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117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上配置有散热器的摩托车。
背景技术
公知有车身上配置有散热器并且配置有容纳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容纳室的摩托车(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
特许文献1特开平8-127377号公报(图3)。
在特许文献1的图3中,在脚踏板的下方配置有散热器25,以与该散热器并列的方式配置有电池45,在散热器25的前方配置有作为导风装置的管子39。而且,使行驶风自前面沿通风方向A通过,由此将散热器25进行冷却。
但是,由于发动机的高输出化等,为了确保规定的冷却能力,有使散热器25大型化的要求,但散热器25的宽度扩大时,在如现有技术配置于踏板的下方时,确保其搭载空间受到较大的制约。并且,其搭载位置必须位于能够使行驶风高效地导入散热器的位置,因此,散热器的搭载位置会进一步受到制约。
因此,将沿纵长形成的散热器配置于前轮的后方且利用脚踏板前方的无用空间(dead space)而配置,由此认为能够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可是,将散热器配置于这样的位置时,位于散热器后方的电池等电气部件,在散热器散热时,变为暴露在从散热器通过的热风中的状态,因此要求散热器的冷却效率的提高和电气部件的冷却性能的确保并立。
期待一种可以提高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同时可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的摩托车。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上配置有散热器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容纳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容纳室配置于散热器的后方,在该散热器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设有隔壁,在该隔壁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车身上具有乘员坐在座席上时覆盖乘员的腿的前面的腿部挡泥板,在该腿部挡泥板和隔壁的延长部之间形成有导风路径,该导风路径与空气通路连续。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空气通路的构成为所述空气通路被设立于隔壁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的分离壁区分为前部通路和后部通路,从前部通路通过的空气从该前部通路向外排出,从后部通路通过的空气沿电气部件容纳室的底流过后向外排出。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散热器配置于前轮的后侧位置且腿部挡泥板内,电气部件容纳室配置于腿部挡泥板的后侧位置且脚踏构件之下,电气部件容纳室与散热器接近配置。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向导风路径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设于散热器的上端靠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中,在该散热器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设有隔壁,在该隔壁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因此,行驶风从空气通路通过、从电气部件容纳室的周围通过,将电气部件容纳室进行冷却。电气部件容纳室不受通过散热器后的热风的影响,并且被冷却空气冷却,所以能够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
因而,能够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在车身上具有乘员坐在座席上时覆盖乘员的腿的前面的腿部挡泥板,在该腿部挡泥板和隔壁的延长部之间形成有导风路径,该导风路径与空气通路连续。利用设置使隔壁延长的延长部形成导风路径,因此,可以用简易的结构得到导风路径。
在本发明第三方面中,空气通路的构成为,其被设立于隔壁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的分离壁区分为前部通路和后部通路。
由于以使行驶风在前部通路中通过,然后使行驶风自前部通路向外排出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使散热器的热不易传递到电气部件。
另外,以使行驶风在后部通路中通过然后使行驶风沿电气部件容纳室的底流过后向外排出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
在本发明第四方面中,电气部件容纳室与散热器接近配置,因此,能够将散热器和电气部件紧凑地配置。
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本发明第五方面,向导风路径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设于散热器的上端靠上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被扬起的尘埃和泥等向外部气体导入口的侵入。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的图;图3是说明电气部件容纳室及其周边部的构成的图;图4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主要部位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延长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气部件容纳室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图7是图6的7-7线剖面图。
符号说明10 摩托车50 车身60 电气部件61 散热器71 乘用座席77 电气部件容纳室79 脚踏构件81 腿部挡泥板
82 隔壁83 空气通路84 延长部86 导风路径87 外部气体导入口115 分离壁116 前部通路117 后部通路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中,“前”、“后”、“左”、“右”、“上”、“下”分别表示乘员视角的方向。另外附图为由符号的方向看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侧视图,摩托车10是小型车辆,具有设在车架11的前端部的头管12、能够转向地支承于该头管12的前叉13、轴支承于该前叉13的下部的前轮14、安装于该前叉13的上部的转向手柄15、经由连杆机构16能够摆动地安装于车架11的下部的动力装置20、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该动力装置20的后部21的作为驱动轮的后轮22、安装于该动力装置20的后部21和车架11的后部之间的后部减震器23。
车架11主要由如下构件构成头管12;与该头管12接合的左右一对侧构架31、31(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31。);在这些侧构架31、31之间从头管12垂下的中心构架32;连结两侧构架31、31的前部之间的前部横梁33;在兼作乘员的脚踏部的中间罩34的下方在前后延伸出且两端部与两侧构架31、31连结的连结构架35、35(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35。);配置于两连结构件35、35的下方连结两侧构架31、31之间且连结中心构架32的下端部的下部横梁36;连结两侧构架31、31的中间部之间的中间横梁37;连结两侧构架31、31的后端之间的后部横梁38;安装于两侧构架31、31的左右一对后副架39、39(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39。)。41为后述的散热器的防护杆。
连杆机构16具有安装于侧构架31、31的下部的枢轴板42、42(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42。);经由车架侧枢轴43能够转动地支承于该枢轴板42的左右一对第一连杆臂45、45(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45。);将一端部经由连结轴46与这些第一连杆臂45、45的另一端部能够转动地连结的第二连杆臂48、48(只表示近身侧的符号48。);安装于该第二连杆臂48、48的另一端部且能够转动地支承于动力装置20的动力装置侧枢轴51。
在此,摩托车10具有配置于头管12及左右侧构架31、31前部且覆盖车身50的前围54、配置于该前围54的后方且兼作乘员的脚踏部的中间罩34、配置于该中间罩34的后方且覆盖车身50的后部的后围56。
在此,前围54包括后述的腿部挡泥板。另外,摩托车10的车身50具有车架11。
摩托车10在车身50的前部配置有散热器61,在该散热器61的后方配置有包括在中间罩34的下方的电池62的电气部件60,在车身50的后部配置有燃料箱63。
64是前挡泥板,65是辅助前围,66是前灯,67是燃料供给装置,68是动力装置20的一部分的气缸部,69是空气滤清器,71是乘员用座,72是后挡泥板。
图2是表示散热器的安装结构的图,散热器61从其上部向上方延设左右一对支承板73、73。散热器61的支承板73、73由从前部横梁33向下延设的左右一对支架74、74支承。
在设置于散热器61的上部的散热器水室75的右侧配置有引导后述的电气部件容纳室的冷却用空气的外部气体导入引导部88。
图3是说明电气部件容纳室及其周边部的构成的图,在左右连结构架35、35上,从上方装有脚踏板76,在该脚踏板76上形成有电气部件容纳室77。电气部件容纳室77在其周围具有区分壁78。下面,通过附图对电气部件容纳室77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摩托车的主要部位的剖面图,表示脚踏板76上具有的电气部件容纳室77及其周边部的构成。
将发动机的冷却水冷却的散热器61配置于前轮(图1的符号14)的后方位置且乘员坐在乘员座席(图1的符号71)上时覆盖乘员的腿的前面的腿部挡泥板81内,在该散热器61的后方配置有作为电气部件60的电池62,并配置有容纳该电池62的电气部件容纳室77。
电气部件容纳室77配置于腿部挡泥板81的后方位置且兼作乘员的脚踏构件79的中间罩34的下方,电气部件容纳室77与散热器61的后方接近而配置。
电气部件容纳室77与散热器61接近而配置,因此,能够将散热器61和电气部件60接近且紧凑地配置。
因而,能够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
在散热器61和电气部件容纳室77之间设有隔壁82,在该隔壁82和电气部件容纳室77之间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83。
在此基础上,腿部挡泥板81与具有电气部件容纳室77的脚踏板76的上端部连结,同时,作为延长部84的延长构件85从隔壁82的上端部82t向上面连结,在腿部挡泥板81和延长构件85之间形成有导风路径86,该导风路径86与空气通路83连续。导风路径86一直延设到散热器61的大致上端部,向导风路径86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87设于散热器61的上端61t靠上的位置。
向导风路径86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87设于散热器61的上端61t靠上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被扬起的尘埃和泥等自外部气体导入口87的侵入。
而且,在腿部挡泥板81和隔壁82的延长构件85之间形成有导风路径86,该导风路径86与空气通路83连续,因此,仅用设置延长构件85的简便的结构就可以构成导风路径86。因而,能够抑制零部件个数。
隔壁82通过多个紧固部件91...(...表示多个,下面相同。)从脚踏板76的下方安装。
覆盖车身50的车身底罩92安装在隔壁82的下方。在车身底罩92的前部具有多个开口97...。开口97...是从散热器61通过的空气的排风口96。
安装有覆盖脚踏板76的上部的中间罩34。
在散热器61的前方配置带有能够使空气通过的多个开口93...的散热器罩94。95是装在散热器61中的风扇电机。
从散热器罩94上的开放的开口93...通过的行驶风通过散热器61从车身底罩92上开放的开口97...放出。
另外,从外部气体导入口87通过的行驶风通过散热器水室75的上方导入导风路径86。
在此基础上,从散热器罩94的开口93通过的行驶风的一部分通过散热器61的侧方,由所述外部气体导入引导部88导入导风路径86。
图5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外部气体导入口的延长部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中,散热器被拆下。
在脚踏板76的前方配置有隔壁82,并与该隔壁82的上端部82t连结而配置有延长构件85。
如上所述,通过散热器(图4的符号61)的上方及侧方的行驶风,在导风路径(图4的符号86)的入口附近汇合被导入导风路径86。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电气部件容纳室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剖面图,对作为电气部件60的电池62的冷却结构进行说明。
电气部件容纳室77具有区分壁78,且通过由该区分壁78区分而形成。区分壁78具有前侧壁部101和底部壁103及后侧部壁104。
安装于脚踏板76的下方的隔壁82,从前部上端部依次由纵壁部108、横壁部109、从该横壁部109向下方延伸的前壁部111、从该前壁部111向斜后方延伸的斜壁部112、从该斜壁部112向后方延伸的底壁部113、从该底壁部113向上方延伸的后壁部114构成,且以围住所述区分壁78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因而,在隔壁82和区分壁78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83。
在此基础上,在区分壁78的构成部位,即,在前侧壁部101和隔壁82之间,设置有将前侧壁部101和隔壁82之间分离的分离壁115。分离壁115是自斜壁部112向上方延伸的壁。
将被分离壁115隔离成两个的空气通路的前侧作为前部通路116、后侧作为后部通路117时,在前壁部111和分离壁115之间形成有作为隔热空间的前部通路116。另外,后部通路117是兼作所述的空气通路83的通路。在前部通路116的底部形成有开口121。
从外部气体导入口(图4的符号87)进入的流量为Q1的空气通过导风路径86被分离壁115分离,分流到前部通路116和后部通路117。通过前部通路116的流量为Q2的空气从开口121排出到外部,通过后部通路117的流量为Q3的空气从后侧部壁104和后壁部114之间通过,同时从设于这些上部的开口121排出到外部。在此,流量的关系为Q1=Q2+Q3。
即,空气通路83的构成为被设立于隔壁82和电气部件容纳室77之间的分离壁115区分为前部通路116和后部通路117,通过前部通路116的流量为Q2的空气从该前部通路116向外排出,通过后部通路117的流量为Q3的空气沿电气部件容纳室77的底流过后向外排出。
使作为行驶风的空气以流量Q2在前部通路116中通过,因此,能够使散热器61的热量不易传递到电气部件60。
另外,使作为行驶风的空气以流量Q3在后部通路117中通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气部件60的冷却效率。
图7是图6的7-7线剖面图,表示在电气部件容纳室77中将隔壁82从图内侧安装形成的电气部件60的冷却结构。123是保险丝盒。
前壁部111和分离壁115之间形成有前部通路116,分离壁115和前侧壁部101之间形成有后部通路117。
接着叙述上面所述的摩托车的作用。
返回图4,容纳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容纳室77配置在散热器61的后方,在该散热器61和电气部件容纳室77之间设置有隔壁82,在该隔壁82和电气部件容纳室77之间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83。
行驶风即空气通过空气通路83、通过电气部件容纳室77的周围,冷却电气部件容纳室77。因为电气部件容纳室77被冷却,所以能够提高电气部件60的冷却效率。在被使用于自身也发热的电池62等电气部件的情况下尤为恰当。
在此基础上,电气部件容纳室77配置于散热器61的后方,因此,不需要加宽车宽。
因而,不加宽车宽也能够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
还有,在第一方面中,也可以省略设于隔壁和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的分离壁。
本发明适用于摩托车。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其在车身上配置有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容纳电气部件的电气部件容纳室配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后方,在该散热器和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设有隔壁,在该隔壁和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形成有通过空气的空气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身上备有乘员坐在乘员座席上时覆盖乘员的腿的前方的腿部挡泥板,在该腿部挡泥板和所述隔壁的延长部之间形成有导风路径,该导风路径与所述空气通路连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路构成为被设立于隔壁和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之间的分离壁区分为前部通路和后部通路,通过前部通路的空气从该前部通路向外排出,通过后部通路的空气沿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的底流过后向外排出。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在前轮的后方位置配置在所述腿部挡泥板内,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在所述腿部挡泥板的后方位置配置在脚踏构件之下,所述电气部件容纳室与所述散热器接近而配置。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导风路径导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导入口设于比所述散热器的上端靠上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的摩托车,散热器(61)配置在前轮(14)的后方位置且乘员坐在座席上时覆盖乘员的腿的前面的腿部挡泥板(81)内,在散热器(61)的后面配置有作为电气部件(60)的电池(62),并设置有配置于该电池(62)的周围且容纳包括该电池(62)的电气部件(60)的电气部件容纳室(77),电气部件容纳室(77)通过由具有前侧部壁(101)和底部壁(103)及后侧部壁(104)的区分壁(78)区分而形成。
文档编号B62J99/00GK101058330SQ20071009705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9日
发明者菊野顺二, 新井伦人, 仓光友文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