。因 此,这种调节非常复杂或容易出问题,因为人们必须一手将鞍座保持在 某个倾斜角度并用另一手拧紧紧固螺丝,或者甚至要依靠帮忙调节的外 人。所以,利用上述的已知装置,尤其是利用上述卡紧方式或预定的螺 纹夹紧方式,无法为鞍座调节出精确的倾斜角度。结果,现有技术己知 的装置还不是最佳构造方式。发明内容因而,本发明的任务在于,通过设计和改进上述类型的装置,达到 鞍座倾斜角度的调节的改善、尤其是简化。通过该装置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方式构成,以利用该装置来实现鞍 座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由此来完成上述任务。因此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于,在采用具备适应性的、符合本发明的装置的情况下,能够继续利用特别是现有自行车的、已经采用了的昂贵材料;同时通过将该装置构造成传动机构形式,能够非常有利地实现倾斜角度的精确无级调节。通过该装置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方式构成,首 先实现了简单且精确的鞍座倾斜角度的调节,尤其是由此就能通过特别简单的方式做到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此外,能够被构造成独立装置的 该装置现在也具备适应性,并且可安置在鞍座和支撑管之间,因而能简 单改装现有自行车。不过也可以想到,这样的装置被直接安置在鞍座和/ 或支撑管(鞍座支撑管)上,从而它被相应地"直接整合"在鞍座底部区 域中或支撑管上部区域中,就是说,它是鞍座或支撑管的已有组成部分。 这取决于当时的应用场合。利用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精确又很简单地做 到鞍座倾斜角度的调节。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在体育竞技骑行时如长时 间爬坡骑行时的力传递的最佳化。利用本发明的装置,现在可以轻松简 单地将鞍座调节至的某个倾斜角度并且可相应重现该倾斜角度,因而骑 车人可以获得安全舒适的骑车感受。借助尤其可被用于旅行骑行以及城 市或越野骑行的本发明装置,现在在自行车上的全部坐姿的骑坐位置都 是可调整的,因而使用者或者说骑车人能选取舒适的骑坐位置,这对困 难骑行环境下的安全性发挥积极影响。采用本发明装置调节的鞍座将会 让骑车人感受不到痛苦(这与迄今为止的现有技术不同),这是因为通过 该装置的无级调节能最佳地调节鞍座倾斜角度,这相应改善了骑车安全 性和骑车舒适性。它避免了上述缺点并获得了以下还要详细说明的相应 优点。本发明意义上的术语"无级调节"应如此理解,可以用类似于传动机 构地构成的该装置调节出任意一个鞍座倾斜角度。尤其是,在现有技术 中被多方面公开的锁(卡)定不属于本发明意义上的无级调节。因此,本发明意义上的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最好在0度至360度倾斜角度范围内实现,优选也超过该范围。这非常有利地允许在本发明装置上能提供用于鞍座撑杆的保持机构,鞍座可借此调节倾斜角度,该保持机构可容纳不同直径的鞍座撑杆。此外,在本发明的装置上可设置保持机构,其 尤其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一起构成两个具有不同间距的夹紧平行四边形,进而构成用于鞍座撑杆的容座,从而尤其是可以用在本发明装置上 的该保持机构来固定7毫米、8毫米甚至9毫米的鞍座撑杆。因此在安装 具有不同鞍座撑杆直径的鞍座时,可以简单实现可移动地容纳在以类似于传动机构形式构成的装置内的可转动的第一构件例如转动约180度,结果,可通过第二个夹紧平行四边形安装具有不同鞍座撑杆直径的鞍座, 这个不同的鞍座撑杆直径适应于第二夹紧平行四边形的间距。在本发明装置的一个非常优选的设计中,用于通过鞍座撑杆固定鞍 座的保持机构直接地或间接地,但优选直接地,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连 接。如果以类似于传动机构形式构成的装置具有自锁结构,则由此实现 了鞍座倾斜角度调节与鞍座长度调节之间的无关联性。此外,鞍座倾斜 度的调节以及鞍座长度的调节能以高精度完成,这是因为由于传动机构 尤其通过一些单独传动机构构件的形状配合而产生自锁结构,所以一方 面能精确调节出小于1度的倾斜角度,同时这种调节因自锁而被固定, 另外,通过例如解除最好直接安置在该类似传动机构的装置的可转动的 第一构件上的保持机构,可实现鞍座长度的调节,而没有同时改变倾斜 角度。与现有技术中所知的鞍座支撑结构相比,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 在现有技术的鞍座支撑结构中,总是通过解除保持鞍座撑杆的保持机构 来同时调整鞍座的倾斜角度以及长度,因而无法直接做到精确调节。可转动的第一构件最好呈圆柱体形状,在此优选呈转筒形式,在其 外周面上带有螺纹。在这里,该螺纹可以设置在转筒的整个外周面上, 但也可以在局部上,优选是外周面的中央区内。通过以圆柱体形式构成转筒,可以在0至360度及以上的整个范围内实现本发明装置的倾斜角 度的无级调节和可靠固定。原则上在本发明意义上优选以下措施,可转 动的第一构件是旋转对称的,以便实现在至少0—360度范围、但也优选 超出此范围内的倾斜角度调节。可转动的第一构件此时优选没有止挡。 可转动的第一构件可以例如也呈齿轮形式,优选是锥齿轮或圆柱齿轮。 可转动的第一构件最好可以在本发明装置的一空腔中自由移动,其中为 了在该装置的空腔中可靠容纳可转动的第一构件, 一方面必须注意可转 动的第一构件能移动,另一方面在可转动的第一构件的外周面和空腔内 周面之间只需留有最小间隙,以尽量避免在空腔中的可转动的第一构件 的自由空隙。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规定,尤其通过本发明装置的 具有该空腔的壳体的夹座来实现第一构件的附加固定、尤其是夹紧。这样一来,在完成倾斜角度的精密调节以及与之无关的鞍座长度调节后, 可以实现附加的最终固定,通过最终固定,作用于本发明装置的、优选 是自锁的传动机构上的力被额外地传走。本发明装置的一个特别优点在于,尤其当鞍座撑杆保持机构直接连 接在可转动的第一构件上时,获得了结构简单且紧凑的装置,它也可以 成本低廉地制造。可转动的第一构件最好像传动机构那样与调节机构配合作用。调节 机构优选也具有螺纹,该螺纹进一步优选以形状配合方式啮合于设置在 可转动的第一构件的外周面上的螺纹。此时,特别优选规定,调节机构 具有标记,借助该标记能目标准确地实现角度调节。通过将角度标记安 置在调节件上而不是在可转动的第一构件上,与本发明装置的总体固定 无关地实现了倾斜角度的调节,在这里,进一步优选在以有利方式借助 壳体夹座实现可转动的第一构件的进一步固定时,可靠避免角度调节。 此外,通过安置在调节机构上的标记,与产生在现有技术中因拧紧螺栓 而出现的附加力无关地有利实现了倾斜角度的精确调节。角刻度或角度标记可以优选在调节机构的头部区域内通过转动实 现,头部区域或是可用手触及或是最好借助调节工具如内六角扳手来操 作。在本发明意义上,调节机构最好是固定不动的,而可转动的第一构件可以在至少0—360度范围内或超出此倾斜角度的范围内驱动鞍座。尤其当调节机构呈螺栓形状时,可以通过在调节机构的头部区域内 开设空腔尤其是环形槽,来完成调节机构的固定, 一个可从外面穿过装 置壳体的对应开口的可引导的固定件插入该空腔。这样一来,导致了调 节机构可靠对应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从而尤其保证了本发明装置的调 节机构和可转动的第一构件的形状配合作用。


现在,存在许多种按有利方式设计和改进本发明装置的可能性。为 此首先关注在权利要求1后面的权利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和对应的说明来详细描述本发明装置的多个优选实施例,其中图la-lc以分解示意图及局部放大视图表示本发明装置的第一优选 实施例;图2a-2c表示图1所示的安置在支撑管上的本发明装置的另一透视示 意图;图3以侧视示意图表示图1所示的安置在支撑管和鞍座之间的本发 明装置;图4以侧视示意工作图表示图1所示的没有鞍座的本发明装置; 图5以侧视示意图表示本发明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6以侧视示意图表示本发明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图7表示组装于支撑管上的图1所示的本发明装置,但没有鞍座, 而是示意示出了预定的角刻度。 附图标记一览表l一装置;la—鞍座支撑管适配部;2—鞍座;3 —支撑管;4 —调节 机构;4a—调节螺栓;4b—螺纹;4c一凹槽;5 —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a 一转筒;5b —螺纹;6 —保持机构;6a—支腿;6b —支腿;7 —空腔;8 — 壳体;8a—壳体部;8b —壳体部;8c—凸缘;8d—凸缘;9一紧固机构; 9a—紧固螺丝;IO —锁定件;11—第一锥齿轮;12 —第二锥齿轮;13 — 第一圆柱齿轮;14一第二圆柱齿轮;15—鞍座撑杆;16a—鞍座撑杆的容 座;16b —鞍座撑杆的容座;17 —壳体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图l一图6至少局部示出了用于调节鞍座2的倾斜角度的倾斜角度 调节装置l,所述鞍座2用于在这里未具体示出的双轮车的、优选是自行 车。在这里,鞍座2最好由塑料、皮革和/或金属制成。在这里在图l一图6中示出的装置1可以发挥作用地设置在鞍座2 和支撑管3 (鞍座立管)之间。在这里,装置1作为独立装置1设置在单 独的鞍座2和支撑管3之间,或者作为替换方式也可以想到,把装置r 构造成为鞍座2或衷撑管.l的一体组成部分。,这取决于当时的应用场合。. 结果重要的是,装萱1可发挥作用地设置在鞍座2和支撑管3之间,或者说是在此相应构成的。该装置1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形式构成,从而借助该装置1能实现 鞍座2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缺点。由此获得许多 重要优点。
一方面,该装置1可以简单用手操作并因而能以无级方式简单调节出鞍座2的相应倾斜角,这种调节也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简单重现的。以下还要对此详加描述。现在,图l一图3表示该装置1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在这里,该装 置1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形式构成并且具有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可转动 的第一构件5最好呈转筒5a形式,其在中央区内设有螺纹5b,这可以在 图la和图lb中清楚看到。不过,螺纹5b也可以延伸于转筒5a的整个 长度范围内或者其它局部区域内。鞍座2可借助保持机构6被固定在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上。换句话 说,借助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在这里最好就是转筒5a,保持机构6使 鞍座2转动,以调节出相应的倾斜角度。保持机构6在这里具有两个单 独的支腿6a和6b,它们能分别与转筒5a有效相连,即如果转筒5a转动, 则保持机构6的相应支腿6a或6b也相应摆动,就是说也调节鞍座2的 倾斜角度,这是因为鞍座2相应地与保持机构6就是说支腿6a和6b有 效相连或者可被固定在这里。由于装置1的构造类似于传动机构,所以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与调 节机构4配合作用,调节机构在这里最好呈调节螺栓4a的形式。调节螺 栓4a具有螺纹4b,该螺纹与第一构件5的螺纹5b啮合。在这里,图lb 尤其示出了第一构件5的相应构成的螺纹5b。在这里,带有螺纹4b的调 节螺栓4a (如图lc清楚所示)和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 —起构成蜗轮蜗杆 传动机构。第一构件5和调节螺栓4a最好如此构成,就是概括来说,第一构件 5和与该第一构件5配合作用的调节机构4如此形成,螺纹线的咬合从结 构上讲是自锁构成的。这带来以下好处,在用调节机构4调节时能调定 新选的倾斜角度,而不会出现该新选的倾斜角度在调节或安装过程中又 因振动、干扰等造成自行改变。优选的是,通过呈转筒5a形式的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以及调节螺栓4a,在这里尤其形成自锁式蜗轮蜗杆传动机 构。调节机构4本身也可以用另一个扳手来操作。因此,该装置优选以 类似于传动机构形式构成,即自锁式传动机构,用于调节鞍座2的倾斜 角度。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优点尤其也在于,借助调节机构4最好是借助调 节螺栓4a,可以用手(手指)准确调节鞍座2的倾斜角度,就是说不用 附加工具和/或附加器械。这样一来,如上所述,也能实现鞍座2倾斜角 度的简单准确的调节。现在,图l一图3表示装置1的具体组成部分或者说其余构件。图3 也清楚示出了设置在鞍座2和支撑管3之间的装置1 。借助调节机构4或 者说调节螺栓4a,可以操作类似于传动机构的该装置1,即可转动的第 一构件5如此转动,从而能调节鞍座2的倾斜角度。在图1的分解视图 中清楚示出了该装置1的具体组成部分。如图la-图lc清楚所示,调节机构4被构造成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 配合的调节螺栓4a的形式,调节螺栓4a的螺纹4b可以与可转动的第一 构件5 (在这里构造为一种转筒5a)的螺纹5b啮合。如图2a-图2c清楚所示,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优选可移动地安置在 壳体8的空腔7内。在这里,壳体8是特殊构成的,尤其是它具有两个 壳体部或者说壳体区域8a和8b。把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以夹座形式安置 在壳体8的空腔7内,不过在这里,通过使构件5精确即几乎无间隙地 穿入空腔7,提供了构件5的可靠安置。此外,两个壳体部8a和8b可以 夹紧。优选的是,在通过壳体8的夹座调节倾斜角度后,第一构件5可 被附加地固定,该固定最好是通过一个单独的紧固机构9来实现,即最 好通过两个相应构成的紧固螺丝9a来实现,它们连接壳体部8a和8b的 凸缘8c和8d,或者说因而能紧固和夹紧第一构件5。尤其是,图4也示出了该装置1的工作方式。在这里,示意性示出 的调节机构4 (即调节螺栓4a)以及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 (即转筒5a) 设置在壳体8内,相应安置在预设空腔内。也可以清楚看到两个壳体部 8a和8b或者说凸缘8c和8d,它们可通过紧固螺丝9a被夹紧,从而第一构件5可被固定。在这里未具体示出其它组成部分如鞍座或者保持机构6,而是只示出了该装置1的布置结构,其鞍座支撑管适配部la位于支撑管 3中。为了也能固定调节机构4尤其是调节螺栓4a,尤其为了防止其从为 它形成在壳体8内的空腔中偶然滑出, 一个锁定件10可以与调节螺栓4a 的凹槽4c配合。图I示出了一个相应的锁定件IO,它具有优选是类似于 夹子的结构,并且可以穿过壳体8的空腔17,以便至少部分接触到凹槽 4c。图5和图6表示本发明装置1的另外两个实施例。 图5首先示出第二实施例。在这里,该装置1具有两个锥齿轮11和 12,从现在起,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以第一锥齿轮ll形式构成,第二锥 齿轮12如此设计,即它可被同时用作调节机构4。第二锥齿轮12最好具 有相应的内六角扳手接触部,用于调节相应的倾斜角度。这两个锥齿轮 11和12的转动轴线最好相互垂直。如图所示,在图6所示的装置中实现的传动机构具有两个圆柱齿轮 13和14。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在这里呈第一圆柱齿轮13的形式,调节 机构4呈第二圆柱齿轮14的形式。从外侧优选通过销形啮合来实现相应 的调节功能,于是通过圆柱齿轮14的转动调节圆柱齿轮13,进而可以调 节鞍座倾斜角度。这两个圆柱齿轮13和14的转动轴线最好以轴线平行 方式相对布置。在这里,图l一图6所示的装置1基本上总是安装或推装在支撑管3 上,如从该侧所示。为此,该装置1具有鞍座支撑管适配部la。通过保 持机构6,可以实现鞍座2在相应地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上的安置。此外,在图1-图6中示出了直接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连接的保持 机构6的结构,就是说示出了保持机构所属的各支腿6a和6b,借助支腿 6a和6b,通过由保持机构6和第一构件5共同限定的、带有两个容座16a 和16b的唯一的夹紧平行四边形的距离,只允许鞍座撑杆15的某一个特 定直径。不过此时,保持机构6及其支腿6a和6b并且相应地在其可从 壳体外侧握住的端面上具有或构成第二容座16 (未示出),第一构件5具有镜像对称结构,第二容座具有由第二容座规定的第二夹紧平行四边形 的距离,此距离不同于由第一容座16构成的第一夹紧平行四边形的距离。构件5的每个端面为此各对应于两对鞍座撑杆的容座16,它们在其夹紧 平行四边形中具有不同的距离,用于容纳具有不同直径如7毫米、8毫米 或者9毫米的鞍座撑杆。由于按照本发明将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设计成 旋转对称形式,而没有设置止挡,也就是说能360度无阻挡转动,所以 例如可以通过使可转动的第一构件在该装置1的壳体8的空腔7中旋转 例如180度使鞍座撑杆15的第二容座16进入这样一个位置,在该位置 上可以安装具有较大鞍座撑杆直径的另一鞍座2。容座16此时也可以只 设置在保持机构6中,其随后可与第一构件5相连。因此通过优选具有两个相应支腿6a、 6b的保持机构6,可以实现鞍 座2倾斜角度的简单调节,所述支腿又可以与各自的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 即转筒5a以及锥齿轮ll或圆柱齿轮13相连。在这里,调节机构4如上 所述或是最好呈调节螺栓4a的形式,或是呈其它的锥齿轮12或圆柱齿 轮14的形式。在后两者情况下,相应的锥齿轮12或圆柱齿轮14具有相 应的接触部,从而使用者可以旋转相应的齿轮,以便相应移动可转动的 第一构件5,用于由此调节鞍座2倾斜角度。重要的是,该装置1在这里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形式构成,就是说 具有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和调节机构4。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以及调节机 构4最好都以传动机构组成部分的形式构成,尤其具有相应配合的螺纹 和/或齿轮级。如果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以齿轮形式尤其是锥齿轮或圆柱 齿轮形式构成,并且可以被另一个可转动构件即调节机构4 (最好是另一 个锥齿轮和/或圆柱齿轮)相应操作,这就属于后者情况。由于以传动机 构形式构成本发明的装置1,尤其是呈图la-图lc所示的蜗轮蜗杆传动机 构的形式,特别是当该装置1以自锁式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形式构成时, 可以借助设置的角刻度来实现鞍座2倾斜角度的无级精确调节,如图7 所示。也可以想到,特别是为了最佳地调节调节机构和可转动的第一构 件的传动比,在调节机构4和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之间设置其它构件和/ 或类似齿轮的零件。这些具体组成部分在该装置1的壳体8内的具体布置结构可能在各应用场合中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特殊形成可转动的第 一构件5或者调节机构4。这取决于当时的应用场合。最后,图7在这里再次表示装置1,它安装在支撑管3上,但没有 示出鞍座2。在这里能清楚看到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保持机构6,即两个支 腿6a和6b,它们分别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优选是支撑在壳体8内的 转筒5a牢固连接,在此尤其借助未详细示出的螺栓。通过调节机构4, 最好是调节螺栓4a,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可以运动,就是说最终所述支 腿6a和6b可以运动,以使在此未示出的鞍座2移动,即无级调节倾斜 角度。如图7进一步所示,在这里设置了角刻度。角刻度是如此构成的, 即在调节螺栓4a全转动360度时,鞍座2的倾斜角度被调节6度。当调 节螺栓4a相应地部分转动时,可以相应地精确调整鞍座2角度。在这里, 这种倾斜角度调节在任何时候都是可重现的。通常,在自行车中己知的 角度即支撑管3斜立时的角度为68度至72度。在这里,该装置1也在 壳体8的外边缘上具有相应的刻度,用于以特别简单的方式与支撑管3 的当时特有角度成比例地实现鞍座2倾斜角度的相应角度调节。因而最终,紧固螺丝9a在调节鞍座2倾斜角度时先被拧松,然后借 助调节螺栓4a,尤其借助角刻度来相应调节鞍座2的倾斜角度,在这里, 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随后与支腿6a和6b和鞍座2 —起摆动,以便调节 倾斜角度。由于该装置1按照类似于传动机构的方式构成,尤其是自锁 式的,所以可以只用一只手最好借助调节螺栓4a来调整鞍座2倾斜角度。 随后,紧固螺丝9a又被拧紧,从而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被牢固定位在壳 体8中或者说在壳体部8a和8b之间被固定在某个位置上。因而,倾斜 角度调节的反复性总是尤其可借助角刻度来精确重现。调节机构4最好 是手动操作的,但可以想到,利用其它工具优选是内六角扳手、其它扳 手或优选的能作用于调节机构4的其它工具进行调节。鞍座2倾斜角度 的微调也总是可以顺利做到。最终,通过本发明装置1实现了鞍座2倾斜角度的简单调节方式, 在这里,避免了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缺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角度调节的装置(1),用于调节双轮车且优选是自行车的、优选由塑料和/或金属构成的鞍座(2)的倾斜角度,该装置(1)可发挥作用地安置在鞍座(2)和鞍座支撑管(3)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装置(1)如此类似于传动机构地构成,即利用该装置(1)能实现鞍座(2)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可转动的第 一构件(5),该鞍座(2)可直接或间接借助保持机构(6)安置在该第 一构件(5)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的第 一构件(5)呈转筒(5a)形式,其在中央区带有螺纹(5b)。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调节机 构(4),该调节机构(4)如此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配合作用,即 该鞍座(2)的倾斜角度可被调节。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构件(5) 或者与该构件配合作用的调节机构(4)如此结构性地自锁构成,即当用 调节机构(4)进行调节以确定新选的倾斜角度时,不存在该新选的倾斜 角度又因振动、干扰等原因自行改变的危险。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机构 (4)呈调节螺钉(4a)的形式,该调节螺钉(4a)能够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相互作用。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螺钉(4) 具有螺纹(4b),以便与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的螺纹(5b)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节螺钉 (4)的螺纹(4b)和该可转动的第一构件(5)的螺纹(5b)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所 述构件(5)的支座呈可夹紧的壳体部(8a, 8b)的夹座形式。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锁定件 (10)如此锁定该调节机构(4),即只有在夹座松开时才能彻底拧出该调节螺钉(4)。
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调节所 述倾斜角度后,还可以再次通过壳体(8)的夹座附加地固定第一构件(5)。
12、 根据权利要求l至ll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夹座 的壳体部(8a, 8b)各自具有一个凸缘(8c, 8d),附加的紧固机构(9) 可安置在所述凸缘的区域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机构 (9)呈至少一个且最好是两个紧固螺丝(9a)的形式,所述紧固螺丝(9a)连接两个所述凸缘(8c, 8d)。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 有角刻度,因而可以借助调节机构(4)精确地调节和/或精确地重现所述 倾斜角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1至M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l) 具有至少两个锥齿轮(11, 12)。
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 第一构件(5)呈第一锥齿轮(11)的形式,第二锥齿轮(12)如此设计, 即该第二锥齿轮(12)能够同时被用作调节机构(4)。
17、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l) 具有至少两个圆柱齿轮(13, 14)。
18、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可转动的 第一构件(5)呈第一圆柱齿轮(13)的形式,第二圆柱齿轮(14)如此 设计,即该第二圆柱齿轮(14)能够同时被用作调节机构(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度调节的装置(1),用于调节双轮车优选是自行车的、优选由塑料和/或金属构成的鞍座(2)的倾斜角度,该角度调节装置(1)可发挥作用地安置在鞍座(2)和鞍座支撑管(3)之间。该装置(1)以类似于传动机构的方式构成,利用该装置(1)来实现鞍座(2)倾斜角度的无级调节,由此来简化该倾斜角度的调节。
文档编号B62J1/00GK101238025SQ200680028836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乌多·奥凯德尔斯基 申请人:乌多·奥凯德尔斯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